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小学 > 一年级

小学一年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
  • 2023-05-22
目录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竖让培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爱学习、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学会分类方法。

    课前准备

    (一)教具:三幅教学图及1~10数字卡片。

    (二)学具:1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好多好多知识,比如:认识数字、认识图形、会计算等等。现在请同学们看一幅图。

    (二)学习新课

    1.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图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下面有几辆汽车?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右边有几棵白菜?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不但能认真看图,还能分清上、下、左、右。今后我们看图、看书、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认识新朋友”的游戏:说一说: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谁?(要说清“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是谁)

    2.学习数数:

    出示“学校新学年开学”图。

    师说: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几个同学?(一组一组地数)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几棵树?几只小鸟?(从左往右数)

    (2)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几扇门?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3.学习分类。

    (1)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大球小球都是球)

    滑拿师说:大球小球都是球,是同类物品,所以圈在一起。铅笔是写字用的,和球不是同类物品,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哪些是同类物品,学生回答后,教师圈上圈。

    (3)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书包、小鸡、母鸡、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可以把小鸡、母鸡、公鸡圈在一起)为什么?

    师说:你们说得对!小鸡、母鸡、公鸡都是鸡,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有多少?它旁边的数是几?

    (2)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1~10实物的个数。

    (3)教师带领学生打乱 1~10各数的顺序数数。余唯

    (三)巩固反馈

    (1)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5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摆出7根小棒。

    (2)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教师出示卡片,,同学们拍手表示。

    (3)做练习一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10以内的数。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这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板书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通过看图、数数、游戏、动手摆实物来激发学习兴趣。

    二、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逐步分清方位。

    三、在练习数数上,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目的是不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四、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而且还要求说出为什么这样圈。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一年级数学上教案

    【 #一年级#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

    3、认识“+”和“=”这两个符号,学会读加法算式。

    (二)能力训练点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意,培养学生视图能力。

    2、启发、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学会说三句话,培养说话能力。

    3、通过摆学具,理解加法含义,培养动唤碧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在讲解加法含义中,渗透集合(并集)思想。

    2、引导学生讲述图画内容时,可指导学生做合并起来的手势,既帮助理解图意,又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加深了解加法含义。

    2、较熟练地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并知道计算的根据。

    3、认识“+”和“=”,会读算式。

    教学难点

    1、理解加法含义。

    2、引导学生说思维过程。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请同学们摆出1根小棒,2个三角形,3个圆。说一说各用数字几表示,并在学具下面写一写。

    2、动手将2个三角形分成两堆,再把3个圆片分成两堆,说一说2、3的组成。

    3、看课本10页的跳棋图,想一想,□里应该填几,填上数后再想一想为什么。并把这几个数的组成,写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直观演示,引出加法。

    (1)先出示(或显示)小朋友左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

    再出示(或显示)右手的气球,问,这是几个气球?用数字几表示?

    (2)现在把左手1个气球和右手1个气球合在一起。(边说边移动气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几个气球?

    (3)引导学生口述题意州链脊。左手里的1个气球,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球?

    (4)讲述。(指图)左手里的1个气球和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2个气球。说简单一些就是,1和1合起来是2。(指导做两手合起来的手势)1和1合起来就是1和1加起来,怎么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间写上“+”(板书加号),读作“1加1”。“+”表示合起来,学生试读。

    (5)“1+1得几?”学生回答后说明,1加1得2,得几也可以用一个符号“=”表示。(在1+1后面写上“=”)“=”是等号(板书等号)。指“1+1=2”说,这是一个完整的加法算式,读作“1加1等于2”也可以读作“1加1得2”。

    (6)册渗[小结]这道题是把左手里的1个气球与右手里的1个气球合起来一共是几个气球?(边说边做手势)合起来也就是加起来,所以这道题要用加法计算。

    2、指导看图,理解图意。

    (1)教学10页中间左图。

    ①用磁力板、幻灯片或电脑显示边演示边讲。原来有两个小朋友在做游戏(在两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又跑来1个小朋友(也在一个小朋友外面圈一个圈),合起来一共是几个小朋友?(再在3个小朋友的外面圈一个大圈)

    ②引导学生边说边用手势表示题意。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必须把几和几合起来?说明,把2和1合起来,就是把2和1加起来,写成算式“2+1”。

    ④“2加1得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2+1”后面板书“=3”。

    ⑤领读算式“2+1=3”。学生自己读两遍。

    ⑥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第10页相应的图。说明教科书中的图和刚才看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最后显示的图也叫结果图。意思也是“原来有2个小朋友,又跑来1个小朋友,一共是几个小朋友?”

    ⑦引导理解算式。刚才是看着图知道2加1得3,如果没有图可以怎么想呢?因为2和1组成3,所以2加1得3。

    (2)教学第10页右图。

    ①(指图)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有1只小猫玩球,又跑来2只小猫,一共有几只小猫?”

