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有哪些?

  • 五年级
  • 2023-06-11
目录
  • 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20道,口算240道。要超简单的,急急急急急急!!速度!快!!!
  •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 求几道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解决问题~~~越难越好

  • 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应用题

    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或丙种零件200个,甲,乙,丙三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1个可配成一套。现要求在30天内生产出最多的成套产品,甲,乙,丙三种零件应该各安排生产多少天?

    一、小数一步加、减法应用题

    1、一本数学读物6.25元,一本语文读物5.86元。两本书一共要多少钱?

    2、一个西瓜重4.86千克,一个哈密瓜重3.5千克。一个西瓜比一个哈密瓜重多多少千克?

    二小数一步乘除法应用题1一种毛线每千克48.36元,买3千克应付多少元?买0.6千克呢?

    2、一个养蚕专业组养春蚕21张,一共产茧1240千克。平均每张大约产茧多少千克?

    三、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1、小红看一本故事书,看了5天,每天看12页,还有38页没有看。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画一画线段图)

    2、食堂运来面粉和大米各3袋。面粉每袋重25千克,大米每袋重50千克。运来面粉和大米一共多少千克?

    3、民兵打靶,第一次用子弹250发,第二次用子弹320发,第三次比前两次的总和少180发,第三次用子弹多兆禅少发?

    四、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1、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买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盒。一共买多少盒粉笔?

    2、一个空筐重2千克,往筐里放入32千克花生。装着花生的筐的重量是空筐的多少倍?

    五、连乘应用题

    1、粮店运来两车面粉,每车装80袋,每袋25千克。这个粮店运来多少千克面粉?(用两种方法解答)

    2、三年级同学到菜园收白菜,分成4组,每组11人,平均每人收45千克。一共收白菜多少千克?

    1.化肥厂计划生产7200吨化肥,已经生产了4个月,平均每月生产化肥1200吨,余下的每月生产800吨,还要生产多少个月才能完成?

    2. 塑料厂计划生产1300件塑料模件,6天生产了780件。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生产多少天才能完成?

    3.李师傅上午4小时生产了252个零件,照这样的速度下午又工作3小时。李师傅这一天共生产零件多少件?

    4. 水泥厂计划生产水泥3600吨,用20天完成。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20吨,实际多少天完成任务?

    5.一堆煤3.6吨,计划可以烧10天,改进炉灶后,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06吨,这堆煤现在可以烧多少天?

    6. 甲、乙两地相距420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行使7小时。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使10千米,实际几小时到达?

    7.小强从家回校上课,如果每分钟走50米,12分钟回到学校,如果每分钟多走10米,提前几分钟可以回到学校?

    8. 筑一条长6.4千米的公路,前3个月平均每月筑1.2千米,剩下的每月修1.4千米,还要几个月完成?

    9.小明用10.2元买文具,买了6支铅笔,每支0.45元,余下的钱买圆珠笔,每支2.5元,可以买多少支?

    10. 服装厂原计划做120套西服,每套西服用布4.8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节约用布0.3米,原来用的布现在可做西服多少套?

    11.一本故事书,原来每页排576字,排了25页。再版时字改小了,源银只需排18页。现在每页比原来多排多少个字?

    12. 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使8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3.两个工程队同时合开一条1500米的隧道,甲工程队在一端开工,每天挖14米,乙工程队在另一端开工,每天挖16米,多少天后隧道可以挖通?

    14. 甲、乙两人同时合打一份7000字的稿件,甲每小时打600字,乙比甲每小时多打200字,经过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15.小明和小强放学后在学校门口向相反的方向行走,小明每分钟走70米,小强每分钟走68米,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16、 甲、乙两地的路程是630千米,客车从甲地开出2小时后,货车从乙地相向开出,已知客车每小时行使6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使60千米。货车开出几小时后与客车相遇?

