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八年级

短文二篇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

  • 八年级
  • 2023-05-03
目录
  •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语文
  • 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主旨
  •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原文
  • 八上语文短文二篇原文
  • 短文二篇八年级上册翻译

  • 八年级上册第十课语文

    【 #教案#导语】《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 无 我整理了八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师生共同赏读《答谢中书书》。以背诵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再现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回忆旧知,导人新课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请同学们搜索自己的记忆库,背诵一些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文。(《望岳》、《沁园春雪》、《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等)今天我们又将一起欣赏一篇六朝山水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

    (以回忆诗词导入可以巩固所学,也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入境。)

    2.学生自己书写标题,解题,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

    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fllI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把书写标题及解题的权利教给学生,教师从旁补充,意在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意识。)

    二、反复诵读,师生探讨背诵的方法

    1.指名读,弄懂字音,大致把握骈文的朗读节奏。

    2.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3.教师提问:根据你们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如若要求大家很快将短文背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总结:翻译记忆法(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记忆); 情境再现法(将内容想象为丰富的困陆画面方便记忆);举纲张目法(抓住文章脉络记诵,就能条理清晰地记住敏尺辩全文内容);关键词句记忆法(抓住句中一些关键的字词带动全句的记忆)。

    学生的回答大多是自己的经验之谈,可能概括性不强,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回答加以提升明确。

    师:学无桥缺定法,关键是适合自己。今天咱们不妨用这些办法来学习这篇小品,看看最适合你的方法是什么?

    (这一环节为全堂课的学习定下主调,以诵读作为学习的主旋律,将文言文的背诵作为教学目标,旨在引导学生克服畏惧文言背诵的心理,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与规律。)

    三、利用翻译记忆法,初背全文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学生圈点短文中的重点字词,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如有拿不准的可以与同桌商量,仍然无法解决的可以直接写在黑板上老师预留的地方。

    2.教师明确重点字词。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夕阳欲颓:坠落 四时俱备:都 能与其奇者:参与;杰出

    3.请一个小组接龙翻译短文。

    4.学生尝试背诵短文。(若不能背可以读文)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仍是落实文言字词的积累,为学生打好扎实的文言基本功打基础。)

    四、品读短文,感受文字魅力,再背短文

    1.理清短文结构层次,尝试背诵短文。

    师:有的同学记性不错,已经背的八九不离十,有的同学还需努力。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不妨一起看看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殿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这样,首尾呼应,议叙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更为鲜明突出。文中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人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复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与“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一景一意,次序井然。

    2.合作学习,赏读语言,美读全文。

    ①分小组承接任务,小组合作共同描绘美景,赏析重点词语。

    师:已经有更多的同学可以背诵短文了,可是我的遗憾是这样一篇漂亮的文章我们却还没有读出情味,让它焕发出生命。现在,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描绘文中抒写的美景,让文字美起来。

    ②集体交流各小组讨论成果,创造意境,描摹美景。

    “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神采焕然,情味盎然。这里是“高峰人云”。峰,其形峻峭;入云,高人天际。山下是“清流见底”。水流迤逦,清明澄澈。峰高水清,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相映成趣。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石岩壁立千仞,五色争辉,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幛,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且倒影入清流,景象绚丽动人。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早晨,先是白雾缭绕,继而是如絮如带,再而是似烟似缕,最后不见雾纱,只见晨曦,猿啼鸟鸣,众音齐会,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猿猴息树,山色苍茫,这时原来潜游水底的鱼飞跃而出,静中见动,寂中现响,别具意趣。

    ③各自在音乐中尝试美诵全文。

    (这一环节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进文字,理解文章所创造的意境。)

    五、小组竞赛,美诵短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小组接龙训练背诵短文,推出一名组员参加比赛。

    2.小组间开展竞赛,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评价标准:字音准确,抑扬顿挫自然妥帖,感情充沛,能给人美的享受。

