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 五年级
  • 2024-09-06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那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冀五年级数学知识树

画一棵树,分成四个树杈,分别写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数与代数再分成三个树杈,空间与图形分成两个树杈,统计与概率分成一个树杈,实践与综合应用分成两个树杈,然后写上这个单元的知识点就行了

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结构图

五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1. 因数和倍数
①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②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所有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
③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④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先发一些,如果可以的话,我再码字。

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知识树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二单元,小数除法。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五单元,多边行的面积。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图形的变化。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六单元,统计。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八单元,总复习。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树简单又漂亮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地球仪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纬线,经线和纬线、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公因数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素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举例:3×5=15,15是合数。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合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相邻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特殊关系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列举法或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短除法。(详见课本31页内容)
数字与信息
1、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2、身份证编码规则:1-6位数字为行政区划代码,其中1、2位数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7-14位为您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15-17位为顺序码,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18位为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照统一的公式计算得出来的,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χ表示。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部知识树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
一、数与运算
《分数乘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结果能化成整数的要化成整数。
注:0乘以任何数还得0。
3、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子相乘做分子,分母相乘做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计算结果要求是最简分数。
注:理解打折的含义。例如: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十分之九。
六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六十五。
5、知道一个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样的应用题,可以用乘法解答。
《分数除法》
1、倒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3、1的倒数仍是1;0没有倒数。(理由:0没有倒数,是因为在分数中,0不能做分母)。
4、一个数(a)除以另一个数(b)(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b)的倒数。
5、分数除以整数表示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比较商与被除数的大小。
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
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分数的混合运算》
1、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没括号,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乘有除,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除法先转换成乘法再约分,最后结果是最简分数)
2、整数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4、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应用题题中的数量关系、
《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作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百分率。
2、百分数的读法、写法。
3、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4、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也可以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一个数将其化成一百分之几的数,再写成百分数。
5、百分数化成小数、分数的方法。
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7、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后面不加单位;而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表示某个具体数量,可加单位。
读法不同:百分数只读作百分之几,不读作一百分之几。
写法不同
二、空间与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各自的特点:
3、知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总和: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或者是长×4+宽×4+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5、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6、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时:
首先数出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再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露在外面的面的个数×一个面的面积。
《长方体(二)》
1、体积与容积的概念。
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
容积:容器所能容纳入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2、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毫升。
补充特殊的知识点:冰箱的容积用“升”作单位;我们饮用的自来水用“立方米”作单位。
3、长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4、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和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物体的体积=升高的水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
(参看课本55页第二题)
5、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6、其他单位之间的进率
1米=100厘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长度单位: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面积单位: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体积单位: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容积单位:
1升=1000毫升
质量单位: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三、统计
1、扇形统计图:以一个圆作为整体,把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表现在这个圆中。
2、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条形统计图便于看出数据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折线统计图能看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或变化情况)。
3、中位数和众数
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中间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
4、中位数和众数的求法。
将一组数据按大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是奇数个数据,中间的数就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是偶数个数据,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四、重点题目
1、课后部分习题(老师强调的题目)。
2、课本29页例题、58页到60页应用题、67页到72页的应用题

以上就是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的全部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