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八年级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免费

  • 八年级
  • 2023-06-19
目录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青春多美好
  •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免费
  • 9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做人生当自强
  • 八年级道德法治上册人教版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青春多美好

    【 #教案#导语】学好道德,才能立身做人。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冲突发生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冲突发生的原因和后果,掌握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智慧,学会宽容他人,替他人着想,正确面对校园暴力,学会保护自己,远离暴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校园暴力及解决办法

    教学难点:解决校园暴力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面对冲突

    一、课逗做谈堂导入

    在家庭中,我们偶尔会与父母有一些矛盾。在校园生活中的无带上,同学之间也难免有冲突。在家庭中,我们处理得很好,在学校舞台上,相信我们同样能表现出色。

    二、教学过程

    1、冲突现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1例子)

    2、冲突的后果。如果冲突处理不好,会导致:

    ①人际关系紧张

    ②造成身心伤害

    ③影响学习及同学之间的友谊

    ④严重的会受到纪律处分或者法律制裁等

    3、冲突也有积极意义

    ①可以加深彼此的友谊

    ②思想上的冲突和碰撞可能带来更多的创意

    ③集体中的冲突可能形成一种竞争气氛,促使大家振奋精神,更加努力等

    3、冲突为什么会发生(原因)

    ①维护自己的利益

    ②因为个性、观念、意见不同

    ③性格冲动等

    第二框我们的智慧

    一、化解矛盾冲突的方法

    1、宽容待人

    2、心理换位

    3、主动道歉

    4、请人调解

    5、主动沟通

    6、控制情绪

    二、这一招很有效

    民主选举班级调解委员会,其成员必备条件:

    1、为人公平正直

    2、在班上有一定的威信

    3、主意多,做事果断

    4、能明辨是非

    5、做事稳重,考虑周到等

    第2课时

    第三框校园不容暴力

    一、校园中的乌云

    1、什么是校园暴力?

    目前,一些学生信奉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这种现象就是校园暴力。

    2、校园暴力的危害

    校园暴力不仅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更严重的是它危害受害者的心理健康,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二、这一切必须停止

    校园里不应该出现黑色暴力。我们既不想成为受害者,也不应爱成为施暴者。阻止校园暴力,应该从我做起。

    三、建立校园防暴

    校园不容暴力,我们可以共同参与,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园防暴,让校园内外的各种资源成为我们的保护,墙,坚决地将暴力拒之门外。

    四、课后作业:校园暴力的危害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校园暴力?

    二、校园暴力的危

    三、建立校园防暴

    成长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秘密,懂得心中有秘密既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现象,又可能具有潜在的危险。懂得隐私权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既能够运用适当的方式保护自己的隐私,又能够尊重他人的隐山碰私。

    教学重点:正确对待胡盯秘密,懂得保护隐私。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我们都有“秘密”

    一、没有秘密长不大

    1、秘密产生的原因: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长大的标志就是与父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于是萌生了独享一片心灵天空的愿望。

    2、秘密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1)走向独立是长大成人的基本特征之一,而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走向独立的一个基本要求。(2)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拥有自己的秘密是我们长大的标志之一,是完全正常的心理现象。

    新闻热点近日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条是某市两所中职校将“尿检”列入学生体检项目,为的是查学生“早孕”;一条是湖北省推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办法,其中规定,未经允许,偷看孩子短信、书信、邮件属违法。两条新闻乍看全无关系,其实有着共同的指向,即教育是否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推行“尿检”的两所学校也许是出于好心,希望借此教育学生自尊自爱,但对所有学生一概推之,其实是在怀疑和否定他们,有学生说“感觉践踏了自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这种方式不可取,反而会演变成“好心伤害”。其实,在家庭教育上,很多家长同样犯了“好心伤害”的毛病。比如,为了解孩子是否早恋,偷看他们的日记和短信;看孩子在房间是不是写作业,隔着门缝观察;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戒孩子网瘾,不和他们商量,直接将其送进“训练营”,孩子遭受了另一种心灵伤害。

