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那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要可以做两个实验:1、高锰酸钾溶解:器材:高锰酸钾、小勺、烧杯、水。结论:紫色液体云雾状散开。2、酒精灯的使用:步骤:打开灯帽,用火柴自下而上斜点灯芯,在外焰加热,完后用灯帽盖灭,拿起再盖。
四年级科学上教学要点:(教育版)
天气
1、天气符号:(太阳)晴、(云、半个太阳)晴天多云、(一朵半云)阴、(一朵半云下面斜点)雨;风:(小旗下垂)0、(小旗飘起来一点)1、(小旗飘起来)2 。
2、温度:用°C表示摄氏,用°F表示华氏。
3、温度计的使用:轻拿轻放;液泡朝下;平视。
4、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更准确。
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小草、小纸片飘向的相反方向就是风向。)
6、八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7、风向标的制作:把硬纸剪成箭头箭尾,插入吸管两头固定,用大头针穿过吸管中点插到铅笔的橡皮擦上。
8、雨量器的制作:在纸条上按10毫米间距刻上刻度,将纸条固定在透明的玻璃杯上。
9、把雨量器放在阳台上测量吵雀轿(天):10毫米:小雨,25毫米:中雨,50毫米:大雨,100毫米:暴雨。
10、云分三类:积云、层云、卷云。
11、积云像棉花,低黑下雨;层云多满天,灰暗下雨;卷云棉拉丝,冷天出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 四个单元组成。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键游纤、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年级科学上复习
天气
1、 天气符号:(太阳)晴、(云、半个太阳)晴天多云、(一朵半云)阴、(一朵半云下面斜点)雨;风:(小旗下垂)0、(小旗飘起来一点)1、(小旗飘起来)2 。
2、 温度:用°C表示摄氏,用°F表示华氏。
3、 温度计的使用:轻拿轻放;液泡朝下;平视。
4、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更准确。
5、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小草、小纸片飘向的相反方向就是风向。)
6、 八方: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7、 风向标的制作:把硬纸剪成箭头箭尾,插入吸管两头固定,用大头针穿过吸管中点插到铅笔的橡皮擦上。
8、 雨量器的制作:在纸条上按10毫米间距刻上刻度,将纸条固定在透明的玻璃杯上。
9、 把雨量器放在阳台上测量(天):10毫米:小雨,25毫米:中雨,50毫米:大雨,100毫米:暴雨。
10、云分三类:积云、层云、卷云。
11、积云像棉花,低黑下雨;层云多满天,灰暗下雨;卷云棉拉丝,冷天出现。
12、天气谚语: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天上钩钩云,地上水淋淋;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
溶解
13、能溶解的物质有:盐、糖、醋、酒精、胶水(慢)、高锰酸钾等。(可蒸发分离出来)
14、不能溶解的物质有:面粉、沙子、食用油等。
知识在人群的分布与构成,决定了这人群的进化级别与方向,人的生命只是人类知识构成,知识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目录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知识点声音
1-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
1-1有的声音听上去悦耳,有的听上去刺耳。
1-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1-2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发声就会马上停止。)
1-2 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义、吹竖笛都会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1-2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P5)
1-2发声时,声带变紧,快速振动,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1-3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1-3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报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 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除法(两位数除两位数和三位数脊肢除两位数) 2、角(测量角的樱顷世度数,需要用到量角器)乎册3、混合运算 4、平行与相交 5、找规律 6、观察物体 7、预算率 8、解决问题的策略 9、统计和可能性10、认数(万和亿) 11、用计算器计算 12、整理与复习
以上就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全部内容,1、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