    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二)

    班别: 姓名: 成绩:雹猜宴

    1、机床厂原来知道机床每台用钢材1.02吨,改进设计后,每台比原来节约0.12吨,原来制造300台所用的钢材,现在可以制造机床多少台?

    2、小明买了6支铅笔和4本练习本,每本练习本0.68元,每支铅笔0.24元。小明付出5元钱,应找回多少元?

    3、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火车每小时行使80千米,乙火车每小时行使70千米,开出12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10千米,两地相距有多少千米?

    4、光明造纸厂生产一批新闻纸,原计划28天完成,每天需生产12.5吨。施加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吨?

    5、李师傅生产一 批零件,前3天生产零件126件,照这样计算,再生产12天完成生产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件?

    6、化肥厂计划用30天生产化肥84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7、加工一批服装,每天加工300套,16天可以完成,

    (1) 如果每天加工400套,提前几天完成?

    (2) 如果每天多加工20套,几天可以完成?

    (3) 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8、某汽车厂计划全年生产汽车16800台,结果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汽车多少台?

    9、新丰农机厂一个车间加工2480个零件。原来每天加工100个,工作20天后,改为每天加工120个。这样再加工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10、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11、小红买了练习本和生字本各3本,一本练习本0.36元,一本生字本0.32元,小红买生字本比买练习本少用多少元?

    12、同学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三年级比四年级少浇10棵,四年级是五年纪浇的棵数的一半。五年级比三年纪多浇多少棵?

    13、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6米,第二队每天开14.4米,第一队开凿5天后,第二队才加入,再过21天隧道终于打通。

    (1)这条隧道长多少千米?

    (2)打通时两队各开凿了多少米?

    14、小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它们从相距27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行驶。

    (1) 经过几小时相遇?

    (2) 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3) 如果出发时是8时15分,相遇时是几时几分?

    1一辆摩托车 小时行98千米,一辆卡车 小时行80千米,试求:

    (1)摩托车与卡车所用时间之比;

    (2)摩托车与卡车所行路程之比;

    (3)摩托车速度与卡车速度之比。

    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500千米外的乙地,已经行了280千米,求已经行的路程与剩下路程之比。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8天完成,甲队与乙队工作效率之比是多少?

    4五(1)班有学生40人,体育锻炼达标的有32人,未达标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即求未达标率)?

    5小李、小赵、小王三人合做一批零件,到完工时,小李做总数的 ,小赵做总数的 ,小王做总数的 ,求三人所做零件数量之比。

    6 五(1)班第一次数学测试,及格的有48人,不及格的有2人。求这次数学测试的及格率。

    7某车间某天出勤职工38人,缺勤2人,求出勤率。

    8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产量的56%,下半月又完成计划产量的64%,这个月增产百分之几?

    9一套自学丛书,现在的单价是160元,比原价降低了40元,问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10 少先队绿化组春季植树360株,秋季植树440株,共成活760株,求树苗成活率。

    11 月饼厂去年生产月饼140吨,今年生产月饼210吨,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12 6千克比5千克多百分之几?5千克比6千克少百分之几?

    13 某厂上半月完成计划产量的56%,下半月又完成计划产量的64%,这个月增产百分之几?

    14服装厂下半年生产服装计划数比上半年增加20%,那么下半年生产服装计划数是上半年的百分之几?

    15.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8%,5吨油菜籽可加工出多少吨油?

    16.修建一自来水厂,计划投资500万元,实际比计划节约了5%,节约了多少万元?

    17.油菜籽的出油率达到八成五,勤奋村种了8公顷油菜,每公顷收到油菜籽3750千克,共可出菜籽油多少千克?

    18.辛庄小学六年级学生有200人,其中120人参加兴趣小组,要使参加兴趣小级的人数达到88%,还需要增加多少人参加?

    19.养鸡场养肉鸡10万只,第一次卖去 ,第二次卖去25%,还剩多少万只?

