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美术课本内容,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 七年级
  • 2023-06-17
目录
  • 电子版美术书
  • 七年级下册美术课本插画海风图
  • 七年级下册美术目录
  •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 初一美术课本内容图片人教版

  • 电子版美术书

    七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 七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

    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

    活动一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活动二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活动三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 校园的春天(设计·应用)

    活动三 设计与展示——运动会会场设计

    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综合·探索)

    活动一 设计制作请柬

    活动二 设计布置舞台

    活动三 设计制作道具、服装

    第五单元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一)(欣赏·评述)

    活动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七年级下册美术课本插画海风图

    第一单元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

    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

    活动一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活动二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活动三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 校园的春天(设计·应用)

    活动三 设计与展示——运动会会场设计

    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综合·探索)

    活动一 设计制作请柬

    活动二 设计布置舞台

    活动三 设计制作道具、服装

    第五单元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一)(欣赏·评述)

    活动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

    七年级下册美术目录

    第一单元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

    第二单元 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

    活动一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活动二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活动三 春天的畅想

    第三单元 校园的春天(设计·应用)

    活动三 设计与展示——运动会会场设计

    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综合·探索)

    活动一 设计制作请柬

    活动二 设计布置舞台

    活动三 设计制作道具、服装

    第五单元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一)(欣赏·评述)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 #课件#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春天的畅想》,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篇一:《春天的畅想》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

    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

    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

    (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

    (3)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屏幕展示课题《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师: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

    生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答: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二)发展认知阶段

    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

    生答:唱歌、写文章、画画、跳舞。

    1.欣赏文学作品《春雨后》,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朗诵得非常好。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那么音乐家通过什么来表现春天呢?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片断。请同学倾听并参与演唱,初步感受音乐美。

    师: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想起了在树上唱歌的小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音乐家是通过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来表现春天的。那么春天在美术家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

    3.多媒体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

    师: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生答:通过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农民们正在抓紧一年的大好时光,进行辛勤的劳动,以换取秋天的丰收。

    师: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播种的春天。

    4.多媒体展示雕塑《春风》,请同学谈感受。

    生答:这三位是春天去踏青的伙伴,她们年轻、美丽、有朝气,给我们带来了一般春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师:非常好。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了艺术家心目中不同的春天。下面请同学欣赏这两幅作品,它们美吗?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5.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生答:美,都是表现漓江春色的美景。

    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一幅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另一幅是国画创作。

    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那两者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

    生答: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

    师:很好。我们应了解每位艺术家对自然美的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而正是这不同,使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有了差异,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认识几种不同的作品风格。

    6.屏幕展示波提切利的作品《春》与吴冠中的《春如线》,通过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师: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春天信息的?

    a生答:《春》这幅画描绘希腊神话里的众神欢聚在果林里,重现春之来临的畅想。是一幅写实的作品。

    b生答:《春如线》通过一些线条来表现春天.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感觉。是一幅抽象的国画作品。

    师: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其实与自然对象相似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具象表现手法,而这种与自然对象较少或者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我们称它为抽象表现形式[多媒体出示概念]接下来,我再欣赏几幅作品,请你辨别它是哪种表现形式。[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7.请同学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师: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学生讨论)。

    a生答:欢快的,非常有节奏的,热闹的场面。是抽象的。

    b生答:表现的是一个月园的晚上,人们在江边散步,小孩在嬉闹,江边灯火通明。

    是一幅具象的画面。

    师: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8.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师: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生答:是抽象的。

    师:这是一幅表现音乐的美术作品,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学生讨论)

    生答:通过垂直线、水平线的构图形式,添加了明黄色、红色和蓝色有节奏的排列,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

    师:非常好。明黄色的线象征着铜管乐器,这些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让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百老汇夜晚华丽的节奏。

    师:同学们说可以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吗?

    生答:可以

    教师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形式的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师:同学们对春天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我们心中的春天,好么?

