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九年级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

  • 九年级
  • 2025-02-01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在数值上等于把电荷从这一点移动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势为零)静电力所做的功。 2.单位:焦耳(J),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10-19J。 3.矢标性:是标量,但有正负,电势能的正负表示该点电势能比零电势能点高还是低。那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电学初步

1、静电现象

⑴摩擦产生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⑵摩擦起电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使物体显电性。

⑶正电荷源自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负电荷源自与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⑷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⑸验电器利用同种电荷相斥原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⑹闪电为大规模放电现象。

2、电路

电路是电的路径,由电源、用电器、开关与导线组成。

⑴用电器利用电工作,电源供电,开关控制电路通断,导线连接电路。

⑵短路直接连接电源两极,电流大,损坏电源,引起火灾。实验与家庭用电防短路。

⑶电路图应统一符号,连线横平竖直,线路简洁美观。

⑷通路电流流过用电器,工作状态;断路电路无电流。

⑸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3、电流

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单位安培,符号A。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⑴电流表读数:确定量程、分度值、读数。

⑵电流表接法:串联接入电路,电流从“+”流入“-”流出,不超过量程,严禁并联。

⑶串联电路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4、电压

电压单位有伏、千伏、毫伏,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荷定向移动。

⑴常见电压值:干电池1.5V,蓄电池2V,生活用电220V,安全电压≤36V。

九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

初中物理,其实是刚刚入门的一个阶段。难度都还知识最基础的,下面我为了方便大家复习,整理了初三物理重要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初三物理复习重要知识点整理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F1L1=F2L2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5、三种杠杆:(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镊子,筷子,扫地用具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

6、功率(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7、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九年级物理期末知识总结

九年级物理的知识点有很多,学生们一定要扎实掌握,我整理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3、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4、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5、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6、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7、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初三物理知识点

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要特别注意重点知识点的掌握,下面总结了九年级物理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

(1)定义:重力势能和动能统称为机械能。

(2)单位:J。

(3)影响机械能大小的因素:①动能的大小;②重力势能的大小;③弹性势能的大小。

2.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在分析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例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在哪一个过程中,再分析物体质量、运动速度、高度、弹性形变程度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能的变化和转化情况。

功的计算方法

定义: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功=力×距离,即W=F·s。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W的单位:牛·米(N·m)或焦耳(J)。

1J的物理意义:1N的力,使物体力的方向上通过1m的距离所做的功为1J。

即:1J=1N×1m=1N·m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力F的单位:牛(N);距离s的单位:米(m)。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在你知道路程和时间项要求取速度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公式。(注意必须是总路程和总时间)

2.有用推论Vt^2-Vo^2=2ax:这个公式一般是用来变形求取加速度,即式子当中的a,在你知道速度,初速度,总路程的时候可以使用。

初三物理知识重点和笔记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

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

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4、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5、四冲程内燃机包括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6、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7、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8、电流的形成: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9、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10、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能起到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的全部内容,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1、扩散现象: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不同的情况表现为不同的力;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