    20.一堆煤重120吨,第一天运走了总重量的20%,第二天运走总重量的25%,还剩下多少吨?

    21.一辆汽车原来每小时用去汽油12升,修理后用油节约了10%,现在这辆汽车每小时用去汽油多少升?

    22.某小学四年级有120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少10%,五年级有多少人?

    23.汽车 小时行24千米,摩托车每小时的速度比汽车快70%,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4一条公路,第一个月修了全长的 ,第二个月修了6千米,还剩37.5%没有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5 某厂生产一批零件,第一天生产40件,第二天比第一天多生产10%,两天的产量占总数的25%,这批零件有多少件?

    26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已经行了72千米,还剩下全程的62.5%,这辆汽车行到乙城还需要多少千米?

    27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当甲车行了全程的60%,乙车行了全程的75%时,两车相距14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甲车比乙车少行多少千米?

    28 庆丰商店运来桔子和梨1620千克,运来的梨是桔子的80%,运来桔子和梨各多少千克?.

    29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8%,5吨油菜籽可加工出多少吨油?

    30修建一自来水厂,计划投资500万元,实际比计划节约了5%,节约了多少万元?

    31 全国工商税收收入95年为5383亿元,96年增收1051亿元,96年比95年增收百分之几?

    1、 新华书店把5250本文艺书和科技书运往农村,文艺书有25包,科技书有80包,每包的本数相等。每包多少本书?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

    2、 一个粮店,上午卖出50袋面粉,下午卖出30袋面粉,每袋面粉的重量相等,上午比下午多卖出面粉1600千克。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上午和下午各卖出面粉多少千克?

    3、 第一辆卡车运来水泥80包,第二辆卡车运来水泥65包,比第一辆卡车少运来水泥1.5吨,两辆卡车各运来水泥多少吨?

    4、 一个水果店有两筐单价相同的苹果,第一筐重45千克,第二筐重3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少卖15元,两筐苹果各值多少元?两筐苹果共值多少元?

    5、 华丰水国行,运来的梨比橘子多840千克,梨的重量是橘子的1.5倍,橘子和梨各重多少千克?

    6、 服装厂有工人156人,其中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3倍,求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7、 两包赈灾物品共重154千克,其中第一包比第二包的2倍少14千克,求两包赈灾物品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

    8、 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已知存放的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存放的面粉比大米的3倍还多700千克,求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各多少千克?

    9、 明明星期天上街买衣服,花175元买了一套服装,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上衣与裤子各多少元?

    10、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5厘米,已知长比宽长3.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17×40=680, 100-63=37, 3.2+1.68=4.88, 2.8×0.4= 1.12

    14-7.4=6.6, 1.92÷0.04=48, 0.32×500=160, 0.65+4.35= 5

    10-5.4=4.6, 4÷20=0.2, 3.5×200=700, 1.5-0.06=1.44

    0.75÷15=0.05, 0.4×0.8=0.32, 4×0.25=1, 0.36+1.54=2

    1.01×99=99.99, 420÷35=12, 25×12=300, 135÷0.5=270

    3/4 + 1/4 =1, 2 + 4/9 =22/9, 3 - 2/3 =7/3, 3/4 - 1/2= 1/4

    1/6 + 1/2 -1/6 =1/2, 7.5-(2.5+3.8)=1.2, 7/8 + 3/8 =5/4

    3/10 +1/5 =1/2, 4/5 - 7/10 =1/10, 2 - 1/6 -1/3 =1.5

    0.51÷17=0.03, 32.8+19=51.8, 5.2÷1.3=4, 1.6×0.4= 0.64

    4.9×0.7=3.43, 1÷5=0.2, 6÷12=0.5, 0.87-0.49=0.38

    123+25=148 123-35=88 56×7=392 135÷5=27

    248+89=337 ... 146-23=123 ... 155×5=775 ... 456-12=38...

    456+45=501 ...546-457=89 ... 45×10=451 ... 564-12=47...