    生:好。

    师:在作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学生的作品。(多媒体展示)

    生:开始创作

    师:巡回辅导

    生:多人展示作业并自我评价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师总结: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也希望大家在表现美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课件篇二:《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

    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夭,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二、师生活动(12分钟)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录像(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

    看完录像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

    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抓住切入点朱自清的《春》,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春的,让学生体会春的音韵……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班不乏会唱歌的同学,哪一个同学起来唱一首你喜欢的关于春的歌曲?

    这一环节,学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来唱,教师要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学生起来唱,老师首先参与进来,双手打拍合唱,号召全体同学应和。课堂掀起了高潮。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如若还不行,教师可提示如下: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这样同学们肯定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教师即兴表现几个春的小品。教师示范国画和水彩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三、自主与合作练习(1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按自愿原则,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显神通:

    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用国画、水彩、儿童画、剪纸等手法进行表现练习。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三、合作评价与探究(6分钟)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级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并且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你认为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样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供各小组参考、修改、提高。(作业中有铅笔画,国画,彩笔画,剪纸,等等。)

    四、小结及拓展(2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整理好,按时上交。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这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联系到自然,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让其他同学补充,尽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学生回答,也让他们了解了绘画的几种表现形式。集体讨论,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可自己画,集体画,小组画,电脑画等,发挥个人所长,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百家争鸣。

    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初一美术课本内容图片人教版

    以下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校园的春天》教案,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校园的春天》教案

    活动一:收集与交流——设计标志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标志的艺术美感。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标志,认识和了解标志的特点。

    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为班级、学校或某项活动设计标志,让学生体会标志的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教学内容:

    标志的一般常识和基本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标志的意义及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反思、互动探究、综合

    作业要求:

    自主选题,完成一幅传递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

    设计表达信息准确简洁、独特美观的标志

    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图片、范作

    课前准备:

    l、教具:各种标志的图片、实物;以标志常用的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三角形等制作的背景板;可往背景板上粘贴的标志常用组件,如人形、字母、植物、动物等;可以悬挂、张贴标志的环境图片。可进行色彩组合的演示,如电脑或绘画材料等。

    2、学具:自己寻找的各种标志的图片、实物;设计标志用的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尺规或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硬纸板及可悬挂标志的线绳、双面胶带、图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1分钟)

    二、启发讨论式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提问:同学们,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标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我们每天都能在不同的场合见到一些标志,请同学们仔细回想,你都见到过哪些标志?这些标志都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的确,标志存在于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适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中,标志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视觉符号,它更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强大的社会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视觉的语言:校园的春天(一)──设计标志(板书课题)(2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教材的图片及学生收集的典型图片。

    (二)、欣赏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看大屏幕。(演示教学课件)

    同学们通过欣赏这些标志可以看出,每个标志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含义。因此可以说:标志是具有某种含义的视觉符号,犹如语言,起着识别、示意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它通过精炼的艺术形象,使人一目了然。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与象征性,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1、标志的起源:原始部落的图腾—Totem

    标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图腾”。那时每个氏族和部落都选用一种认为与自己有特别神秘关系的动物或自然物象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特殊标记(图腾)。如女娲氏族以蛇为图腾,夏禹的祖先以黄熊为图腾,还有的以太阳、月亮、乌鸦为图腾。最初人们将图腾刻在居住的洞穴和劳动上,后来就作为战争和祭祀的标志,成为族旗、族徽。国家产生以后,又演变成国旗、国徽。

    2、标志的意义、用途。

    人们看到烟的上升,就会想到下面有火。烟就是有火的一种自然标记。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利用烟(狼烟)作为传送与火的意义有关联的(如火急、紧急、报警求救等)信息的特殊手段。这种人为的“烟”,既是信号,也是一种标志。它升得高、散得慢,形象鲜明,特征显着人们从很远的地方都能迅速看到。这种非语言传送的速度和效应,是当时的语言和文字传送所不及的。今天,虽然语言和文字传送的手段已十分发达,但像标志这种令公众一目了然,效应快捷,并且不受不同民族、国家语言文字束缚的直观传送方式,更回适应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需要其特殊作用,仍然是任何传送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到现在,经过精心设计从而具有高度实用性和艺术性的标志,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一切领域,对人类社会性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着巨大作用和影响。

