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小学 > 三年级

三年级下册教案,三年级部编版下册教案

  • 三年级
  • 2023-06-06
目录
  • 三年级部编版下册教案
  •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 三年级下册专题教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大全

  • 三年级部编版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2.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皮空胡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数量关系式的意识;

    3.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1020×2140×1280×30

    小黑板出示。

    二、笔算

    小黑板出示:

    34×5467×1940×87

    集体反馈。

    三、完成复习第6题

    思考:怎么算总千克数?

    集体反馈时,提问:如果这三题,要你要一句话概括一下,你是怎么算的,你会怎么说?

    四、完成复习第7题

    然后指点回答。

    1.用35×90,得电脑的价格。

    2.电脑的价格比计算器的价格多多少元?

    3.电脑的价格与计算器的价格一共多少元?等等。

    五、完成复习第8题

    集体解答。

    六、研究一个数与11相乘的规律。

    出示:

    24×1135×1157×11

    完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个数与11相乘有怎么的规律?

    最后通过竖式引导得出:一个数与11相乘,只要将这个数两边位,中间加,还要注意进位就可以了。

    然后用比赛的形式完成思考后面的填空题。

    七、补充作业。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

    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亏中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指名日历有什么燃拦作用呢?

    师:日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认识

    (1)师:(出示2004年的年历)同学们从这张年历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日子(学生回答)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年历,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学生填表)

    (2)请3名学生拿上来展示,并说出每个月的天数。师:从你们的表中可以看出各月天数有哪几种情况?(学生回答,师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3)师:(展示课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统计表,你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把讨论的情况写在纸上)

    (4)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展示概念课件:大小月概念(一个月31天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2、闰年、平年认识

    (1)师:同学们,大小月中怎么没有2月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出的1995——2004近十年2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2)猜测:1994年、1993年、2005年、2006年的2月有多少天?

    (课件展示万年历进行验正)

    (3)教师展示闰年、平年概念课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闰年。

    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主要是看哪一个月的天数呢?(2月)

    (4)质疑:刚才我们知道了2月的天数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随便说出几个年份,让老师说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出2月是多少天。

    (5)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判断的吗?讲解求闰年的方法(教师展示课件)。

    反馈练习:给出1949年、1997年、1999年、2008年年份让学生分小组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6)师:同学们会判断平闰年了,但知道闰年、平年是怎么来的呢?(教师展示课件讲解平闰年的来历)

    (7)师:我们知道了闰年、平年的来历,那么一般多少年闰一年呢?(4年)为什么又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说法呢?(展示课件说明)

    3、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1)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并握成拳头。师展示课件:拳头记忆法。

    (2)速记儿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闰年二是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quot;(老师对"腊"字说明,请学生齐念)

    (三)形成应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解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理解没有,我们来做小游戏好吗?

    1、拖水果(判断大小月)

    利用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完成。

    2、做做小侦探(一个罪犯经过整容,拿着一张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关,可还是被警察一眼识破,这是为什么?)

    3、判断平年闰年,让学生到电脑前输入不同年二月的天数。

    4、(分组讨论完成)小星的故事(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刚好是两个月,是哪两个月呢?如果是61天呢?60天呢?59天呢?)

    (四)实践操作

    教师给出2005年一月日历,请学生利用学具制作一张2005年二月的日历,全班交流。

    (五)情感激励,总结评价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你认为各位小朋友学习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最棒?你将给他几颗星呢?请你评一评?

    (六)板书设计(略)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课本P2—P3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附页1”图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笑笑要到文具店去买文具,可是文具店里的标价牌上的标价是笑笑第一次看到的,她不会读了,想请同学们帮帮忙。

    二、玩中学

    1.创设情境,激活先前的生活经验,感受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1)出示文具标价牌,学生仔细观察,并将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

    铅笔0。50元尺子1。06元笔记本3。50元

    书包45元水彩笔16。85元钢笔8。00元文具盒12元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数那一类中每一种文具的单价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同桌互相检查核对。

    2.观察对比,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并进行比较,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2)说明像3。50,1。06,16。8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认识小数点。

    (3)简单介绍小数的来历。了解小数的读法,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

    (4)用小数的形式写一写文具的单价,再读一读。(可以写书上的,也可以写生活中自己熟悉的单价。)

    (5)小讨论:小数点重要吗?(小明把笔记本的单价3。50元写成0。35元,会造成什么后果?让学生议一议,交流后汇报。)

    3.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小数,如有的学生说不出来,可留作业,让学生去生活中找一找,下次课前再交流。

    4.试一试。

    独立完成“试一试”中的习题,同桌互相反馈。

    三、学中做

    1.写一写,读一读。完成“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己理解题意,独立完成。注意指导“一张20元的人民币与一枚5分硬币一共是多少钱”这一小题的写法、读法。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四、做中得

    数学游戏。完成“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在语文教学之前,你有准备一份语文教案?它对你的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学对于学生心灵的抚慰作用是无法磨灭的,它给予了学生温馨和美感。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介、订、纠、迈、寿、攻、吨、矿、妻、岩、临”等11个生字。

    2、阅读课文,知道矿矿是怎样查阅资料完成他关于“蓝鲸”的研究的,了解矿矿写的论文的大致内容。

    3、从阅读“矿矿的研究”中,使自己生发感慨、感悟,甚至研究与创造的冲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阅读“矿矿的研究”中,使自己生发感慨、感悟,甚至研究与创造的冲动。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教师和学御燃没生提前准备黄全愈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首先向孩子介绍黄全愈,而后过渡到他在国外上小学的孩子。

    黄全愈,美籍华裔教育的学者。2000年出版《素质教育在美国》,成为当年国内非文艺类的第一畅销书。2003年,黄全愈又推出了“镇纳新书”《生存教育在美国》和《“高考”在美国》。其他的请学生介绍。

    2、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全班交流。

    比如:“纠缠”;另外“迈阿密大学”可以看图片或由教师介绍;

    (除了要求认的字、词语外,学生还有可能提出“抱怨”等,教师给予及时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指名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进行交流,即文中语段蠢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引导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交流)

    3、我明白了矿矿要写蓝鲸的研究论文,得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爸爸对儿子的能力表示怀疑。

    4、矿矿在妈妈的陪同下借阅了许多关于蓝鲸的书籍,在矿矿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爸爸也学到许多知识。

    5、讲矿矿完成了他的蓝鲸研究报告,这是爸爸看到的最简短最感兴趣的论文。 以上交流的重点是体会矿矿的认真和执着,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可以补充矿矿在美国学习的一些常识。(见参考书)

    6、讨论:读了课文,你有过矿矿这样类似的研究成果吗?

