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复习资料

  • 五年级
  • 2023-06-04
目录
  • 小学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知识整理!急!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三套

  • 小学五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知识整理!急!

    1.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小故事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的小故事1.有关于数学的趣味故事

    1、数学小故事——找零钱 一家手杖店来了一个顾客,买了30元一根的手杖.他拿出一张50元的票子,要求找钱. 店里正巧没有零钱,店主到邻居处把50元的票子换成零钱,给了顾客20元的找头. 顾客刚走,邻居慌慌张张地奔来,说这张50元的票子是假的.店主不得已向邻居赔偿了50元.随后出门去追那个顾客,并把他抓住说:“你这个,我赔给邻居50元,又给你找头20元,你又拿走了一根手杖,你得赔偿我100元的损失.” 这个顾客却说:“一根手杖的费用就是邻居给你换零钱时你留下的30元,因此我只拿了你70元.”请你计算一下,手杖店真正的损失是多少?这里要补充一下,手杖的成本是20元.如果这个顾客行骗成功,那么共骗得了多少钱?2、故事:猴子捞帽一群猴子在井旁玩,一阵风将一只猴子的帽子吹到井里,他招呼来18个小伙伴,从井上方的松上一个接一个去捞帽子,有4只猴子没有上树,就捞着了帽子,问:是几只猴子上树下井接在一起把帽子捞上来的?3、故事:蜗牛何时爬上井?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了一只枯井里,它趴在井底上哭起来,一只癞蛤蟆过来,翁声翁气的对蜗牛说:“别哭了,小兄弟,哭也没用,这井壁又高又滑,掉到这里只能在这里生活了.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年了.蜗牛望着又老又丑的癞蛤蟆,心里想:“井外的世界多美呀!我决不能像它那样生活在又黑又冷的井底里.”蜗牛对癞蛤蟆说:“癞大叔,我不能生活在这里,我一定要爬出去,请问这口井有多深?”“哈哈哈……,真是笑话,这井有10米深,你小小年纪.又背负着这么重的壳,怎么能爬出去呢?”“我不怕苦不怕累,每天爬一段,总能爬出去!”第二天,蜗牛吃得饱饱的,开始顺着井壁往上爬了,它不停的爬呀爬,到了傍晚,终于爬了5米,蜗牛特别高兴,心想:“照这样的速度,明天傍晚我就可以爬出去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早上,蜗牛被一阵呼噜声吵醒了,一看,原来是癞大叔还以睡觉,他心里一惊:“我怎么离井底这么近?”原来,蜗牛睡着以后,从井壁上滑下来4米,蜗牛叹了一口气,咬咬牙,又开始往上爬,到傍晚又往上爬了5米,可晚上,蜗牛又滑下来4米,就这样,爬呀爬,滑呀滑,最后坚强的蜗牛终于爬上了井台.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出来蜗牛用了多少天才爬上井台的吗.。

    2.数学小故事10篇(最简短的)

    一元钱哪里去了

    三人住旅店,每人每天的价格是十元,每人付了十元钱,总共给了老板三十元,后来老板优惠了五元,让服务员退给他们,结果服务员贪斗肢伏污了两元,剩下三元每人退了一元钱,也就是说每人消费了9元钱。三个人总共花了27元,加上服务员贪污的2元总共29元。那一元钱到哪去了?

    分苹果

    小咪家里来了5位同学。小咪的爸爸想用苹果来招待这6位小朋友,可是家里只有5个苹果。怎么办呢?只好把苹果切开了,可是又不能切成碎块,小咪的爸爸希望每个苹果最多切成3块。这就成了又一道题目:给6个孩子平均分配5个苹果,每个苹果都不许切成3块以上。

    小咪的爸爸是怎样做的呢?

