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二年级奥数题20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竞赛 二年级下册易错题60道 二年级上奥数题思维训练题 小学二年级奥数入门100题
123456×11= 145×999= 69×99= 2034×11=
68×99= 471×101= 24×101= 456×99=
24×999= 38×999= 478×99= 654×99=
56×54= 45×65= 69×49= 94×91=
23×83= 14×94= 19×11= 32×38=182×324= 403×457= 158×702= 306×178=
1.小明有10元钱,花去的钱数比剩下的多2元,小明花去多少元?
2.有大米216千克,第一天用去34千克,第二天用去比第一天多27千克,第二天用去多少千克大米?还剩多少千克大米?
3.黄花有237朵,红花比黄花多45朵,黄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4. 小明有20支笔,给小立3支后,还比小立多2支世李陪,小立原有多少支?
1. 2,3,5,8,12,( ),( ) 2. 1,3,7,15,( ),63,( )
3. 1,5,2,10,3,15,4,( ),( )
4. ○、△、分别代表什么数?
(1)、○+○+○=18 ? (2)、△+○=14 (3)、+++=20
○=( ) △=( ) =( )
5.△+○=9 △+△+○+○+○=25 △=( )搜蠢 ○=( )
二、 应用题:
1. 有35颗糖,按淘气—笑笑—丁丁—冬冬的顺序,每人每次发一颗,想一想,谁分到最后一颗?
2. 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奥数
一、计算
43+26+7+4 54+38 -54 19+19+19+19
22+23+24+25+5+6+7+8
二、从1数到130,一共数了多少个“2”?
三、二(1)班同学排成人数相等的两行做操,小华站在其中一行,从前面数他是第12个,从后面数他是第9个,一(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四、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几只没抓住?
五、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二年级奥数练习3
1.在下列各式右端的□内填上与右端完全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各算式都成立.
(1)1×1×1=1□1□1
(2)12÷4-3=12□4□3
(3)20÷10+4=20□10□4
(4)6 +6-6-6 = 6□6□6□6
2.5只猫吃5只老鼠用5分钟,20只猫吃20只老鼠用多少分钟?
3.1只鹅的重量+3只鸡的重量=10只鸭的重量 8只鸡的重量=16只鸭的重量
1只鹅的重量=()只鸭的重量 1只鹅的重量=( )只鸡
4.一个数加上5,减去7,乘以4,除以6得18,这个数是多少?
5.一只抽屉里杂乱无章地放着6只红袜子和6只白袜子,这12只袜子除去颜色不同,其他都相同.若闭着眼睛从抽屉中取出两只颜色相同的袜子,至少取出几只,才能保证其中必有两只配成颜色相同的一双?如果要是红色的呢?
6.两个数的和是174,这两个数一个比另一个大4,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7.大小两个仓库,已知大仓库存粮比小仓库多496吨,又知大仓库存粮是小仓库的3倍,问大小仓库各存粮多少吨?
8.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科技书共448本,其中科技书是文艺书的3倍.文艺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9.A、B、C三个数的和是108,A数是B数的3倍,B数是C数的2倍,A、B、C三数各是多少?
10.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之和是15,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如果把个位和百位数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的3倍少39.则原来的这个三位数是( ).
二年级奥数4
一、速算
1.9+99+9992. 18+19+20+21+22
二、找规律填数:
(1)100,95,90,85,80,( ),70
(2)2,4,6,( )
三、小红有一捆铅笔,她先给了弟弟一半又一只,又给了妹妹剩下的一半又一只,最后自己只剩下一只,小红原有铅笔扰明___只.
四、小亮今年10岁,妈妈今年36岁,小亮25岁时妈妈比小亮大岁?
五、已知△+○=30,○=△+△
△= ○=
六、5个草莓的重量相当于一个杏的重量,3个杏的重量相当于一个桃的重量( )个草莓的重量是一个桃的重量.
七、一班、二班共有图书100本,如果一班给二班15本两班图书就一样多了,一班原有图书 本,二班原有图书本?