    7、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8、整体回顾全文。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本课要求认识11个生字,要求掌握“介、订、纠、迈、寿、攻、吨、矿、妻、岩、临”等11个生字。教学中注意比较“介——分”是“人”字头,不是“八”字头。

    2、用形声字比较字形的方法记忆“订、攻、吨、矿”等生字。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把孩子领到图书室,或者把孩子引导到丰富的生活,去问父母、大人或者街坊邻居,或者某些专业人士,让孩子从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营养,也像矿矿一样完成自己的研究成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2、联系已学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对寓言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具准备:陶罐和铁罐各一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看一看,老师讲台上摆的是什么?板书(陶罐和铁罐)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学在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3、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自由发言。

    3、师归纳。

    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1、听19自然段的录音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铁罐自命清高,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

    板书:奚落

    2、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奚落的意思。

    奚落:用尖刻的话数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3、这几个自然段也就是常讲铁罐常常用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

    4、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

    ①陶罐的短处是什么?铁罐又是凭什么来奚落陶罐的?

    ②铁罐用了哪些尖刻的话数说陶罐的短处(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③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请同学们边读就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5、生回答老师的问题

    6、小黑板出示对话,体会各自态度。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陶罐一开口就是你敢碰我吗?它的意思就是陶罐敢不敢碰它,<不敢>。它根本就没有把陶罐放在眼里,它称呼陶罐陶罐子直呼其名,说明它有没有礼貌?<没有>。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个能够体现铁罐态度的词来。<傲慢>。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理,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不敢,铁罐兄弟。陶罐有没有生气?<没有>。它不但没有生气,还很礼貌地称呼它为兄弟,并承认自己不敢碰它,说明陶罐怎么样?<很谦虚>。

    ②请同学们自学后面的句子,看看这些句子体现了陶罐和铁罐怎样的态度?铁罐:傲慢、狂妄陶罐: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

    ③请同学们看到书101页的插图,看一看,哪个罐子是陶罐,哪个是铁罐,为什么呢?

    7、指导朗读19自然段。

    ①通过19片段段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铁罐的傲慢、狂妄,陶罐的谦虚、忍让、不骄傲不自卑。我们就来分角色把19自然段读一读。

    ②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铁罐的傲慢、狂妄,读出陶罐的谦虚。

    ③分角色朗读:男生读铁罐说的话,女生读陶罐说的话。叙述的语句就由老师朗读。

    ④请两位同学把刚才读的内容演一演。

    四、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2、当人们发现陶罐时,人们的态度怎样?为什么呢?(高兴、惊讶)(它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没有,因为它只看到自己坚硬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易氧化的短处;同样陶罐也只看到自己易碎的一面,而没有正视自己易保存的一面。)

    3、从这则寓言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联系学生的课文和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五、总结课文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

    这则寓言采用了手法将陶罐和铁罐人格化,通过人格化的描写,告诉人们看待问题要,任何事物都有和。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比,更不能因此而。

    六、作业:

    把故事讲给弟弟妹妹听,告诉他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和别人的短处比,更不能因此而骄傲。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积累诗歌中的优美词语。

    2、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祖国的深深热爱。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个美丽、幸福的小姑娘,快乐地走遍了祖国的每一个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跟随她的脚步到祖国各地领略春的美景,你们高兴吗?(高兴)

    二、品读诗文

    1、 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带着幸福、快乐的心情一起来读诗歌的第一节。(学生齐读)

    2、 春天这个幸福的小姑娘都去哪了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诗歌的2—6节。

    学生自由读文。

    指名汇报(田野、河流、草原、山冈、村庄)

    师问:你是如何发现的?

    学生讲述各诗节构段方式。

    3、 是啊,春姑娘带我们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走过草原,走过山冈,走过村庄,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们先跟随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指名读第二节,一边读一边想,春姑娘的到来,祖国的田野有什么变化?(百花开放,农民开始播种,有的农作物都开始出芽了)

    你觉得春天的田野被作者描绘的美吗?都哪美?(学生讲解相关的诗句,并适当渗透拟人的修辞方法)

    谁愿意来读?

    4、 春天来了,河流又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诗歌的第三节,并画出能够表现河流变化的动词,讲一讲这一节的内容。

    谁来试着说一说?(学生抓住歌唱、汇合、滚、流、冲讲述河流的变化)

    从作者丰富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是啊,河流也充满生机,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听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品一品它那高兴的心情。

    5、 春姑娘走过田野,走过河流,还来到了哪里?(草原、山冈、村庄)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诗歌的第4、5、6节,把你最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谈一谈春姑娘的到来给那里带来的变化。

    学生自由读,学习小组展开研讨。

    全班汇报,抓住一节谈具体,并鼓励学生想象画面,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

    6、 跟随着春姑娘,我们走过了这么多的地方,你最想说些什么?(春天真美啊!……)

    作者也想说:多么美丽啊!祖国的春天,多么欢畅!