    3、标志的艺术特征:准确、概括、独特、美观。

    4、教师结合课件讲解标志的设计要素:图形、文字、图文、数字、抽象

    (1)、图形构成的标志。如元老网球俱乐部标志、奥运五环标志等等。

    (2)、文字构成的标志。如永久牌自行车标志、可口可乐标志等等。

    (3)、图文结合构成的标志。例如:运用中国古钱和"中"字构成的中国银行标志、中国铁路的"工人"标志等等。

    (4)、数字构成的标志。

    (5)、抽象标志:用抽象的几何图形构成标志,有较强的现代美和形式美。

    5、设计标志的方法、步骤:a.选题明确。b.构思新颖。c.表现生动。

    (三)、作业要求

    1、展示课前制作标志——禁止吸烟。以教师亲手制作的标志为范例向学生讲授介绍制作过程。

    (1)、确定标志的大小

    (2)、画出大体轮廓和比例

    (3)进行细部的加工

    (4)、填充颜色

    2、学生作业

    自选主题,设计一个标志设计方案。如:可为学校运动会、音乐会、朗诵会、书画比赛、艺术节、知识竞赛或为本班特色的主题班会设计一个标志。(13分钟)

    四、学生设计练习,听音乐,教师巡视辅导并演示。

    辅导要点:

    1.思维方法,大胆想像创新。“我就是设计师”。

    2.及时表扬、展示好的构思,使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互相启发。(20分钟)

    五、课堂小节及教学反馈:用投影仪展示典型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自评互评,用游戏的方式分小组评比,表扬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鼓励全体同学克服不足,努力进步,并由个别同学谈谈学习本课的体会和受到什么启发。教师归纳。布置下节课用具。(9分钟)

    六、板书设计

    三、校园的春天(一)──设计标志

    1.标志的起源、意义、用途。

    2.标志的艺术特征——准确、概括、独特、美观

    3.标志的设计要素——图形、文字、图文、抽象、数字

    4.设计标志的方法步骤:

    七、效果预测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之间协同运作,形成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了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丰富了审美素养。

    活动二:学习与练习------设计海报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通过对海报的欣赏和学习,使学生从海报的应用与审美双重功能中,感受美术的社会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审美创造的愿望。

    2、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海报,认识和了解海报的特点。

    3、能力目标:指导学生为班级、学校或学区的学生运动会设计绘制海报,让学生体会海报的设计过程和绘制特点。

    教学重点:

    海报的设计过程与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

    海报设计的创意。

    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

    课前准备:

    l、教师准备教具:各种海报及海报应用的图片、影视资料、实物;可以悬挂、张贴海报的环境图片。可进行图像与文字组合的演示,如电脑或绘画材料等。

    2、学生准备学具:自己寻找的各种海报的图片、实物;设计海报用的绘画材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尺规或现成的图片素材、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1分钟)

    二、欣赏导入:

    1、多媒体播放一段内容为百事可乐的广告及相应的海报。思考讨论:你觉得什么地方使你印象深刻?我们在生活学习中见到过哪些活动是通过海报把信息传递给大家的?