    小马虎数鸡

    春节里,养鸡空携专业户小马虎站在院子里,数了一遍鸡的总数,决定留下 ,1/2外,把1/4慰问 *** ,1/3送给养老院。他把鸡送走后,听到房内有鸡叫,才知道少数了10只鸡。于是把房内房外的鸡重数一遍,没有错,不多不少,正是留下1/2的数。小马虎奇怪了。问题出在哪里呢?你知道小马虎在院里数的鸡是多少只吗? 『本文由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来了多少客人一天,小林正在家里洗碗,小强看见了问道:“怎么洗那么多的碗 ?”“

    家里来了客人了。”“来了多少人?”小林说:“我没有数,只知道他们每人用一个饭碗,,二人合用一个汤碗,三人合用一个菜碗,四人合用一个大酒碗,一共用了15个碗。”你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吗?

    3.求五年级数学小故事3个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

    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饥亮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

    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10、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

    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

    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

    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11、“>”、“ 很久很久以前,数学王国里乱糟糟的,没有任何秩序。

    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中称王称霸,而且他们彼此之间总是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字天使看见这种情况很生气,于是就派“>”、“”、“ 12、“0”的故事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

    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于是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住,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

    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

    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13、最古老的数学趣题 在七间房子里,每间都养着七只猫;在这七只猫中,不论哪只,都能捕到七只老鼠;而这七只老鼠,每只都要吃掉七个麦穗;如果每个麦穗都能剥下七合①麦粒,请问:房子、猫、老鼠、麦穗、麦粒,都加在一起总共该有多少数? 答案:总数是19607 房子有7间,猫有7X7=49只,鼠有7X7X7=343只,麦穗有7X7X7X7=2401个,麦粒有7X7X7X7X7=16807合。

    全部加起来是7+72+73+74+75=19607 14、蜂窝猜想 蜂窝是一座十分精密的建筑工程。蜜蜂建巢时,青壮年工蜂负责分泌片状新鲜蜂蜡,每片只有针头大小而另一些工蜂则负责将这些蜂蜡仔细摆放到一定的位置,以形成竖直六面柱体。

    每一面蜂蜡隔墙厚度及误差都非常小。6面隔墙宽度完全相同,墙之间的角度正好120度,形成一个完美的几何图形。

    人们一直疑问,蜜蜂为什么不让其巢室呈三角形、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隔墙为什么呈平面,而不是呈曲面呢?虽然蜂窝是一个三维体建筑,但每一个蜂巢都是六面柱体,而蜂蜡墙的总面积仅与蜂巢的截面有关。由此引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寻找面积最大、周长最小的平面图形。

    15、蜗牛爬井 德国数学家里斯曾出过这样一道数学题:井深20尺,蜗牛在井底,白天爬7尺,夜里降2尺,几天可以到达井顶? 分析:如果认为答案是20/(7-2)=4就大错特错了!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把最后一天爬行的情况与前面几天爬行的情况区别考虑。 解:蜗牛前3天昼夜爬行的高度: (7-2)*3=15(尺)最后一天爬行的时间:共用的时间: 16测量金字塔的高度 有一天,泰勒斯看到人们都在看告示,他也上去看。

    原来告示上写着法老要找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就到找法老了。

    法老问泰勒斯用什么来量金字塔。泰勒斯说只用一根木棍和一把尺子,大家都觉得很奇怪。

    他把木棍插在金字塔旁边,等木棍的影子和木棍一样长的时候,就去量金字塔。他量了金字塔影子的长度和金字塔底面边长的一半。

    把这两个长度加起来就是金字塔的高度了。泰勒斯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他不用爬到金字塔的顶上就方便量出了金字塔的高度。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

    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

    4.数学小故事30篇,短一点

    数学小故事 口算对许多学生来说枯燥无味,更有时,它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了。

    然而,在口算中添加了数学小故事这些“葱蒜调味料”后,它变成了学生的“美食”。让我们一起去“品尝”一下吧:●八戒吃了几个山桃.八戒去花果山找悟空,大圣不在家。

    小猴子们热情地招待八戒,采了山中最好吃的山桃整整100个,八戒高兴地说:“大家一起吃!”可怎样吃呢,数了数共30只猴子,八戒找个树枝在地上左画右画,列起了算式,100÷30=3。..1 八戒指着上面的3,大方的说,“你们一个人吃3个山桃吧,瞧,我就吃那剩下的1个吧!”小猴子们很感激八戒,纷纷道谢,然后每人拿了各自的一份。