    诗歌的最后一节是对全诗的总结,你们觉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来读?(读出“欢畅”)

    全班齐读。

    三、欣赏意境

    1、 春天是每年都要来到的,世界上的国家都有春天,为什么这首诗的题目是“祖国的春天”呢?(作者喜爱春天,更爱自己的祖国)

    2、 是啊,我们要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融入到诗歌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老师为你们的朗读配上优美的音乐,希望你的朗读能带给大家美的享受。

    全班齐读第1、7节,指名读2—6节。

    四、拓展练笔

    1、 春姑娘还会给祖国的哪些地方带来变化?(街道、小院……)

    2、 你也试着像作者那样,用诗歌的形式写一写?

    3、 学生读自己的作品。

    4、 师小结:祖国的春天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微风细雨,蓝天阳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春的生机,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小萝卜头的故事》通过小萝卜头捉虫子、放虫子的所思所想,体现了小萝卜头固然身陷逆境,但他珍爱生命,渴望自由、对解放后的'生活充满希望。小萝卜头这种善良、乐观、向上、渴望自由的精神是他人性的闪光点。这也是他短暂人生的超人之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小萝卜头虽身陷困境,但是对自由生活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向往。解析小萝卜头对小虫子“一捉一放”的心理变化。

    3、由“骄傲”(例中学)“若有所思”(实践悟)两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由“骄傲”、“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吃着霉米饭长大,不知糖是什么味儿的小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小萝卜头。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关注小萝卜头,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2、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以情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思路。

    二、品读文章,例中学

    1、找学生读学案第一部分的要求。

    2、学生默读,师巡视并提出默读要求。

    设计意图;默读是三年级学生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默读习惯。

    3、汇报展示:

    预设:

    (1)小虫子外形的描写读中悟,指导朗读。

    (2)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小萝卜头动作的描写,体会小心翼翼。)

    (3)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失去了自由的人们看到飞来的小虫很亲切,小虫们似乎也很懂事,知道来陪伴这些禁锢已久的人们。)

    (4)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抓“骄傲”“并排在一起”两个词,体会小虫子可能在想什么?

    小虫可能在想: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我可以(),你不可以()。

    师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支架填补课文空白,降低了难度,多样选择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填补空白,实践悟

    1、小萝卜头这么喜欢小虫,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

    预设:

    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学生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2、“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3、学生练写

    4、展现学生作品

    5、师小结

    设计意图:体验情感,由动嘴说到动笔写,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迁移用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小萝卜头可能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及由这些生字所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注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思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第一课时

    课前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在故事里有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可爱的小兔……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童话中的朋友(出示丑小鸭的投影),大家看看它是谁?你们认识它吗?今天丑小鸭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动听的故事,下边就让我们一起去听听故事吧。(听录音机读课文)这个故事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26丑小鸭)齐读。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借助插图,理解内容。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词,初读课文,读通每句话。并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借助插图,再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自读效果,并予以评价。重点指导下列字的读音:

    “伸、闷”的韵母都是前鼻音。“钻”的声母是平舌音,“伸”是翘舌音。

    (1)读准字音。

    (2)理解词义。除了运用书,联系上下文,还可以通过让学生

    找近义词、反义词来理解。

    近义词:嘲笑——()伤心——()欺侮——()美丽——()

    反义词:丑——()讨厌——()仔细——()

    瘦——()幸福——()耐心——()

    4、老师范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5、自读全文,请学生你能读懂什么?没读懂的用“?”标出,先小组解决,如果小组解决不了再说给大家听,一起解决问题。

    过渡语:通过刚才大家所读的,所说的,看得出你们都能够掌握很多知识、大致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有一些问题,大家没读懂,提出来了,说明大家都有这种勤学好问的精神,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细致地学习这篇课文。

    二、讲读1~3自然段。

    指名读1~3自然段。

    1、思考:丑小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你从哪里读懂的?

    2、找出丑小鸭,让学生看看丑小鸭和其他鸭子的不同之处。

    3、从课文中画出描述丑小鸭样子的句子,了解大家叫它“丑小鸭”的原因。

    4、轻声读1~3自然段,你还能读懂什么?这三段主要讲了什么?

    三、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6丑小鸭

    又大又丑毛灰灰的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1~3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的命运怎样?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丑小鸭为什么会挨欺负呢?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它?

    2、读读课文,大家是怎样对待它的?它为什么离开了家?当时的心情怎样?

    3、品析词句,你读懂了哪些词语和句子?

    4、丑小鸭被迫离开了家,你们有什么感想?

    小结:丑小鸭很可怜,大家都很同情它,也想帮助它,说明你们都很富有爱心。

    5、指导朗读,用同情、关心、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第4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离开家以后,它又遇到了哪些事情?

    三、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第5自然段问:丑小鸭离开家以后遇到了什么困难?

    2、体会词语。

    3、用悲凉、同情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过渡语:丑小鸭在外面怎样过日子呢?

    四、学习第6、7自然段。

    1、在熟读的基础上体会:丑小鸭为什么“自个儿在水中钻来钻去”?

    这时它看见了谁?心里怎样想?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着重体会“晾奇”、“羡慕”。丑小鸭惊奇的是发现世界上竞有这么美丽的鸟;它羡慕的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天鹅那么漂亮,也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

    2、伴随着天气的变化,丑小鸭找到自己的家了吗?它是怎样过冬的?丑小鸭遇到困难以后都是怎样做的?

    体会“冻僵”、“幸亏”说明丑小鸭冬天无处藏身,处境悲惨,险些冻死。

    3、有感情地读6、7自然段,要读出丑小鸭命运的悲惨。

    五、学习第8自然段。(熟读)

    1、天气暖了,丑小鸭出来散步,它突然发现了什么?

