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八年级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全册

  • 八年级
  • 2023-06-13
目录
  • 初二历史重点笔记必背
  • 初二历史思维导图全册
  • 八年级历史1~12课思维导图
  • 八年级历史板书
  • 八年级下册1~8单元思维导图

  • 初二历史重点笔记必背

    历史思维导图有助于引导学生把握每课的关键词或语句,解读核心概念,学会历史。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供大家败知伍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八年级历史(下)复习知识点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原因:

    (1)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经过与结果: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5.英雄人物的事迹:

    ①黄继光,舍身堵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

    ②邱少云,为保证潜伏部队安全,严守纪律,烈火烧身,纹丝不动。

    6.胜利原因:

    ①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

    ③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

    7.抗美援朝意义:

    保卫了中国国家安全,赢得了安定的国内建设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与世界和平。

    8.值得人们学习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最可爱的人”的原因)

    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

    第3课 土地改革

    1. 背景(原因):封建的剥削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时间:1950年

    3.内容:废猛举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实施:1950年冬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始分期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地主也获得应得的一份,自食其力。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牌——土地改革

    5.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三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6.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

    ②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察或条件。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第12课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1、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 “杂交水稻之父” ,在国际上首次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2、1986 年 3 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向党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高技术的建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及时做出决定,实施《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八六三计划“ 内容: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能源、新材料七个前沿领域实施高科技与开发的革命。

    3.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4、为繁荣经济振兴科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 ”

    采取的举措: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20 世纪末,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 80% 。

    2)、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1977年底,高考恢复

    5、:20世纪50——60 年代著名作品:《青春之歌》《红旗谱》《创业时》 《红岩》

    文学奖: 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1991年“五个一工程”实施:各省每年度推出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一部优秀电视剧、一篇好文章。

    6、 第23 届奥运会:实现零的突破(许海峰——男子自选手枪射击金牌),获金牌 15 枚,名列金牌榜第四。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内容:在一个中国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是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3特色:在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上实行一国两制,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

    4.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指导方针:“一国两制”

    2).过程:A香港

    ①1982年,我国政府做出收回香港的决策

    ②1984年12月,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③ 1997 年7月1日,香港回归。

    B澳门:①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②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一国两制”针对台湾问题提出,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二、两岸交流1、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第14课 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982年通过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通过《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通则》----建立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二、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先进典型:邯郸钢铁总厂。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打破了“铁饭碗”。

    三、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建立,1991年我国加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四、高举伟大的旗帜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初二历史思维导图全册

    将思维导图引入历史教学中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大全,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鸦片战争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收复新疆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氏汪戊戌变法

    八年级历史思维导图图片:红军不怕远征难

    八年级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第九课 新文化运动

    1.开始时间:1915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两面旗帜:“民主”和“科学”。

    4.主要阵地:《新青年》。

    5.主要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岩档;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

    6.对象:封建专制的尊孔复古思想。

    7.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8.地位和作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十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

    (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也是导火线)。

    (2)斗争中心:北京(前期) 上海(后期)

    (3)主力:学生 工人(6月初)

    (4)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5)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结果:取得初步的胜利,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7)性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8)意义: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并起了巨大的作用。)

    2.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1921年7月

    (2)地点:上海

    (3)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成立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

    (5)中共一大(中共诞生)的意义:中共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粗核乱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第十一课 北伐战争

    1.黄埔军校的建立:

    1924年创办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北伐胜利进军

    (1)时间:1926年

    (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4)主要战场:湖南、湖北;

    (5)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6)胜利进军:在两湖战场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在江西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7)国民革命失败原因: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第十二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1)时间:1927年8月1日

    (2)领导人: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2.秋收起义

    (1)时间:1927年9月

    (2)地点:湘赣边界

    (3)领导人:毛泽东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队伍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找到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3.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八年级历史1~12课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图 ,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思维导图欣赏

