目录七年级下册语文配套练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电子书 七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内容 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语文配套 7年级上册语文小册子答案
做七年级语文课课练习题勇敢,事情必成;勤劳,幸福必到。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答案参考,仅供参考。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答案参考(一)
本命年的回想
【巩固强化】
一、基础训练
1、A
2、(1)与自己属相相同的年头。
(2)看到凳旁美好的情景而心情愉快。
(3)合家,全家。
(4)大门内做屏蔽的墙壁。
3、(1)形象地描述了柴禾迅速放进灶膛中的情态,表现了春节忙碌的情景。
(2)民间俗语,通俗,自然,易懂。
(3)运用军事术语“换岗”,幽默风趣。
4、一是辛苦一年,幸喜五谷丰登,享用一下劳动成果;
二是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三是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和整个村落的人际关系,上上下下,远远近近,和和美美奔前程。
5、以诗的语言尽数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使得华夏文明扑面而来,下面被衬托的春节也就更引入注目了。
6、昔日大年,含义丰厚,充满了热烈、纯真、虔诚和期盼,没有孤独、欺诈、戒备和失望,回忆起来,似乎老成、世故也不见了,身心轻松,童心童趣萌发,自然就有了“返老还窒之感”,这个结尾余味无穷。
7、变化的总趋势:淡化。项目内容减少,某些事情推迟。市场取得而非自己操办者增多,年货数量减少而质量提高,人们重视程度下降,过年与平时差别减小——平时如过节,平时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
二、能力提升
(一)1、“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是并列的三个短语弯运,应把逗号改为顿号。如有学生认为“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后面的分号改为句号,“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也应该鼓励与肯定。
2、过年的忙碌气氛
3、幸福而愉悦的心情
4、A
5、B
(二)1、①这是关于中国传统的与气候密切相关的24个节气的内容的诗歌。
②惊蛰;清明;芒种;处暑;白露;小寒
2、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3、拟人。形象地描绘出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的特点。
4、炒年货,吃腊八粥。 其他略。
5、人们希望来年的生活更加美好。
6、“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令人赏心悦目“,“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是因为腊八粥非常香甜可口。
7、不准确。作者混淆了“节气”与“节日”两个概念。
“节气”是指与气候密切相关的24个节令,
“节日”是庆祝或祭祀的日子,与民俗更为密切。
前者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枣闹橡、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意义。
后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节日。
【课外拓展】
1、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2、“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心理、节约心理、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掉了其他,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
3、两;除夕守岁;初一拜年自己对这两件事的看法。
4、写出了过年时的喜庆气氛和孩子们的喜悦心情。
5、作者并不完全赞同传统的风俗习惯。例如,对“守岁”,作者认为对“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对吃饽饽“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对拜年,作者“从心坎觉得窝囊”。从以上的态度中,我们可看出作者厌恶过年这种传统陋习。
6、示例: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吃?“低枝倒挂”一词生动传神地写出“我”因熬夜而困倦不堪的动作,语言不乏幽默风趣。
7、相同点:都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不同点:《本命年的回想》意在反映民间过年的传统习俗,在怀旧中获得“返老还童”之感,所以作者的叙述比较客观,饶有兴趣;
而《过年》旨在表达作者对过年陋习的否定态度,文章是从“我”的这种态度出发来叙述过年的风俗人情的,体现了作者的移风易俗的改革思想。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答案参考(二)
社戏
【巩固强化】
一、基础训练
1、C
2、A
3、所见: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
所闻: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 所感: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写起伏的连山如奔兽,以动写静,烘托出“我”急迫的心情。听到歌声,料想发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而宛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反衬出此前着急的心情。
