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高中 > 高一

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物理高一必修一归纳公式

  • 高一
  • 2023-06-07
目录
  • 物理高一必修一归纳公式
  • 高中高一物理公式大全
  •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表
  • 高一物理必修公式总结表
  • 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汇总

  • 物理高一必修一归纳公式

    学好物理很重要的一点事要记熟众多的物理公式,而高一的新生们很难再段灶山没时间内记住这么多的物理公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物理的公式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物理的公式1

    一、自由落体运动公式总结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总结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三、有关摩擦力的知识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 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静摩擦力,即0≤f≤fm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隐纳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唯缓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四、常见的力公式总结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静摩擦力)

    五、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总结

    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高一物理的公式2

    一, 质点的运动(1)----- 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 / t (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 2 –V0 2=2as

    3.中间时刻速度 Vt / 2= V平=(V t + V o) / 2

    4.末速度V=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 / 2=[(V_o2 + V_t2) / 2] 1/2

    6.位移S= V平t=V o t + at2 / 2=V t / 2 t

    7.加速度a=(V_t - V_o) / t 以V_o为正方向,a与V_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V_o):m/ s 加速度(a):m/ s2 末速度(Vt):m/ s

    时间(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 1m/ s=3.6Km/ 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_t - V_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

    2) 自由落体

    1.初速度V_o =0 2.末速度V_t = g t

    3.下落高度h=gt2 / 2(从V_o 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 t2 =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度直线运动规律。

    (2)a=g=9.8≈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 竖直上抛

    1.位移S=V_o t – gt 2 / 2 2.末速度V_t = V_o – g t (g=9.8≈10 m / s2 )

    3.有用推论V_t 2 - V_o 2 = - 2 g S 4.上升高度H_max=V_o 2 / (2g) (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_o / 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

    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 、 力(常见的力、力矩、力的合成与分解)

    1)常见的力

    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 m/s2 ≈10 m/s2 作用点在重心 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 k:劲度系数(N/m) 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μ:摩擦因数 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fm为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 m_1m_2 / r2 G=6.67×10-11 N·m2/kg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 Q_1Q_2 / r2 K=9.0×109 N·m2/C2 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 q:电量C 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 I L 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 当 L⊥B时: F=B I L , B//L时: F=0

    9.洛仑兹力f=q V B 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 当V⊥B时: f=q V B , V//B时: f=0

    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N一般视为fm≈μN (4)物理量符号及单位

    B:磁感强度(T), L:有效长度(m), 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5)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矩

    1.力矩M=FL L为对应的力的力臂,指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点)的垂直距离

    2.转动平衡条件 M顺时针= M逆时针 M的单位为N·m 此处N·m≠J

    三.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_x= V_o 2.竖直方向速度V_y=gt

    3.水平方向位移S_x= V_o t 4.竖直方向位移S_y=gt2 / 2

    5.运动时间t=(2S_y / g)1/2 (通常又表示为(2h/g) 1/2 )

    6.合速度V_t=(V_x2+V_y2) 1/2=[ V_o2 + (gt)2 ] 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 tgβ=V_y / V_x = gt / V_o

    7.合位移S=(S_x2+ S_y2) 1/2 ,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 tgα=S_y / S_x=gt / (2V_o)

    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S_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

    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

    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 / t=2πR / T 2.角速度ω=Φ / t = 2π / T= 2πf

    3.向心加速度a=V2 / R=ω2 R=(2π/T)2 R 4.向心力F心=mV2 / R=mω2 R=m(2π/ T)2 R

    5.周期与频率T=1 / 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 弧长(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频率(f):赫(Hz)

    周期(T):秒(s) 转速(n):r / s 半径(R):米(m) 线速度(V):m / s

    角速度(ω):rad / s 向心加速度:m / 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具体某个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2)做匀速度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

    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但动量不断改变。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 / R3=K(4π2 / GM) R:轨道半径 T :周期 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

    2.万有引力定律F=Gm_1m_2 / r2 G=6.67×10-11N·m2 / 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 g=GM/R2 R:天体半径(m)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V=(GM/R)1/2