    ②求一共有几只小猫?要把几和几合起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③引导学生在黑板上写算式“1+2=3”。

    ④看到“1+2=3”你是怎样想的?

    3、整理小结。

    (1)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幅图,第一幅图是要把1和1合起来,第二幅图是要把2和1合起来,第三幅图是把1和2合起来。这三幅图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计算。

    (2)齐读黑板上的3个算式。

    4、动手操作,理解加法含义。

    (1)先摆1个三角形,再摆1个三角形,一共几个三角形?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怎样列式?得多少?

    (2)先摆1个圆,再摆2个圆,一共是几个圆?这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怎样列式?得多少?请把得数填在教科书上的□里。(第10页下图)。再读一遍算式。

    三、巩固发展

    指导完成教科书12页做一做。

    (1)12页1

    引导边做手势边说图意。“原来有1只小狗,又来了2只小狗,一共有几只小狗?”求一共有几只小狗?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把得数填在□里。

    (2)12页1

    ①说图意。原来有2本书,又拿来1本书,一共有几本书?

    ②说一说“1+2=3”你是怎么想的?

    (3)12页2,填得数。填完后,为什么这样填?

    (4)12页3,这是2和3的组成。它与我们今天学的加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我们做加法时,想的就是数的组成。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而后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复习2、3的组成。

    2、用小棒摆一摆1+1=1+2=2+1=

    【篇二】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使学生形成辨别一定的空间方位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现在,我们就和聪聪、明明一起进入神奇的数学王国吧!

    2、揭示课题。

    聪聪问我们:“鼻子下面是什么?嘴巴上面有什么?”“小明前面是谁?后面呢?”

    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上、下、前、后。(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关上、下、前、后的例子吗?

    2、观察画面,体会上、下、前、后的含义。

    (1)你们听说过南京长江大桥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南京长江大桥看一看,开开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题图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告诉大家好吗?

    (3)大家发现了这么多东西,真了不起!

    谁能说出:汽车下面有什么?轮船上面有什么?大货车前面是什么?小汽车后面有什么?

    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吗?

    3、看书第9页,完成书上填空并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并订正。

    三、活动

    1、拍手游戏。

    (1)教师发口令,学生上下拍手。

    (2)听反语:教师说“上”学生在下面拍手,教师说“下”学生在上面拍手。

    2、小组活动。

    小组长发口令,其余的同学动手摆。如,把本子书放在数学书上面,把文具盒放在书上面……

    3、做个老鹰抓小鸡的小游戏。

    小华做老鹰,小林、小东、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个人的后衣角,开始游戏,老师提问,小东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个面?看图再说一说,老师找学生起来,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并解答。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五、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第11页的练习二的第1、2、3题。

    课后小结

    【篇三】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数学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它不仅是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及亿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3、借助100以内数的组成,能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的事物,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培养数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数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用多种方法计算整十数之间、整十数与一位数、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并能进行简单的估计,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2、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信息窗1、自主练习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下面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一位先生在南极,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里面套着白衬衣。这位先生是谁呢?(企鹅)它生活在哪里?(南极)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南极?(学生介绍)大家愿不愿意多了解一些有关企鹅和南极的知识呢?那可要听好了。(P19)

    现在,南极的小主人欢迎同学们到冰雪覆盖的美丽的南极大陆上做客。(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能告诉大家南极的小主人都有谁么?(板书企鹅、海豹、贼鸥)

    二、新授

    (一)教学红点标示的内容

    1、数一数

    (1)仔细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企鹅、海豹、贼鸥各有多少只)

    (2)咱们先来看一下企鹅,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同学们想怎样来数呢?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数出企鹅的只数,一会儿汇报给大家。

    (3)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地数,二只二只地数,五只五只地数,十只十只地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4)到底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多数同学喜欢用十只十只地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

    2、摆一摆

    (1)刚才我们用了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现在你能用你手里的学具摆一摆吗?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只企鹅,你能用小棒摆出100只企鹅来吗?

    (2)你摆出了吗?你是怎样摆的?谁能想个好方法,让其他同学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个一是10,1个十是10,2个十是20,……那么10个十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

    3、拨一拨

    (1)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10么?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50、70、100么?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

    (2)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说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

    (二)教学绿点标示的内容

    1、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现在我们来数一下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用刚才我们学过的方法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小棒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棒表示它们的数量。

    2、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

    (三)练习

    自主练习1: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分别估出题目中物体的数量,再数一数,看看你估得准不准,最后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练习了估算,认识计数单位“百”,了解数位(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及顺序,理解了数的组成。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2—6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2:我说你数

    一人说出一个数,另一个人接着数,既可以正着数,也可以倒着数;既可以1个1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等等。

    2、自主练习3:数一数,填一填

    根据图意自己填空,集体纠正答案。

    3、自主练习4:看图,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你能试着连一连吗?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