4、写了众小伙伴去“偷”罗汉豆的趣事。去时“我”的心情很急迫,总“以为船慢”,而此时“我”和小伙伴们偷豆吃豆,心情无比欢畅、轻快。
5、(1)“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对比。
(2)以动词“踊跃”写山,把静物写活了。
(3)“回望”两字,表现“我”依依的心情。“罩”表现戏白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呼应。
(4)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夸奖了他的豆子。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二、能力提升
(一)1、jí;zhòng
2、双喜承认偷豆,但理由是“请客”,另外,偷你的豆是看得起你。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表现出双喜的能说会道,机灵活泼。
3、语言描写 宽厚、淳朴、热诚、好客。
4、虽含责备之意,但六一公公并不是责备双喜他们偷豆,而是为踏坏庄稼而感到可惜,表现出老农对劳动果实的珍惜。
5、那夜的豆是“偷”来的,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吃的,充满了童心野趣,从而表达出“我”对农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乡间少年朋友诚挚友谊的怀念。
(二)1、宛转;悠扬;沉静;弥散
2、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远远地”和“跑”衬托船行之快,用“我却还以为船慢”衬托我对看社戏的急切心情。这句话写出了航行的速度及“我”在看戏前急切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
3、视觉,如:月色便艨胧在这水气里。听觉,如: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嗅觉,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触觉,如: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4、A、似乎听到歌吹了
B、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C、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5、急切;陶醉;惊讶;惊喜
6、写出夜航途中的知画景物,这优美江南水乡风光衬托着社戏,使“我”这次看戏更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写误认是为写出“我”急于到达赵庄看戏的心情,在曲折情节中为写赵庄看戏作好了充分的铺垫,积蓄了充足的气势。
【课外拓展】
1、①徐又芳缠的丝线粽子超过所有人
②徐又芳捡拾线头
③各色丝线家家都有
④徐又芳家境贫困
2、①对往事的难忘
②曾经不经意伤人自尊的愧疚
③没有机会澄清误会和表达歉意的遗憾
3、(1)孩子的心是纯真的,对人对事直率、不懂得变通。
(2)应该有。照应前文,点题。景物描写,“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喻示作者有所领悟后的豁然开朗和心灵净化。深化了主题。
4、第③段中似有若无的小雨烘托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境,结尾段中“小雨似停”“天光渐明”喻示作者有所领悟后的豁然开朗和心灵净化。
5、同:都是景物描写。异:本文用似有若无的小雨烘托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境,引起下文对童年往事的回忆。链接材料写社戏最后留给“我”的美好印象,表现了我对社戏的留恋之情,照应了上文。
6、徐又芳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她虽然家贫,但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施舍,用捡来的线头缠出最好看的丝线粽子,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他人的赞扬。“我”不仅没有赞扬她心细手巧,反而用“你太可怜了”作为送丝线的理由,深深伤害了徐又芳的自尊。由此我感悟到,只有顾及别人的感受,采取恰当的方式,善意才容易被他人接受。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课练答案参考(三)
安恩和奶牛
【巩固强化】
一、基础训练
1、B锃(zèng)亮;翕(xī)动
2、D
3、B
4、(1)外貌描写
(2)动作描写
(3)心理描写
(4)神态描写
(5)语言描写
二、能力提升
1、(1)“挑剔”“锱铢必较”“死乞白赖”“纠缠”等词语含有比较明显的贬义,用来表现生意人的精明、小气;
(2)“惶惑”“踌躇不决”等词语刻画人物在听到安恩回答后表现出的意外神情;
(3)“精明利落”“扬长而去”等词语写屠夫的形象,生动传神;
(4)“说长道短”“刨根究底”等词语则表现集市上的人们对安恩的不理解。
2、是为了表明安恩老太太带奶牛到集市上并不是来卖奶牛,而是为了让这头孤独的奶牛能和同类相处,从而深化了的主题:人应当像尊重同类一样尊重动物,爱护它们,理解它们,重视它们的情感需求。
3、“我们”指的是安恩老太太和她的奶牛。用在这墅表明她已经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和那头孤零零的奶牛视为同等的生命,从这个称呼上可以看出安恩老太太对奶牛的珍爱之情,更可以看出人物的淳朴和慈爱。
4、示例:如表现在她的神态描写中:“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是表明她为了不能卖牛给询问的人而感到内心的不安;“她睁大了眼睛,用恳求的眼神看着那个人”是表明她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再如表现在她的心理描写中:“安恩想,要是同他多说上几句话能够消消他的气的话,那就不妨多同他闲聊一会儿。”表明她不想让别人生气的和善的人生态度。再如表现在她的语言描写中:“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再见了,谢谢你。”表明她对人的谦和礼让。这些都表现出安恩老太太和人相处的善良和仁爱。