    ω=(GM/R3)1/2 T=2π(R3/GM)1/2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_1=(g地

    r地)1/2=7.9Km/s V_2=11.2Km/s V_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 / (R+h)2=m4π2 (R+h) / T2

    h≈36000 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心=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的公式3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5)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一物理的公式总结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一物理公式汇总大全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大全2020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一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高一必修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高一物理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和公式中的符号有特定含义,如果理解出错或理解不透彻,在应用中就难免出错,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0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0/2分析纸带常用

    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02+Vt2/2]1/2 6.位移s=V平 t=V0t+at2/2

    7.加速度a=Vt-V0/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分析纸带常用逐差法求加速度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

    强调:1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平均速率=路程/时间;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0/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猜源迅定式决定于F/m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0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强调: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0t-gt2/2 2.末速度Vt=V0-gt 3.有用推论Vt2-V0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0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0/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常见的力

    1.重力G=mg 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胡克定律F=kx {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3.滑动摩擦力F=μFN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4.静摩擦力0≤f静≤fm 与物体穗此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5.万有引力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6.静电力F=kQ1Q2/r2 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7.电场力F=Eq 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

    8.安培力F=BILsinθ 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

    9.洛仑兹力f=qVBsinθ θ为B与V的夹角,裂伍当V⊥B时:f=qVB,VB时:f=0

    强调: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

    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

    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 ;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用力的平衡或运动定律解决;

    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 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强调手脑并用学物理

    物理是实验科学,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实验,尤其要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演示实验一定创造条件设法开出,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对于学生实验一定要强调人人动手,不能做“观众”;在课后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小实验、课外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上课时,强调注意力集中的基础上,要求每个同学都有一本草稿簿,便于边听课边在草稿纸上演算、分析,做到听课手脑并用。解题时要让同学养成边思考边画草图的习惯,提高利用图形、图象、框图进行分析的能力。

    学会理解归纳

    大多数女生在进入高中以后都比较刻苦,在学习之初都有良好的愿望,但往往事倍功半,这主要是方法问题。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对概念、规律的学习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概念的理解包括定义、性质、物理量的单位以及与其它物理量的关系都需要弄清,规律的发现、内容、适用范围及如何用也都需要掌握。课后应做一定的练习巩固知识,注意独立思考和各种创造思维的应用,对练习中的错误要找出原因,及时弥补才能提高,这一点也适用于测验以后,做到考后100分。复习时教师要教会女生归纳、总结,将厚书读薄,理出知识的主线,使知识条理清楚,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对练习、测验中同种类型的题目、易错的题目要注意归纳、收集,便于复习。教师通过对女生学法的指导,提高了她们的学习能力,她们在成功学习的同时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它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有利于克服女生思维呆板、思路多年来狭窄的缺点。“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思”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办法;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题多解的例题,要特别讲解清楚,并要求课后务必整理一遍;对于已知条件字母化、物理过程不明确的开放性习题,要与同学一起分析出现各种情景的可能性,讲清为什么会出现这几种情景的道理,以及思考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通过画草图揭示出各种可能性的思维.

    高一物理必修1公式表

    内容如下: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腔巧)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相邻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物理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有: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2、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敬局,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4、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亮圆让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

    5、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高一物理必修公式总结表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公式归纳: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ρ=m/V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此唯体在液体的视重(测量值)。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竖肆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F1:动力,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F=G物,S=h,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F=(G物+G轮)/2,S=2h,G物森纤培: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F=(G物+G轮)/n,S=nh,n:承担物重的段数。

    机械功W(J)W=FsF:力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高中物理必修一所有公式汇总

    物理高一必修一公式如下:

    1、速度Vt=Vo+at。

    2、重力:G = mg。

    3、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 (F1>F2)。

    4、位移s=Vot+at²/2=V平t= Vt/2t。

    5、牛顿第二定律:F合=ma。

    6、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7、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8、W总=△罩粗Ek (动能定物闭镇律)。

    9、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10、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11、动能:Ek = mv2动能为标量。

    12、重力势能:Ep = mgh重力势能也为标量,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

    13、动能定理:F合s = mv - mv。

    14、机械能守恒定律:mv + mgh1 = mv + mgh2。

    15、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

    16、滑态茄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

    17、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