    第二框为心灵开一扇窗

    1、学会辨别生活中的秘密,正确对待秘密。

    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结束了无虑的孩童时代,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秘密。生活中的秘密,有些是复杂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如果处置不当,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灾难。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有些事情却不能保密。比如使自己心理压抑、难以排解的事情,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情,或者违反法律的事情。

    2、要学会区别对待秘密,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应该会正确处理。因为:

    (1)生活中的秘密,有些是复杂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如果处置不当,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灾难。

    (2)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另外一些事情不能保密,比如,使自己心理压抑、难以排解的事情,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情,或者违反法律的事情等。

    (3)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应该找可以信赖的人倾诉,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适当的倾诉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健康,也能使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帮助。

    【板书设计】

    一、我们都有秘密

    二、为心灵开一扇窗

    第2课时

    第三框我们有隐私权

    一、不要侵犯我的隐私

    1、隐私的含义及内容:隐私是指公民不愿意为人所知或不愿意公开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1)个人信息,也称个人情报资料,如个人的财产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婚恋情况、家庭资料、社会关系、电话号码、个人习惯、兴趣爱好等。(2)个人活动,指与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如个人的日常生活。个人领域。(3)个人领域,也称私人空间,是指个人的隐秘范围,如身体的隐私部分,个人居所,学生的书包、日记、通信等。

    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3、未成年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保护自己的隐私:(1)保管好自己的信件、日记等含有个人隐私的物品。(2)不向他人讲述自己的个人及家庭的隐私;(3)当发现有人披露、宣扬自己的隐私、损害自己名誉的行为时,应当给予制止,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4、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我们希望别人不要侵犯我们的隐私,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我们要树立隐私意识;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

    二、课后作业:公民保护隐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板书设计】

    一、隐私的含义及内容

    二、保护公民隐私权的法律

    三、尊重他人的隐私

    拔节的声音

    教学目标:依据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调适逆反心理和盲目从众心理,帮助学生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引导学生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帮助学生在珍惜青春期美好时光的基础上塑造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教学难点:如何走出逆反困境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第一框身体在生长

    一、情境导入

    张浩是八年级的学生,一直以来,他在老师眼里都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可是近一段时间,他发现自己变了,变得越来越不听老师的话了。他觉得老师的观点太古板,有时还不近人情。于是他处处跟老师对着干,老师叫他做练习,他偏要趴在桌子上睡觉;老师叫同学们不要去网吧上网,他把空余时间全泡在网吧里......张浩这是一种什么心理?会导致什么后果?

    二、教学过程

    1、正在发育

    告别童年步入少年,我们在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一些奇妙的变化,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生命拔节的声音(3岁的我---7岁的我---13~14岁的我)。

    2、青春期

    青春期是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渡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定为10---20岁,在我国一般认为青春期年龄为11---18岁。在此阶段,我们会面临三大生理变化: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

    3、快乐生长

    青春期急剧的生理变化,也常常给我们带来困惑和烦恼,如长痘痘、变声等,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我们要学习青春期的生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相关链接

    引导学生阅读并掌握:战“痘”要诀、护咽有“方”。

    第二框走出困境

    进入青春期,去哦们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着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1、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

    ①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③情感丰富、强烈,具有两面性

    ②自我意识迅速发展④性意识萌发

    2、青春期“心理断乳期”的表现

    ①我们面临着身心发育不同的矛盾

    ②我们面临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三、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青春期心理发育有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一、身体在生长

    二、走出困境

    五、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第三框把握自己

    一、何必做“刺猬”

    1、“刺猬”现形

    (1)人们通常将人生11岁到17、18岁这段美好的年华称为“青春期”。它是人由少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青春期,身体从幼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2)和父母、老师等长辈关系的烦恼。对父母、老师等长辈的关爱不再轻易地接受、认可,而是常常逆反得像个刺猬,这是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人身上经常发生的现象。

    (3)正确认识青春期“逆反心理”现象

    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成长过程中,正常现象,或多或少地会发生在每一个成长中的青少年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如果过不好,可能会给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

    2、走出逆反困境

    (1)培养多向思维。它有助于开阔我们的思路,使我们从偏激的习惯中摆脱出来。(2)设身处地地分析。(3)学会控制情绪。(4)理解宽容(5)把握自我(6)学会适应(7)坦陈意见(8)主动倾诉