    八年级历史(下)期中复习提纲

    第5课 三大改造

    1、起止时间:1953年~1956年底

    2.改造对象:农业、个体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改造形式:

    ①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参加生产合作社

    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方式,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这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项创举)

    4.对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原因、目的:

    ①原因:土地改革后,农业、手工业的分散经营,影响生产发展,满足不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②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成果: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推动了手工业的改造,1956年,94%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6.意义

    (1)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中国历史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7.存在缺点:后期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八年级历史总复习知识点

    ★第九课 改革开放

    1.农村改革

    (1)时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饥埋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历粗(社会制度相同)

    (2)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肢肢镇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年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十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年,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一句话评价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十一课 民族团结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2.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我国已建立了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4.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5.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6.我国促进中西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项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八年级历史板书

    01

    古代中国的政治

    1、时空定位

    2、框架结构

    3、思维导图

    02

    古滑指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1、时空定位

    2、框架结构

    3、思维导图

    0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信租配民主的潮流

    1、时空定位

    2、框架结构

    3、思维导图

    04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1、时空定位

    2、框架结构

    3、思维型和导图

    05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1、时空定位

    2、框架结构

    3、思维导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1~8单元思维导图

    八年级历史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在引导学生发射性思考、建构知识体系、加深认知和理解、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精心整理了八年级上的历史思维导图,供大家参考槐困,希望你们喜欢!

    八年级上的历史思维导图欣赏

    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张謇办实业

    1、张謇的生平: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

    2、张謇办企业的目的:挽回中国的利益。

    3、张謇提出的口号:“实业救国”。

    4、张謇创办的主要实业: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5、张謇创办企业的状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但好景不长,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发展阶段:

    ⑴出现萌芽:洋务运动至清末

    ⑵黄金时代:一战期间

    ⑶凋谢、萎缩: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2、发展原因:⑴西方大机器生产对中国的冲击;

    ⑵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封建制度;

    ⑶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掠夺;

    ⑷实业家的努力。

    3、受阻原因:⑴帝国主义的掠夺;

    ⑵封建主义的阻碍;

    ⑶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4、特点:⑴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⑵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⑶地区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沿拆明扮海沿江大城市民族工业比较发达,广大内地比较薄弱;

    ⑷发展艰难曲折。

    第七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詹天佑与中国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1、开始修建时间:1905年。

    2、总工程师:詹天佑。

    3、具有特色的、有创新的设计:“人”字形路轨(好处:为了确保行车安全)

    4、全线通车时间:1909年。

    5、历史地位:中国人自行车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魏源与《海国图志》

    1、生活年代:鸦片战争时期

    2、思想主张:

    ⑴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

    ⑵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

    ⑶强烈批判,闭关锁国政策,对封建顽固派自甘落后,把西方科技视为“奇技淫巧”的愚昧言论,加以猛烈抨击。

    3、突出贡献:为了师夷长技以技夷,编成《海国图志》一书。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

    1、金田起义——开始

    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

    3、定都天京——壮大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旅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转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

    6、重整国政——防御

    (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

    三、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失误

    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 等】

    四、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其他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文献

    内容

    不同点

    相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1.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实质是消灭私有制

    3.违背历史发展规律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1.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2.实质是建立资本主义私有制;

    3.符合历史发展方向

    第4课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洋务派代表: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4.时间:19世纪60—90S年代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2.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4.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三、结果

    1.失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2.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四、评价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2.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3.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

    五、启示

    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甲午中日战争

    1.背景:日本“大陆政策”;1894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2.时间:1894年——1895年

    3.战役:

    丰岛海战——战争爆发

    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

    黄海大战——邓世昌(殉国);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

    辽东半岛战役——徐邦道(奋力抵抗) 随后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

    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款——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通商——开放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商埠(“苏杭杀虫”)

    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需求)

    4.影响: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1.开端:沙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

    2.各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3.美国“门户开放”:

    提出: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

    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结果:得到各国同意。

    实质:“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