    悟空回来后,小猴子们对悟空讲今天八戒如何大方,如何自已只吃一个山桃,悟空看了八戒的列式,大叫,“好个呆子,多吃了山桃竟然还嘴硬,我去找他!” 哈哈,你知道八戒吃了几个山桃? ● *** 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 *** 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 *** 数字’,那肯定是 *** 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妈妈摇摇头说:“ *** 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

    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 *** , *** 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

    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 *** 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 *** 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儿歌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和﹦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

    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

    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 小熊点点头。“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

    小熊讲。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久,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

    师父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八戒憨笑着说:师父,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沙僧神秘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悟空笑眯眯地说:师父,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

    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数学优秀小故事 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找刘先生,并自我介绍说:“我叫于江,这次我带领了一个旅游团到香港旅游,听说您的大酒店环境舒适,服务周到,我们想来住你们酒店。”

    刘先生连忙热情地说:“欢迎,欢迎,不知贵团一共有多少人?” “人嘛,还可以,是一个大团。” 刘先生心里一阵惊喜:一个大团,又是一笔大生意,真是太好了。

    作为一个导游,于江看出了刘先生的心思,他慢条斯理地说:“先生,如果你能算出我团的人数,我们就住您们酒店了。” “你请说吧。”

    刘。

    5.求5篇5年级数学故事,要50字就行,再给我说下答案

    泰勒斯 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测量金字塔高度.泰勒斯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阿基米德 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便请阿基米德鉴定。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

    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 华罗庚的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华罗庚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他仅有初中文凭,因一篇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得到数学家熊庆来的赏识,从此华罗庚北上清华园,开始了他的数学生涯。

    6.五年级的数学故事30字以下

    *** 数字的由来

    小明是个喜欢提问的孩子。一天,他对0—9这几个数字产生兴趣:为什么它们被称为“ *** 数字”呢?于是,他就去问妈妈:“0—9既然叫‘ *** 数字’,那肯定是 *** 人发明的了,对吗妈妈?”

    妈妈摇摇头说:“ *** 数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1500年前,印度人就用一种特殊的字来表示数目,这些字有10个,只要一笔两笔就能写成。后来,这些数字传入 *** , *** 人觉得这些数字简单、实用,就在自己的国家广泛使用,并又传到了欧洲。就这样,慢慢变成了我们今天使用的数字。因为 *** 人在传播这些数字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就习惯了称这种数字为‘ *** 数字’。”

    小明听了说:“原来是这样。妈妈,这可不可以叫做‘将错就错’呢?”妈妈笑了。

    儿歌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个位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个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十位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贺它们。

    ﹤、﹥和﹦的本领

    很久以前,数学王国比较混乱。0—9十个兄弟不仅在王国称霸,而且彼此吹嘘自己的本领最大。数学天使看到这种情况很生气,派﹤、﹥和﹦三个小天使到数学王国建立次序,避免混乱。

    三个小天使来到数学王国,0—9十个兄弟轻蔑地看着它们。9问道:“你们三个来数学王国干什么,我们不欢迎你们!”

    ﹦笑着说:“我们是天使派来你们王国的法官,帮你们治理好你们国家。我是‘等号’,这两位是‘大于号’和‘小于号’,它们开口朝谁,谁就大;它们尖尖朝谁,谁就小。”

    0—9十个兄弟听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就乖乖地服从﹤、﹥和﹦的命令。从此,数学王国有了严格的次序,任何人不会违反。

    小熊开店

    小熊不喜欢学习,只想做生意,于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个水果店。小兔和小猴是它的同学,它们商量好,要教训这个不爱上学的懒家伙。

    它们来到小熊的水果店。

    “桃子怎么卖呀?”小猴问。

    “第一筐里6元3公斤,第二筐里6元2公斤。”小熊回答。

    小猴又说:“如果我从两筐里拿5公斤,要付你12元,对吗?”