    2、丑小鸭怎么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

    3、通过多读来理解内容,理清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弄懂句意。

    4、训练朗读:从“忽然”开始,要用惊奇、欣喜的语气朗读,表达出丑

    小鸭为自己命运的改变,愿望能够实现而十分高兴的心情。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有关天气、环境描写的句子画下来,并说

    说随着天气、环境的变化,它的命运如何变化。

    七、总结、扩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结:世界上的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要勇敢的面对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拼搏。

    八、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年级下册专题教案

    【篇一】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1)抄古诗试背

    (2)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简评:

    【篇二】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可贵的沉默》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词语、句子。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二、说教法和学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采取情境教学法、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营造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

    我的课堂结构是:表演导入——质疑导向——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表演唱《表情歌》,体验情绪的变化:快乐——着急――兴奋――难过——幸福,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中孩子们的情绪变化。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由于文章题目发人深省,所以上课伊始,我就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时学生会提出:“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沉默之后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为三个方面:

    热闹——沉默——热闹

    确定好了文章的基本框架后,学生进行自生探究,这样就为理解和探究作好铺垫,使探究确定了方向。

    接着进入教学的第二阶段——探究体验。

    探究定向后,我用信任而又带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反复读文,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难免有些片面,这时,我再让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由自主探究转为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读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后明白了,沉默前的热闹是爸爸妈妈给他们过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这里我设计了“点数”的情境:“谁的爸爸妈妈给你过了生日?有的请举手。”同学们纷纷举手。我接着煽情:“我要点数了。1,2,3……10。哇这么多,第一组10个,第二组11,12……21个,……那么第四组呢?”同学们兴奋极了,手举的高高的,生怕少数了自己,仿佛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主人公。接着我又问,那么又有谁知道爸妈的生日呢?只有三、五个同学举手。其他同学低下了头。在沉默中孩子们知错了,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思考;在沉默中孩子们在想办法弥补。而沉默后的热闹是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了不仅要感受父母的爱,更重要的是回报父母的爱,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在合作探究中突破教学难点:在沉默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还要回报爱的道理。同学们的情感得到了抒发,文章的主题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问题基本明朗化,我根据学生的学习汇报相机板书,并及时出示下列重点句子: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他们心灵演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道理。

    (2)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

    (3)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

    (4)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5)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比如:用欢快、高兴、得意的语调读孩子们兴奋地感受父母的爱的段落;用稍慢、沉重的语气读孩子们陷入沉思的段落;用稍快、兴奋的语调读孩子们回报父母的爱的自然段。

    总结全文后,进入教学环节的第四部分——拓展延伸

    首先,我推荐孩子们阅读《游子吟》及《弟子规》中《孝感动帝》、《黄香温席》等故事,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

    新课改要求中年级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或感受,并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人生,为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并突出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的宗旨,同时也为了强化学生知道回报父母的爱,对关心他的人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又布置了小作文《妈妈的爱》。

    四、说板书

    【篇三】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一、说教材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文章的字数不多,却把满池荷花的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题材,也是指导学生朗读和培养学生感悟能力、想象能力的好教材。这节课我力图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二、说教学目标

    本组课文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根据本课以上特点,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根据拟定的学习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教学难点是: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达到目标,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图文对照法;本文利用课文插图和《荷花》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想象。

    2、情境教学法,使学生感觉如临其境,易于理解。

    3、以读代讲法。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荷花美。

    四、说教学过程

    我是紧扣“美”字进行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感知美

    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我在设计《荷花》一课导入时,选用了猜迷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被激发,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形成“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师生交流后揭题板书。

    (二)自主探究,寻找美

    本文语言优美,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谈读后的感受,使学生整体感知荷花的美。然后再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画下来,反复诵读,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三)汇报交流,体验美

    学生通过上述两个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定会产生一些疑惑。在学生汇报交流具体描写荷花美的句子时,教师可随机出示图片或,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在读中理解、感悟。通过此环节,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了荷花的美,然后有滋有味地读出美,使教学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如在教学描写荷叶的句子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通过看图理解,有感情朗读,想象一池荷叶长势之美,并教给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这一学习方法。而“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让学生想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呢?谁来演一演?“冒”字用得好在哪里?紧接着又抓住“冒”字,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有感情朗读。

    又如,教学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句子时可分三步走:

    (1)让学生抓住重点词体会;

    (2)图文对照,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

    (3)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出它的美?”

    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比读、评读、表演读。最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画面。在感受了、体会了、读出了荷花的美后,教师还准备了贴画,要求他们在黑板上贴出荷花的美。

    (四)含情诵读,释放美

    在第二段体验美的基础上,第三、四段使美感进一步深化。教师深情引读: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学生饱含激情,接读第三段。然后,让学生想象,除了文中写到的三种姿势,荷花还会有哪些姿态?在理解“一大幅活的画”时,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像一下,活的画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体会了一池荷花的动态美,并在表达中抒发了美,释放了美。

    以此为契机,教师配乐范读第四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仿佛看到的画面,接下来课件展示动画,让学生想象说一说,似乎听见蜻蜓和小鱼对“我”说了什么话,还有哪些动物会来和“我”交谈,可能告诉“我”一些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思维将又一次被激活。这时,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朗读这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仿佛真的成了荷花,并为自己的美所陶醉。

    (五)整体回顾,欣赏美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欣赏优美的画面,尝试自己介绍荷花的美。

    (六)拓展延伸,深化美

    在这一环节,教师告诉学生,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荷花的诗篇,接着,伴随一首优美的民族音乐,教师出示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配图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并深情朗诵。之后,教师用课件展示满池荷花,让学生面对大自然描绘的美丽画卷,说出此时最想说的话。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从欣赏、感受荷花的美,延伸到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五、课外练习

    1、看课外书或上网查找有关荷花的古诗。

    2、作者把荷花写得多美啊!我也要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六、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的贴画和一个“美”字组成,让荷花的美再现在学生面前。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和教学水平,教师通常都会编写教案。那么一篇优秀的教案都有哪些特点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篇一: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

    《完璧归赵》

    【教学目标】

    1、识生字7个;积累含近义词素的成语;会使用“吩咐”和“嘱咐”。

    2、正确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点学习:读句子提出问题,并在课文中找有关句子。

    4、了解蔺相如完譬归赵的故事,体会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故事导入:《卞和献玉》。

    2、板书课题,激趣思考:“完璧归赵”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问题。

    2、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纠正读错的生字新词;指导读难读的句段)。

    3、交流:对“完璧归赵”的理解。(最后,找到“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这句话,板书并读一读。)

    三、结合以上句子,再读课文

    1、为什么“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呢?