    879+54=933 ...896-546=350 ...56×12=672.... 45-5=9...

    457+456=913...

    7+14=21 ... 18-9=9...

    8+16=24 ... 25-5=20...

    9+18=27... 56-45=11...

    10+20=30... 45-23=22...

    11+22=33... 78-23=55...

    12+24=36...

    10-3=7

    15-4=11

    20-5=15

    25-6=19

    30-7=23

    35-8=27

    40-9=31

    45-10=35

    50-11=39

    55-12=43

    60-13=47

    65-14=51

    70-15=55

    75-16=59

    80-17=63

    85-18=67

    90-19=71

    95-20=75

    100-21=79

    105-22=83

    110-23=87

    115-24=91

    120-25=95

    125-26=99

    130-27=103

    13+26=39...

    14+28=42...

    15+30=45...

    16+32=48...

    17+34=51...

    18+36=54...

    19+38=57...

    20+40=60...

    21+42=63...

    22+44=66...

    23+46=69...

    24+48=72...

    25+50=75...

    26+52=78...

    27+54=81...

    28+56=84...

    29+58=87...

    30+60=90...

    31+62=93...

    32+64=96...

    33+66=99...

    5 ÷1 =5

    10 ÷2 =5

    15 ÷3 =5

    20 ÷4 =5

    25 ÷5 =5

    30 ÷6 =5

    35 ÷7 =5

    40 ÷8 =5

    45 ÷9 =5

    50 ÷10 =5

    55 ÷11 =5

    60 ÷12 =5

    65 ÷13 =5

    70 ÷14 =5

    75 ÷15 =5

    80 ÷16 5

    85 ÷17 5

    90 ÷18 5

    95 ÷19 5

    100 ÷20 5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12÷3/5=12×( 5/3) 9÷6/7=9×( 7/6 ) 30÷5/6=30×(6/5 ) 4×(3/2 )=4÷2/3 ( 4 )÷5/7=4×7/5 3÷4/5=3×5/4 ( 24 )÷7/16=24×(16/7 ) A÷C/B=A×B/C 4÷4/5=5 6÷3/4=8 10÷2/5=25 18÷4/9=81/2 4×4/5=16/5 6×3/4=18/4 10×2/5=4 18×4/9=8 3÷3/4=4 2÷1/3=6 6÷4/5=15/2 1÷5/7=7/5 3/4÷3=1/4 1/3÷2=1/6 4/5÷6=2/15 5/7÷1=5/7

    2/1*2=1 3/1*3=1 3/2*3=2 3/1*6=2

    4/3*8=6 5/3*20=12 7/3*14=6 8/7*40=35

    4/3*16=12 9/5*27=15 2/1*30=15 12/7*24=14

    30/1*30=1 51/9*102=18 19/9*76=36 4/9*8=18

    5/8*90=144 99/98*99=98 3/14*6=28 7/1*28=4

    10/1*90=9 5/3*105=63 19/7*38=14 5/1*25=5

    8/19*16=38 61/60*122=120 7/2*28=8 6/1*48=8

    9/7*18=14 25/7*100=28 9/5*81=45 8/9*16=18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120道,口算240道。要超简单的,急急急急急急!!速度!快!!!

    《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估算。

    2、能应用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

    1、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综合和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

    2、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解释估算过程,并能根据题意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

    多媒体课件 练习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引入

    1、估算(得数保留整数)

    34.6≈ 56.4≈ 47.8≈

    23.1+34.3≈ 43+54.8≈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和估算有关的知识。

    2 探究新知

    1.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8主题图

    师:今天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了,不过有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妈妈解决一下。

    课件出示问题

    (2)整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你发现的信息填在课前准备的表格内。

    (要求学生认真分析,理解题意,填写表格)