    辅助手段:教师提供一些乐曲供学生自由选择。

    3.在评点中自然总结出文中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这篇文章中有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是山川风物的客观形态,也是作者对山川风物的审美感受,“实欲界之仙都”,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表露无疑。“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这一环节以多种形式的诵读来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同时启发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运用一定的诵读技巧将之表现出来。当短文在学生的诵读中焕发出生命的时候,文言的魅力就以最恰当的方式感染了学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短文

    2.预习《记承天寺夜游》。

    篇二

    师生共同赏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预习成果,疏通文意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借助页下注释,读准字音。

    2.反馈预习情况。向大家推荐认为值得积累或要引起注意的字词。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词请求帮助。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念:想 遂:于是,便 至:到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盖:原来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

    3.请学生翻译全文,要求其余学生能做出中肯评价。

    4.全班齐读短文,要求字音准确,句读恰当。

    (考虑到本文篇幅不长且难于理解的字词不多,因此本文对于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以交流预习成果的形式展开,这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同时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的兴趣及能力。)

    二、介绍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1.请同学对苏轼的了解。

    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2.教师补充对苏轼的看法。

    师:关于苏轼,刚才大家都说了,苏轼的一生比之常人的一生应该说是非常不幸的,但他活得十分快乐,而我们很多人平平常常地过日子,却说人生无趣。看来他们真的该好好地学一学苏轼,问问他为什么能过得如此快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希望下课的时候大家能从苏轼这里获得使人生快乐的真谛。

    (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了解苏轼,一方面是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另一方面苏轼是中国文学举足轻重的人物,多些介绍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三、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何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苏轼心情如何?

    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日:“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旬。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吗?

    大致明确“闲人”的含义。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的“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

    2.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

    提示学生揣摩下列句子,边读边品,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月色人户,欣然起行。

    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提示:为什么独寻张怀民?

    补充资料:张怀民,1083年贬黄州,初寓居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荡,绝不挂怀于贬谪之事,公务之暇,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清高超逸的人。

    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亦”字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3.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直接从“闲人”一词切入,在整体把握作者情致的基础上,再逐句抓住重点字词品读作者的情感。教学中,始终要将读和悟紧密结合,并且教师要努力营造出良好的交流探究的气氛。)

    四、品味写景的妙处

    1.“一切景语皆情语”,有这样一种赏景的心情,看看作者眼中的景致又是如何。请大家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有表情地诵读。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象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美;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美景了。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人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3.学生背诵此句。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赏析文中景物描写,学习作者写景状物的高超技巧。)

    五、反复诵读,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绘的美景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呢?读写景句子。

    抓住“空明”突出心的干净、澄澈如水。

    2.心静如水,多好的评价啊。设若教师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续一句诗文,大家来看看哪一句最合适。

    ①丛中蛙鸣一片。②院外遥闻几声狗吠。③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④空中流萤飞舞。

    (学生先独自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探究。)

    师:正如大家的意见,因为苏轼描写的夜景是宁静淡雅的,这4句中任何一句添加进去,都打破了这种气氛。作者在这时候的心情就像他描写的景色一样宁静、深远。

    3.指导朗读,学生尝试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①讨论本文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读出怎样的情味?

    ②有感情地背诵短文。

    (这一环节旨在探讨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主要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来进行。创设一个续写的情境,学生通过交流、争论、思考、分析、选择来体味文章的意境,进而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

    六、联系现实,体会作者情感

    1.徜徉于两篇美文中,我们也由衷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大家也经常有机会接近大自然,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却不曾发现这样的美景?常人有什么杂念呢?或者说心里忙什么呢?

