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九年级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九年级全一册政治 2023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全一册政治知识点
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旦汪是发展科技、教育。
6.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8.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运迟兆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旁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纤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P6)
2.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P14)
3.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P16)
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第三课 认清基本国情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33)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P34)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35)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35)
5.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P35)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形成了……,确立了……。(详见P35)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P36)
8.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我国最基本的国情。(详见第1条)(P37)
9.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P37)
10.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P38)
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P38)
12.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P38)
1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P38)
1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竖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P38)
15.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因为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39)
16.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P40)
17.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P41)
1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P42)
19.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特点,就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P42)
20.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P42)
21.国家的主人是各族人民。(P42)
22.为了最终举誉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P44)
23.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P45)
24.解决台湾问题,就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P45)
第四课 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国策。(P47)
2.我国的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三步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P47)
3.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P48)
4.我们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P49)
5.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P51)
6.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P52)
7.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P53)
8.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P55)
9.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P56)
10.人口、环境、资源问题,说到底也就是发展问题。(P56)
11.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58)
1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P61)
13.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P62)
14.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P62)
15.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P62)
16.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P63)
17.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P63)
18.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P63)
19.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始终坚持。(P63)
20.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P64)
21.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P64)
22.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P64)
23.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P64)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P65)
2.中华文化的总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P66)
3.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P69)
4.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69)
5.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P70)
6.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P71)
7.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P71)
8.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P72)
9.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P73)
第三单元融入社会肩负使命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P76)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P77)
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长期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治国基本方略。(P78)
4.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P78)
5.依法治国的前提是保证有法可依。(P78)
6.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P78)
7.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P79)
8.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P80)
9.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P80)
10.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P81)
11.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P82)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1.在我国,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2)
2.在我国,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P92)
3.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2)
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93)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93)
6.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P94)
7.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P95)
8.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P95)
9.目前,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P99)
第八课 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1.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P102)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最根本的就是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P104)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P104)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P105)
5.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105)
6.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P106)
7.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P106)
8.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P107)
第四单元满怀希望迎接明天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P112)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P113)
3.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P113)
4.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P114)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P117)
6.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P120)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P123)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1.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P132)
2.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P134)
3.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P143)
4.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P145)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相关文章: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初三政治必背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三历史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点整理归纳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复习知识点汇总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汇总
类归一:“根本”类
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凯仿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6.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7.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8.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规类二:“基本”类
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4.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则稿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政治往大的说:是国家方针政策。往小的说:政治是孙孙孝什么,政治就是让大多数人认为你是对的,你可以代表他们,你说的也就是他们想说的,你做的也是他们想做的,你是为他们在着想。
知识不是智慧,只有学习也不能达到智慧的境界。智慧必须是知识与事实的相辅相成,智慧使你感到学无止境,虚怀若谷。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1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共产党带领人民怎样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站起来) (1)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富起来)(2)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强起来)(3)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我国是如何作出改革开放的抉择的? (改革开放的起点) (1)开启: 1978 年,党的土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2)推广: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3) 成效:中国人郑蠢民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4.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轮丛旦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5.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腊扰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面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怎样共享发展成果?(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2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和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为什么说创新是引擎?
(1)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 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战略重心的转移,说明了什么?1.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2.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_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迸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适动和融资,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5. 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3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2)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民主权利?
(1)民主选举:
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
原则: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2)民主决策
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民主决策的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3)民主监督:
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民主监督的作用:①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②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①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4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1)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为什么要厉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7.怎样厉行法治? (厉行法治的要求)(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 现代社会的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8.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5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
(一)延续文化血脉
1、中华文化的产生: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互相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 内涵:独具特色的语言 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共同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3、中华文化的作用和价值(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脉相承的重 要原因是什么?
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5.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不忘本来,吸收处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6.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7.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
(1)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2)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8.怎样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1)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2)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 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9.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代代相传、世世发展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道德文化的基因,也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精华所在。
▲10.青少年应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1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
(1)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3) 社会层面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4)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7.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 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政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初三政治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梳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初三上册政治知识点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整理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归纳
★2020九年级政治知识点整理归纳
★九年级政治重点知识点总结归纳
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努力学习。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兄袭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清隐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羡正兄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和融资,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公约数,画出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7.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怎样厉行法治?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9.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为什么说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答: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5、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公民权利的?
答: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等基本权利。我国其他法律则具体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权利。
6、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公民义务的?
答: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等基本义务,我国其他法律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7、怎样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8、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答: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
法律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有权运用,但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否则,将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甚至违法法律。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什么?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
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3、为什么有的财产不保护?为什么法庭驳回了王某的诉讼请求?
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利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理。
4、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一方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5、什么是财产继承权?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额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额合法财产的权利。
6、继承权是如何获得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中,在共同生活和抚养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获得了继承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