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大气压强公式?大气压强计算公式为:P = ρgh 其中,P表示大气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²(m/s²);h表示空气所在高度与地面的距离,那么,初中大气压强公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从网上查到的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大气压强
p=ρRT/M
ρ,空气密度,R,取8.315左右,T是273.15加减温度,零上加,零下减,M我就取值0.029
你试试,大气压强计算比较准确。
另外,我又探索了个公式,可用空气密度和空气分子平均运动速度的平方求静压,,也可能是历史上没有用过的公式
P=1/2 n^2ρυ^2
n,大约取值0.8841左右, ρ,空气密度,υ,空气分子平均运动速度,可用c=1.6[(R×T)÷μ]^(0.5)求出
R—气体常数 ,T—绝对温度,μ—分子量.(取值同上)
这个公式的计算气压也比较精确
P=ρghh=P/ρg=1.01×10^5Pa/(1×10^3kg/m3×9.8N/kg)≈10.3m1标准大气压能支持约10.3m高的水柱。
大气压强计算公式是:P=ρgh。其中,P表示大气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ρ表示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g表示重力加速度,单位为米/秒(m/s);h表示空气所在高度与地面的距离,单位为米(m)。
需要注意的是,大气压强是受到地球表面重力作用影响的,因此在计算大气压强时需要考虑重力加速度这一因素。在海平面上,空气密度为1.2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因此可以将公式简化为:P=1.2×9.8×h。在海平面上,大气压强约为1013帕斯卡。
p=f/s=G/s=mg/s=密度vg/s=密度shg/s=密度hg 这是压强的换算公式。
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用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符号是Pa。
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压力或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
扩展资料:
标准大气压。表示气压的单位,习惯上常用水银柱高度。
例如,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的重量,它相当于一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1.0336公斤重的大气压力。
由于各国所用的重量和长度单位不同,因而气压单位也不统一,这不便于对全球的气压进行比较分析。因此,国际上统一规定用"百帕"作为气压单位。
经过换算: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
1个标准大气压=760mm水银(汞柱)柱高
从分子动理论可知,气体的压强是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容器壁而产生的。
单个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时间极短,作用是不连续的,但大量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
对器壁的作用力是持续的、均匀的,这个压力与器壁面积的比值就是压强大小。
1标准大气压=760mm汞柱=76cm汞柱=1.01325×105Pa=10.336m水柱。1标准大气压=101325 N/㎡。(在计算中通常为 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如果要做精确计算,关系如下:
压力换算关系:
1达因/平方厘米(dyn/cm2)=0.1帕(Pa)
1托(Torr)=133.322帕(Pa)
1毫米汞柱(mmHg)=133.322帕(Pa)
1毫米水柱(mmH2O)=9.80665帕(Pa)
1工程大气压=98.0665千帕(kPa)
1千帕(kPa)=0.145磅力/平方英寸(psi)=0.0102千克力/平方厘米(kgf/cm2)=0.0098大气压(atm)
1磅力/平方英寸(psi)=6.895千帕(kPa)=0.0703千克力/平方厘米(kgf/cm2) =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m)
1物理大气压(atm)=101.325千帕(kPa)=14.695949400392磅力/平方英寸(psi)=1.01325巴(bar)
拓展资料:
物理学上的压力,是指发生在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的作用力,或者是气体对于固体和液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或者是液体对于固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
以上就是初中大气压强公式的全部内容,大气压强是指空气对单位面积的垂直压力。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大气压强 = 密度 × 重力加速度 × 高度 其中,密度表示空气的密度,通常在国际单位制中以千克/立方米(kg/m^3)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 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