    (1)引导学生学习第1-3节,并思考。

    (2)交流,然后指导朗读,体会赵王的无奈、蔺相如的坚定。(教师适当诠释蔺相如此行的重任。从国力来看,赵国只能答应交换;要是让秦王白白得到和氏璧,赵国就会被人小视。)

    2、蔺相如是怎样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的?

    (1)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脉络(要回宝玉、争取时间、派人潜送;参插《词句活动室2》)。

    (2)抓住蔺相如说的三句话展开教学。

    ①找一找:蔺相如一共说了几句话?哪几句话?

    ②说一说:为什么说这几句话?(看到秦王没有诚意,要回宝玉以争取主动;再一次试探秦王;争取时间把宝玉送回赵国。)

    ③读一读;秦王为什么乖乖就范?体会蔺相如的智和勇。(第1、3句话的理解,可以从秦王的反应表现入手,譬如:“信以为真”和圆吵历“只好同意”。第2句话作为重点来理解,可从蔺相如的动作、神情和语言入手。)

    四、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其它句子

    1、学生划出不理解的句子,并提出问题。

    2、在小组内通过联系上下文讨论解决。

    3、教碰裂师适当组织全班讨论。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用一二个词语评价蔺相如,并简单理由

    七、指导完成《词句活动室1》

    (1)补充完整。

    (2)提示学生注意每个词语中所填入的字词的意思。

    (3)再写几个类似的词语。

    八、作业:

    课外阅读《渑池会》、《将相和》。

    篇二: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

    《美丽的鹿角》

    教学目标:

    1、认识称、禁、撒、挣、等9个生字,学写鹿、赏、匀等13个生字。

    2、能通课文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根据词语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完成预习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语言,感悟文本

    1、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

    出示句子:“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象两束美丽的珊瑚!”

    (1)课文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鹿觉得自己的鹿角很美?——理解“精美别致”。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此时此刻鹿的心情是怎样的?(指导读出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赞美、自鸣得意的语气。)

    2、小鹿怎么样评价自己的腿?

    出示句子:“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2)你从小鹿的哪些表情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

    (3)指导朗橘搜读。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阅读提出明确的要求,让他们有目的地展开阅读,从而使阅读更加有效。】

    二、研读心情,体味变化

    1.是什么事让鹿改变了对自己角和腿的看法呢?

    2、师范读课文,学生倾听。

    3、运用语气词进行想像说话。(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1)当鹿灵巧地把狮子远远地甩在后面时,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了:“(),()!”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2)正在这时候,糟糕,美丽的鹿角被树枝挂住了!凶猛的狮子一看,机会来了:“(),()!”

    (3)小鹿却吓得直冒冷汗:“(),()。”

    4、多危险啊,经历了狮口逃生的鹿深有感触地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5、这时,鹿又会对角和腿说些什么?

    鹿对角说:“你虽然美丽,但是()。”

    鹿对腿说:“你虽然(),但是()。”

    三、领悟寓意,升华主题

    1、师生交流:从寓言里悟出来的道理。

    2、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引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学习了本篇课文,知道了事物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一味欣赏长处而看不见短处,是不对的;因为它的短处完全否定长处也是不对的,我们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拓展寓言故事《朋友与熊》。

    两个平常非常要好的朋友一道上路。途中,突然遇到一头大熊,其中的一个立即闪电般地抢先爬上了树,躲了起来,而另一个眼见逃生无望,便灵机一动马上躺倒在地上,紧紧地屏住呼吸,假装死了。据说,熊从来不吃。熊走到他跟前,用鼻子在他脸上嗅了嗅,转身就走了。躲在树上的人下来后,问熊在他耳边说了些什么。那人委婉地回答说:“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5、教师总结:点明寓言的特点。

    篇三: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

    《荒芜的花园》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学习5个生字“忌、茵、仆、允、勿、毒”,重点理解并积累词语:“毫无顾忌”、“忘乎所以”、“提醒”、“望而却步”、“杂草丛生”、“荒芜”。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花园前后的变化的原因,根据课文内容想像说话,了解贝尔太太不同的心情。

    3、获得“分享是快乐”的真切感受,体会与别人分享快乐,将会得到更多快乐。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入课题

    1、(板书:花园)(出示图片)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副美丽的图片,这是贝尔太太的一座花园,我请小朋友用一句话介绍一下这座花园。(学生说)

    2、教师小结:是啊,花园是个吸引人的地方,那百花争艳,花红柳绿,是休息放松的好场所。可是有这样一个花园,却一片荒芜,(补充板书:荒芜)读题。

    看图,解释荒芜。

    3、读题释题:文中是怎样描述这“荒芜的花园”的。自由读课文。找句子。划线。

    出示句子:几年后,有人再往这所花园去,却发现那里因为园子太大,走动的人太少而真的杂草丛生,毒蛇横行,几乎荒芜了。

    指导朗读:让我们一块来读读句子,感受这花园荒凉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初读课文。究竟这花园为何会变成这番情景?请大家分节来读读课文,要求不加字,不漏字,读通课文。齐读词语。

    2、师:谁时花园的主人?(贝尔太太)课文中还提到了谁呢?(年轻人、小孩子、老人……我们统称为游客),(板书:贝尔太太游客),他们与这座花园之间发生了什么关系?读一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尔太太、游客及花园的词语。解释词语。

