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课文,白鹭是几年级的课文

  • 五年级
  • 2023-05-30
目录
  • 《白鹭》是几年级的课文?
  • 白鹭是几年级课文
  • 五年级语文上册伯《白鹭》课文全文
  • 五年级课文白鹭全文翻译是什么?
  •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文章《白鹭》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白鹭》是几年级的课文?

    白鹭是部编版五年语文教材的课文,是近现代诗人、作家郭沫若于1942年10月创作的一篇散文。不是古文,不用翻译,来个赏析和解析。

    白鹭原文

    《白鹭》 郭沫若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的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却很悠戚芦伍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白鹭赏析

    白鹭,一种普普通通的鸟,经过郭沫若寥寥数笔的描摹,就显得那么栩栩如生。

    作者开篇把白鹭比作一首诗,优美而有富有意境,而且是一首精巧的诗。由此,这已经在读者心中播下了一颗美的种子,等着它发芽,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来。作者仅仅对白鹭寥寥数笔的描绘,就揭示了它平常的美。

    再看,白鹭“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够让人提心吊胆了,可白却处之泰然,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这自然也是郭沫若的自我写照。因为,他在革命的激流漩涡中,却永葆白哗拦鹭的一身清白,更有处之泰然的风采。

    全文语言精练、有种清新淡雅之美,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却句句含情。作家对白鹭的喜爱与惊叹之情,隐潜在字里行间,这样的感情流露才是自然的、真挚的。


    白鹭原文解析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概括写颜色和身段的精巧。

    2.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

    “那……那……那……那……”连用四个“那”字,从“蓑毛、结构、喙、脚”(从整体到部分、从头到脚)描写白鹭的美。

    3.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不安稳”与“悠然”对比,写出了白鹭的栖息特点。

    4.这是别的高或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加了对白鹭栖息特点的神秘感,产生无限的遐想。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38卷。1952年4月9日郭沫若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国际奖。

    白鹭是几年级课文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让耐做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变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安稳,而它坦衡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亩升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白鹭》作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第二阶段,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当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任国民党政府语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以双重身份进行抗日。

    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善恶对立、忠奸对立异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所以他这个时期的杂文以爱国反奸为中心内容,赞颂爱国者的忠义揭露卖国者的奸恶。

    《白鹭》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隐晦地借孤独而优美的白鹭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追求。

    五年级语文上册伯《白鹭》课文全文

    译文:人生四银戚十岁还没有到完全衰老的时候,而我却因为愁思增添了许多白发。可为何水边的白鹭,没有这些许愁绪头上也有白色垂丝呢?


    注解:

    衰:衰老。

    何故:什么缘故,为什么。

    白鹭:鸟名,亦称鹭鸶

    垂丝:白发下垂,这里是说白鹭头上白色羽毛。


    作者简锋辩陵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灶告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五年级课文白鹭全文翻译是什么?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

    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

    (师出示图片)

    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

    境界。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昌羡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

    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2一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十分精巧。

    第三部分(6一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第四部分(9一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

    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一“精巧的诗”。

    板书:

    精巧的诗

    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

    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耐凯拍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想边画一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

    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

    第二小节一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

    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第三小节一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第五小节一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

    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

    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

    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

    第一幅图一白鹭觅食(第6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

    (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

    (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孙斗。

    第二幅图一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你们的感受吧?

    (4)指名交流感受。

    (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嘹望吗?

    (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

    (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瘦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

    第三幅图一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

    (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4)联系生活实际,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第四幅图一白鹭全部生活场景

    (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

    感受。

    (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

    诗。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文章《白鹭》里面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白鹭是五年级上册的课文。

    《白鹭》一课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由于本衫者文用词颇具古意,用典言简义丰,抒情含而不露,对于初入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篇“难文”。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对于统编教材新增的此类文学性较强的“难文”,教师如何领会编者意图,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难文浅教”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全文的总起句,以精巧的诗来比喻白鹭的美。

    第二部分(2-8):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9-11):与第一部分首尾呼应,抒写了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的美的赞叹。

    作郑友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或丛薯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