    4、自主练习5:估一估,说一说

    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5、自主练习6:小游戏

    (1)找一名同学一起做示范。

    (2)同桌两人进行互相猜数游戏,学生体会数的大小。理解“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含义,并正确使用。

    一年级数学上册备课教案

    《轻重》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20和21页的知识,它是学生学习了比较大小、多少和高矮、长短的基础上进行的体验活动。下面就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轻重》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部编《轻重》教案范本一

    一、创设情境,初知轻重

    师:星期六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动物?(出示主题图)它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小熊、小猴 贴画 画跷跷板)从它们玩的跷跷板中,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轻重)

    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读题)小朋友小眼睛真亮,通过观察就看出谁轻谁重。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说一说

    如果老师和这位小朋友玩跷跷板,猜猜看会怎样?如果这位小朋友和那位小朋友比呢,(身高、体重相差比较明显的两位小朋友)谁轻谁重?一眼就看出谁轻谁重了,真能干!(板书:看)在咱们教室里哪两样东西相比你一眼就看出谁重谁轻的?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相比,我们一眼就看出谁轻谁重的?

    教师出示两个盒子(蓝色盒子大而轻,盒子小而重)猜一猜哪个轻哪个重?(请多名学生猜)请你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学生发现蓝盒子轻,黄盒子重)请多名学生验证。

    总结:看来仅凭我们的眼睛来判断物体的轻重还不够,有时还需用手掂一掂。(板书:掂)

    2、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教师手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衫贺蠢,猜猜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或陪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我们就用掂的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请多名学生来用手掂一掂,把你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3)猜一猜数学书和口算训练哪个轻哪个重?为什么同一本数学书刚才轻,现在又变重了呢?(比较的东西不一样,结果就有可能不一样)

    (4)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什么轻,什么重?(两名上前讲,多名学生座位上讲)(请小朋友把轻的举高一点,把重的放低一些。选两个结果不同的,打开文具盒看一看,揭示结果不同的原因)。

    请小朋友掂一掂自己带的物品,什么轻什么重。(多名学生交流)

    3、称一称

    小熊和小猴子一边玩跷跷板一边唱歌,(小猴子和小熊玩跷跷板,1呀1呀121 ……)边上地小狗羡慕极了,小狗说:“小熊,你让我玩玩吧,你这么重,都把小猴子翘到天上了,快让我玩吧!”小熊说:“好啊”小狗坐上跷跷板,一下就被翘得老高,小狗说:“原来小猴子比我还重呀!”小朋友,你知道谁最轻,谁最重?

    看来难不倒小朋友,可方老师碰到一个难题,小朋友愿意帮忙吗?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2)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么办呢?谁能帮上忙?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3)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板书:称)

    (4)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两边托盘里没有放东西或放一样重的东西时,天平的两边是一样高的平平的。哪边重指针就偏向哪一边)教师把苹果和梨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拍局,让学生观察,现在你知道苹果和梨谁轻谁重吗?谁能看出来?为什么?

    (5)分小组活动。

    拿出你们身边的学习用品,选择其中的两样,先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后称一称

    谁轻谁重。

    小组汇报。适时鼓励,其他同学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对汇报者给予评价。

    师总结:对于重量很相近的物品,我们可以采用称一称的办法。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小猴子和小熊可佩服小朋友了,说你们是最棒的。但是方老师想再考考小朋友,让其他老师看看咱们班的小朋友的出色表现。

    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说出一个西瓜和两个菠萝一样重,说明一个西瓜就比一个菠萝重,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可用实物演示一下。

    2、奖励一个故事(音乐)。(小熊、小猴子,小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轻重》教案范本二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20页——21页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

    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

    3.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的重要性。

    教师准备:天平、玩具两个、1个梨子、1个苹果、翘翘板一个、墨水盒两个。

    学生准备:水果两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新朋友,想认识吗?(师出示圣诞老人和天线宝宝)。两个好朋友来到公园坐翘翘板,仔细观察翘翘板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天线宝宝那边沉了下去。

    师:那为什么天线宝宝这边要沉下去,圣诞老人那边要翘起来呢?

    生思考:因为天线宝宝更重。

    师引导生说完整的话:天线宝宝要比圣诞老人重。

    今天老师就要和同学们来学比轻重(板书课题:比轻重)。

    二.讲授新课。

    1.感知轻重(用眼睛就能判断的轻重)

    ①师:孩子们想做翘翘板吗?想坐的孩子请坐直。

    请一生伸开双手来当翘翘板,老师和另一生来坐翘翘板,全班孩子用手势来表示翘翘板的变化。

    并请生来完整的说两句话。(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②师:孩子们真能干,那你能在我们的生活中找找物体,并说出谁比谁轻,谁比谁重?

