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初中 > 九年级

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化学书九年级人教版

  • 九年级
  • 2023-05-02
目录
  • 化学书九年级人教版
  • 苏教版九上化学书电子版
  • 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沪教版
  • 科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书

  • 化学书九年级人教版

    刚升入初三的同学,要增学一门新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为了能更好地学好课本内容,在暑假期竖闭间,同学们应该提前了解自己要学的内容,做好预习。以下是我整理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本目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没纤判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拓展性课题 最轻的气体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性课题 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

    附录Ⅲ 部分名词中英文枯改对照表

    后记

    元素周期表

    苏教版九上化学书电子版

    很多同学对化学很感兴趣,也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化学学习感到头疼,因为怕学不好,怕掌握不好知识点,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罩盯谈、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物碰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则羡、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5. 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在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3)特征:溶液是均一性、稳定性。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

    一般规律: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5) 溶解度、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 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①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② 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6.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7.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8.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0.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他为溶质。)

    1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2.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NaOH==Na+ + OH-

    Ba(OH)2==Ba2+ + 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1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4.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FeSO4?7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15.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化学 学习 方法

    1、除了学生自己做的探究实验外,可以不必预习,但一定要每天课后要进行复习,把当天学过的知识点当天记清楚;每周要进行一次周复习,把本周学过的概念、理论、实验方法和要求、现象、注意事项等做总结性的整理复习。因为化学科中的很多东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这种概念,即使有,理解上也有较大的偏差,因此,只有通过不断的复习,才能让这些概念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2、记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用化学的方法。我们的同学有些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了,最少的也是从开始学英语,他们从小就学习拼写英语单词的习惯。而当接触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时,有些同学就会情不自禁地用记英语单词的方法来记忆,这就造成了记忆的困难了。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用化学的方法来记忆,也就用名称来记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如记忆碳酸氢铵(NH4HCO3),看起来有点复杂,其实按化学方法来记忆就不难了。从后入前读,从前往后写:铵根(+1价)氢(+1价)碳酸根(-2价),判断正负化学价代数和为0,这样,只要记住了元素符号、原子团及它们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根据物质的名称就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也是这样,在化学式的基础上,要理解反应的特点,掌握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样根据物质的名称,写出后再进行配平。如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方程式,只要记住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然后根据物质名称写出化学式,最后进行配平,就容易多了。

    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要熟练掌握,要点和注意事项要记忆清晰;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原理、仪器选择、收集方法、误操作造成的后果要理解;探究实验注意设计时要有仪器、药品和操作过程,别写成了实验原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所有的实验都让大家反复做,因此,对做过实验的实验报告在考前都要作为复习资料进行复习。

    学习 化学要注意什么

    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

    要牢记化学的各个名词,定义,并且要仔细加以区分,比如化合物,纯净物,单质,混合物,它们的定义不但牢记,还要加以区分比较,要扣定义里面字眼,谁包括谁都要搞清。一旦真正搞清了,那我问你牛奶是上面哪一种物质你就不至于思索半天了。常见的化学反应是必须牢记的,要会默写,条件(加热、光照、催化剂,箭头?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反应过程的现象就不用说了,重要的都得记住。化学中的公式,就像记数学公式那样把它理解,记住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注意变通?别当书呆子,我也不喜欢书呆子?。

    吃透课本,联系实际

    以课本为主线,认真吃透课本,这是学好化学的根本。为此同学们必须善于阅读课本,做到课前预读、课后细读、经常选读等。既重视主要内容也不忽视小字部分、一些图表、资料及选学内容。中学化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化学,体味化学,这样就能越学越有兴趣,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重视实验,培养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认真做好每一次分组实验,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药品、装置以及实验原理、步骤、现象和注意事项,都必须弄清、记熟。

    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相关文章:

    ★初三化学总复习提纲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提纲

    ★2021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十二个单元化学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各年级化学学习方法大全

    化学课本九年级上册沪教版

    氢 H (1);氦 He (4);碳C(12);氮N(14);

    氧O(16); 氟F(19);氖Ne(20);钠Na(23);

    镁Mg(24);铝Al(27);硅Si(28);磷P(31);

    硫S(32);氯Cl(35.5);氩Ar(40);钾K(39);

    钙Ca(40);锰Mn(55);铁Fe(56);铜Cu(63.5);

    锌知贺磨Zn(65);银Ag(108);钡Ba(137);铂Pt(195);

    金Au(197);汞Hg(201);碘I(127)。

    经常用的有20种:

    氢 H (1)碳C(12);氮N(14);氧O(16)钠Na(23);镁Mg(24);铝Al(27);硅Si(28);磷P(31);

    硫S(32);氯Cl(35.5);钾K(39);钙Ca(40);

    锰Mn(55);铁Fe(56);铜Cu(63.5);锌Zn(65);

    银Ag(108);钡Ba(搭斗137);碘I(127)。

    九年级化学常用反应程式: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拍慎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科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初三#导语: 要想学好化学,必须先了解这门课程。课前一定要预习,在预习时,除了要把新课内容仔细读一遍外,还应在不懂处作上记号,并试着做一做课本上的练习。以下是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三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

    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

    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a、配平b、条件c、箭号)

    3、含义:以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

    (或原子)个数比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运信备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3、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常见还原剂:H2、C、CO)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旁毁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坦态性。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

    (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

    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

    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CO只能用排水法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CO2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H2O+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五、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的混合气体C+H2O高温H2+CO)

    2)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CO[CO2]通入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Cu+CO2

    CaO[CaCO3]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CaCO3高温CaO+CO2↑

    注意: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引起酸雨)、CO、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点燃CO2+2H2O(发出蓝色火焰)

    (2)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2)吸热反应:如C+CO2高温2CO

    4、新能源:氢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

    (2)需解决问题:①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书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衫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郑胡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或丛野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

    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5、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气体 氧气(O2) 氢气(H2) 二氧化碳(CO2)

    药品 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固+液]

    反应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 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仪器装置 P36 图2-17(如14的A)

    或P111. 图6-10(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P111. 图6-10

    (如14的B或C)

    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①排水法(难溶于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 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当用第一种药品制取时以下要注意)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在试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6、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 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 化学性质 用途

    氧气

    (O2) 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①C + O2==CO2(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1、 供呼吸

    2、 炼钢

    3、 气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②S + O2 ==SO2 (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

    ③4P + 5O2 == 2P2O5 (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④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氢气

    (H2)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

    H2 + Cl2 ==== 2HCl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3H2 + WO3 === W + 3H2O

    3H2 + Fe2O3 == 2Fe + 3H2O

    二氧化碳(CO2)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 CO2 + H2O ==H2CO3(酸性)

    (H2CO3 === H2O + CO2↑)(不稳定)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

    *氧化性:CO2 + C == 2CO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 1、 作燃料

    2、 冶炼金属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

    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WO3 === W + 3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

    (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解题技巧和说明: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六)、自设计实验

    1、 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将蜡烛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洁净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水珠生成 证明蜡烛有氢元素

    ②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蜡烛有碳元素

    2、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图

    把两支蜡烛放到具有阶梯的架上,把此架放在烧杯里(如图),点燃蜡烛,再沿烧杯壁倾倒CO2 阶梯下层的蜡烛先灭,上层的后灭。 证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三、解计算题: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五)、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已知什么,求什么,有化学方程式的先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解此题的有关公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①设未知量

    ②书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

    ⑤答。

    初中化学知识小辑

    一:化学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