    贝尔太太:生气孤独寂寞

    游客:毫无顾忌忘乎所以贪玩望而却步

    花园:又大又美杂草丛生毒蛇横?行荒芜

    三、细读文章,体会佳句

    1、贝尔太太的花园原本是如此美丽,以致于吸引了许多游客,让我们从书上看看他们的表现,先自己轻声读1-2节,再说一说。(出示填空)。

    出示:贝尔太太的花园又大又美,以致于吸引了许多游客,他们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太太的花园里来玩了。年轻人______,顽皮的小孩子______,悠闲的老人______,还有一些非常浪漫的人______。然而,贝尔太太却______。

    师;他们丝毫没有考虑到贝尔太太的感受。

    师:因为花园的美丽,人们毫无顾忌,以至于人们忘记了一切!然而这却使贝尔太太却觉得人们真是有点——忘乎所以

    2、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个花园后来都变得杂草丛生,它荒芜了,这里面有一个原因,请大家自己轻声地把课文当中描写荒芜的原因的段落轻声、快速读一遍,开始!

    师:读完之后,谁能够给我介绍一下原因?(读完一篇文章再用自己的话,那么这篇文章里的话就变成自己的话了。当你积累下越来越多这样的话,那你就会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了。)

    生:贝尔太太写了块牌子: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

    生:贝尔太太让仆人换了一块新牌子:欢迎你们来此游玩,为了安全起见,本园的主人特别提醒大家,花园的草丛中有一种毒蛇。如果哪位不慎被蛇咬伤,请在半小时内采取紧急措施,否则性命难保。最后告诉大家,离此地最近的一家医院在威尔镇,驱车大约50分钟即到。

    第一块牌子毫无效果,就如同在很多花园里都会写:保护绿化人人有责。很多人都毫无顾忌。后来,贝尔太太用这种方法威胁大家,大家相信了贝尔太太的话,就对这所花园望而却步了,于是再也没有人光临这所花园了,所以荒芜了。

    3、几年前,看看自己美丽的大花园和快乐的忘乎所以的游客,贝尔太太心里会怎么想呢?几年后,面对荒芜的花园,她又会说些什么呢?

    完成练习:

    贝尔太太看着花园内忘乎所以的游客,想:。

    生:他们总是来玩,把我的花园都踩得不知道像什么了。(贝尔太太多自私阿,她只知道自己拥有美丽的花园,却不允许其他人来玩。)(真是一位想象丰富的小朋友)(你的想象真丰富,大家需要向他学习)

    面对杂草丛生、毒蛇横行的花园,贝尔太太常常自言自语的说:

    生:如果当初我允许他们进来玩,那该多好啊。(恩,他知道后悔了。)

    生:如果我也能够把美丽的花园分他们一点,那花园就不会荒芜了。(是啊,如果贝尔太太当初能这么想就好了。)

    4、几年后,偶尔有人再往那所昔日充满快乐的花园去时,却发现——,一所快乐的花园变成了——荒芜的花园。“荒芜”的仅仅是贝尔太太的花园吗?

    师小结,再读课题:孤独、寂寞的贝尔太太——她的内心空荡荡的,犹如一座——荒芜的花园。

    5、同学们,如果我把每个人的心灵比作一座花园,当你的心灵充满了自私这种不好的品性的时候,你的心灵,这心灵的花园就会变得杂草丛生,是不是?所以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变成一个美丽的花园?需要什么来滋润它?

    6、一起来看课文中的句子: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

    如果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分享,充满了感恩,充满了友爱,充满了大方,充满了善良,这些好的品质,那么我们就一定很快乐,带着这样的体会一起来读一下最后一小节,预备,齐!

    7、学习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话要跟贝尔太太说吗?

    四、总结

    和大家一起分享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那么一份快乐就会变成千千万万份快乐,那么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四: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着“世界是大家的、各国人民是一家”这一主题选入了三篇讲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学习园地本组围绕着,体裁多样,内容丰富,篇篇充满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爱意。

    《太阳是大家的》以此为题,寓意“世界是大家的”,全世界孩子同在一片蓝天下,分享太阳的温暖、世界的和平和社会的安宁。

    《一面五星红旗》蕴含着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赞美。课文中的我尊重、热爱国旗的表现,换来他人对“我”的尊重。

    《卖木雕的少年》本文通过写“我”在非洲南部想买一个木雕,但因为过重无法购买,卖木雕的少年看“我”是中国人,特意送我一个木雕小象墩,而且不收钱的事,歌颂了少年的美好心灵和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情意。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由一篇通讯改写而成。写的是非洲国家阿尔及利亚发生地震,中国派出了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通讯是一种常用的新闻体裁,是对新闻事件、人物和各种见闻进行及时、详尽而生动的报道。它不光交代什么事,而且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情节、细节和有关环境气氛。

    【单元总体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词句、会写生字词。

    2、分析文章的内容,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世界人民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各国人民之间要相互关爱,世界才会更和平、稳定、发展。

    【单元教学建议】

    本组课文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明白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词句来感悟课文内容。

    在每课的教学末尾,可以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延伸开去,联系自己的经历过或读过的各国之间的感人故事,感悟世界和平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单元教学时间】

    《太阳是大家的》2课时。

    《一面五星红旗》2课时。

    《卖木雕的少年》2课时。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1课时。

    《语文园地》4课时。

    篇五: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

    《蝙蝠和雷达》

    教学要求:

    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

    自制、鹏博士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

    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

    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

    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

    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

    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第二课时

    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篇六: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全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2、了解小萝卜头虽身陷困境,但是对自由生活有着无限的追求和向往。解析小萝卜头对小虫子“一捉一放”的心理变化。

    3、由“骄傲”(例中学)“若有所思”(实践悟)两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由“骄傲”、“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情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吃着霉米饭长大,不知糖是什么味儿的小朋友,他就是我们的同龄人——小萝卜头。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关注小萝卜头,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2、谁来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以情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回顾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梳理课文思路。

    二、品读文章,例中学

    1、找学生读学案第一部分的要求。

    2、学生默读,师巡视并提出默读要求。

    设计意图;默读是三年级学生的起始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默读习惯。

    3、汇报展示:

    预设:

    (1)小虫子外形的描写读中悟,指导朗读。

    (2)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小萝卜头动作的描写,体会小心翼翼。)

    (3)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失去了自由的人们看到飞来的小虫很亲切,小虫们似乎也很懂事,知道来陪伴这些禁锢已久的人们。)

    (4)又飞来一只,他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抓“骄傲”“并排在一起”两个词,体会小虫子可能在想什么?