    (学生联系自我,结合现实自由做答。)

    2.司马迁有句名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往往利欲熏心,心被名利塞住了,心盲了,致使有眼无珠看不到美景。苏轼正是因为不汲汲于名利,所以才能“闲”啊。我们来看看外国人对苏轼的评论吧,大家一起念。

    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在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

    3.教师小结:

    现在让我用三句话来总结一下这篇文章。第一句,雕刻大师罗丹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第二句,苏轼告诉我们: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三句,苏轼告诉我们,要“胸中廓然无一物”。这句话相当于文中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德国有位大诗人荷尔德林说过: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生活中到处都有诗意,到处都有美。我希望同学们能好好地去领略生活。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公路,两旁景物极美,可惜人们只是匆匆而过。后来有有心人在路边插了一个标语牌,上写大字:“慢慢走,欣赏啊!”在此,我也送给大家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让我们把这句话也放在我们人生的路标上,让我们都像苏轼一样豁达,有一个诗意的人生。

    4.全班有感情地背诵全文。

    (本环节主要是想唤起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人拥有乐观的心态的可贵,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最后的小结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美是无处不在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境去感受,用怎样的方式去发现。启发学生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七、布置作业

    1.诵读两篇短文。

    2.这两篇短文意韵隽永,富有诗情画意,就其中一篇写一段读后感。

    篇三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出文章韵味,并积累一些文言字词。2、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3、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学情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心情。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

    重点难点

    1、品味文中意境优美的写景句子。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是温柔多情的。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总能给人一种淡淡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历代文人的雅兴,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借月抒怀的诗句吗?指名吟诵,然后显示图片齐诵。

    二、吟读课文,读出文言味道。

    1、播放音频朗读。2、生自由读,显示初读要求。3、指名试读,并指名评价(从字音、节奏等方面来进行点评)。4、师指导读,重点指导如何读出文言的味道。5、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三、译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1、显示要求。2、结合课下注释译读课文,标出疑难字词。3、生质疑。4、师检测。(1)重点文言词,抢答。(2)重点语句理解。指名翻译,小结译句方法。5、开火车译读全文。

    四、赏读课文,体会写景之妙。

    过渡:齐读标题,并指名标题的意思。

    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究竟是怎样的月色让原本打算睡觉的作者忍不住起来散步呢?

    1、出示描写庭中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学生自选角度赏析,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指导。(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富有表现力的字词角度,表达的情感角度等去赏析。(2)闭目想象当时庭院中的景象,感受文字绘成的“画面”,用“步于中庭,目光所及,……”这样的句式来描绘月景图,品析文章写景的妙处。

    3、交流提升:假设①:当学生想象和描述的画面出现偏离。比如,学生把藻荇当成真的,这样描绘“步于中庭,目光所及,皎洁的月光洒满整个庭院,庭院中水池里的水草交错纵横。”归纳方法:翻译入手,扣词展开。如扣紧“如”“空明”、“交横”等词。同时提示这里用到层层比喻的修辞手法。假设②:学生的想象单薄。例如,仅从字面翻译。归纳方法:调动感官,合理想象。如从动静、明暗、点面、线条等角度,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心中的感觉等感官来描绘文字绘成的“画面”之美。

    4、朗读指导: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

    五、品读课文

    ,感悟作者心境过渡:试想在这样清幽宁静的环境中散步,作者的心情如何?你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这时学生应该能品出欣喜和悠闲)此时再顺势引导:但这些只是作者表面的情感,实际上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要更复杂。文中就有一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找出来并体会一下。

    1、出示抒情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简介作者苏轼过渡:如此才华横溢的苏轼在政治上有怎样的遭遇呢?

    3、联系背景,观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探究:理解“闲人”的含义?谈谈你的感受。

    4、交流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师引导提升,突破难点:提示:①生活清闲。苏轼当时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张怀民也是被贬谪到黄州,挂了一个闲职。他们“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所以清闲。②闲情雅致。有闲情雅致的:并不是所有清闲的人,都会有如此雅兴。现代生活中有很多闲人,他们宁愿把时间掷在搓麻将、玩游戏之上,是想不到安静喜悦地赏月的。可见,这里的闲还是“闲适”的闲、“闲情雅致”的闲。

    5、结合上面的学习收获,朗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情味。朗读指导

    1)拉长字音,品味情感。如:“念--无与为乐者”,有一点寂寞之感;“盖--竹柏影也”,有一点兴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有一点感慨。