八、在一次小学数学竞赛的领奖台上有五名同学上台领奖,他们每两人都相互握了一次手.问:他们共握了 次手?
九、钟鼓楼的钟打点报时,5点钟打5下需要4秒钟.问中午12 点是打12下需要 秒钟?
十、桔子和苹果共有360个,其中桔子数是苹果数的2倍,求桔子有 个,苹果有 个?
十一、用数字0,1,2,3,4中的任意三个数相加可以得到______个不同的和.
二年级奥数5
一、按规律填空.
1. 23456, 34562,45623,( )( )( ). 2. 1,2,4,7,11,( )( )( )
3. 1,0,1,2,3,5, ( )( )( ) . 4. 901,802,703, ( )( )( ) .
5. 1,2,4,8, ( )( )( ) . 6. 0,1,4,9,16,( )( )( )
7. 0,2,6,12,20 ( )( )( ) 8. 90,89,87,84,80,( )( )( ),
9. 1,1,2,3,4,5,8,7,16,9,( )( )还有的,再等一等
奥数是一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建议设立的国际大赛,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级奥数题,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一)
1. 张阿姨和李阿姨合买了一筐苹果,连筐一共是20公斤.张阿姨从筐中取走10公斤,空筐重1公斤.问李阿姨买到苹果多少公斤?合多少克?
答案:案李阿姨买到苹果20-10-1=9(公斤) 1000克×9=9000克 答李阿姨买到苹果9公斤,合9000克.
2.20个小朋友排一队,从前面数学学排在第2个,思思排在学学后面第4个,那么思思从后往前数排第几个?
答案:从前面数学学排在第2个,思思排在学学后面第4个,说明从前面数思思排在第2+4=6(个),思思的右边还有20-6=14(个),所以从后往前数思思排在第14+1=15(个)
3.森林里的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猪排第13,小兔排第5,小猪要超过多少只小动物才能与小兔并列第5呢?
答案:小兔与小猪之间有7个小动物,所以小猪只需要超过7个小动物即可。
4. 用○、★、△代表三个数,有○+○+○=15,★+★+★=12,△+△+△=18,○+★+△=( )
答案:上面算式中的○、★、△分别代表三个数,根据三个相同加数的和分别是15、12、18,可知○=5,★=4,△=6,又5+4+6=15,所以( )内应填15。
5.妈妈买来一些巧克力,送给邻居小妹妹2块后拿回了家,小亚先吃了其中的一半,又给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1块巧克力,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块巧克力?
答案:"弟弟吃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1块巧克力。"剩下的一半是1块,则在弟弟吃之前,有1×2=2(块),即小亚吃了一半后剩下2块,则小亚吃之前有2×2=4(块),又妈妈"送给邻居的小妹妹2块后拿回了家",则一共有4+2=6(块),所以妈妈一共买了6块巧克力
6.小猴喜欢吃香蕉,猴王摘了30个,他送给小猴15个后,中猴为了讨好他又送给他8个,这时他们三个的香蕉一样多,算一算,小猴和中猴原来各摘了多少个香蕉?
答案:猴王送给小猴15个香蕉,中猴又送给猴王8个香蕉,猴王现在的香蕉是23个,这23个也是他们三个一样多的个数,小猴原来的香蕉就比23少15个,应该是8个。中猴原来的香蕉就比23多8个,应该是31个。
7.小明心中想到三个数,这三个数的和等于这三个数的积,你知道小明想的三个数都是什么吗?
答案:猜:小明想的三个数是1、2、3.
8.老奶奶家养了20只鸡,分别装在5个笼子里,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老奶奶是怎样吧20只鸡装进5只笼子的呢?
