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高中 > 高二

论语十二章高中,高二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

  • 高二
  • 2023-05-28
目录
  • 论语十二章高中拼音版
  •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
  • 高二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
  • 论语十二章高中理解性默写

  • 论语十二章高中拼音版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仁,仁德。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包括音乐和舞蹈。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塌档碧团举德。

    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天下,所分封的诸侯国林立,为蠢谈维护其以周天子为中心的有秩序的统治。

    高二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盯激困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7、子曰:铅搜“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凯念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请教问孔子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

    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高一语文《劝学》原文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樱携远的吗?”

    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0、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脊漏伏诗》?搜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12、颜渊问

    高二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

    高二论语12章翻译及原文如下:

    <论语》十二章

    (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晌樱

    【译文】

    (1)孔子说:“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却不仁,怎样来对待音乐呢?”

    (2)孔子说:“早上明白了仁义之道,晚上为它去死也可以。”

    (3)孔子说:“君子知晓的是道义,小人知晓的是利益。”

    (4)孔子说:“见到有贤德、有才华的人就想若向他学习,希望和他看齐;看见没有德行、才华的人,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森答一样的错误。”

    (5)孔子说:“为人过于质朴,文采不足,则显得粗野鄙陋,文采过多超过质朴,犹如史官显得浮华。文与质合理配合宴春丛,这样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且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东西重而且路程遥远。把在天下实现仁作为自己必须担当的责任,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停止追求,不是很遥远吗?”

    论语十二章高中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翻译如下: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唯燃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

    子夏说:“博凳亩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赏析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所选十二则,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枣山森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另外,还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的问题,教育人为人处世的原则等论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