    2、学生分析作品主题。归纳、感受海报艺术简单、强烈、尖锐的艺术美感 。(4分钟)

    三、讲授新课:

    (一)、讨论欣赏: 组织学生对自己收集的海报资料进行讨论:

    以2008年北京奥运专题海报《新北京、新奥运》一 为例进行分析:

    1、海报的作用:引起公众的关注,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2、海报的特点:准确的信息、很强的吸引力、独特的艺术形式

    3、构成海报的主要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创意(板书)

    4、设计者是怎样选择素材来完成自己和设计意图的(怎样才能有好的创意):

    学生交流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图片、文章等)并讨论、总结

    (二)、学生体会

    教师出示海报《新北京、新奥运》二,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注意观察海报的创意及表现形式。

    引导学生了解:海报的特点是利用静止的形象与文字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在繁华地段,面对广大的空间与流动的人群。所以大效果要突出,使人一览无余,不费思索就留下深刻印象。

    (三)、教师示范

    1、教师出示海报《新北京、新奥运》三,示范海报的设计过程和海报绘制的相关技法。

    2、海报设计的具体要求:(板书)(结合课本中范图讲解)

    a、主题鲜明。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要书写清楚。海报中,名称是最重要的,应放在显要的地方,字体要大。纹饰要避免喧宾夺主,应突出主题。

    b、形式引人。在构图上应根据内容选择适当的形式,或严肃、或活泼,力求别致、新颖。

    c、色彩鲜明。应根据海报的特点,在明度上、色相上、底色与浮纹上、底色与海报名称上作适当的对比。如底是深色,海报的名称应该是浅色。这样,海报的名称就能突出。

    d、构图单纯。海报主要是远看,所以画面上的形象要突出、单纯,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切不可面面俱到、琐碎零乱。如画乒乓球赛的海报,画上许多人在观看比赛,效果一定不好。不如就画一个球拍,一个乒乓球,加上文字,效果就较强烈。

    海报制作技法多种多样,除水粉外,可用剪贴、喷刷、贴沙、压印等技法。也可在黑板上用粉笔画海报。

    (四)、创作指导

    1、海报的设计步骤:(结合课文相关图片讲解、板书)

    a、确定主题。选择一个和自己学习生活有关的内容,如音乐会、运动会、主题班会或者交通、绿化、庆“六一”文艺演出等为题,设计一幅海报。

    b、构思构图。先在草稿纸上画几个小构图,把想法简单地画出来。

    c、充实完善。定下构图后把图放大到16开草稿纸上,再加以完善,形象可以参考其它书籍,美术字可参考教师范画。

    2、着色要求:

    a、确定色调,根据画面主题确定色调,明确以什么颜色为主,颜色种类不宜太多,一般以三种为好。

    b、着色时应注意的问题。可先画一个色稿,只画色块,确定色彩关系,避免在正稿上反复涂改。要注意着色顺序。

    3、过稿要求:

    把16开铅笔稿与16开水彩(水粉纸)对齐,对大头针四角固定,用硬铅笔或圆珠笔沿着草图的设计轮廓用力画一遍,不要用橡皮。

    4、剪贴要求:

    剪贴应以草图轮廓为依据,根据画面需要确定选用废挂历纸哪几块,剪下后贴在正稿的相应地方。(17分钟)

    四、学生创作:

    1、作业:以生活中最关心的事为主题,选择创作内容,结合自己收集的参考资料及创作素材进行构思起稿,设计制作一张海报。

    2、要求:造型简练,色彩明快,能够吸引注意力。

    3、制作方法不限。

    4、播放音乐,学生进行创作。

    5、作业评价:

    (1)、教师从设计特点、制作特点等不同的方面,分别点评部分同学作业。

    (2)、设计相同内容海报的同学可组成小组,尽可能统一格式,分别修改,共同设计出一套海报,作为小组集体创作作品。(20分钟)

    五、课堂总结、课后拓展:

    由同学们自发收集当地公共场所、机关厂矿企业公司的活动信息,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设计相关的海报。(3分钟)

    六、板书设计

    三、校园的春天(二)──设计海报

    1.海报的构成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创意。

    2.海报的设计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引人—色彩鲜明—构图单纯

    3.海报的设计步骤:确定主题—构思构图—充实完善

    活动三:设计与展示——运动会会场设计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结合欣赏和设计活动,启发学生认识和体会设计艺术的综合性艺术美感。通过活动感受团队精神和集体设计的特点。