【课外拓展】
1、邀她到河边 ;与她玩赛船游戏;给她送旱獭肉
2、B
3、(1)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
②营造出春意融融的意境;
③衬托了查玛的美,为下文写“我”对查玛的喜欢并讨她欢心做铺垫。
(2)内容上:写出了查玛喜欢吃旱獭肉,“我”因旱獭肉太少而不能让查玛多吃一点的惋惜、遗憾的心理,从而表现了“我”对查玛的喜欢;结构上:开启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我”去猎旱獭交代原因,也为开枪打伤牛犊,进而查玛不再理“我”埋下伏笔。
4、①本文中 “我”用烙饼喂牛犊,开枪伤牛犊,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随着“我”对牛犊态度的改变,可以体现“我”17岁懵懂的心路成长历程,表现了“我”如初生之犊般的单纯、鲁莽与冲动;最后为牛犊包扎伤口,可见“我”的自责愧悔之情,表现“我”的心地善良。
伴你学习题对规范七年级语文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整理了关于苏教版的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答案苏教版(一)
冰心诗三首伴你学答案
1.略
2.对母亲的依恋 对母亲的思念 充实自己
3.指受到挫折与困难;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
4.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思念之苦,难以摆脱。一直在母亲身边,一旦远行,与母亲远隔千山万水,想念母亲的滋味,最是难受,浓浓的爱与悲凉萦绕在诗人心中。
5.“嫩绿”显示健壮、旺盛和朝气;“淡白”蕴含朴素、纯洁,不追求外表的华丽;“深红”象征丰硕、甜蜜和美丽。“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生长过程,所以不能互换。
6.《母亲》侧重于母爱的付出,童稚期追求母爱的保护,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纸船》侧重于对母亲的感恩,步入青年后对母爱的怀念和依恋,对母爱的感激。这两首诗表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对母爱的认同和理解,其中的感情体验值得珍惜,内涵丰富而美好。
7.略
8.嫩绿的芽儿:快快生长,盛开花。淡淡的花儿:结出饱满的果实。深红的果儿:香甜可口,让人们品尝。
9.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祝愿。
10.说明叠船的数量多,更凸显了“我”对母亲的眷恋之情的浓厚和绵长。
11.诗人希望带着自己感情的纸船能够流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在此处不直接点明这个地方,好处是设置悬念,让读者产生好奇。
12.可联系生活体验,站在母亲的角度深情地回答。示例:太像了,这小船一定是我的莹莹折的,妈妈知道你很想我,莹莹,我也很想你呀!妈妈一切都好,你不用牵挂,抓紧自己的学习。争取早日学成归国!妈妈等着你回来。
13.示例:笼中的鸟,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水中的萍,你陵桐随波逐流后,根基就没了。
14.正话反说,强调母亲的难忘。
15.①在晃动我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②母亲在庙里为我晨祷。③我远望时母亲对我的凝注。
16.母爱是广博的,它充满着我的生活的各个角落。
17.略
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答案苏教版(二)
安恩和奶牛伴你学答案
1.略
2.时间——一天;地点——集市上;人物——安恩;开端——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发展——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高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才吐尺薯坦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这篇的高潮就是结局。
3.认真、勤劳、沉静、安详、过得有尊严,善良、富有仁爱之心。
4.“它是不卖的。”“它不卖的!”“它不卖的”直截了当,“它是不卖的”就柔和多了。安恩态度变化乃是因为买牛人对牛的态度不同。买牛人尊重牛,安恩就尊重他;买牛人不尊重牛,安恩就讨厌他,但是表现得很含蓄。
5.安恩对奶牛喜爱、尊重、怜惜、爱护,奶牛是她生活中的伙伴,她把奶牛当成和自己同类的生命看待。从这句话更可以看出人物的淳朴和慈爱。
6.略(言之成理即可)
7.zhě liào zèng xī 刍 瑕疵 粝 锱铢
8.(1)外貌描写(2)动作描写(3)心理描写(4)神态描写(5)语言手迹描写
9.心理变化——平和、心疼、生气——窘迫不安——为难——气愤、慌乱、激动。由此可以看出安恩老太太为人谦恭、与人为善、纯朴、慈爱,而且能将自己的善良与慈爱之心推及到一个动物身上,足见其人性的伟大。
10.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制造阅读的悬念;充分展现了买牛人与安恩老太太的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特点;语言简洁生动。
11.这个细节很突出地反映了安恩的善良,“不卖”是坚定不可动摇的,但今天引起大家的误会安恩心存内疚,于是才有了儿童般的犯了错误才有的左右为难。
12.略(符合情境即可)
13.略