答案:第一步:求出,要使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5个笼子里至少有多少只鸡?1+2+3+4+5=15(只)。
第二步:先按第一步的算式放好15只鸡,再把剩下的5(20-15=5)只鸡,按要求(每只笼子里鸡的只数都不相同)添到5只笼子里,共有七种不同答案。
帆档①把剩下5只鸡,都放到其中任何一个笼子里,可得五种答案:
6+2+3+4+5=20;1+7+3+4+5=20;1+2+8+4+5=20;
1+2+3+9+5=20;1+2+3+4+10=20。
②把剩下的5只鸡,分成1只和4只两组,分别放到两个笼子里,可得两种答案:
1+2+3+8+6=20;1+2+7+4+6=20。
9.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
答案:解法一:用总的电脑数量减去上午卖出的数量,算式是:87-19=68(台),然后再用上午卖剩下的把下午卖掉的减去,就是剩下的台数,算式是:68-26=42(台)。
解法二:我们可以把上午和下午卖掉态答乱的加起来,求出一共卖掉多少,然后用公司电脑的总数减去卖掉的就是剩下的,这部我们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87-(19+26)=42(台)
答:还剩下举皮42台电脑。
10.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答案:先把卖的总数加起来,17+25=42(个),用王师傅一共做的面包减去他卖的就是剩下的,还剩下80-42=38(个)。
答:还剩下38个。
人教版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二)
11.小朋友做操,第一队有15个同学,从第二队调3人到第一队以后,第二队的人数比第一队少6人。第二队原来有多少人?
答案:调完后第一队是15+3=18(人),这时第二队的人数比第一队少6人,第二队是18-6=12(人),求原来有多少人,把调走的加回来12+3=15(人)
答:第二队原来有15人。
12.王红到超市想买一个书包、一双球鞋和一个足球。标价为:书包28元,球鞋35元,足球26元。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多少元钱?
答案:依题意我们可以知道要想求出王红需要带多少钱,我们就要求出来他需要那些东西一共要多少钱,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他们的单价,直接求总和就可以:28+35+26=89(元)
答:王红去超市至少要带89元。
13.一桶油连桶重19千克,吃了一半油后,连桶重12千克。吃掉了多少油?油桶里原来有多少千克油?
答案:用原来的重量减去现在的重量就是吃掉的重量:19-12=7(千克),所得的7千克是原来油的一半,原来油的重量是7+7=14(千克)
答:油桶里原来有14千克油。
14. 一根木材长14米,木工师傅把它锯成2米长的小段,要锯几次?
答案:14里面有几个2就是能几段14/2=7(段),每锯一次得1段,最后一次能得到2段。因些,锯的次数=段数-1=6(次)
15.一台冰箱的售价是1200元,比一台彩色电视机便宜900元,买这两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答案:3300(元)。列式:1200+900=2100(元),1200+2100=3300(元),所以买这两件物品一共需要3300元
16.用1、2、3、4这四个数字可组成()个不同的四位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十五个数是()。
答案:6×4=24(个),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15个数应该是首位数字为3,即3214。
17.30个小朋友排队去参观,平均分成2队小华排在第一队,她的前面有3人,她的后面有几人?
答案:案每个小队有30÷2=15人,所以小华后面有15-3-1=11(人)
18.一只蜗牛从20厘米深的沟底往上爬,每爬4厘米要用2分钟,然后停1分钟,这只蜗牛从沟底爬出来一共要用( )分钟。
答案:每次爬4厘米要用2+1=3(分)钟,20厘米里有20÷4=5(个)4厘米,要3×5=15(分)钟,但最后一次即爬出沟底,无需停1分钟,所以一共用15-1=14(分)钟。
19.四个人称体重,小王比小刘重,小刘比小丁重,小毛比小丁轻,四个人中,( )最重,( )最轻。
答案:小王最重,小毛最轻。
20.今年父亲年龄45岁,儿子13岁,3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几倍?
答案:3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3倍
人教版二年级奥数题及答案(三)
21. 一家三口人,三人年龄之和是72岁,妈妈和爸爸同岁,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三人各是多少岁?
答案:妈妈的年龄是孩子的4倍,爸爸和妈妈同岁,那么爸爸的年龄也是孩子的4倍,把孩子的年龄作为1倍数,已知三口人年龄和是72岁,那么孩子的年龄为72÷(1+4+4)=8(岁),妈妈的年龄是8×4=32(岁),爸爸和妈妈同岁为32岁.