    二、别被流行风吹跑

    1、流行风向标

    流行风源于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追求流行风的原因:(1)显示自己的时髦,赢得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地位。(2)更好地凸显个性,焕发青春光彩。(3)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快,喜欢美,喜欢追求新奇事物。(4)青少年的思想是开拓的,大胆创新不安分,富有冒险精神。

    2、跳出流行风漩涡

    盲目追求流行风的危害:(1)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荒废学业,引发虚荣心;(2)过度爱慕虚荣,丧失理想信念和意志品质,浪费大好时光。

    【板书设计】

    一、何必做“刺猬”

    二、别被流行风吹跑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免费

    因为有知识,我们上了太空,我们延长了人均寿命。更因为有知识,我们超出生死,不再疑惑。接下来给大家分享有关部编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1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1 我与社会

    1、置身社会生活的意义?P4

    ①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知含定的。

    1.2 在社会中成长

    1、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P8

    ①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亮厅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②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2.1 网络改变世界

    1、网络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网络是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的?)P10

    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

    ②网络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P12

    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②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

    ③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速度。

    3、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消极影响?(网络的弊端)P15-16

    ①网络信息良莠(yǒu)不齐。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歪曲事实、误导大众,侵犯他人人格尊严,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

    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4、如何正确认识网络?(为什么说网络是把双刃剑?)★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②③(具体见P10)。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②③(具体见P12)。

    (3)网络的弊端:①②③(具体见P15-16)

    2.2 合理利用网络

    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①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敬猛隐不能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2、怎样传播正能量?P19-20

    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3、青少年应如何合理运用网络?

    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②③④

    ⑤我们要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部编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2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3.1 维护秩序

    1、生活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作用/重要性)P23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什么是社会规则?P25

    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很多,如道德、纪律、法律等。★

    3、社会规则的作用?P25

    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安排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系;如何作为社会一员,享有权利,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从而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社会规则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具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

    3.2 遵守规则

    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自由与规则的关系?★P27

    ①社会规则规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2、如何自觉遵守规则?★P28-29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规则。

    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P30

    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4、改进规则的原因/为什么要改进规则?P31

    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不合理,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适应新变化,需要调整和完善。

    5、如何改进规则?P31

    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4.1 尊重他人

    1、为什么要尊重他人?P32-34

    ①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如何做到尊重他人?P35

    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尊重他人,需要考虑他人感受,认真对待他人,给予他人应有的、适当的关注,而不是冷落、忽视他人。

    ②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③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学会欣赏他人。我们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让我们学会彼此欣赏,共同进步。

    4.2 以礼待人

    1、礼的含义是什么?P37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为什么要待人礼为先?★P37-39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认可。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成才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增进人们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我国素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国家形象。

    3、如何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P39-40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放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4.3 诚实守信

    1、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2、诚信有什么重要意义?P41-43

    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国无信则衰,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3、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P43-45

    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他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5.1 法不可违

    1、什么是违法行为?P48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行为的种类有哪些?★p48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③刑事违法行为: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故意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3、身边违法行为的主要表现?P49

    ①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线、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②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4、怎样自觉遵守法律?★p51

    ①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生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5.2 预防犯罪

    1、刑法的作用?P52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

    2、犯罪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P53

    (1)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特征:★3个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

    3、刑罚的含义及分类?P54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分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两大类。

    4、如何加强自我范防?★P55-56

    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5.3 善用法律

    1、遇到侵害怎样依法求助?P57-59

    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②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③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认定只有通过诉讼途径才能维护合法权益,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诉讼的含义?P59

    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特点)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3、青少年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P60-61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②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灵活机智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③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P61

    ①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

    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

    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

    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

    ⑤保护好现场和各种证据。

    部编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3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6.1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1、责任的含义和来源?P65

    含义:责任是 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来源: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 、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为什么角色不同就责任不同?P66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子女,孝敬是父母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做到“位卑未敢忘忧国”,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3、对自己负责的表现及意义?P67

    表现: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小到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承诺 、认真做事,都是对自己责任的表现。

    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能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4、他人为我们负责的意义?★P68-69

