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那么,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上第一章没什么
第二章:1.正数、负数的概念,以及0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
2.正整数、负整数、0统称为整数,正分数与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越往左数越小,越往右,数越大,距原点越远的数绝对值越大,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0,这点叫做远点
4.数轴上表示一个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5.在数轴的两个点中,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6.符号不同,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正数的相反数比原数小,负数的相反数比原数大
7.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 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称,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需要的话可以去网上下载....
初中苏教版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
第二章 有理数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数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七年级下册
第八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
8.1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8.2 探索平行线的性质
8.3 图形的平移
8.4 认识三角形
8.5 三角形内角和数学活动
第九章 幂的运算
9.1 同底数幂的乘法
9.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9.3 同底数幂的除法
第十章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
10.1 单项式乘单项式
10.2 单项式乘多项式
10.3 多项式乘多项式
10.4 乘法公式
10.5 乘法公式的再认识——因式分解
第十一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1.1 二元一次方程
11.2 二元一次方程组
11.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1.4 用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十二章 图形的全等
第十三章 数据在我们周围(二)
第十四章 感受概率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
第二章 勾股定理与平方根
第三章 中心对称图形一
第四章 数量、位置的变化
第五章 一次函数
第六章 数据的集中程度
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利用不等式进行估算
第八章 分式游戏
第九章 反比例函数实例调查
第十章 测量物体的高度
第十一章 尝试“证明”
第十二章 估计袋子中红球的白球的数目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画画.算算
第二章 矩形绿地中的花圃设计
第三章 白纸与证明
第四章 制作冰淇淋纸筒
第五章 估计时间
第六章 用计算器模拟实验估计生日相同的概率
九年级下册
第七章 校园景观设计
第八章 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第九章 香烟浸出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略)
第二章 有理数
一、正数和负数
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表示正数时,-a是负数;当a表示负数时,-a是正数;当a表示0时,-a仍是0。(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
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
3.0表示的意义 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
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未完:参考资料:https://wenku.baidu.com/view/49f368483b3567ec102d8acb.html
展开全部
没什么紧张的顺其自然,我当初也和你一样,但是到了初中你会发现初中的数学的思维方式更加不同,十分有魅力。那我和你说说都学了什么把,关于有理数类似于小学里老师常说的自然数什么的,不过比那个复杂。然后就是代数式,说白了原来用数字运算,现在用英文字母运算。在后面就是解方程,当然与小学的方程不同,比小学的难。在后面就是几何了,一堆图,然后找关系。希望对你有帮助。求采纳
第一章 我们与数学同行第二章有理数 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 三视图、图形的变化、展开与折叠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1线段、射线、直线6.2 角 6.3余角、补角、对顶角 6.4平行 6.5 垂直
以上就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