22. 甲乙丙丁各自参加篮球、排球、足球和象棋。现在知道:(1)甲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2)几年前,丁由于事故,失去了双腿。(3)足球运动员比丙和篮球运动员都矮。猜猜就甲乙丙丁各参加什么项目?
答案:由(2)可知丁肯定是象棋运动员,由(1)(3)可知甲不是排球和足球运动员,那么甲只能是篮球运动员,由(3)可知丙不是足球运动员,那么只能是排球运动员了,剩下的乙就是足球运动员了。
23. 有一天,大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列数字,然后他停下来,让小兔妮妮和熊猫冰冰来猜一猜. ⑴ 第25个数是几?⑵ 这25个数的和是多少?1,2,3,2,3,4,3,4,5,4,5,6,……
答案:9,141
24. 联欢会上,要把10个水果装在6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中装的水果都是双数,而且水果和袋子都不剩。应该怎样装?
答案:每个袋子放2个,再把5个袋子装在最后一个袋子里
25. 要把一个篮子里的5个苹果分给5个孩子,使每人得到1个苹果,但篮子里还要留下一个苹果,你能分吗?
答案:能.最后一个苹果留在篮子里不拿出来,把它们一同送给一个孩子.这是因为“篮子里留下一个苹果和每个孩子分得一个苹果”这两个条件并不矛盾
26. 淘气有300元钱,买书用去56元,买文具用去128元,淘气剩下的钱比原来少多少元?
答案:比原来少的钱就是花掉的钱,小淘气一共花了:56+128=184(元),所以比原来的钱少了184元
27. 小林家有大、小两个鱼缸,原来两个鱼缸里的金鱼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 条放到大鱼缸里,这时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 倍,小鱼缸里原来有鱼多少条?
答案:原来大、小两个鱼缸里鱼的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 条给大鱼缸,这时大鱼缸里的鱼比小鱼缸里的鱼多8 条。变化以后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 倍,也就是比小鱼缸里的金鱼条数多1 倍,而这1 倍数正好是8 条。所以,原来小鱼缸里的鱼的条数是12条。
28. 一个筐里装着 52个苹果,另一个筐里装着一些梨。如果从梨筐里取走18个梨,那么梨就比苹果少12个。原来梨筐里有多少个梨?
答案:有几种思考方法(1)根据取走 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 12个,先求出梨筐里现有梨 52-12=40(个),再求出原有梨(52-12)+18=58(个)。(2)根据取走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 12个,我们设想"少取 12个"梨,则现有的梨和苹果一样多,都是52个。这样就可先求出原有梨比苹果多18-12=6(个),再求出原有梨52+(18-12)=58(个)。(3)根据取走 18个梨后梨比苹果少 12个,我们设想不取走梨,只在苹果筐里加入18个苹果,这时有苹果52+18=70(个)。这样一来,现有苹果就比原来的梨多了12个。由此可求出原有(52+18)-12=58(个)。
29. 兄弟两人去钓鱼,一共钓了23条,哥哥钓的鱼比弟弟的三倍还多3条,哥哥弟弟各钓了多少条?
答案:23-3=20
20/(3+1)=5条
弟弟钓了5条
哥哥钓了5*3+3=18条。
30. 小林家有大、小两个鱼缸,原来两个鱼缸里的金鱼条数相等,如果从小鱼缸里拿4条放到大鱼缸里,这时大鱼缸里的金鱼条数是小鱼缸里的2倍,小鱼缸里原来有鱼多少条?
【 #小学奥数#导语】习题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拍腊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数感粗贺肢、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合理的思维习惯,领悟一些重要的数学关系、规律和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必要的技能,从而为后续学习和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提供支持。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现有苹果、桃子、香蕉三种水果,已知有桃子20个,是苹果的2倍,而苹果的数量恰是香蕉的2倍,你知道三种水果共有多少个吗?
答案与解析:5+10+20=35个
小梅从1楼走到4楼需要3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他从1楼走到7楼需要()分钟.