    小熊点点头。

    “那我全买下,既然5公斤12元,那60公斤就是12*12=144元,对不对?”

    “正是,正是。”小熊讲。

    于是小猴买了所有的桃子,付了钱,和小兔高兴地走了。

    晚上回到家,小熊结帐,怎么算都是亏本的。第二天,小猴、小兔找到小熊把情况说了,笑着说:“都是你学习不好,我们才来教训你一下”,并把少给的钱补给了小熊。

    小熊惭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每天上课都很认真。它们三个成了好朋友。

    7.5年级数学故事150字大全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儿,人一直挤着,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二)

    今天,妈妈给了我10元钱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串鞭炮用了钱的2/10,又买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钱的1/10,还买了7个汽球,用了钱的2/10,最后买了一把梳子,用了钱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还剩下一元钱只好还给妈妈了。(三)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四)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

    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五)

    今天,我在家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

    我发现一杯可乐800克,一杯绿茶500克,一杯冰红茶不知道多少克,于是我又补充了一个信息-------冰红华考范文网察身边的数学问题.

    我按照老师教的方法算:800-200=600,再600+500=1100,最后1100+800=1900,所以一共1900克.

    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希望小朋友们能多多观察身边的数学问题.

    给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

    第一单元 方程

    1、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2、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3、方程李晌雹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也是等式的性质。

    5、求方程中未知数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解方程时常用的关系式: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

    -差

    =减数+差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

    ÷商

    =商×除数

    注意:解完方程,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

    6、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7、4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两个数或首尾两个数的和×个数÷2(高斯求和公式)

    8、列方程

    的思路:A、审题并弄懂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B、理清题目的

    。C、设未知数,一般是把所求的数用X表示。D、根据

    列出方程E、解方程F、检验G、作答。

    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1、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2、数对(x,y)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x),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y),写数对时,是先写列数,再写行数。

    3、从

    上看,连接北极和南极两点的是经线,垂直于经线的线圈是

    ,经线和

    、分别按一定的顺序编排表示“

    ”和“纬度”,“

    ”和“纬度”都用度(°)、分(′)、秒(″)表示。

    4、将某个点向左右平移几格,只是列(x)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左减,向右加,行(y)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8,3),列6+2=8;将点(6,3)的位置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4,3),列6-2=4。

    5、将某个点向上下平移几格,只是行(y)上的数字发生加减变化,向上减,向下加,列(x)上的数字不变。举例:将点(6,3)的位置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5),行3+2=5;将点(6,3)的位置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的位置是(6,1),列3-2=1。

    第三单元 公倍数和

    1、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一个数最大的因数等于这个数最小的倍数。

    2、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用符号[ ,]表示。几个数的公倍数也是无限的。

    3、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两个数的

    ,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大

    ,用符号( , )。两个数的公因数也是有限的。

    4、两个谨前素数的积一定是

    。举例:3×5=15,15是

    5、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倍数。举例:[6,8]=24,(6,8)=2,24是2的倍数。

    6、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较小的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的数。举例:15和5,[15,5]=15,(15,5)=5

    素数关系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举例:[3,7]=21,(3,7)=1

    一个素数和一个

    ,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8]=40,(5,8)=1

    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9,8]=72,(9,8)=1

    的数(两个都是合数,一个是奇数,一个是偶数,但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公因数1),比如4和9、4和15、10和21,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一般关系的两个数,求最大公因数用

    ,求最小公倍数用大数翻倍法或

    。(详见课本31页内容)