    2.掂一掂(用眼睛不好判断的)

    师左手拿一个蓝墨水盒,右手拿一个红墨水盒,(大小、形状完全相同)请生猜猜谁重谁轻?

    生在下面有不同的答案

    师:请认为他们一样重的孩子用手势告诉老师。

    请认为红墨水盒比蓝墨水盒重的孩子用手势告诉师。

    请认为蓝墨水盒比红墨水盒重的孩子用手势告诉师。

    师:啊!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判断呢?(引出掂一掂)

    请生来掂一掂两个墨水盒,结果是:红墨水盒比蓝墨水盒重。

    师:这两个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墨水盒,为什么会有轻重呢?

    师打开两个墨水盒。

    生大笑,原来红墨水盒里有墨水瓶,蓝墨水盒里没有墨水瓶。

    师总结:孩子们在生活中千万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欺骗,应该多亲身去体验感受一下。

    活动:生拿出带来的两个水果掂一掂,掂完后自己小声的告诉自己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请生汇报,强调说完整的两句话。

    3.称一称。

    师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苹果和梨子各一个。

    师:小朋友们猜一猜:谁比谁重,谁比谁轻?

    (学生根据肉眼无法判断,因而会出现不同意见之间的冲突。)

    师: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判断究竟谁轻谁重?

    生:用手掂一掂。

    (教师可把梨和苹果给这位同学,让他用手掂一掂。由于两个水果轻重相差不大,所以手掂不容易比轻重。)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比较轻重的。(师出示天平称)

    师:这是一架天平称。我们利用它来比一比,苹果和梨究竟谁轻谁重?

    (师示范)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变化。

    生兴奋地说:梨子比苹果重,苹果比梨子轻。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放梨子这边沉下去了,放苹果那边翘起来。

    师:孩子们真聪明。

    师继续演示天平,生说。巩固练习。

    三.练一练

    1.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学生反馈时,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讨论。

    师提示:是1个苹果和1个橘子相比较。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活动课,但上完课后我感觉孩子们根本没有动起来,仔细想了想,原因主要是出现在我的身上。在设计课时,整个一堂课的主体思维是很清晰的,开课的生动有趣性也做到了,但是在本课的第二个活动环节上(掂一掂),由于我的准备不充分,以及口令不明确,造成了孩子们没有根本的动起来,活动就成了一种形式了。既浪费时间,又没有起到它的效果,孩子们从这儿就开始精力分散了。我的组织教学语言还得加强,对孩子的评价要做到生动有趣。做到用语气语调的变化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问题思考:一年级的孩子有必要进行小组活动吗?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轻重》教案范本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4)小组讨论,汇报.

    (5)教师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并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尽可能给予演示.同时,要考虑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动四:总结探索结果

    (一)教师介绍生活中的测量物体重量的

    咱们班的同学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我们的前人就是根据你们的这些想法发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种能够准确的测量出物体重量的.而且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你们见过吗?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出示图片:练一练1

    2.出示图片:练一练2

    3.出示图片:练一练3

    (三)不知不觉当中,一节课就要过去了,你们上得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因为我觉得你们个个都很出色.你觉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获?又有那些进步?这节课咱们班谁最棒?哪个小组最值得你学习?

    教学设计 点评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注意让学生亲身经历比较的过程,通过多个实验,比较物体的轻重。教学时,教师自创情境,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引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比较轻重的过程,感悟出比较轻重的具体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

    左重右轻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与理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为学习10以内的加法做铺垫.

    活动准备

    1.天平

    2.1克、3克、4克、5克、6克的砝码各1个,2克的砝码2个

    活动题目

    在天平的右边放入2克和6克的砝码各1个,天平的左边放入5克的砝码1个,现在天

    平是左轻右重.从剩余的4个砝码中任意选择两个,放入天平的托盘上,以改变现在天平左轻右重的情况,可以怎样放?

    活动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操作.

    2.总结方法.

    3.分组演示并说明.

    参考答案

    方法一:只在左边放.

    1.使天平左右平衡:

    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2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2+5=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2.使天平左重右轻:

    (1)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3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2)在左边放入质量是1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1+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3)在左边放入质量是2克、3克的两个砝码,由于2+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4)在左边放入质量是2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2+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5)在左边放入质量是3克、4克的两个砝码,由于3+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轻.

    方法二:在左右两边都放一个.