答案与解析:
小明从1楼走到4楼,实际只走了三个间隔的台阶,走三个间隔的台阶需要3分钟,那么走一个间隔的台阶需要1分钟.现在他从1楼走到7楼要走6个间隔的台阶,一共需要6分钟.
小明请5个小朋友跟他一起吃饭,每人一个饭碗,2人一个菜碗,3人一个汤碗,请你算一算他们一共用了多少个碗?
答案与解析:
共6个人,所以
饭碗:6个;
菜晚:3个;
汤碗:2个;
共用了6+3+2=11(个)
答:共用了11个碗。
在正方形鱼塘四周种上树,四个顶点都种一棵树,这样每边都有22棵树,四周共种多少棵树?
答案:22×4-4=84(棵)
从2011年8月16日到2012年3月8日共经过多少天?
答案与解析:
分析:可以把这些天分段如下:
第1段2011年8月16日~31日
第2段2011年9月~2012年2月
第3段2012年3月1日~8日
注意:2012年是闰年,2月有29天。
解第1段有31-16+1=16(天)
第2段有30+31+30+31+31+29=182(天)
第3段有8-1+1=8(天)
一共有16+182+8=206
【篇二】
20个同学排成队做操,小红前面有11人,小红的后面还有()人。
答案与解析:
小红前面有11人,加上小红就是12个人。20-12=8(人)小红后面有8个人。
小军和小浩原来拿出相同的钱买来相等数目的同种铅笔若干支,后来小军拿了13支,浩拿了7支,而小军给了小浩3角钱.问每支铅笔是多少钱?
答案与解析:
列式:小军拿了小浩多少支铅笔?
(13-7)除以2=3(支)
每支铅笔是多少钱?3÷3=1(角)
小公共汽车正向前跑着,售票员对车内的人数数了一遍,便说道,车里没买票的人数是买票的人数的2倍.你知道车上买了票的乘客最少有几人吗?
答案与解析:
解:最少1人.因为售票员和司机是永远不必买票的,这是题目的"隐含条件".有时发现"隐含条件"会使解题形势豁然开朗.
中午放学的时候,还在下雨,大家都盼着晴天.小明对小英说:“已经连续三天下雨了,你说再过36小时会出太阳吗?”小朋友你说呢?
答案与解析:不会出太阳.因为从中午起再过36个小时正好是半夜.而阴雨天和夜里是不会出太阳的.
注意:解题的第一要义是首先明确“问什么”,而且要紧紧抓住“问什岩世么”?“问什么”是思考目标,这就好比小朋友走着来上学,学校是你走路的目的,试想,如果你走路没有目标,结果会怎样?本题迷惑人的地方就是想用阴天下雨把你的注意力从应当思考的目标引开,给你的思维活动造成干扰.学会删繁就简,抓住目标,将会大大地提高你的解题效率.
小华有两盒糖果,甲盒有糖78粒,乙盒有糖38粒,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几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答案与解析:
列式:78-38=40(个)
40÷2=20(个)
20÷5=4(次)
答:每次从甲盒取5粒糖放到乙盒,取4次两盒糖的粒数就同样多
【篇三】
小伟和小丹家住同一条街,二人又在同一学校上班。可是每天早上,小伟上学时向南走,小丹上学却向北走。这是为什么?
答案:因为小伟住在学校的北边,小丹住在学校的南边,学校在两家的中间。
张阿姨和李阿姨合买了一筐苹果,连筐一共是20公斤.张阿姨从筐中取走10公斤,空筐重1公斤.问李阿姨买到苹果多少公斤?合多少
克?
解答:李阿姨买到苹果:
20-10-1=9(公斤)
1000克×9=9000克
答:李阿姨买到苹果9公斤,合9000克.
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问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解答:由题意可知,若把剧院座位数按第1排、第2排、第3排、…、第25排的顺序写出来,必是一个等差数列.
那么第1排有多少个座位呢?因为:
第2排比第1排多2个座位,2=2×1
第3排就比第1排多4个座位,4=2×2
第4排就比第1排多6个座位,6=2×3
这样,第25排就比第1排多48个座位,
48=2×24.
