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小学 > 五年级

五年级上册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书内容是什么?

  • 五年级
  • 2023-05-13
目录
  •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内容是什么?
  •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汇总
  • 五年级上册科学手抄报内容

  •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内容是什么?

    【 #五年级#导语】科学,是已系数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其对象是客观现象,内容是形式化的科学理论,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数学语言。以下是 无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爱好

    【教学重点】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预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同学们谈一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后,谈自己的观点,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团并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师:大家谈了自己看法,我们通过实验来加以验证。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实呢?大家要注重什么?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液掘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重什么?

    三、阅读书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提示:选大小差不多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在两个盒子里,每盒放入2-3颗绿豆,并垫纸巾。

    2、教师分发记录表,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实验报告。

    3、将对同学完成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学生认真完成种子发芽实验报告

    2.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塌埋迹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4、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5、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

    3.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提出并识别昼夜对郁金香、合欢树等的影响以及时差对人的影响,并设法这些问题可能的答案和解决方法;

    2、能用图表记录昼夜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如用图表记录蒲公英的变化;

    3、能设计一些调查活动,回答和解决哪些动物适合昼间活动,哪些动物适合夜间活动;

    4、会描述生物每天在行为或特征方面的变化,如夜行性动物的行为、某种植物和花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的动物适合昼间生活,如蜜蜂、蜻蜓等;

    2、知道有的动物适合夜间生活,如蝙蝠、猫头鹰等;

    3、建立事物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的初步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奇妙影响,并以一定的方式赞美,如美文等。

    教学准备:

    有关昼夜对动植物产生影响的图片或影像资料,明暗对比明显的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生活中有些现象很奇特,比如:我们到了晚上想睡觉,早上没人叫却也会按时醒来,夜来香傍晚时花朵才会绽放,发出阵阵香气,这一切都与什么有关呢?到底是什么在影响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呢?

    2、学生发表各自意见。

    3、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二、探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

    1、观察郁金香、合欢树、酢桨树、牵牛花、夜来香等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媒体出示)。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在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

    2、学生讨论并交流。

    3、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

    4、学生讨论并交流。

    5、小结: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植物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

    6、正因为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有位科学家就利用不同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做了一个花钟。(多媒体展示有关花钟的详细内容)

    7、我们能不能利用昼夜对植物的影响规律来改造植物,比如,让郁金香在晚上也能开花。

    8、学生讨论并交流。

    三、探究昼夜对动物的影响。

    1、既然昼夜对植物有影响,那么对动物也有影响吗?能不能举例说明。

    2、学生交流各自解释。

    3、多媒体展示:獾、蜻蜓、壁虎、猫头鹰、刺猬、狐狸,这些动物哪些在昼间活动?哪些在夜间活动?

    4、学生交流各自见解。

    5、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答案?

    6、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研究方法。

    7、师生共同确定研究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8、交流调查访问结果。

    四、探究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1、蜗牛、蚂蚁等动物哪些是在白天活动,哪些是在夜间活动。

    2、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研究?

    3、学生讨论并交流研究方法。

    4、学生探究。

    5、交流各自研究发现。

    作业:选择一种夜间活动的动物,查资料了解它为什么喜欢在夜间活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4.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

    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

    2、能够克服恐惧感。

    3、能够实事求是地观察。

    教学准备 :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球的,你的观察怎样?

    2、 今天我们来学习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

    二、学习新课

    1、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1) 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

    (2) 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1) 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2) 观察模拟的月相变化。

    (3) 小组交流、描述实验现象。

    3、 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 把我们的观察记录资料整理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们的记录,比一比谁记的、最准确。

    (3) 小结:月相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个月中月球的位置变化两种情况。

    4、 阅读:月球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总结应用

    (1)小结课文。

    5.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太阳钟,并用它计时。

    2、尝试做一个沙漏。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

    2、认识多种多样的古代计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体会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的图片或音像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日晷模型的材料(学具袋中有备)、手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天上的太阳来判断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2、太阳的确可以当作一个钟来计算时间。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钟。(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钟及各种各样的计时器

    (1) 太阳钟又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

    (2) 认识地平日晷、赤道日晷。

    (3) 认识各种各样的古代计时器。

    2、 看手掌日晷

    (1) 到阳光下看手掌日晷,注意要面向正南方。

    (2) 学生室外活动,看手掌日晷,方法按照书上的样子。

    3、 做太阳钟

    (1) 你在不同时间里画过物体的影子吗?你发现了什么?