    左边放入质量是4克的砝码,右边放入质量是1的砝码,由于4+5=1+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轻重》教案范本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教材创设厨房的场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碗、苹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别比较辣椒和萝卜、萝卜和土豆的轻重,初步体会物体有大小和轻重。知道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简单推理,自己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场景引入,激发兴趣

    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 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

    [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并随机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根据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及乐于助人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既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又能学习数学知识。]

    二、 尝试比较,主动探索

    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呢!(出示场景图)

    1.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图,小组内互相你看到了什么。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比一比。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小的下面画○,并你是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教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学生也帮老师比一比,谁轻谁重。再请一两个学生上 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出示土豆与萝卜(重量相差不大),让学生想一想用掂一掂的办法是不是能比较出土豆和萝卜的轻重。

    出示支架,介绍支架,请学生借助支架来比较土豆和萝卜的轻重。(打开第6页,在重的下面画,轻的下面画○。)

    小结:用掂一掂或借助支架等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评:由学生的讨论轻松地引入到探索新知的环节,让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的位置上。]

    三、 活动深化,拓展应用

    1.活动一:套环游戏。

    谈话:现在小朋友做个游戏(出示教具:套环两套,请两名学生进行套环比赛,每人套3个套环),其他同学进行观察比较,互相谁套得准,谁套的环大,谁套的环小,并说出是怎样知道环的大小的。

    2.活动二(出示课件或投影)。谈话:瞧,小花猫和一群小鸡在争论什么呢!小花猫说:我重!4只小鸡说:我们和你一样重。小朋友来当裁判,看看一只小花猫和一只小鸡谁重?(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把结果填在书上第7页)

    3.活动三(幻灯出示狐狸、小鸡、小花猫场景图)。谈话:狐狸想考一考小鸡和小花猫。狐狸说:我这儿有一个气球和一个小皮球,小花猫重,应拿重的,小鸡轻,应拿轻的,同学们,你们说它们应该怎样拿呢?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果: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轻。

    4.活动四(幻灯出示大象)。谈话:大象伯伯说话了,你们懂得了这么多的知识,我给你们买些水果吃,你们得说出谁重谁轻。(幻灯出示第4题的场景图)说一说这三种水果,谁最重?谁最轻?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评:教师把教材想想做做的习题巧妙地编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学生在听故事中学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 总结评价

    提问:你们能说一说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比较大小、轻重)。回家后把学会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再找一些实物比一比,好吗?

    [评:巧妙地把数学延伸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轻重》教案范本五

    课前创设氛围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乐乐星”(出示卡片),它笑得可真开心。小朋友们,请你来学一学它是怎样笑的,好吗?(学生自由尝试)今天,老师就希望小朋友们带着这样的笑容和我一起上一节开开心心的数学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师:星期六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他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小动物们最喜欢玩什么?(出示简易杠杆模型,模型两端各有一个吊篮)原来它们最喜欢玩的叫做飞上天的跷跷板。这时候,走来一只小兔弟弟和一只小兔妹妹(出示玩具),它们俩坐了上去(把两个小兔玩具分别放在模型两端的吊篮上)。

    2.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兔弟弟这边低,小兔妹妹那边高。

    生2:小兔妹妹上去了,小兔弟弟下来了。

    生3:小兔弟弟重,小兔妹妹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3:小兔弟弟把它这边压下来了,所以它比较重,小兔妹妹那边高高的往上翘起来了,所以它轻。

    ……

    3.小朋友们真厉害,能看出谁轻谁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出示课题,注意“轻”字用较浅的颜色,贴得高一些;“重”字用较深的颜色,贴得低一些。)

    (评析 借助学生玩“跷跷板”的经验来创设情境,让卡通小兔坐上了跷跷板,充满童趣,使学生对比较“轻重”的学习立刻就有了既新鲜又亲切的感觉,也激发了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地去探究。)

    (二)实践操作,体验轻重

    1.说一说。

    师:现在就请小兔休息一会儿,咱们大家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两样东西来比,一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生争先恐后举手发言。)

    生1:桌子和凳子比,桌子重,凳子轻。

    生2:我吃饭用的碗比勺子重。

    生3:大象和小象比,小象轻,大象重。

    生4:我爸爸买了1千克梨和0.5千克香蕉,一千克梨重,0.5千克香蕉轻。

    生5:我用象和蚂蚁比,象重,蚂蚁轻。

    生6:我用剑龙、霸王龙和翼龙比,霸王龙最重,剑龙最轻。

    ……

    (回答较精彩的学生很高兴地得到了一颗“乐乐星”。)

    (评析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积极发言,不仅举出了许多生活实例,而且大胆比较卡通形象的轻重,思路开阔,而且很有个性,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就应该是学生“自己的数学”。)

    一年级数学上学期教案

    《动物乐园》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数的大小,并且初步建立符号感。下面就是编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动物乐园》教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动物乐园》教学教案范本一

    教学内容:

    动物乐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比较多少的方法。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1、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

    2、会用“>”、“<” 、“=”表示比较的结果 。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听过骆驼和羊的故事吗?骆驼和羊通过比较,知道了高有高的好处,矮也有矮的好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也是“比较”,内容也和骆驼和羊的故事一样有趣。

    二、引导操作, 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等汇报的时候再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培凳稿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粗闭……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师:咱们先把熊和鹿做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