    师:把这些信息写在表格里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容易理清题目的意思。

    (3)自主解决问题。

    A、讨论解题方法。

    师:要想知道妈妈剩下的钱够不够买一盒10元或20元的鸡蛋,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生:首先要知道买完大米和肉之后还剩困巧搭多少钱。

    生:拿剩下的钱和10元,和20元去比较,就知道钱够不够了。

    B尝试解决问题。

    师:那么如何计算还剩多少钱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宽镇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自主计算

    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预设生1:我是用计算器算的,还剩17.6元,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生2:我是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的,结果和生1说的一样。

    生3:我是通过估算的方法来判断的,1袋大米不到31元,两袋大米就不到62元,买0.8kg肉不到27元,用100元减去62元,再减去27元,还剩11元,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

    生4:我也是用估算的方法来判断的,一袋大米超过30元,2袋大米超过60元;1 kg肉超过25元,0.8kg肉也就超过25×0.8=20(元)。如果再买一盒20元的鸡蛋,总共就超过了100元,所以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题目中的肉每千克是26.5元,那为什么要估成超过25元呢?估成超过26元不是更接近准确的结果吗?

    生:因为妈妈买的是0.8千克的猪肉,那计算猪肉的价格是用25×0.8=20(元)算起来比较方便,但如果估成26×0.8的话,那计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

    师:那题目中估出来的30+30+20+20不是正好等于100吗?为什么不够呢?

    生:因为前面的30、30和20都是超过的,那么最后加起来的和就超过100了

    (4)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算法真多!那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呢?

    生:用估算来解决比较容易

    师:谁能第三、四名同学的估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两汪拿种估算方法的不同

    汇报:

    生:一种是估法是偏大估计,还有一种是偏小估计

    师:为什么要用两种不同的估计方法呢?

    学生思考,交流总结

    生:偏大估是用来说明够的情况,而偏小估是说明不够的情况。两种估法要针对不同的情况来使用。

    总结:面对不同的情况,要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2.解决分段式问题

    (1)课件出示例9主题图

    师:同学们,从情境图中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观察,交流汇报信息。

    生:车子开了6.3千米

    收费标准是:3 千米以内就付7元;如果超过了3 千米,那么除了要付7元之外,超出的每千米还要加付1.5元,不足1 千米也按1 千米计算

    (2)解读收费标准。

    师:谁来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坐出租车行驶的距离在3 km以内就付7元;如果超过了3 km,那么除了要付7元之外,超出的每千米还要加付1.5元,不足1 km也按1km计算

    学生发表自己对收费标准的理解。

    师:王叔叔的乘车里程是6.3 km,应该按多少千米计算呢?

    生:0.3千米按1千米算,所以6.3千米根据收费标准明确应该按7 km计算

    (3)讨论7千米的收费方式并解决问题

    ①想一想,按照收费标准,王叔叔的乘车费用应该分成几部分来计算呢?

    生:应该分成两部分来计算,即3 km以内应付的钱数和超出3 km应付的钱数

    尝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巡视,汇报结果

    汇报解题方法。

    方法一:前面的3 km应收7元,后面的4 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

    7+1.5×(7-3)

    =7+1.5×4

    =7+6

    =13(元)

    ②想一想:如果全部里程都按每千米1.5元来计算的话,比正常收费多了还是少了?为什么?

    生:全程每千米1.5元的话,前3千米就是1.5×3=4.5(元),而实际是收了7元,所以这样收费会比正常收费少。

    那这样又应该怎么列式呢?