    小虫可能在想: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我可以(),你不可以()。

    师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支架填补课文空白,降低了难度,多样选择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三、填补空白,实践悟

    1、小萝卜头这么喜欢小虫,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

    预设:

    他正要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学生也可用自己的话说)

    2、“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展开想象,填补课文空白。

    3、学生练写。

    4、展现学生作品。

    5、师小结。

    设计意图:体验情感,由动嘴说到动笔写,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这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

    四、布置作业,迁移用

    “小萝卜头大概刚下课,他把每天读的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

    小萝卜头可能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动笔写一写。

    小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大全

    【 #教案#导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内容,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以下是为扮御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3.情感与态度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

    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

    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猫捉老鼠游戏。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玩过的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则的人。但有些同学认世亏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则的作用。

    1.没有规则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页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给规则分分类

    出示一组学校里、社会中涉及规则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各种不同的规则。学生看图,参与讨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

    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师:学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学生分享,并谈自己的感想。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61页下方的表格。

    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讨

    1.这样对不对?

    观点一:公园里乱扔垃圾不对,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着扔。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在公园里扔垃圾。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2.看图思考一一你会怎么办?

    件出示课本62、63页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搜缺神么好的办法?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守规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并监督、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2.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爱心的传递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明白得到帮助和给予帮助都是幸福的,都能收获快乐;懂得帮助他人时要注意方式方法。

    2.情感与态度

    真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怀。

    3.行为与习惯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4.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亲身经历、分析情境故事等形式,感受获得帮助以及提供帮助时的快乐,明白帮助他人之前需要用心了解他人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关心、帮助他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难点:帮助他人时注意方式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们都有爱心

    1.(展示教材64页图片)

    师:孩子们,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别人。请大家看这几幅图,你的感受如何呢?

    2.师: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曾得到过别人的哪些帮助?你当时有何感受?

    ①摔倒了,同学把自己扶起来,自己心里很感动。

    ②没拿笔,同桌借给自己,自己心里很感激他。

    ③下雨了,没有伞,同学送我回家,自己很感谢他的付出。

    3.师:你又曾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与大家分享一下。

    ①同学生病了,好几天没来学校。当他身体恢复健康回到学校后,我把自己的笔记本借给他,主动帮他补课。

    ②捡到钱包,归还失主。

    4.师:看同学们在讲述自己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都很感动和开心;在讲述自己帮助他人的时候,也很开心幸福。可见,助人为乐不仅能温暖他人,也能带给自己幸福。

    【设计意图:本活动设计意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体会自己得到帮助后内心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后内心的快乐和充实。】

    话动二:寻找身边的爱心使者

    1.师:关爱就在我们身边。有些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则是不露痕迹的,需要留心才能发现。下面我们来读一读教材第65页的《他们在偷懒吗?》

    2.师:找一找,他们的爱心藏在哪儿?你的身边有这样隐藏着的爱心吗?

    3.学生分组交流,派代表发言。

    4.师: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关心着我们,默默给予我们帮助。我们也要把自己的爱心装进每个需要帮助的人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社会的温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默默地关心我们,教导学生学会感恩、奉献。】

    活动三:善于帮助他人

    1.师:关心和帮助他人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教材第67页的图片。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2.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图中的小朋友遇到困难,却不愿意被帮助呢?

    3.学生分组讨论,班内交流意见,教师注意做引导。

    4.师:所以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用平等、友善、热诚的态度帮助别人,不嘲笑别人,以免使被帮助的人产生自卑心理,引起他们的反感。

    5.你认为什么才是正确的表达爱心的做法,演一演吧。

    6.学生班内表演。

    7.(出示教材68页“相关链接”)师:想一想,如果你是老年公寓的老人,你想对志愿者们说些什么呢?

    8.师:我们在帮助人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例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尊重他们的隐私和意愿;感同身受地了解他们的需要;以友善与热诚的态度帮助他们。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在帮助人的时候应该照顾到对方的感受。】

    课堂小结:

    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和劣势,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

    2.情感与态度

    感受现代交通的发达和便利,感受家乡交通的发展变化,为我国交通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自豪。

    3.行为与习惯

    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做到文明安全出行。

    4.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体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不同交通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询问长辈、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交通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交通方式带来的不同体验。

    难点: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引题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上学都是怎么来的?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的家住得离学校近,我家住得比较远,同学们猜猜我是怎么来的?

    学生回答问题:汽车(公交车)。

    师:对,我就是乘坐汽车这种交通来的。今天我们大家就一块聊聊“交通”这个话题。

    出示课题:四通八达的交通

    【设计意图:用谈话的方式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认识各种交通

    师:节假日的时候,同学们一定经常与父母出去玩。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去的时候都乘坐了什么交通呢?谁来?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依照学生说出来的交通的顺序,展示各种交通的图片。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调动学生冒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认识不同的交通运输,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而且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3.了解交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同学们在出行时选择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它们将我们载到祖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简直太方便了。现在请大家思考: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感受交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4.师小结:随着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的诞生,人们出行变得轻松起来,日行千里早已成为平常事。

    二、了解运输特点点,选对出行方式

    1.师:谁知道交通运输有哪些方式?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

    2.师:这些交通方式有什么特点呢?现在同学们以小组的方式来讨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各自的特点。每个小组选择1个讨论话题。

    3.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推选代表向全班展示。

    4.教师以课件的形式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的方式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使学生集思广益,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

