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初中 > 九年级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电子课本,九年级沪教版物理书电子课本

  • 九年级
  • 2023-05-03
目录
  •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电子课本上册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8章知识点
  • 九年级沪教版物理书电子课本
  •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
  • 九年级上册数学 电子书

  •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电子课本上册

    初中物理网盘资源地址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1234

    介绍丛物猛:资源含有各大初中网络课程机构教学资料、初蚂拆中全类渗桥学习资料、初一到初三各类学习资料、各类型初中中考冲刺、课件、电子书教材、教程等各类资料合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18章知识点

    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全三册电子课本阅读--江铁铸物理教育叙事

    物理(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10-30 21:09:002007-10-30 21:09:00 No2 讨论:初中物理人教版教材全三册电子课本阅读 太好了,初中物理教材电子版大家都能享用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全三册电子课本--江铁铸物理教搭凳衡育叙事

    No2 讨论:北师大版初中物理全三册电子课本 江老师;你好! 我是东北的一名中学生,我听说北师大九年级物理教材改版了,我手中的书第九章是机械和功与您的电子书一样

    初中物理各种版本教材电子版--能源

    2009年11月19日为方便进行各版本教材资源的整合,特把各版本初中物理教材电子版集中在此 粤教沪科版

    初中物理在线 教案中心 电子课本

    为解决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初中物理教材电子版应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要求,本站与有关知做新苏科版九年级下册《附录:物理学名词中英文对粗晌照》电子课本, 苏科版教材编…

    初中物理教材电子版

    http://soucang.baidu.com/k%c9%d0iss%ca%b1%c9%d0/tag/154223

    九年级沪教版物理书电子课本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资源

    链接: 1RFAfKXm599gw4bIfRhFQIw

    ?pwd=66n8 提取码: 66n8

    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综合资料包|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课件|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电子课本|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素材.zip|初中物理沪粤版旅埋液八年级下册试题.zip|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册教学案.zip|义务拆物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下.pdf|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课件素材182份|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课件(全册共26份打包).zip|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全套课件打包共45份.zip|沪粤版八年级下册全套课件液纤打包共36份.zip|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打包共34份.zip|初中物理沪粤版八年级下优秀课件82份.zip|2017春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全套打包共106份.zip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目录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变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野磨册与沸点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与颂宏节约用水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三节游皮 内燃机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说起

    第十六章 从指南针对磁悬浮列车

    第十七章 电从哪里来

    第十八章 走进信息时代

    第十九章 材料世界

    第二十章 能量和能源

    大概就是这么多了~~~

    九年级上册数学 电子书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

    1.在生活中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可能发生变化。

    2.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温度叫冰的熔点。通常情况下,冰的熔点是0。C。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一温度叫水的沸点,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的100。C。

    3.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固体属于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属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由硬变软再变成可流动的液体的是非晶体,晶体可直接由硬的固体变成流动的液体。

    4.在利用熔化图像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时,持续上升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呈阶梯式上升的是晶体的熔化图像。

    5.晶体的熔点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外界压强的变化而变化。液体的沸点也与液面的气压有关,气压低的地方液体的沸点低。

    6.晶体熔化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够继续吸热。液体沸腾的条件有两条:(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7.对于同一种液体而言,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1)液体温度的高低;(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8.物质直接由固体变成气体的物态变化叫做升华,升华是吸热过程。

    9.使液体沸腾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2)液体能够继续吸热。

    10.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1)—————————————————————————————————————(2)—————————————————————————棚余胡—————(3)————————————————————————————————————。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制冷”和“致冷”不是一回事,注意不要写错字。

    11.物态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共有六种物态变化过程,其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凝结)和凝华需要放热。

    12.无论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在凝固过程中都要放热。

    13.在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热,低温物体吸热。

    14.水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注意开源节流,避免水危机的出现。水体可以自净,也可以进行人工净链拦化。

    第十二章内能和热机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分为摄氏温度(t)和热力学温度(T),T=t+273.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国际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K)。常见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有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除此以外,还有固体温度计、彩色温度表等。

    2. 1℃的规定:把————————————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1℃。

    3.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分度值是:1℃。寒暑表的量程:-30—50℃,分度值:1℃。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是0.1℃。

    4. 温度计的使用:(1)在使用之前先观察它的量程,选用合适的温度计;还要认真观察物浓度计的分度值。(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备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备测液体,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1)分子动能:构成物质的分子由于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2)分子势能: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作物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6. 物体内能的理解:(1)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就是不能准确知道一个物体内能的毁睁具体数值。