    2、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寻找和收集各种运动会的图片影象资料活动,认识和了解运动会会场的特点。

    3、 技能目标:指导学生为学校或某单位团体的运动会进行会场设计,让学生体会会场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

    课前准备:

    1、 观察学校校运会比赛场地,了解学校开设的比赛项目。分组访问调查校运会准备工作。

    2、教具:

    运动会会场的图片、影视资料;与活动相关的标志、海报等图片素材;活动会场环境的图片、影视资料。可对材料进行综合组合的演示:如电脑,投影仪等。

    3、学具:

    自己寻找的各种相关图片、影视资料,如水粉颜料、铅笔、画笔尺规或彩色纸、胶水、剪刀、刻刀等;制作立体模型的硬纸板、塑料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1分钟)

    二、导入新课: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提问:

    1、在什么场合,我们要用《运动员进行曲》?

    2、校运动会开展的项目有哪些?

    3、学校开展校运会需要哪些准备工作?

    让我们伴随着雄壮的运动会进行曲,进行一次秋季田径运动会会场设计。(4分钟)

    三、讲授新课:

    1 、准备工作:

    课前已安排全班同学按会场设计所需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组,共分为平面图组、海报组、会标组、会徽组四组分别进行访问调查,运动场平面图设计面,我们要做哪些准备?会场设计的内容是什么?下面我们结合欣赏各种图片和影视资料,请各组来共同考虑并确定运动会会场设计所需要的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调查结果,确定本组调查情况及设计方案,并寻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和创作素材。

    (1)、平面图组

    征集校运会会场总平面设计的大方案。

    a、播放上届校运会录象或照片幻灯,讨论校运会会场总平面设计的大方案。

    b、集体讨论平面图设计要求:比例适当,项目设置位置准确、画图规范。(板书)

    (2)、海报组:

    a、学生代表出示上届校运会海报,分析设计特点,阐述个人观点。

    b、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巩固海报设计的知识点。

    c、其他小组建议,补充缺漏。

    d、达成校运会海报设计要求的共识:海报设计设计要突出主体形象,配以醒目标语、绘画造型要简炼,具有装饰感,色彩要单纯、明亮,要标明活动时间、地点等。(板书)

    (3)、会标组:

    a、学生代表出示上届校运会会标内容,播放采访校长的影像,讲解会标的含义。

    b、讨论本届会标的内容。

    c、其他小组补充,教师小结,拟报学校备用。

    d、会标书写注意事项:打格、字与字之间留出适当距离、美术字要醒目、美观、大方。(板书)

    (4)、会徽组:

    a、观看各种运动会的会徽,小组代表简要介绍会徽的含义和象征。

    b、小组成员介绍本校校运会会徽的象征意义。

    c、教师小结会徽设计的要点:要容易识别,图文组合要清晰,表达要准确、要简洁。(板书)(16分钟)

    四、课堂作业:各组学生是课前根据自己经验、兴趣、能力,自由组成小组,分组策划设计本校下一届校运会的会场设计 :

    1、平面图设计

    2、 海报设计

    3、 会标设计

    4、会徽设计

    构思并画出简单草图。

    小组成员对草图进行交流,并完善自己的创作。

    全班同学合作,进行整体“拼装”,完成校运动会会场策划设计。(20分钟)

    五、课堂小结:

    教师从设计意图、创新意识、设计水平等不同的方面,分组点评作业。

    各小组互换作品进行讨论各自的特点。

    可设计成立体模型。(4分钟)

    六、板书设计:

    三、校园的春天(三)──运动会会场设计

    1、平面图案设计:比例适当 位置准确 画图规范

    2、海报设计要求:突出主体 标语醒目 造型简炼 有装饰感 色彩纯亮 时间地点

    3、会标书写要点:打格书写 字间留空 醒目美观 大方

    4、会徽设计要点:容易识别 图文清晰 表达准确 简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