    方法二:先把7 km按每千米1.5元计算,再加上前3 km少算的。

    1.5×7=10.5(元)

    前3 km少算:7-1.5×3=2.5(元)

    应付: 10.5+2.5=13(元)

    (4)对比加深认知

    师:对比这两种解题方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用了两种不同的解师方法,但最后却得到了同一个结果

    生: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解题方法。

    师小结:有的问题可能不止一种解法,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5)检验计算结果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你能根据上面的收费标准,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课件呈现表格,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7千米正好收费13元,我们的解答是正确的。

    3、巩固练习

    1、30元买下面的东西够吗?和同桌你是怎么算的。

    答案:

    计算:

    1.25+1.60+3.70×4+6.60+2.40

    =1.25+1.60+14.8+6.60+2.40

    =2.85+14.8+9

    =26.65(元)<30元

    答:30元钱够的。

    估算:

    1.25<2 1.60 <2

    3.70×4 <4×4

    6.60 <7 2.40 <3

    2+2+4×4+7+3=30(元)

    答:30元钱是够的

    2、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鼓励节约用水,采取按月分段计费的方法收取水费。12吨以内的每吨2.5元,超过12吨的部分,每吨3.8元。

    (1)小云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1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2)小可家上个月的用水量为17吨,应缴水费多少元?

    答案:

    (1)2.5×11=27.5(元)

    答:应缴水费27.5元。

    (2)2.5×12=30(元)

    3.8×5 = 19(元)

    30 + 19= 49(元)

    答:应缴水费49元。

    课后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

    解决问题

    62+27+10=99(元) 7+1.5 ×(7-3) 7×1.5=10.5(元)

    60+20+20=100(元) =7+1.5 ×4 7-3×1.5=2.5(元)

    =7+6 10.5+2.5=13(元)

    对于不同的问题, =13(元)

    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解决问题》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现实生活中出租车费计费特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学会用“分段计算”和“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1.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情境,利用函数图像,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思路与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段计费”的含义;掌握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先假设再调整“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都坐过出租车吧?你有没有注意到出租车是怎样计费的呢?(让学生说一说)

    师:看来,同学们虽有坐过出租车的体验,但对出租车的计费方法了解得并不清楚。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解决出租车计费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16页例9情境图,理解题意。

    师:这一情境中让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是什么?

    生:行驶6.3千米要付多少钱?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什么信息呢?

    学生说一说。

    师:也就是要知道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出示收费标准:3 km以内7元;超过3 km,每千米1.5元(不足1 km按1 km计算)。

    师:怎样理解出租车的收费标准?为了便于同学们理解,我们画图演示一下。先画

    一条横轴表示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再画一条纵轴表示坐车所付的费用。“3 km以内7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说自己理解的意思。)

    师:(动态演示)非常好,比如行驶1千米要付几元?行驶2千米呢?行驶2.7千米呢?3千米之内7元包括3千米吗?(学生思考回答)

    师:也就是说从起步开始,只要不超出3千米就付7元。

    师:如果行驶4千米又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5千米呢?

    (学生思考回答)

    题目中的乘客坐了6.3 km的路程,又该按多少千米来付费呢?(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真棒!不足1 km按1 km计算,也就是说我们要采用“进一法”取“整千米”数。

    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题意,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乘客的问题吗?

    2.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算出结果。 教师巡视辅导,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请学生自己的算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法一:分段计算

    3千米以内的费用: 7元

    超出3千米的费用: 1.5×(7-3)=6(元)

    总共要付的费用: 7+(7-3)×1.5

    =7+4×1.5

    =7+6

    =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

    (着重让学生每步算式的意义)

    师总结:所付的费用=前段的费用+后段的费用。我们把这种算法称作“分段计算”(板书)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做对了吗。(动态演示过程)看来这位同学计算的是正确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图像,你发现出租车费与行驶的里程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师小结:出租车费是随着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出租车行驶的里程数越多,出租车费就越高;3千米以内7元不变;超出3千米,每千米都要加1.5元。同学们看这个图像像什么?(生回答)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价格阶梯。像出租车这种计费方法我们叫做“分段计费”。(板书:分段计费)

    师:同学们用“分段计算”的方法解决了乘客问题,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学生思考)

    师:我们能不能全程都按1.5元算呢?(学生思考,预设学生回答可能行,可能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图像,)