    数字与信息

    1、我国目前采用的邮政编码为“四级六码”制。第一、二位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代表邮区,第四位代表县(市)邮电局,最后两位是投递局(区)的编号。

    2、身份证编码规则:1-6位数字为

    ,其中1、2位数哪帆为各省级政府的代码,3、4位数为地、市级政府的代码,5、6位数为县、区级政府代码。 7-14位为您的出生日期,其中7-10位为出生年份(4位),11-12位为出生月份,13-14位为出生日期,15-17位为

    ,是县、区级政府所辖派出所的分配码,其中单数为男性分配码,双数为女性分配码。18位为

    ,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照统一的公式计算得出来的,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

    符χ表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全册教材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11个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有第一单元的“方程”,三个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四单元“认识分数”,第五单元的“找规律”,第六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第八单元“分数加法和减法”,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2个单元,一个单元是图形的认识,即第十单元的“圆”;一个单元是图形与位置,即第二单元的“确定位置”。“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是第七单元的“统计”。“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在本册孝帆教材中同样作了富有创意的尝试,共安排四次。“数字与信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会运用数表示事物,进行交流;“球的胡伍反弹高度”结合分数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记录数据,研究球的反弹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各中不同球的反弹高度是否相同。“奇妙的图形密铺”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初步认识图形能否密铺、怎样密铺。“画出美丽的图案”则结合圆的认识,让学生用圆规画圆的方法画出美丽的图案。这些实践与综合应用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方程一、教学内容教材分三段安排:例1、例2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的等量关系;例3~例6教学等式的性质和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例7教学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最后还安排了整理与练习。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方程的意义。2.循序渐进地教学等式的性质和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考虑到中小学学习的衔接,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本单元教学解一步计算的方程,由于不再像过去那样,利用四则计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因此,暂时只解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等式的性质是指等式两边都加上、减去、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教材“循序渐进”的安排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将等式的性质分别安排在两个例题中进行教学,例3教学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例4教学用相应的性质解方程;例5教学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的性质,例6教学用相应的性质解方程。中间安排了练习一,让学生在内化对等式部分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性质。这样的安排,分散了学习的难点。第二个方面,在引导学生发现等式性质的过程中,逐步推进:一是从不是方程的等式过渡到方程,二是由加同一个数过渡到减同一个数。为了让学生联系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例4,教材编写时注意了三点:一是示范了解方程的书写格式,等式变换时,每个等式的等号要上下对齐;二是利用等式的意义对方程进行检验,只要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三是联系上面的过程,讲了什么是“解方程”。例5的教学中,教材在呈现天平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自己写一些等式,发现等式的新的性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6则呈现了实际问题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自己考虑怎样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的空间。这里的问题涉及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相对熟悉的,容易想到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未知数已明确地用X表示出来,所以这一问题为学生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了重要的过渡。3.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具体分以下几步:(1)明巧做雹确条件和问题;(2)分析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相等关系;(3)把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翻译”成未知数X和已知数之间相等关系的方程。这样的过程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其中第(2)步是关键。教材在整理与练习中,还安排探索与实践的问题,提高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体会初步的数学模型思想。像13页的第8题,分四步引导学生探索并运用规律:第一步,先写出3组连续的自然数,分别求和;第二步,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规律,用语言表达这一数学模型;第三步,直接运用发现的规律列方程解决问题;第四步,拓展规律,运用连续5个奇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装不下了,剩下的你自己去看” http://www.yhjy.cn/jyyweb/HTMLNEWS/52/502/2008711114937.htm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这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唤亩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填空。(第7、12题各3分,第13题4分,其余每题1分,共20分)

    ⑴ 2.5小时=( )分1260米=()千米

    ⑵ 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 )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 )。

    ⑶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16.5,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8,那一个因数是( )。

    ⑷ 计算中0.387÷0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 )。

    ⑸ 1.748÷2.3=()÷2337.8÷0.18=()÷18

    ⑹ 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者几个数字( )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⑺ 在○里填上“﹤”,“﹥”或“=”。(3分)