14.温和善良,充满爱心;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15.①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对博尼托命运的高度关注;②与“首场人与牛的对抗很是兴奋”相呼应,为下面写博尼托出场蓄势(作铺垫);③将四头勇敢的公牛与即将出场的博尼托进行对比,衬托博尼托的勇猛无畏与坚毅顽强。
16.博尼托不像其他斗牛那样很快被斗牛士杀死,而是异常坚忍勇猛,虽然身负重创,却从未疲惫地低下牛角,它一次次向斗牛士发起凶猛的进攻,愈战愈勇,表现出英雄般惊人的勇气和力量,它的坚忍顽强、永不服输(不可征服)的“硬汉子”精神感动了观众。
17.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和生存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我们应学会关怀、尊重、善待动物,与它们和谐共处,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言之成理即可)
七年级上册语文伴你学答案苏教版(三)
古代寓言二则伴你学答案
1.(1)《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韩非 战国末期 哲学 法
(2)《吕氏春秋▪察今》 战国末期 吕不韦
2.略
3.(1)他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2)为什么不用脚试一试鞋的大小呢?
(3)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这个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5)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6)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4.买鞋者是一个十分死板而又愚蠢的人。对话式的结尾既解开了他人“何不试之以足”的疑惑,又把郑人固执、迂腐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还能引发读者深思。
5.不能找到。告诉我们:世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6.这两则寓言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郑人买履》采用对话式结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刻舟求剑》运用对比、反问的手法揭示故事寓意。
7.略(言之成理即可,提倡个性化回答)
8.略
9.(1)同“座”,座位
(2)同“返”,返回
(3)终于
(4)拿
(5)等到
(6)集市
(7)雕刻
(8)这儿
(9)迷惑、糊涂
(10)用
10.(1)宁信度,无自信也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1.(1)量长短 量好的尺码
(2)自己 从
12.D
13.C
14.(1)等他返回集市,集市已经散了,终于没有买到鞋。
(2)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5.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蠢人。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例如有些同学只知道死学书本上的知识,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16.削足适履 跋山涉水
17.(1)滥竽充数
(2)自相矛盾
(3)画蛇添足
(4)掩耳盗铃
18.(1)做官
(2)宴会,宴席,酒宴
(3)有人(有的人)
(4)用来(用)
19.那个人偏要掩盖自己的无知(那人故意遮掩自己的弱点)
20.不要不懂装懂,否则将闹出笑话;学习(求知)要有诚实的态度;人不能故意遮掩自己的无知(弱点)。
【答案】: 1、pēng dǎi zuàn
2、疤 挽 颊
3、雕成 紧紧地 贵重的 平静 不可抗拒
4、(1)讲义碧轿锋气;
(2)形容两个人亲密无间,像一个人一样。
(3)得到救助,脱离险境
(4)指物体受损伤后留下的痕迹。
5、A
二、(一)
6、可以。羚羊有价,情谊无价。只知珍惜有价的羚羊,不知珍惜孩子们的感情,重财轻义,只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灵。
7、这两句话的含义是, “ 我 ” 屈从了父母,应该怪 “ 我 ” ,但是, “ 我 ” 是迫不得已的,主要怪父母,怪他们不懂得孩子的心,不懂得孩子间的感情,只知道东西贵重,不知道还有比这更贵重的东西,不知道尊重孩子的感情,不知道尊重孩子的人格,对孩子采取了简单生硬的态度。
8、我欲言又止,被逼无奈的心理。我矛盾无奈的心理。被逼悔晌无奈的心理。帆蠢
(二)
9、蹑手蹑脚;朦朦胧胧;向往已久;忐忑不安;疲惫不堪
10、文中插叙了母亲为女儿上学筹集1万元钱。
11、既表现了1万元来之不易,又表现了这钱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12、感激之泪 委屈之泪
13、表现了母亲对女儿的不理解,同时也表现了女儿的伤心和失望。
【激竖答案】: 一、1、fù zhòu nǐ xù yùn cán
2、略
3、(1)不久,一会儿;快速,急速。
(2)大致雹者,差不多;相比
(3)比不上
(4)约定
(5)离开
(6)通 “ 否 ”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7)丢下,舍弃
(8)拉
4、C
5、C
6、B
7、略
二、(一)
8、是个不守信用的人,为下文元方对其的斥责作了铺垫。
9、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1)描写了友人惭愧的心理活动。
(2)表现了元方对此人厌恶、不接纳的心理。
11、 “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12、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13、聪明、机智的孩子。
(二)
14、(1)称:称赞 法:效法,仿效。