    师:假设全程都按1.5元/km来算,7千米就收10.5元,比原来少了2.5元。请同学们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图像,到底哪个地方出现问题了?(学生通过对比两个图像找到问题根源:收费标准3千米以内收7元,如果按1.5元/km来算,前3千米只收4.5元,少收了2.5元)

    师:少收了怎么办?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假设:1.5×7=10.5(元)

    少算:7-1.5×3=2.5(元)

    调整:10.5+2.5=13(元)

    答:这位乘客应付车费13元。

    师: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先假设再调整’.(板书 解法二:先假设,再调整 )同学们能理解这个解题方法吗?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老师根据信息逐步画出函数图像,数形结合,使学生理解“分段计费”的意思。通过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段计算”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验证把函数图像补充完整,引导学生观察图像,思考出租车费与行使里程数之间的联系及变化情况,初步体会分段函数思想。(3)通过两个图像之间的对比讲授“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联系及问题根源:问题出现在前3千米以内的收费上面。如果按1.5元/km来算,前3千米只收4.5元,少收了2.5元,少收了要加上。这样能更直观的理解、分析题意。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如果收费的标准不发生变化,行驶的里程数改成8.6千米,你会用刚才的方法解答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汇报计算结果。

    学生的作业展示并让学生说算理,全班交流,分享思路。

    师:除了出租车费是分段计费的,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呢?

    2..运用拓展,完善认知。

    (1)出示练习四第8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解答。

    (2)汇报解答结果,全班交流,分享思路。图像演示、对比思考。

    3.回顾反思,建立方法。

    (1)、探寻用“分段计算”的 方法解决问题的规律。

    师:回顾用“分段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应付费用=前段费用+后段费用

    (2)探寻用“先假设再调整”方法解决问题的规律。

    师:回顾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①先假设都按后段的收费标准来算。

    ②再看如果这样算,前段是多算了还是少算了。

    ③少算了就要加上,多算了就要减去。

    4.出示练习四第7题(改编)。

    (1)让学生自己整理信息、理解题意,明确“分段计算”要分哪两段计算?要分价格表中的定价和后加印的40张照片的钱两段。

    (2)汇报计算结果,并让学生说算理。全班交流,分享思路。

    【设计理念】: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开始设计的练习是基本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能巩固这类题的解题方法。而后面的第8题是区别于例题与第一道练习题的,是有深度的。这道题在用“分段计算”方法解答时,与前两道题没有不同。但在用“先假设再调整”的方法上设置了障碍,难点在于前3分钟不是少算而是多算了,前段多算了怎么办?要加上。根据学生的计算过程逐步演示图像,找到与前面两道题的区别,从而完善这类题的认知。

    通过再次的回顾与反思,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出示练习四的第9题,让学生课下完成。

    创设邮寄信函的情境,让学生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

    四、课堂总结,梳理内化。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

    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分段计费”问题蕴含的规律,找到了解决“分段计费”问题的两种一般方法,一种是“分段计算”,另一种是“先假设再调整”。同学们学得很好。

    【设计理念】:通过总结梳理知识、内化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

    S=x*(24-2x)

    =-2x^2+24x

    = -2(x^2-12x)

    = -2(x-6)^2+72

    当x=6是,面积让败最大是72.

    列表:

    一边长,另一边迅指长,面积

    1,22,22

    2,20,40

    3,18,54

    4,16,64

    5,14,70

    6,12,72

    7,10,70

    8,8,64

    9,坦昌颤6,54

    10,4,40

    11,2,2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有如下:

    1、学校美术组有陵巧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岩汪睁少人?

    2、妈妈今年32岁,比聪聪大24岁。聪聪多少岁?

    3、一根粗岁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是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学校买1个足球用了20元,买一个篮球29元,一个篮球比一个足球贵多少元?

