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透镜区别 结构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那么,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u是物距,f是焦距,v是像距
1.当u>2f,f>v>腊销2f,成倒立缩小实像;销局运
2.当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当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当u=f,v无穷大,不成像;
5.当u
这个也没什么窍门,但如果死记也太笨了点,这个要画光路图,结合光路图和试验,综合记忆。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洞袭腊像或实像
与纳滑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 u=f -- - -- u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禅嫌 u,v同侧 着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简单的说就是1)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物距(u) 像距(v) 倒、正源核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u>2f f 倒立 缩小 实像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 等大 实像 测焦距 大小分界点 f v>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u=f v—∞— / / /羡高 探照灯 获得平行光兄裂尺源虚实分界点 倒正分界点 u v>u与物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 物像同侧 初中物理光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种光姿槐学定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且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且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称为虚像。 透镜区别 结构 凸透镜:边缘薄、中间厚,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凸、平凸及凹凸透镜三种。 凹透镜:边缘厚、中间薄,至少要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亦可两面都制成球面。可分为双凹、平凹及凸凹透镜三种。 对光线作用 凸透镜主要对光起会聚的作用。 凹透镜主要对光起发散的作用。 成像性质 凸透镜是折射成像,成的像可以是倒立、缩液敏小的实像;倒立、等大的实像;倒立、放闹册枝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的呈像规律我们可用画图推出或通过记忆的方法得出。一般而言,当U>2f时,像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并且像和物不在同或兆和侧,f<V<2f(U>V);当U=2f时,像成倒立等大的实像且像和物不在同侧,V=2f(U=V);当物距f<U<衫盯2f时,像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像猜兄和物不在同侧,V>2f(U<V);U<f时,像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和物位于同侧(U<V);U=f时,不成像。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全部内容,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凸透镜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实像和物异侧倒,虚像和物同侧正。3、凸透镜成实像时。凸透镜成像五种情况图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初中物理12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