    动手操作: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直接根据数量多少来比较,还可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展示、配孝交流: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猜一猜: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么进行比较的?(如果学生不懂得表述“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发表意见。)

    认识 “=”

    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

    4 = 4 读作:4等于4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谁多?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①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 ③ 全班交流

    怎么比?{引导学生表述:--比—多(少)}

    师:5 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谁会写“>”?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可以用“>”表示吗?应用什么符号表示? 这个式子怎么读? 3<5(3小于5)。

    指导书写:“>”、“<”

    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引导发现: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说一说它们比的结果。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3、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 3 〇 4 小鹿比小兔----- 4 〇 5

    小熊比小猴多 4 〇3 小兔比小鹿----- 5 〇 4

    最多 最少

    4、填一填

    7 〇 3 4 〇 9 3 〇 3 5 〇 8 10 〇1

    2 >□ 6 >□ 6 = □ □= 8 □和□< 9 (这几道题,发数字卡片给小朋友,认为合适的都可以到台上来。)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小于:<、 大于:> 、等于:=

    开口对大数 尖尖对小数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动物乐园》教学教案范本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3、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会数10以内的物体个数。

    三、教学准备:

    数字卡、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

    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

    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

    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二)探讨数数规律

    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

    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

    小组甲: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小组乙:先数远的,再数近的。

    小组丙:先数上面的,再数下面的。

    小组丁:从左边数到右边。

    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

    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

    (三)及时强化,层层深入

    1、寻找身体上的数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数周围的实物

    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4、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动物乐园》教学教案范本三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的意识。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它们想比比看哪种动物来的只数多呢!你们想不想去参加它们的活动呀?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动物乐园图。

    师:小朋友们快看,动物乐园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好吗?请小朋友们自己在心里数一数,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

    2.汇报交流。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学生:4只小鹿,5只小白兔,4只小熊,3只猴子,2只小鸟。)

    3.动手操作。

    (1)师:谁愿意用动物头像来表示你观察到的图上的各种动物呢?

    (2)师:请其他同学也在下面摆一摆,你看到了几只什么动物?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3)学生摆完,引导学生观察评价,摆出来的和看到的一样吗?

    4.设疑激趣。

    师:来了这么多的动物,你们想了解一下吗?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我们把它们比一比好吗?(板书课题)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

    (2)汇报:我准备把……和……进行比较。

    5.探究方法。

    (1)认识同样多和“=”(熊和鹿比)。

    A.师:咱们先把熊和鹿作比较,那么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B.动手操作。

    比较两种动物谁多谁少,可以用摆的方法来比较,那么要怎么摆呢?让大家一眼看出谁多,谁少,或者同样多。请大家先想一想,再动手摆一摆。

    C.展示、交流。

    谁愿意到前面来摆一摆?其他同学摆的方法和他一样吗?有没有不同的摆法?(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摆出了不同的图形。)

    D.大家评议:黑板上的每一种摆法,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呢?

    (学生观察到用排队的方法,小熊排一队,小鹿排一队,一个与一个对齐,这样就可以很快比较出来。)

    E.认识“=”。

    ①揭示同样多:熊有4只,鹿也有4只,熊和鹿的只数一样,我们就说它们的只数……(“同样多”“一样多”)。

    ②认识“=”:熊有4只用数表示写几?鹿也有4只,用几表示?4和4同样多或者说相等,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它们的相等关系呢?谁知道?

    谁会写“=”?

    板书:4=4;读作:4等于4。

    ③指导书写“=”。

    (2)认识“>”“<”(兔和猴比、猴和鸟比……)。

    A.师:接下来你们想把哪两种动物进行比较?这两种动物怎么比较,比的结果是什么?可以先摆一摆,再说一说。

    B.独立思考。

    C.小组交流。

    D.全班交流。

    ①怎么比?

    ②比的结果?[引导学生表述:谁比谁多(少)。]

    (3)认识“>”“<”(5和3比)。

    A.师: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你们知道吗?

    谁会写“>”?

    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

    B.师: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还可以用“>”表示吗?

    那么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把大于符号调过方向。)

    “<”的名字叫小于号。

    这个式子3<5怎么读?(3小于5。)

    C.指导书写:“>”“<”。

    D.练习使用:“>”“<”。

    (练习中引导学生想办法分辨记忆“>”“<”。)

    E.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有的孩子说:口子大的朝大数;有的孩子说: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还有的孩子说:想到把“箭头符号”的一横去掉就是大于号了。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记住:相同数间用等于;开口大,朝大数;尖角小,对小数。)

    (三)练习与拓展

    1.师:在这么多的动物里面,哪种动物最多,哪种动物最少?(小鸟最少,小兔最多。)

    2.师: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同桌交流,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也可以用数字表示它们比的结果。