    求几道五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解决问题~~~越难越好

    一、填空题。(共35分)

    1、4角5分是1元的 ,写成小数是( )元;0.08米是1米的 ,也就是8( )厘米;5.6里有( )个0.1;20.02是由( )个1和2个( )组成的。

    2、用五张卡片1、5、0、0和小数点,摆成一个最小的数是( );摆成两个零都不读出来的小数是( )。

    3、如果电梯上升8层记着+8层,那么“+4层”表示电梯( );电梯下降5层可以表示为( )。

    4、根据5.6×2.3=12.88,那么1.288÷0.56=( ),128.8÷2.3=( ),

    7、果园里共收果子4.6吨,装入150千克的框中,能装满(肆吵 )筐;如果用一辆载重1.8吨的拖拉机来运,需( )次才能运走。如果每千克果子卖2.6元,那么买3.78千克需要付( )元。

    8、在○内填上“>”、“<”或“=”,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0.307 0.45○0.4500 0.63○0.63÷0.04

    385200≈3□万 0.3□>0.386 1.257亿>1□5700000

    9、2008千米=( )米 0.35小时=( )分

    908千克=( )吨 6.4平方千米=( )公顷

    10、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或单位名称。

    ①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 )平方米。

    ②1公顷大约有( )个我们教室的面积大。

    11、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第48个图形。

    ①△○○△○○△○○……( )……

    ②●○●●○●○●●○●○●●○……( )……

    二、判断题。(共6分)

    1、大于0.35而小于0.36的小数有无数个。 ( )

    2、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梯形一定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3、把3.7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原来的数就大2倍。 ( )

    4、把7364000000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74。 ( )

    5、3.6×10.1=3.6+3.6×10。 ( )

    6、将2.75÷0.46的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 ( )

    三、选择题。(共5分)

    1、李师傅8分钟能做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他每分钟能做( )个零件。A 0.5 B 2 C 20

    2、如图,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比较,谁的面积大( )。

    A、长方形 B、平行四边形 C、无法确定

    3、37除以2.3,商16时余( )。

    A、0.2 B、2 C、0.02

    4、不计算,下面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2.5−0.1B 2.5×0.1C 2.5÷0.1

    5、小数0.242424是( )。A、有限小数 B、无限小数 C、循环小数

    四、计算题。(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0.125= 1.6×0.5= 0.25÷0.1= 4.8÷0.48×0.01=

    0.65×0.2= 10-0.99= 8.8-7.8= 5.4×2÷5.4×2=

    2、用递等式进行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简便计算。(18分)

    7.29×4.6+46×1.271 (28.7-18.6÷3.1)×0.8 16-5.32-4.68

    40.8+14.7÷(14.6-12.5) 3.7×0.125+6.3÷8 0.72+9.6÷3.2

    五、解决问题。(共32分,第5、7题各6分,其余每题4分)

    1、有一块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花圃(如右图),平均每平方米产鲜花50枝,这块花圃大约能产鲜花多少枝?

    20米

    10米

    50米

    30米

    2、一块山地(如右图)。如果每棵树占地约0.5平

    方米,这块山地可植树多少棵?

    3、

    (1)、电水壶比茶杯贵多少元?

    (2)、买3个炒锅,如果付胡弊出100元,找回的钱够买一个热水瓶吗?

    4、布袋里放着红、黄、白三种颜色的小球各一只,小华从布袋里摸球,摸出后再放进去。每次若摸到的是红球得5分,是黄球得3分,是白球得1分。如果小华共摸两次,可能得到多少分?请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答案。

    5、电力公司推出了两种居民用电计算方法:

    (1)每千瓦时0.52元。 (2)白天每千瓦时0.55元,夜晚每千瓦时0.35元。

    小明家某月白天共用电170千瓦时,夜晚共用电210千瓦时,小明家用哪种付费方法合理?为裤雹族什么?

    6、实验小学的李老师到超市购物,请你帮助营业员把下面的发票填写完整。

    购物单位: 年 月 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