    2.8×0.9○2.8 3.69÷0.9○3.69 8.8÷1.1○8

    5.38÷1○5.38 2.53÷1.1○2.53 8.33÷0.98○8.33

    ⑻ 两个数相除,商是27.6,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

    ⑼ 已知A=22.5×0.6,B=22.5÷0.6,C=0.6÷22.5,不用计算,判断出(),()最小。

    ⑽ 5÷11的商用循环小数简便法表示是( ),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5分)

    ⑴ 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不一定比被除数大。()

    ⑵ 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⑶ 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数链御)

    ⑷ 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⑸ 3÷7所得的商是一个无限小数。()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⑴ 两数相除,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必须()

    ①扩大100倍数②缩小100倍数③不变

    ⑵ 0.6和0.60这两个数()

    ①0.60大②0.6大③大小相等,精确度不同

    ⑶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是()

    ①0.9×0.9 ②1÷0.90 ③0.9÷1

    ⑷ 与19.95÷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①199.5÷57 ② 1995÷57 ③ 19.95÷57

    ⑸ 2÷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

    五、计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6+1.3= 12.4÷4= 7.5÷3= 18.6÷0.6=

    2.5×4= 25÷2= 2.8÷0.4= 4.5÷0.15=

    1.5×6= 15÷0.5= 5÷2= 1.2÷0.03=

    7.2÷0.9= 1.3×3= 8.5÷5= 2.6÷2=

    1.8×0.2= 10÷0.1= 4.1×3= 1.7×6=

    2、用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第6小题要验算)(17分)

    88.2÷7= 52.65÷13 = 15.75÷2.1=

    7.42÷1.2= 0.285÷0.38= 9.25÷3.7=

    验算:

    3、计算下面各题(12分)

    44.1÷3.5-7.5 18.36÷3.6×1.2 8.5×1.2÷3.4 87.84÷1.6÷6.1

    六、解决问题。(31分)

    ① 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

    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6分)

    ② 孙老师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45.6元买了8本相册,并准备用薯岩剩下的钱买一些钢笔,每枝钢笔2.5元,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6分)

    ③第一中学301宿舍8个人5个月共用电196度,平均每人每月用电多少度?(6分)

    ④甲乙两地相距378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用了4小时,

    返回用了4.5小时,去时比返回时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6分)

    ⑤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李老师带了部分同学去水上公园玩,门票每人6.5元,他们买门票一共花了175.5元,还必须准备94.5元买回去去的车票。

    ⑴一共有多少人去了水上公园玩?(3分)

    ⑵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它。(4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试卷及答案三套

    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青岛版

    1.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单位“1”的含义;

    2.理解

    的意义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意义和解题思路;

    3.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把

    化成整数或

    4.掌握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六)难点点拨:

    1.掌握分数的意义和

    分数的意义这个概念并不难,关键是能够抽象出单位“1”,在学习时要明确每个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由此知道:一个物体、一个

    或由核毁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

    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在结合了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理解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

    2.区分

    以对

    的理解为基础,通过涂色的操作,感受到有的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有的分数分子比分母小,还有的分数分子和分母相等,经历了这些皮源比较分类的过程,进一步明确

    和假分数的概念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3.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燃氏态问题:

    借助

    形,利用分数的意义初步探索并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关键是要明确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进行平均分。

    4.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出示具体情境后先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除法算式,再借助直观动手操作和生活经验,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结果,得出a÷b= ab ,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则在分数中分母也不为0,明确b≠0;同时在进行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时,可以利用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探索转化方法;

    5.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通过分数与小数的比较,自然而然的意识到需要将分数和小数转化成统一的

    以方便进行比较,在转化时大多数情况是要将分数化成小数比较方便,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时根据题目要求保留数位,如果题目中没有明确数位,一般保留

    ;在进行排列大小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统一成小数比较,最后还是要用

    进行排序比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