    (2) 我们来做在个太阳钟。

    (3) 学生室外活动,画不同时间里物体的影子,在每条影子旁标上时间。

    三、总结应用

    1、 小结课文。

    2、课后利用星期六时间,按照这种方法做一个整点时间的太阳钟。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5篇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有: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7、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8、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19、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20、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著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21、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

    22、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2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24、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25、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26、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2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了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30、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31.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32、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3、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

    34、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35、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36、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37、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38、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39、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高低起伏,坡度较州姿铅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40、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41、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2、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册轿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43、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

    44、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45、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46、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册好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47、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48、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49、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地被侵蚀的开始。

    50、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51、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52、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53、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54、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55、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56、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57、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58、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59、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60、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6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62、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1、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2、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拿粗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

    3、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4、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宽备——居里夫人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自身的“增长点”。

    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也就是说,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土壤”,哺育着它的生长。

    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时代性。形象地说,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舞台,以人为主角,以科技为内容,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现代文明戏”,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慎敏毁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

    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立体结构体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种社会职能。

    生活中的科学小常识1、冰糕为什么会冒气?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2、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刺激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3、蝉为什么会蜕皮?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汇总

    本册教材由“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与环境》单元从内容上分三个部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和生长”、“蚯蚓的选择”研究生物的生存和非生物环境圆运的关系。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态群落中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并通过生态瓶的制橘核梁作、观察,探究生物群落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把以上认识拓展到自然界,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认识到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五年级是指小学阶段的高年级阶段,其中五年制五年级的学生要面临“小升初”考试,所以要认真学习、仔细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六年制五年级的学生要为六年级的小升初做好准备,所以也要认真学习、备战小升初。

    五年级是五年制小学的最重要的年级。因为面临“小升初”考试,所以五年级学生要拼命地学习,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发挥出色。学习科目和以前差别不大,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氏核术。

    五年级上册科学手抄报内容

    科学是小学五年级同学喜欢的课程,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内容有哪些呢?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温度、水、光。

    2、各种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是植物生长必备的条件。

    3、仙人掌生活在沙漠里,香昌渣蔽蕉生长在我国南方。各种动物都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蚯蚓喜欢在黑暗的环境中,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蛾多在夜间活动,白熊生活在寒冷的北冰洋,骆驼可以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如果一种生物的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耐州生物;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6、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7、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如果生态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就会失去平衡

    8、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

    简答:

    1、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都发生了那些变化?

    答:种子在发芽过程中一般先要出现种子膨大,接着种子破裂之后长出根,最后慢慢长出叶。2、植物的生长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有充足的光照,有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梁模

    2、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答:我们应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放牧适量的牛羊,不捕杀野生动物和乱挖珍贵植物,努力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3、谈谈动植物的关系。

    答:动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温度和水这三个基本条件,它们有密切的关系,植物是食物链的第一层次,动物中的食肉动物是食物链的终止。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日光灯、太阳、手电、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2、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古代的人们曾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来计时。

    3、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 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 直线 传播的。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 汽车反光镜 、医生用的额镜 、潜望镜 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 源和热 源。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 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 ;深色物体吸热快。

    7、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8、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太阳能热水器方便、快捷、卫生、省力、省能源。

    简答:

    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答:因为光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安上灯罩后,灯罩把向上传播的光反射到下面,提高了光的利用率。

    2、为什么教室的墙壁多粉刷成白色?

    答:因为白色的物体比黑色的物体反光能力强,所以教室的墙壁多粉刷成白色,这样易于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学生看书不伤眼睛。

    3、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

    答: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4、在寒冷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里我们一般选择什么颜色衣服,为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季我们选深颜色的衣服,在夏季选择浅颜色的衣服,这样冬季不冷夏季也不会热,因为深色吸收热量多。

    5、我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升温和保温?

    答:①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纸反光;②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布盖住;③盒子可以改变角度;④盒子及里面涂成黑色。

    6、各种物体的反光情况有什么不同?

    答:表面平的物体能把照射的光集中反射到一个方向,因此看起来表面是亮晃晃的,表面不平的物体也能反光,但反射光是分散的,向着各个方向,看起来表面并不是亮晃晃的。

    7、请你根据光的传播路线,解释影子产生的现象。

    答:直线传播的光被遮光物挡住,从而在物体的背面形成影子,光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形状就不同。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三单元

    1、地球的从内到外可以分成地核、地幔 、地壳 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运动有关。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有时出表现为极其缓慢的变化。

    2、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是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3、土壤是小石子、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其中,腐殖质和盐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能使土壤变得肥沃,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4、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5、峰峦高耸,地势崎岖的是高山,海拔不高,山顶 *** 的是山丘 ,低平而宽广的是平原,周围有山地、高原环绕,中间地势较低的是盆地 。

    6、在地形图上绿色往往表示的是平原 ,蓝色表示的是海洋或湖泊。

    7、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是沙砾,其次是沙,接着是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8、影响侵蚀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植物的覆盖程度、降雨量的大小等。保护森林退耕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10、雨水和径流会把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河流也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为了保护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

    1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中,上游河床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12、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侵蚀和沉积是除了流水以外,还有风、冰川、海浪等。

    13、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水中有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让它慢慢沉淀,发现泥土中颗粒大的沉降速度越快。把沉积物的上层抹在手上,感觉很细腻,那是黏土。

    15、侵蚀和沉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河流的中上游流水作用以侵蚀为主,将高山切割成峡谷。在下游以沉积为主,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的地形往往是平原。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简答:

    1、河流对土地会有什么影响呢?

    答: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河床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2、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答:河道上游的高山的岩石,在长期风化作用下,产生很多裂缝,甚至崩塌,滚落到河道中,在河水中岩石受到河水的冲刷,互相摩擦、碰撞,慢慢地就形成卵石。

    3、雨水是怎样侵蚀地面的?

    答:雨点降落时的力量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4、哪些因素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

    答:流水、冰川、风、波浪、重力、火山、地震等自然力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