    2)放慢语速,放低语调。读出夜游承天寺的一点宁静的味道。如读月下写景段

    3)节奏轻快,淡淡喜悦。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寄情自然,见月则喜,月色如水,庆幸喜悦。)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见到好友,竟也没睡,兴致大增。)盖竹柏影也。(融进自然,心情闲适,恍然大悟,心情畅和。)(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为了突破本文 “解读作者复杂情感”这一难点,遵循“三个一”理念:一个基本切入点--闲人,观照写作背景;一颗人文心灵:关注人性需要;一双自己的眼睛:尊重多元解读)

    六、推荐阅读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过渡:苏轼抒怀的作品还有一篇许多,老师给大家推荐一首老师挺喜欢的词。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抒发对胞弟的思念,并表达对天下间所有离别的人的美好祝愿。(请欣赏动画朗读)

    七、课堂小结同学们,《记承天寺夜游》不仅是一幅清闲淡雅的水墨画,是一颗即使在不平遭遇中仍然用一颗恬淡的心灵去欣赏生活中的美的敏感心灵,更是一种饱经忧患仍然对社会和人生保持热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去舒”的旷达情怀……尽管千年的时空相隔,使我们无法与苏轼握手相拥,但人性中豁达、乐观等美好的心态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漫漫人生长路,我们也许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请你记住承天寺夜游,记住苏轼。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

    短文两篇八年级上册主旨

    答谢中书书

    陶景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扰岁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喊李燃.

    翻译:

    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每当早晨,夜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赏析: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郑虚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原文

    短文两篇(八上)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谨配核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卖旁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祥掘,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八上语文短文二篇原文

    答谢中书书

    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射进来,不由得生出夜游的兴致,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我俩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庭院里的竹子和松柏树枝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注重整体感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和书,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注意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环节。

    过程与方法

    1.诵读,体味语言的自然美,学习写景的技巧。

    2.从叙事写景的角度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加深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答谢中书书》:感受祖国山川之美。

    2.《记承天寺夜游》:培养豁达宽广的胸襟。

    【重点和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作品内容,领悟作者发现美、欣赏美的情怀。

    难点:反复诵读,体味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课外资料延伸法

    【课前准备】

    陶弘景及苏轼的生平资料、承天寺图升薯喊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对于祖国的秀美山川,无数位文人在赞羡的同时,也作了大量的描写,但用书信这一文体进行描摹并且成为名篇的却并不多。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陶弘景用书信文体写的《答谢中书书》,从中感受他所描绘的山川之美。

    二、作者简介

    陶弘景(456—536年),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人。幼有异慧,年四五岁即以荻为笔在灰中学书,读书万卷,未及弱冠,齐高帝即引为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茅山,自号华阳隐居。因梁武帝早年与之游,即位后,逢有朝廷吉凶征兆等大事,常前去征询他的意见,时人称他为“山中宰相”。好神仙之术,爱山水。著作甚多,大都亡佚,诗文今传《陶隐居集》辑本一卷。

    三、文本链接

    陶弘景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因政局动荡,社会混浊,他遁逊山林,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所以他在《答谢中书书》中以描画山水昭示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

    四、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

    手宴2.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2)自由朗读两三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做到流利地朗读。

    3.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书疏通文意。如遇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吵野

    夕日欲颓:坠落。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置身其中。

    (3)全班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4.背诵课文。

    (1)自由竞背。

    在四人小组内互相检查背诵。

    (2)教师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本文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试归纳本文的语言特点。

    句式上多采用四字短句,运用对偶、排比手法,语言精练生动,将描绘的山水之美写得清丽自然,毫无堆砌雕琢的弊病。

    2.深化:找出文中你所喜爱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拓展:“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诗句,请大家相互交流收集的诗句,并试简评诗句特色。