    7.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做功和热传递。

    8. 做功与内能的变化关系: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小,有时内能不减小,如:锤敲钉时,钉和锤的温度都升高,相应的内能都增大。再如:重锤从高处落下,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内能,内能没有减小反而增加了。

    9.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不同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之间存在的温度差。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

    10.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注意:有些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后,温度不一定改变,内能发生了变化。

    11. 热量的单位:焦耳(J)。

    12.(1)探究物质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探究Q与c的关系,控制m和△t相同(控制变量法)。(2)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单位:J/(kg·℃),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3)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物质的形状、质量、温度、位置无关。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

    13.热量的计算: (1)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公式是:Q吸=cm△t=cm(t-t0)。(2)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的公式是:Q放=cm△t=cm(t0-t)。如果在热传递过程中,没有热量的损失,则有Q吸=Q放

    14.(1)热机:燃料燃烧时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叫热机。(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部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内燃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15. 汽油机:是利用气缸内燃烧的汽油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气缸顶部有火花塞,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1)汽油机工作一个循环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飞轮转动两周;做一次功。(2)能的转化:在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6. 柴油机:是利用气缸内燃烧柴油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的热机。(汽缸顶部有喷油嘴,只吸入空气)。(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相同)。

    17.燃料的热值(q):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热值。(1)燃料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力量不同。(3)热值的单位“焦/千克”,符号:J/kg,气体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3)热值的物理意义:如,木炭的热值3.40×107J/kg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木炭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是3.4×107J。

    18. 有关热值的计算:Q放=mq;变形式:q=Q放/m和m=Q放/q

    19. 热机能量的损失:(1)燃料未能完全燃烧;(2)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3)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4)克服摩擦做功。

    20. 热机的效率:热机转变为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公式:η=Q有用/Q总

    21.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1)使燃料充分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3)在热机的制造和设计上,采用先进的技术;(4)使用时注意保养,保证良好的润滑,合理调整运动零件之间的间隙,减少因克服摩擦阻力而额外消耗的功。

    22. 环境污染:(1)废气污染(车辆排放的废气);(2)噪声污染(热机和热机带动机器产生的噪声)。

    23.环境保护措施:(1)改进燃烧设备,消除烟尘;(2)提高燃料的综合利用,采取集中供热;(3)充分开发利用污染少和无污染的能源。

    24.有关热值的计算:

    (1)完全燃烧10kg的汽油可以放出—————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2)天然气的热值是7.5×107J/m3,若某家庭使用了2m3的天然气,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的热量是—————J.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酒精灯把0.1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求①水吸收的热量;②如果这些热量由酒精燃烧提供,至少要完全燃烧多少千克酒精?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2.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在物理学中,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为负电荷。电荷的性质是: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的物体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从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中夺得电子,得电子的物体显负电性,失去电子的物体显正电性。

    4.使物体带电的其他方法:①接触带电;②静电感应:一个带电物体与不带电的物体相互靠近(不接触)时,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导体内部电荷重新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另一端。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5.验电器:①构造:金属球、绝缘塞、金属杆、金属箔片组成;②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③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④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若金箔片张开,说明物体带了电。

    6.电池是常见的电源,它供给电路电能。它有正、负两个极。在电路中,电池的正极用“+”表示,负极用“-”表示。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根据这个规定,电路接通时,电流总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出,经过导线、用电器等流入电源的负极。开关可控制电路的通断;用电器可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或机械能。

    7.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称为电路。①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用电器正常工作);②在某处断开的电路叫开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③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且电流很大,会烧坏电源和导线,甚至引起火灾)

    8.电路图:用电源、开关、用电器等电路元件的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画电路图时应注意:①用统一规定的符号;②要简洁、整齐、对称、均匀分布,元件符号一定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③符号与实物对应;④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

    9.串联电路:各用电器顺次首尾相接后接入电路的连接方法叫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分别连在一起后再接入电路的连接方法叫并联电路。①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流通路径,各用电器工作时相互影响。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流经路径,各支路中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②在串联电路中,开关可控制所有用电器,且开关的位置不影响其控制作用。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支路上的用电器。

    10.串并联电路的识别:①定义法:“首首相接,尾尾相接”;②电流法:让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是串联;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的是并联。③拆除法:逐个拆除电路中的电阻,根据电路中中有无电流通过来识别电路的方法。④节点发: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11.电流:物理学中用每秒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来表示电流的强弱,叫做电流;用字母“I”表示。电流的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A)”;比安小的单位有:毫安(mA)、微安(μA)。1A=1000mA,1mA=1000μA

