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常规? 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使原来的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和管理内容已经明显地不能适应教学的新环境、新形式和新发展。近几年,我们在探索创新的基础上,针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那么,初中教学常规?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制定学期教学计划,要在学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分析学生现状,把握知识和结构,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进行。
1、学情分析:主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进行分析。
2、教材分析:包括总体分析、单元分析(教学重点、难点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
3、教学要求:根据大纲(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确定。
4、主要教学措施:依据教学要求、教材和学生特点制定。
5、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时数等。
注:语文教师要单独写出作文教学计划。
教研计划
(一) 封面:200×—200×学年度第×学期
××教研组教研计划
教研组长____本组教师数_____
校名__________
制定时间_______
(二) 内容:
教研组应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研究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探讨改进教学方法;组织教师互相观摩听课,交流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本学科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
1、教师状况分析。
2、学年教研活动的主要目标。
3、教研课题。
4、采取的主要措施。
5、活动内容、要求,主讲人和时间安排表。
初中语文教学常规的若干要求
(试行)
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按教学常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做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教学评价和教学总结、研究等工作,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制订教学计划
1、认真钻研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结构、体系、特点,明确教材总体及各分册的教学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
2、学科计划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要求;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本学期实施教材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的设想和措施;教学进度安排(包括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和补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意见(包括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落实)。
3、开学一周内制订好计划并上交学校教导处(一式两份,一份留底,一份上交)。
二、备课
1、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每单元、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授课前一定要写好教案。教案应按单元分课时撰写,应反映一课的总体内容:①教学目标;②重点、难点分析;③课时安排;④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⑤教学容量、密度和深广度(包括师生互动内容、时间)安排;⑥主要教法、学法设计;⑦提问和课堂训练的设计;⑧板书、课件设计;⑨作业布置(包括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作业和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如下:
一、备课
1、把握课标教材。
2、开展备课活动。
3、做好教学设计。
二、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
2、凸显育人价值。
3、改变教学方式。
4、提高教学实效。
5、规范教学行为。
三、作业
1、科学设计作业。
2、及时批阅反馈。
3、严控作业总量。
四、辅导
1、加强分类指导。
2、重视社团实践。
五、评价
1、规范日常评价。
2、规范考试评价。
3、探索增值评价。
4、推进综合评价。
六、教研
1、落实听课评课制度。
2、认真开展教学反思。
3、潜心教学研修。
教学的任务:
1、向学生传授的科学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3、使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健康成长。
4、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
5、使学生掌握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基本生产的技能。
6、教学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是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处理好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关系,传授知识和提高思想觉悟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以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的关系。
一、仪器的排列组合
��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若制备的物质易水解或易吸收水分及CO2气体,如2000年高考题第24题就涉及主产品的保护,应在收集FeCl3的装置后除去Cl2的装置前连接一个装有干燥剂的装置,以防止主产品FeCl3的水解。
��二、接口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CO2,则应“大”进(同样利用CO2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小”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三、气密性检查
��凡有制气装置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方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教学五大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业考核,是教师教学的常规工作,教学五环节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常规细则。
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重要性
年轻教师教材不熟,需要一次性备深备透备彻底,关注到每一个知识细节,力争在备课中架构起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给每一个知识点找好坐标。如果首次上课备不深透,以后的教学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在毕业班的教学中,顾此失彼。
广泛地占有相关学科的试题,只要有时间就努力地去做些,最好是能将每年各地市的中考或小升初的试题全做一遍,这样才能把握好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同样也能掌握测试题中的各类题目的类型及答题策略。
备好课要认真钻研教材,在头脑中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虽然初中与小学的教材知识都很浅但也自成一个,是相对完整的,无论哪门学科都是如此。
以上就是初中教学常规的全部内容,中学教学常规要求 一、加强集体备课,确保"有效课堂"1、备课遵循构建“有效课堂”原则。2、构建"导学练结清"的课堂教学模式。3、落实”6步48个字”。3、进一步强化“六备”:备考纲、备标准、备教材、备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