所以第1排的座位数是:70-48=22.
再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计算剧院的总座位数:
和=(22+70)×25÷2
=92×25÷2
=1150.
中午放学的时候,还在下雨,大家都盼着晴天.小明对小英说:"已经连续三天下雨了,你说再过36小时会出太阳吗?"小朋友你说呢?
解答:不会。因为是晚上。
小林家住在三楼,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5级台阶,小林从一楼走到三楼要走多少级台阶?
解析:由上题我们知道小林从一楼走到三楼实际只走了两层楼梯,一楼到二楼是一层,二楼到三楼又是一层,他每上一层楼要走15级台阶,那么一共要走15+15=30级台阶。
【 #小学奥数#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训练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训练题
1、计算:
(1)18+28+72
(2)87+15+13
(3)43+56+17+24
(4)28+44+39+62+56+21
2、计算:
(1)98+67
(2)43+28
(3)75+26
3、计算:
(1)82-49+18
(2)82-50+49
(3)41-64+29
4、计算:
(1)99+98+97+96+95
(2)9+99+999
5、计算:
(1)5+6+7+8+9
(2)5+10+15+20+25+30+35
(3)9+18+27+36+45+54
(4)12+14+16+18+20+22+24+26
2.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训练题
1、按规律填数。
(1)1、2、3、5、8、()、21。
(2)2、8、5、20、7、28、()、12。
2、数一数,下图中共有()条线段。
3、上学期二年级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12人,这学期转学来了4名男生和6名女生,现在二年级的()生人数多,多()人。
4、已知被减数、减数、差三个数相加的和是16,被减数是()。
5、一根长绳,把它剪成3米一段的短绳,剪了8次,正好剪完。这根长绳一共长()米。
6、小珊的妈妈为她买了两件上衣,三条裤子,她最多有()种不同的穿着。
7、用4、2、9这三张数字卡片,可以排成()个不同的三位数。
8、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伏敏小明()岁。
9、植树节同学们植树,按1棵松树2棵香樟树3棵玉兰树的顺序栽树,那么第15棵是()树。
10、一本连环画共有32页,排页码时一个铅字只能排一位数字,请你算一下,排这本书的页码共要用()个铅字。
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训练题
1、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有一条小路,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53棵;现在改谨大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求可余下多少棵树?
2、5个人2小时植树20棵,6个人3小时植树多少棵?
3、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四个角上都栽了树,每两棵树相隔5米。甲、乙从一个角上同时出发,缺晌枝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一个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把角上的树看作第一棵树)。操场四周栽了多少棵树?
4、某校学生植树,每人分担2棵树的任务,若一个人单干,挖一个坑需要10分钟,取树苗(每人每次最多可取4棵)需20分钟,运水(每人每次运的水可浇4棵树)需要20分钟,栽1棵树需要10分钟,问一个人单干需要多少分钟?若两个人合作统筹安排需要多少分钟?
5、在一条长50米的公路两边植树,每隔10米种一棵,两端都种,这条路上共种多少棵树?
4.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奥数训练题
1、小宏与爸爸一起上楼,小宏走得慢,爸爸走得快,小宏上了1层时,爸爸已上了2层,问小宏上到3楼时,爸爸上到几楼?2、一个小组有10个人,7个人爱吃香蕉,5个人爱吃苹果,问既爱吃香蕉又爱吃苹果的有几个人?
3、说稀奇,道稀奇,鸭子队里有只鸡,正着数,它第6,倒着数,它第7,小鸭一共有几只?