    4.《答谢中书书》首句总领全文,概括古今高雅之士的情怀。纲举则目张,中间部分承前文具体描写山川之美,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从仰视、俯视、平眺的视觉角度,从色彩,从四时,从晨昏,从动静,从听觉等角度展开,用自己独特的体验去诠释自然景物绮丽的风光,展现出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卷。而最后一句则以感慨收束,自比先贤,怡情山水,自得其乐。

    六、探究升华

    描写讴歌自然之美的作品浩如烟海,但像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样短小简约、字精意达的却并不多见,我们应学习他不作繁文、惜墨如金的写作态度。

    七、文章脉络

    全文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从古至今,以“共谈”概说人人皆爱,以“美”点明全文中心。当中部分则具体叙写山川之美。最后垫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以感叹总括前文,复以名人证实此说。

    八、写作特点

    1.描写细致。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三句是写静景,写得形色俱备,精彩纷呈。作者先以“入云”表示山之高峻与雄伟,以“见底”表示水之清澈与透明,一仰一俯,视野开阔,山水尽收眼底。接着移步换景,由清流而写两边的景物。可写之景物必定多不胜数,但作者抓住其色彩给人以具体的视感:五彩缤纷的石壁,郁郁葱葱的树林,碧绿青翠的竹园。一年四季,景物之茂盛,色彩之斑斓,足以让人大饱眼福。以此突出江南景物特点。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作者描写自然景物时,扣住最能表现景色特征的时间——早、晚来描绘。在旭日东升、晨雾将散的一片寂静里,山林中呈现一片猿鸟争鸣的欢腾景象。“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使整个山林充满着勃勃生机。夕阳将要落山时分,余晖照映着水面,层层粼波之中,不断有鱼儿从水中争相跃起。“竞”字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一早一晚,一空中一水面,一鸣一跃,构成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立体流动画面。

    2.抒写奇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展现了多种“美”。一是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二是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四是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

    九、板书设计(略)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见过月亮,也沐浴过它的清辉。在古代,月亮是人们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物象。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有关月亮的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以文才闻名于世,而他的成就。他在欧阳修去世后,成为宋朝文坛领袖。他在散文、诗词、书法、绘画方面均有骄人的成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

    三、文本链接

    元丰二年,苏轼因对新法持有不同意见,被网罗罪名投入监狱,四个多月后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由于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因此,利用夜晚赏月排遣心中的苦闷,故作者借景抒情写了此文,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四、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1)学生听读,画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两遍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书翻译课文,如遇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

    (2)教师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①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③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全班讨论,落实翻译。

    (4)竞背课文。

    (5)抽查背诵。

    五、课文精读

    1.文中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这十八字写景,有何妙处?

    文中十八字写景,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使读者如见其景:月朗庭空,竹柏弄影,创造了一个明净幽闲的境界。作者将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句话应怎么理解?

    明月经常有,美景亦常在,但人物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当时与张怀民俱贬官黄州,虽任团练副使,却无实权,实在是一个闲人。作者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贬,心境肯定不会如意,但是作者却能从随处可见的寻常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得充满诗情画意,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

    4.《答谢中书书》与本文都写自然景物,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现加以分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作者是个隐士,寄情于山水之中,文章中流露出的是对山水的喜爱欣赏之情与无人能同赏的些微怅惘。本文却是作者贬官之后作的,不免有对自己宦海浮沉的悲凉、失意、惆怅和愤懑之情,但同时也有善于自我排遣的豁达态度。

    六、探究升华

    山川、清流、明月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也是无数文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歌颂和吟赏的对象,不论是得意或失意之人,仿佛只要回归到了山水中,与清风明月为伴,那一腔的失意或怅然总能一扫而空,重获心灵的自由。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山水的清音与丝竹之音截然不同,它能让真心观赏它的人荡尽胸中块垒,得到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古往今来的人们从大自然的美景中不仅能寻求精神上的安宁,也在沉醉山水之中练就了一双慧眼,他们用生花妙笔及时地描绘出了这些美景,并融入了自己的感情,不论是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无人同赏的些微怅惘,还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豁达,都能够引起千载之后人们的共鸣,让人仿佛进入当时的情境中。