    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承担着责任。有的人离我们很近,有的离我们很远;有的我们很熟悉,有的我们甚至永远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2 做负责任的人

    1、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是什么?P71

    代价: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

    2、如何学会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P71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我们既然选择了自立自强的人生,就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最合理的选择。我们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3、为什么说我承担我无悔?P72

    ①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的自愿选择,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②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4、自觉承担责任的意义?P72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

    正因为有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5、怎样自觉承担责任?P73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7.1 关爱他人

    1、关爱的含义及重要性?P75-76

    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重要性: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他人的意义?P76-77

    ①对社会: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②对他人:关爱他人,收获幸福。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如何关爱他人?P78-79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当他人遇到 困难时,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②关爱他人,要尽已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③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他人的自尊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7.2 服务社会

    1、为什么要服务社会?/服务社会的原因?P81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1、怎样做到服务和奉献社会?P83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应注意什么?P83

    ①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

    ②无论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部编版政治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相关文章:

    ★部编版初二上册政治知识点

    ★部编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

    ★八年级政治学习方法指导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计划

    ★学习经验总结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部编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技巧

    ★初二下册政治知识点2021部编版

    ★2021年初二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1年八年级政治下学期知识点归纳总结

    9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根据党兆庆竖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战差租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族大,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做人生当自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必考的47个知识点

    1.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 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

    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答:(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 网和渣棚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答:(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 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答:(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①梁前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唤则与共享。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7. 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答:(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①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②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8.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9.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答:(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10. 什么是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

    答:(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11. 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答:(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

    12. 如何对待社会规则?

    答:社会规则不会自动起作用,而需要人们自觉遵守。

    (1)如果社会成员能了解规则、遵守规则,以遵守规则为荣,规则的作用就能得到充分发挥。

    (2)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不以违反规则为耻,规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形同虚设。

    (3)如果我们违反规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

    13. 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答:(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14. 如何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则?

    答:(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2)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5. 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16. 怎样尊重他人?

    答:(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2)平等对待他人。

    (3)学会换位思考。

    (4)学会欣赏他人。

    17. 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

    答:(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18.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答:(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19. 10诚信的意义有哪些?

    答:(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我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20. 如何践行诚信?

    答:(1)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我们不轻易许诺,许诺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

    (2)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21. 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答:(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22. 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答:(1)有的人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却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有的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2)民事活动都是由民法来规范的。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3)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23. 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

    答:(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4. 如何预防犯罪?

    答:(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25. 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1)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6. 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答:(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27. 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

    答:(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8. 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

    答:(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9. 怎样正确认识责任?

    答:(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3)我们应该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在辛苦付出中体验对他人负责的快乐和幸福。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30.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

    答:(1)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因为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31. 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答:(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我们往往无法改变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待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承担,我无悔。

    (2)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正因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3)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32. 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答:(1)关爱,就是关心爱护。每个人都被他人关爱着,也都在关爱着他人。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33. 怎样关爱他人?

    答:(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就会充满爱的阳光。

    (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34. 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答:(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得到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地享用社会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35. 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答:(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都是社会公益活动的具体形式。我们可以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可以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我们都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我们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将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做好准备。

    36. 什么是国家利益?

    答:(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2)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其中,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37. 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每个人都渴望安居乐业、家庭和睦,都期盼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是人民的切身利益,它离不开国家利益。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2)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提高,人民的生活就充满希望,内心就感到自豪和骄傲。反之,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奴役、欺凌和屈辱。

    38. 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答:(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影响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我们要对危害国家利益、威胁国家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时刻保持警惕。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珍惜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维护国家利益贡献力量。同时用理性、务实、文明的心态,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利益。

    39. 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答:(1)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有时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着眼长远、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在和平发展时期,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

    (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积极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的局面。

    40. 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答:(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41. 怎样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答:(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面对国家安全形式的新变化,我们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42. 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答:(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②只有人人为国家安全积极贡献力量,才能筑牢坚如磐石的堤坝,使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无法得逞。

    (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43. 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答:(1)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

    (2)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44. 祖国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答:(1)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我们的衣食住行用条件也更加充分……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

    (2)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陆续出台,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祖国的伟大成就令世界瞩目,让我们倍感自豪。

    45. 为什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答:(1)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世界排名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面临一些困难,等等。

    (2)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这让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

    46. 劳动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2)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47. 怎样理解实干创造未来?