    3.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4.独立完成第13页练习题。

    小猴比小熊少3 ○ 4小鹿比小兔4 ○ 5

    小熊比小猴多4 ○ 3小兔比小鹿5 ○ 4

    最多最少

    5.填一填。

    :7 ○ 3 4 ○ 9 3 ○ 3 5 ○ 8 10 ○ 1

    :2 > □ 6 > □ 6 = □ □=8 □<9

    (四)总结

    这一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三、 教学反思 :

    我在教学的一开始,利用教材主题图创设情境,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我在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让学生自己在心里数一数,在班级汇报时说一说,在自己的桌面上摆一摆,引导孩子动脑、动口、动手,全方位地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记住“>”“<”对孩子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教学过程中,用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解决了学生记忆和使用符号的困难。

    整堂课的教学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了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动物乐园》教学教案范本四

    动物乐园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3页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

    (1)、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形成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的意识。

    (2)、形成对学习的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养成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来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来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

    师:小朋友们想的真多,那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况吧!(出示主题图)

    (点评:教师利用语言魅力,使学生感知校园的美丽,并通过故事情节将孩子引入动物世界的童话中去,从而激发学生愿意观察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 探究活动

    1、任意观察

    问: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师:数数图上的动物分别有多少。它们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伙伴吗?

    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点评:让学生尽情地看,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自主地、有兴趣地观察,自然感知各数,自我体会发展——数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渗透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形成对数的感知和表象,初步体会交流的快乐。)

    2、探讨数数规律

    师: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来数一数呢?

    (1) 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2) 汇报:你们是怎样数的?

    小组甲:先数数目小的,再数数目大的。

    小组乙:先数远的,再数近的。

    小组丙:先数上面的,再数下面的。

    小组丁:从左边数到右边。

    (3) 互评:你们认为你们组的数法有什么优点?你们认为别的小组方法比你们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为他们提什么建议?

    (4) 教师小结:真能干,你们用不同的方法仔细观察了动物学校各个物体的数量,会正确的数出1~10各数。

    (点评:让学生在互相启迪过程中感知认识,完善认识,并感受到如何评价自己、评价他人和倾听他人意见。在看、数、听、说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交流信息、收集信息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化。课堂成了学生探索与交流、自由表达观点、实现心灵放飞的舞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三) 及时强化,层层深入

    1、寻找身体上的数

    (1) 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2) 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2、 数周围的实物

    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1) 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

    (2) 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3)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4、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点评:在整个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感官,看、猜、想、说、验,让学生主动探索,集体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估计的意识,使学生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有益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动物乐园》教学教案范本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小动物们都要来帮忙,可热闹了同学们相不相去帮忙呀?我们就去看看,到底来了哪些动物?(出示课件:场景1)

    2、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来了哪些小动物来帮忙?请你数一数、找一找。(反馈交流,请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二、引导比较、学习方法

    1: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数出了来帮忙的小动物的个数。现在动物乐园的老师要点名了,他想看看到底哪些动物来得多,哪些动物来得少。于是小动物们就争论起来了。(课件出示争论的场面及声音)小熊和小鹿争论得最激烈,你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呢?

    2:我们先来数一数小熊吧!出示课件(小熊从场景中跳出来)学生边看边数。小熊有多少只?(生反馈,师板书)我们再来数小鹿有多少只?课件出示小鹿,学生齐数。(板书)

    3:小熊现在要找小鹿当朋友,一只小熊只能找一只小鹿,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对比)(小熊4只,小鹿4只,它们是同样多的)

    同样多我们用什么表示呢?(我们用等号表示。4和4中间就用等号连接起来。)

    出示课件(等号)这就读作4等于4。(指导学生读一读,再学习等号的写法。)

    4:现在我们来看看小白兔和小猴子吧。(出示课件)

    请学生摆小圆片当作小白兔、小三角当作小猴子。

    师:现在你为小白兔去找小猴子作朋友,1只小白兔只能找1只小猴子作朋友,你们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操作后交流。)

    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所以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只比3只多。就是5比3大,5更大写在前面,3更小写在后面。

    那么5和3中间应该用一个符号表示,用什么呢?

    (出示课件)我们就用这个符号表示。

    >这个叫大于号。这就读作5大于3。

    (请学生读一读。)

    5: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大于3,那么谁更少呢?

    (小猴子比小白兔少,小猴子的3只比小白兔的5只少,也就是3只比5只少,就是3比5小。)

    3更小写在前面,5更大写在后面。3和5中间也要用一个符号来表示,猜一猜,我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我们用这个符号(出示课件),< 这个符号读作小于号。

    这个算式该怎么读?(请学生读一读。)

    6:师:刚才我们帮助小白兔和小猴子解决了谁多谁少的问题,学习了大于号和小于号,(指着板书)还知道了大的数在前,小的数在后,我们就在中间写大于号。

    小的数在前,大的数在后就在中间写小于号。你们会写了吗?