    七、文章脉络

    《记承天寺夜游》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写作者与张怀民在庭中散步。第二层写散步时所见的月色。第三层写作者内心的感慨。

    八、写作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

    1.衬托手法的运用。

    这是一篇小品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描绘月光明亮之美的方法。他不是直接写天上的月亮如何璀璨、明净,而是运用衬托的手法,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从下到上,突出月亮的皎洁,给人一种独特的自然之美,把景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2.写景、抒情、叙事相结合。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体,以抒情为辅助。小品文写出了作者承天寺夜游的感受,大体可归结为:前半部分叙事,中间部分写景,最后三句抒情。这样,使全文写景、抒情结构分明,叙事中流露出被贬的悲寂,因此作者在文章中借景抒情,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感慨。

    3.词语的巧妙运用。

    文章中起笔扣“夜游”,径入题旨,接着用“至”“寻”“步”等词,把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交代得清楚明了。又如作者写“月”,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作者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空明。这样写,精致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九、板书设计(略)

    短文二篇八年级上册翻译

    【 #课件#导语】语文教学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利用教学辅助设备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也可以通过对比创设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件是激发学生兴趣并给一堂课确定基调的话,要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打动人,让听课者回味无穷。下面是 考 网整理分享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短文两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一

    教学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4、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中“闲人”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南朝梁时丹徒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雀配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朱元思书》、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则岁码情。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

    ⑴多媒体显示优美的山水图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听读,掌握字音、节奏。

    读毕,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⑶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⑷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书,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⑴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句。

    ⑵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孙哪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⑶多媒体显示下列词句,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内容如下:

    ⑷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明确: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

    多媒体显示,词语提纲:

    学生根据词语提纲,快速背诵课文。

    四、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像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体会文章的意境

    1、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2、多媒体依次显示山水相映图,石壁翠竹图、晨晖、夕照,激发学生想像。

    3、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稍加粗拨。

    明确:作品首先为我们呈现了山水相映之美。“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山的倒影给水铺上异彩,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水相伴相映,情味盎然。

    其次是缤纷的色彩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山青水绿固然清幽雅静,但色调单一却使人感到冷寂。石壁壁立千仞,五色争辉;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锻上缀以碧玉翡翠。

    第三是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写的是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时,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是一幅多么热烈欢快的晨景,又是一幅清静幽寂的暮景。

    三种美交替出现,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山水画轴。

    教师根据学生讲解归纳成板书:

    4、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复背课文,深入领会文章的诗情画意。

    五、深入研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有的认为流露了闲适归隐之意,等等。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点拨:文章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直抒胸臆的句子。文章开头写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个“美”字,流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实欲界之仙都”,表露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总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2、学生齐背课文,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默写课文。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幅画面,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文题)

    二、作者、写作背景简介

    多媒体显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眉山人。少时即博通经史,长于写文章。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神宗时,因为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而招致政敌的弹劾,借口讽刺新法的诗句,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别驾。苏轼是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工诗擅词,散文汪洋恣肆,有“雄视百代”的称誉。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三、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书,整体感知文意

    1、指导学生朗读:

    ⑴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把握字音、节奏。

    教师提示:

    ①读准字音:

    相与(yǔ)藻(zǎo)

    ②读出节奏: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教师须提醒学生要根据句子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⑴学生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⑵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提示一些重要词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句。

    ①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想;遂,于是,便;至,到。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盖,原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有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⑶选一学生复述课文,其余同学补充评价。

    ⑷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结果,形成板书,理清全文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师出示板书:

    ⑸学生根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四、涵泳品味写景的妙处

    1、提问: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提问:全句无一“月”字,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请分析这样写的妙处。

    学生想像画面,思考。

    明确: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影入手。作者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伦。

    五、难句解疑,体会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显示:

    揣摩下列句子,分析句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四位同学品评分析,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