    答:(1)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2)少年兴则国家兴,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八年级道德法治上册人教版

    【 #教案#导语】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在社会中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认识自中拦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人的故事: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板书: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

    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故事: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会生存的技能,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狼孩儿故事详见PPT)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

    从狼孩的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握拦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卖皮胡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堂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书本,你知道普普通通的一本书,要经过怎样的流程才能到达我们手中吗?

    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二)亲社会行为

    情景材料展示:

    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分享两个同学的学农日记,思考问题。

    思考: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PPT内的教学素材或者找寻本校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出示材料: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不想参加这次研学活动。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拓展空间

    研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设计一个研学方案。

    如果设计巧妙且富有创意,可以把你们的创意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争取让你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三、课堂总结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2课,第1框。

    板书设计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题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勤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只要抓住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线展开。

    在教学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我与社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

    能力目标: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追问,拓宽思维的深度及广度,能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谈论与分析,从而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社会生活空间极大延展,社会生活内容更加丰富。

    课件: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社会吗?你知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体味生活的美好,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二、新课学习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

    活动(一)了解社会生活

    情景一周六早上6点30分,李铭和爷爷到公园晨练。他们发现公园新增了些健身器材,健步道上也铺上了塑胶,跑步可舒服了。

    情景二上午8点20分,李铭的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他们发现蔬菜品种多了,蔬菜可新鲜了。

    情景三下午3点15分,李铭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上网。

    情景四晚上7点10分,李铭和爸爸一起看有关《大国工匠》的新闻,交流关于新闻的看法。

    (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

    (2)你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来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

    2.合作探究:出示材料“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

    7月16日

    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

    7月25日

    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

    8月3日

    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

    问题一: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

    问题二: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问题三: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

    明确小华日记里所谓的“大事”看起来并不是大事,但是对他而言这是他所经历的,是他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他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这个社会有了经一步的了解,感受很真实。

    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

    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1.出示一组“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通过对图片和课本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总结: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举例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

    教师总结: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费者……

    3.小组活动: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

    要求:根据自己的设计情况完成图表,与同座交换,说一说自己的社会关系。

    思考: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产生了什么影响?

    4.结合上述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你的生活经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社会就是由每个人组成的大网。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本课,希望同学们可以来接认识社会,了解的社会的方式和途径,从养成关注社会的行为,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变化。从而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社会是我们个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同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身份。

    四、布置作业

    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感受社会生活,勇担责任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教学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走进社会生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去感悟。明确我们是社会的一个分子,要为社会承担责任。

    1.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工作的关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另一方面,通过探究,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构建了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互助合作的机会。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认知、探索、实践的对象,在讨论的基础上合作完成实践活动。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智慧家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使学生感受创新,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

    2.通过回顾,科技创新改变2018年的央视春晚,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春晚的惯常看法。

    3.通过讨论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感受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

    4.通过观看:《辉煌中国》科技篇,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观看:“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的央视春晚融入了很多人工智能元素,不仅有在桌上活蹦乱跳的机器狗,还有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艇组成的“三无舰队”,在大桥上摆出令人惊艳的队列阵型。在这个全世界华人共同欢庆的节日里,这些全部由中国自主制造的智能产品,也在向世界展现中国人工智能值得期待的未来。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总结:

    (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手机上的美篇)

    4.总结: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3.总结:

    (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雄安新区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雄安新区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总结:

    (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三、课堂总结

    1.温馨提示:一则消息触动人类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个科研组正在进行一项不同的项目:利用包含活细胞的油墨凝胶打印患者耳朵的3D模子。打印的产品会被注入牛软骨细胞和老鼠的胶原质,培育直至3个月后它们生长成成品。研究人员表示,人类有可能会在3年内开始移植这种假体。

    2.板书设计:

    四:作业设计:

    1.实践作业:

    A:请观看系列节目《辉煌中国》科技篇等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B:结合历史,制作表格汇总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2.练习作业:(基础关,能力关,中考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