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
  • 2024-04-30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数学符号表示:(am)n=amn(其中m、n为正整数)3、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先把积中各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等于积中各因式乘方的积。那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1—3

首先要预习课本把书上的例题都搞懂然后再预习下课后练习 如果觉得差不多了可以买本学习资料看看试着做一些上面的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好好卷答案

学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计划本身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计划对学习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制定好的学习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3、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4、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

5、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余角:两个角的和为9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7、补角:两个角的和为180度,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

8、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其中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就是对顶角。

9、同位角:在“三线八角”中,位置相同的角,就是同位角。

10、内错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位置错开的角,就是内错角。

11、同旁内角:在“三线八角”中,夹在两直线内,在第三条直线同旁的角,就是同旁内角。

1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开始,到精确的那位止,所有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课程

七年级期末复习辅导(二)

基础知识部分

1.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2.5cm和1.3cm ,则它的第三边可以是

2. 下列各图中,正确画出AC边上的高的是()

A、B、C、D、

3. 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4.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55°和65°,这个三角形的第三个外角的度数是

5. 如图,能用AAS来判断△ACD≌△ABE需要添加

的条件可以是

6. 下列各条件中,不能唯一作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已知两条直角边 B.已知两个锐角

C.已知一锐角及其邻边 D.已知一锐角及其对边

基本技能部分

1. 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如图3所示的四块(图中所标1、2、3、4),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大小一样的三角形玻璃?应该带()去

A、第1块;B、第2块;

C、第3块;D、第4块;

2. 如图,已知∠ABC=∠DCB,现要说明△ABC≌△DCB,则还要补加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3. 如图,用直尺和圆规按下列要求作图:

(1)作出△ABC的角平分线CD;

(2)作出△ABC的中线BE;

(3)作出△ABC的高AF和BG

(要求有明显的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4. 如图,已知AB=AC,BD=CE,请说明△ABE≌△ACD

5.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边上的高,且CD、BE相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

6.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C、BC边上的

点,若△ADB≌△EDB≌△EDC,则∠C的度数为

7.如图,△ABC中,AB=AC,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D、CE交于点O,且AD=AE,连结AO,则图中共有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

8. 请你找一个长方形的纸片,按以下步骤进行动手操作:

步骤一:在CD上取一点P,将角D和角C向上翻折,这样将形成折痕PM和PN,如图20所示;

步骤二:翻折后,使点D、C落在原长方形所在的平面内,即点D′和C′,细心调整折痕PN、PM的位置使PD′,PC′重合如图21,设折角∠MPD′=α,∠NPC′=β

(1)猜想∠MPN的度数;

(2)若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并改变α的大小,猜想:随着α的大小变化,∠MPN的度数怎样变化?并说明你猜想的正确性。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

第一章

(一)运用公式法:

我们知道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互为逆变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把多项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 a2-b2=(a+b)(a-b)

(2)语言:两个数的平方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个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时,各项如果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 和 (a-b)2=a2-2ab+b2反过来,就可以得到:

a2+2ab+b2 =(a+b)2

a2-2ab+b2 =(a-b)2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这两个数的积的2倍,等于这两个数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这样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两个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七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是 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个因式分别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a°=1(a≠0)

a的-p次方=a的p次方分之一(a≠0,p是正整数)

4 整式的乘法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5 平方差公式

(a+b)(a-b) =a的平方+ b的

平方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

6 完全平方公式

(a+b)的平方=a 的平方+2ab+b的平方

(a-b)的平方=a 的平方-2ab+b的平方

7 整式的除法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以上就是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的全部内容,第一章是 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个因式分别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