    5.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现在老师可要出道难题考考大家了。

    国庆节期间,家住南京的宇涵一家要到大连旅游。妈妈很想坐轮船看看蓝蓝的大海,爸爸想节省交通的成本,宇涵则想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觉。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会如何设计他们的往返行程呢?不要忘了,要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愿望、每种交通的特点、出行费用等因素。(出示地图、每种交通的时速。)

    6.学生分小组设计,推选代表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

    三、七嘴八舌话交通

    师:无论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都会发现如今的交通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咱们一起来调查、了解一下家乡交通的变化。

    (1)交通的变化

    师:老师小时候上学,大多数时候是步行,家离学校又远,每次步行到校都要半小时左右,所以为了不迟到,每天都得早早起床。如果遇到雨雪天,那就得比平时起得更早,因为路不好走。

    师:课前我让同学们调查了自己爸妈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的情况,谁来分分享一下?学生讲述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师:以前我们能用的交通少,自行车算是不错的交通,更多时候是靠脚步行。那么,现在同学们都是怎么到学校来的呢?

    生:乘坐公交车、校车、电动车等来的。

    (2)道路的变化

    师:父母上学的时候,跟我们现在上学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道路不一样。以前的路是泥巴,很窄也不平摊,现在的路都是石子、水泥铺的,很宽阔、平坦。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以前大多数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都是沙石路、柏油路,宽阔、平坦而且干净,走在上面非常平稳、舒适。

    (3)这些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师:上面我们讨论了家乡交通的变化、道路的变化。那么这些变化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生:使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家乡的农产品也可以很方便地运输到外地,让更多的人品尝家乡的美味,同时增加了家乡人民的收入,促进了家乡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交通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益处。】

    四、向你致敬

    师:当我们感受到各种交通方式带来的便利时,我们不能忘记交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出行做出了贡献。

    出示:①火车站售票口售票员工作的情景。

    ②安检处、候车厅、检票口及车厢内工作人员工作的情景。

    ③筑路工人修建铁路、交通警察指挥交通、驾驶员驾驶机车等情景。

    师:大家这些平凡的工作人员起到的作用。想想如果没有他们,交通会陷入怎样的状况?学生思考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使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感恩那些为交通发展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护交通设施,遵守交通规则。】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现代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以及每种交通各自的优势,感受到了家乡交通的变化和发展,知道了现代交通的便利离不开交通岗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默默付出,学会了选择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

    4.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慧眼看交通

    教学目标

    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知道国家、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低碳出行,为解决交通问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身边的交通问题

    快速发展的交通,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交通发展带来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出示课件)

    交通拥堵、噪音、汽车尾气……

    二、深挖交通问题的本质

    1、交通问题还引发了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阅读79页“阅读角”)

    能源减少、扩建公路导致耕地减少……

    2、你还能想到哪些由交通问题引发的其他社会问题?播放交通拥堵时的音频,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交通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负面影响,我们是时候关注并解决这些问题了。

    1、看下面这幅图,你知道它是什么吗?(出示列车图片)

    磁悬浮列车被称为“绿色交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介绍: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磁悬浮列车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行走时不需接触地面,因此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比轮轨高速列车的300多公里还要快。

    2、解决交通问题的一些好办法:

    ①实行单双号限行,限制进入市区的车辆。

    ②让汽车“食用”清洁无污染的汽车燃料。

    ③生产新型电池汽车。

    ④高科技为汽车降污。

    ⑤新燃料电池进入汽车。

    3、这些措施对解决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有什么作用?

    4、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可以为解决交通问题做哪些努力?

    四、畅想未来的交通

    未来的交通是什么样呢?我们将会使用什么样的交通呢?各种交通设施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请你发挥想象,做一名绿色交通的设计师吧。

    全班展示各自的作品,并讲述设计思路和原理。全班评选出“最环保设计”、“最节能设计”、“最有创意设计”。

    五、课堂总结

    5.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秀教案:万里一线牵

    教学目标

    认识通信,了解古现代通信方式及其发展,学会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规范,注意通信礼仪。

    教学重难点

    了解各种通信方式及其特点,学会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规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神通广大的现代通信

    1、下面图片中的东西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用途呢?(出示图片)

    2、你的父母经常用什么方式和他人交流呢?

    打电话、发短信、微信、QQ、电子邮件、传真……

    3、阅读52页活动园。李红的爸爸在外地工作,眼看就要过生日了。她可以用什么方式给爸爸送上祝福呢?

    4、知识窗:通信就是信息的传递。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信息传递的需要。从结绳记事、击鼓传情,到烽火报警、驿骑传书,都是人们发明的信息传递方式。19世纪,电报的诞生,标志着一个新的通信时代的到来。

    5、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通信方式各不相同。你知道,这些通信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吗?(阅读书83页)你还知道哪些通信方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二、历的通信

    1、我国通信有着悠久的历史。你知道古代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吗?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阅读84页)

    2、在古代,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传递信息十分艰难。(阅读85页“阅读角”)古代通信难在哪里?

    三、飞速发展的通信世界

    1、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去采访一下长辈,看看通信方式在最近几十年发生了哪些变化。(采访调查,完成86页表格内容)

    2、阅读教材第87页“阅读角”。

    思考:现代通信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小结: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消除了许多烦恼。

    四、通信交往中的文明

    同学们,我们在享受通信带来的便利时,也应遵守通信中的道德规范,要注意通信礼仪。

    1、阅读88页,想一想这些同学的做法合适吗?为什么?

    2、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文明的接打电话、收发邮件呢?请演一演。

    3、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受法律保护的。现在我们来阅读89页“阅读角”的案例。

    4、如果老师或者父母私拆你的信件,你认为合法吗?(阅读“知识窗”)

    五、课堂总结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通信以它特有的魅力走进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万里一线牵,让我们用通信架起沟通的桥梁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