    1、见“月色如户”,则“欣然起行”,欢欣之情,溢于言表。

    2、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沉的喟叹,“寻张怀民”,张怀民才是他赏月的相知好友。

    3、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4、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学生齐读四句话,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课堂小结

    苏轼遭遇“*”,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七、布置作业

    1、默写《承天寺夜游》。

    2、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篇二

    教学目

    标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作者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

    2、借助注释和书理解课文;

    3、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设想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握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掌握常用文言词语,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微妙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内容、步骤、方法、学生活动和板书)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本文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一、导入并简介作者:

    1、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景物,曾经引起了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他们为我们奉献了大量的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篇章。今天我们来学习南朝梁代陶弘景写的一篇山水小品--《答谢中书书》

    2、简介作者: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课文。

    ②自由朗读课文两三遍,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书,疏通文意。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明确重点词语:

    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沉鳞竞跃:鱼(借代)夕阳欲颓:坠落(拟人)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此指欣赏

    ②全文讨论,理解文章大意:

    3、背诵课文:①小组内自由竞背;②教师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文章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山峰、水流、石壁、竹林、禽兽、游鱼……

    ?作者为要在书信中描写景物是不是能产生特别的效果?

    --作者欣赏大自然的妙处,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他以书信形式,把自己的感受直接与友人交流,有表白心志和求得知者共赏的意味,也正充分利用发挥了书信的功能。

    三、研读与赏析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奇者。”

    2、作者是怎样描绘秀美的山川景色的?

    --先仰视“高耸入云”,再俯视“清澈见底”,又平看“两岸石壁”“青林翠竹”,最后又分“晓”“夕”两层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等。(能分析出一两点即予以鼓励表扬)

    3、怎样理解首句和末句的含义?

    --首句点题,表达欲与友人交流观赏山川美景的感受。末句感慨自谢灵运以来,无人能真正领略大自然的妙处,颇有惆怅、寂寞之感,也有对自己能真正欣赏山水之美的得意之情。

    四、拓展延伸:

    背诵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诗词文章,看谁积累的多。(如:《望岳》《三峡》《望海潮》《与朱元思书》等)

    五、作业:1、背诵默写课文。2、翻译课文

    山水相映之美仰视静

    山川美色彩相配之美俯视欲界仙都

    晨曦变化之美平视静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仅八十余字,就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月亮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小短文--《记承天寺夜游》

    2、苏轼及写作背景:由学生介绍,重点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划出生字词,注意句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2、疏通文意

    ①借助注释和书翻译课文

    ②明确重点文言词语: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相与(共同,一起)步于中庭

    但(只是)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3、背诵课文:竞背抽查背诵

    4、阅读理解:?将短文划为三个层次,并用简练的话予以概括。

    --①“……相与步于中庭。”--记叙。夜不能寐,约友散步。②“……盖竹柏影也。”--月光如水,竹影摇曳。③--议论。感叹人生,百感交集。

    三、研读与赏析

    1、作者笔下的月景有何特点?--空明澄澈,似真似幻。

    2、你是如何理解“闲人”的含义的?

    --“闲人”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3、就全文而言,作者的思想感情先后有什么变化?结合创作背景,谈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月光入户,欣然起行”,写心奋喜悦之情;“念无与为乐者”,转忧,写孤寂之情;“相与步于中庭”,宽慰;赏月观竹,远离尘世,乐极;然而像今夜这样好心情能有几时?…生悲。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也有对自己身处被贬境地的牢骚不平。

    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对月光的描写。--月光如水

    5、体味最后一句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各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四、问题及拓展:1、怎样理解文章中表现的复杂的思想感情?①从文字本身去细细体味②结合作者的身世揣摩

    2、本文在表达方式上与上文有何异同?-上文主要是描写和议论,本文多加记叙。

    五、作业:1、完成“研讨与练习”;

    2、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3、写一篇300字的短文,通过描写景物本身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尽量避免直接抒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