    (学生在书上练习写大于号和小于号。)

    写后进行反馈交流,并说一说怎样分清这两个符号,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引导发现:一条大鱼和小鱼,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口子大的朝大数;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三、合作交流、尝试比较

    1、师:刚才我们帮助了小鹿和小熊,小白兔和小猴子比较了谁多谁少的问题,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小动物进行比较,小组的是谁多谁少?怎样表示?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试着用符号表示书本13页反馈练习,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进行全班反馈。)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四、实践练习,巩固拓展。

    学生独立完成13页的填一填,完成后进行交流反馈。

    (有的方框里能满足条件的数不是唯一的,不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即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寻求其他的答案。)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又有些什么收获呢?(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4=4 4等于4

    5>3 5大于3

    3<5 3小于5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2页~第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谈话:1、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一次上数学课,请大家想一想,你认为数学课会学一些什么知识呢?

    2、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数数的知识。

    小朋友,你有几个手指头?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3、同桌互相数数。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郊外游玩。

    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郊游情境图:郊游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郊外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初步感知

    (1)提问:这是什么地方?在郊外,你看见了什州尺罩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蓝蓝的天空中有飘荡着朵朵白云,在灿烂的阳光下,鸟儿展翅飞翔,风筝快乐的飞舞,绿树成荫,小兔子、小青蛙欢快的歌唱,鲜花怒放,这里的景色可真美啊!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郊外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册闹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 提问:1个……学生接:1个太阳;2朵……,学生接2朵白云……

    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棵大树……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太阳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白云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大树、风筝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小鸟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巩固应用,内化困歼提高

    1、 找朋友

    课件出示:

    要求:把同样多数目的用直线连接,指名学生边说,教师边用直线随机连接。

    2、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件创设情境:练习

    [创设学生熟悉的景物情境,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3、 数身边的事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校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第一节数学课,以儿童乐园游玩作引子,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上课开始便能全心投入,进入一个学习状态〕。

    二、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情感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声情并茂的语言渲染,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切体验教师的可亲,课堂的可爱〕。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习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找找数娃娃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童话般的美丽场景,学生喜爱的童话人物,学得生动,练得有味〕。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第一节数学课,学习目的教育很有必要。用交朋友作比喻教育学生爱学数学,愿学数学,想学数学。达到延伸学生学习的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1。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习: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

    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培养数感,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

    3、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让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多媒体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

    1、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样的地方吗?

    (2)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

    2、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画掉一个,防止遗漏。

    3、总结方法

    (1)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的方法。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谈话:儿童乐园里每种东西有几个,我们怎样记录下来呢?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我们可以用点子来表示。

    (2)提问:你能用画点子的办法表示小飞机、蝴蝶、小鸟和气球的个数吗?

    (3)提问:这里还有三幅点子图,它们各表示多少个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从占面的大图画里找出它们各表示什么东西吗?说给同桌听。

    三、巩固深化

    1、在习题纸上画点子。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哪些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哪些数?找到后与好朋友交流。

    四、总结提升

    谈话: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课后记:学生刚入学不久,还不懂得如何与同桌交流,应该给学生更明确的引导。 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数一数》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教具:教学光盘或教学挂图、学具

    教时: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出示挂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4、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结果告诉小朋友,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数一数》教案7

    教学目标:

    1.在计数物品数量的活动中,初步了解学生对数数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基本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3.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情境图、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在今后的日子里你们要和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大家有信心学好数学吗?

    教师:学习数学首先要会数数,你会数数吗?那你能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探索新知

    1.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多媒体课件显示):这是一所漂亮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自己先看一看。

    教师: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引导学生逐一数出数量是1~10的人和物

    教师:大家都会数啊!真不错!我们能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数数目比较小的,再数数目比较大的?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

    教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教师:同学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一位老师、一栋教学楼、一个足球……)

    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出示相应的图片,并告诉学生,它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注意此时要帮助学生梳理语言,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2)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师:同学们再数数看,数量是“2”的东西都有什么呢?(配合学生的回答,依次贴出教科书4~5页上的各图片及对应的数字卡片。)

    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他数得对不对。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这样数有什么好处吗?

    教师:如果以后让你数数,你打算怎么数?(适时渗透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3.认读1~10各数

    (1)教师领读各数,同桌互相读一读。

    (2)教师打乱顺序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读。(为了了解学生认识这10个数的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安排一些游戏:如接龙数数游戏、跳数10个数等。)

    4.数身边的数

    教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都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周围或生活中有没有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的事物呢?

    学生不会说的话教师启发:数教室里的数(如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一行有几个课桌……);数自己身上的数(如你有几只手?你有几只眼睛……)。

    5.课后延伸

    教师:下课后数一数校园里的事物,看看有多少。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老师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三、全课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数了漂亮的小学校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希望同学们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