15、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16、第一次问话: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做了些什么?源铅薯
第二次问话:我曾经也与你父亲做过同样的官职,不知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
17、(这个只要写出大概就可以)例:元方引经据典,既没有贬低父亲,也无失礼貌。回答恰到好处。
做七年级语文课本练习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答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答案(一)
河中石兽
一、1.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的错误。石兽掉进河里,庙僧以为水能漂物,石兽一定被冲到下游去了。讲学家认为石性重而沙性松,石兽深陷河沙里。只有老河兵凭借着多年治河的实践经验,具体分析了石、沙、水三者的关系,得出石兽逆流而上的结论。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判断是正确的,实践出真知。
2.讲学家的笑,包含了对庙僧的嘲讽和自信;老河兵的笑是对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
二、1. 二石兽并沉焉
并:一起
2.阅十余岁
阅:经过,过了
3.求石兽于水中
求:寻找
4.竟不可得
竟:终于,到底
5.凡河中失石
凡:凡是
6.如其言
如:按照,依照
三、示例(1)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握蚂陵。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成语故事尖锐的讽刺了那是些不顾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不知变通的愚蠢之人;告诫我们不要静止的看问题,不要拘泥而不知道变通。
(2)《河中石段戚兽》这篇文章通过一个寻找市售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主观臆断。古人云,“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深思,注意寻求不同事物的特殊规律,不要拘泥于一般的道理主观臆断。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答案(二)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的。勾画出文中标志事件发展的语句,然后复述“我”从冒险到脱险的经过。
标志性事件发展的语句:“当时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玩弹子游戏玩厌了,都想找些新的花样来玩”“ 他们就朝一座悬崖飞跑而去”“ 我一面应着,一面跟着他们跑”“ 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物侍 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我顿时有了信心”“ 我又照着做了”“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等。
复述略。
二、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在这一事件中心理上的变化。
“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我一时拿不定主意。虽然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那样活泼勇敢,但是自我出世以后,八年来我一直有病,而且我的心里一直牢记着母亲叫我不要冒险的.训诫”“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我搜索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的信心大增”“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等。
这些心理活动描写,写出了“我”犹豫、担心、恐惧、害怕、紧张的心理。
三、阅读课文最后一段,“我”从这悬崖上的一课中学到了什么人生经验,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去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四、课文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写的。请你转换视角,从杰利或“我”父亲的角度改写“悬崖脱险”部分。注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人物动作、心理、语言要切合身份。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还没有找到亨特。我们心里都很着急,突然,我的手电先照到了他。“下来吧,孩子,”我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我下不去!”亨特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别怕,亨特,听我说,”我尽量语气平淡,故作轻松,“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相信自己,好吗?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看见亨特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好,就这样。”我说,“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对,就这样,听话。”我看见亨特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爬下了悬崖。
我赶紧跑过去,把他紧紧拥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