    12.电流的定义式:I=Q/t电荷量Q的单位是“库伦”简称“库(c)”;时间t的单位是“秒(s)”;所以,电流I的单位是“库/秒(c/s)”,它的专门名称是“安培”,即1c/s=1A。

    13.电流表: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在电路中的符号是“�”常见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0.6、3”,两个量程“0~0.6A”和“0~3A”, 当使用不同的量程指针指在同一个位置时,示数是5倍关系。分度值分别为:0.02A、0.1A。使用规则:①电流表与所测用电器串联;②必须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14.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①串联→I=I1=I2=…=In②并联→I=I1+I2+…+In

    15.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字母表示“V”。比“V”大的单位还有“kV”和“MV”。1MV=103 kV=106V.注意:①电压存在时不一定存在电流。②电压不是某一点的电压,必须指明是哪一个用电器两端或哪两点之间的电压。

    16.电压表:又叫伏特表,用来测量电压的仪表。表盘上标有“V”,电路中的符号是“�”,常用的电压表有三个接线柱“-、3、15”,两个量程“0~3V”和“0~15V”,当使用不同的量程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示数是5倍关系。分度值分别是:0.1V、0.5V。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④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在电源的两极,测量电源电压。

    17.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①串联:U=U1+U2+…+Un ②并联:U=U1=U2=…Un

    在下列的方框内,自己设计一个串联和并联、可以测用电器电流和电压电路图:

    第十四章探究电路

    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符号:R;其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Ω=103Ω 1MΩ=103kΩ 电阻的作用是: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电路中的符号是“ ”

    2.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控制变量法。结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线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不管它是否接入电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总是存在的。

    3.变阻器:分为“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符号分别为“__”和“__”。

    滑动变阻器:①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②作用: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时还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③使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连接时要“一上一下”。

    4.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大小的变阻器。使用时调节四个旋盘,可以得到0~9999Ω。

    5.有一根合金丝的阻值是4Ω,把它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它的阻值变为_Ω。

    6.欧姆定律的探究:由下列数据表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____。

    次数

    电阻

    R/Ω

    电压

    U/V

    电流

    I/A

    1

    5

    1.5

    0.3

    2

    5

    3.0

    0.6

    3

    5

    4.5

    0.9

    次数

    电压

    U/V

    电阻

    R/Ω

    电流

    I/A

    1

    3.0

    5

    0.6

    2

    3.0

    10

    0.3

    3

    3.0

    15

    0.2

    7.欧姆定律的理解:①适用于整段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②I、R、U都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对应的物理量,具有同时性。③在使用欧姆定律计算时,一定要统一成国际单位。④I=U/R的变形式是__和__。

    8.电源电压不变,某电阻的阻值增加3Ω时,电流变为原来的4/5,求原来的电阻是多少?

    9.“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由I=U/R得R=U/I,请完成下列要求:

    设计电路图: 写出试验结论:

    10.电阻的串联公式推导:由U=U1+U2 和 U=IR 和I=I1=I2IR=IR1+IR2可得R=R1+R2

    11.电阻的并联公式推导:由I=I1+I2 和I=U/R和U=U1=U2 ________

    __________

    12.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40Ω和6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分别为0.2A和0.3A,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为了安全,两端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为了安全,干路电流的最大值是多少?

    13.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盒(熔断器)、用电器等。

    14.安装家庭电路的安全口诀:

    火线零线并排走,接表进闸有先后;

    火线接进保险盒,经过开关进灯座;

    两孔左零而右火,三孔还要接地走;

    电灯插座要并联,互不影响好工作;

    测电笔,来验电,小灯不亮是零线;

    使用电,讲安全,用电常识要记全。

    15.触电:一定强度的电流流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事故。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电压。电路中有问题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再检修。

    16.某同学家的四盏灯突然熄灭了,检查发现保险丝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室内各处电路时,氖管均发光,则电路故障为()

    A.电灯均坏了B.进户零线开路C.室内线路有短路D.进户火线开路

    1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是3A,电阻R1=12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b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5A;当P滑到离a端1/3处的c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0A。求:

    ①电源电压U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②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18.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___接触,并与地线或零线构成通路造成的。为了防止出现漏电现象时发生的事故,家用电冰箱的外壳一定要____。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