4、找规律填数:
①5、7、9、11、13、()
②0、1、1、2、3、5、8、()
5、按要求填数:
36、12、45、7、35、23、60、55
()>()>()>()>()>()>()>()
13、24、15、7、61、25、14、8
()
【 #小学奥数#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
1、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解:第一组追赶第二组的路程:
3.5-(4.5-3.5)=3.5-1=2.5(千米)
第一组追赶第二组所用时间:
2.5÷(4.5-3.5)=2.5÷1=2.5(小时)
答:第一组2.5小时能追上陪衡第二小组。
2、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晌洞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40+45)×6÷2
=85×6÷2
=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2.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
1、计算:(1)24+44+56
(2)53+36+47
解:(1)24+44+56=24+(44+56)
=24+100=124
这样想:因为44+56=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它们的和算出来。
(2)53+36+47=53+47+36
=(53+47)+36=100+36=136
这样想:因为53+47=100是个整百的数,所以先把+47带着符号搬家,搬到+36前面;然后再把53+47的和算出来。
2、计算:(1)96+15
(2)52+69
解:(1)96+15=96+(4+11)
=(96+4)+11=100+11=111
这样想:把15分拆成15=4+11,这是因为96+4=100,可凑整先算。
(2)52+69=(21+31)+69
=21+(31+69)=21+100=121
这样想:因为69+31=100,所以把52分拆成21与31之和,再把31+69=100凑整先算。
3、计算:(1)63+18+19
(2)28+28+28
解:(1)63+18+19
=60+2+1+18+19
=60+(2+18)+(1+19)
=60+20+20=100
这样想:将63分拆成63=60+2+1就是因为2+18和1+19可以凑整先算。
3.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
1、简单应用题
一台冰箱的售价是1200元,比一台彩色电视机便宜900元,买这两件物品一共需要多少元?
(本题说明比如"甲比乙大6")
解答:3300(元)
1200+900=2100(元)
1200+2100=3300(元)
2、和差问题
甲乙两个数的和是20,差是6,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解答:分芦谨做别是13和7
4.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
1、爷爷对小明说:"我现在的年龄是你的7倍,过几年就是你的6倍,再过若干年就是你的5倍、4倍、3倍、2倍。"你知道爷爷和小明现在的年龄吗?
解答:
爷爷和小明的年龄差是不会变的,他们的年龄差是6、5、4、3、2的公倍数,又考虑到年龄的实际问题,取最小公倍数60。现在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7倍,所以爷爷70岁,小明10岁。
这道题是一道年龄与公倍数混合的问题。抓住年龄差是永远不会变的,从给出的条件入手,找出最小公倍数。
2、某校学生植树,每人分担2棵树的任务,若一个人单干,挖一个坑需要10分钟,取树苗(每人每次最多可取4棵)需20分钟,运水(每人每次运的水可浇4棵树)需要20分钟,栽1棵树需要10分钟,问一个人单干需要多少分钟?若两个人合作统筹安排需要多少分钟?
答案:一个人需要10×2+20+20+10×2=80分钟;两个人需要20(一个人挖2个坑,一个人取树苗)+20(一个人挖2个坑,一个人2栽棵树)+20(一个人栽2棵树,一个人运水)=60分钟。
5.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
1、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有一条小路,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53棵;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求可余下多少棵树?
答案:该题含植树问题、相差关系两组数量关系。从小熊家到小猪家的距离是45×(53-1)=2340(米),间隔距离变化后,两地之间种树2340÷60+1=40(棵),所以可余下树53-40=13(棵),综合算式为53-[45×(53-1)÷60+1]=13(棵)。
2、5个人2小时植树20棵,6个人3小时植树多少棵?
答案:要求6个人3小时植树多少棵,必须先求出5个人1小时植的棵数,再求出1个人1小时所植的棵数。20÷5÷2×6×3=2×6×3=36(棵)。所以6个人3小时植树36棵。
6.小学二年级奥数题及解答
1、有两筐西瓜,甲筐有8只,每只重6千克,乙筐有9只,每只重4千克。要使两筐西瓜同样重,甲筐里应拿出()只西瓜放到乙筐。答案:6×8=48(千克)
9×4=36(千克)
48-36=12(千克)
12÷2=6(千克)6÷6=1(只)
2、计数问题:同学们排队做操,每行人数相同,每列人数也相等,小明从左数是第2个,从右数是第3个,从前数是第6个,从后数是第7个。一共有()个同学在做操。
解答:2+3-1=4(个)
6+7-1=12(个)
4×12=4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