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初一数学ppt教学课件

  • 初一
  • 2023-05-27
目录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网课
  •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件
  •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 电子版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 七年级数学ppt课件免费

  •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网课

    教案是我们现在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在你的教案设计中,如何设计课堂形成性评价?在你的教案设计中,是否用到学习需求分析?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对三角形内角和知识的实际运用。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推理。

    教学

    三种类型的三角形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例6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哪个的内角和更大呢?钝角三角形呢?各种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2.你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想?(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6,找到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量一量:

    ①以小组为单位任画三个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利用桥察手中的计算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组内分工,两人度量,一人记录,一人计算,一人汇报。)

    ②学生汇报各组度量和计算的结果。小组内做好记录。

    ③各小组发表意见。

    ④教师小结,大家算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接近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与180°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谁能用更好的办法来验证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实验研究,一定会弄清这个问题的。

    2.撕一撕(剪一剪):

    ①刚才我们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先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的。在量每个内角度数时只要有一点误差,内角和就有误差了。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减少度量的次数呢?

    提示学生,可以把三个内角撕下来拼成一个角,就只需测量一次了。

    ②课件演示将三个内角敏祥茄拼成一个角。

    ③学生动手拼一拼后发表各自的意见。

    3.折一折:

    ①课件演示折法。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②请学生拿出桌上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将三个角折拼在一起,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③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得出结论。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完成做一做。

    (二)学习例7,找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的规律:

    1.四边形都包括哪些?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3.那其它的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和是多少度?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来计算。

    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一般的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度。

    4.得出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的是360度。

    5.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课本练习十六第3题)

    3.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

    课后小结

    谈一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习题

    一、填空。

    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 )。

    3.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宴族个角分别是110°和40°,那么第三个角是( )度。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顶角是60°,它的一个底角是(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角是直角。( )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3.三角形共有一条高。( )

    4.两个底角都是28°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

    5.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

    6.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和正好等于90°。( )

    7.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

    8.将一个三角形剪成两个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90°。( )

    三、求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指出是什么三角形。

    1.∠1=30°,∠2=108°,∠3=( ),它是( )三角形。

    2.∠1=90°,∠2=45°,∠3=( ),它是( )三角形。

    3.∠1=70°,∠2=70°,∠3=( )。它是( )三角形。四、如下图,∠1=55°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法。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涌动长大后也要为国争光的豪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教学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整数的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让我们用一道习题回顾一下。

    (呈现多媒体,学生自主完成习题并总结计算算理)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那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例题讲解

    师:周末的时候小丽和小林去新华书店买书,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那么咱们帮帮他们怎么样?

    (1)小丽买了下面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生:好的

    (展示小丽遇到的问题(1),并让学生列出算式)

    师:根据咱们总结的整数加减法的算理,想一想这个式子怎么计算呢?

    (让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小组讨论,并列出竖式)

    师:你们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1:注意数位对齐

    生2:注意小数点要对齐

    生3:……

    老师小结:小数点要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要对齐。

    师:小丽啊还有一个问题让我们看一看(展示问题(2))

    (让学生自主解决,并再回忆需要注意什么?)

    完成后学生给予总结,完成小数加减法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三)习题巩固

    课本72页做一做

    课后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给出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课后习题

    一、计算。

    1.5-0.5= 1-0.9= 2.3+0.6= 0.9+0.8=

    1.9-0.8= 3.5- 2.4= 0.36+0.65= 0.96-0.32=

    二、竖式计算。

    20.87-3.65= 3.25+1.73=

    18.77+3.14= 23.5-2.8=

    三、解决问题。

    1、小红买文具,买钢笔用去6.7元,买文具盒用去9.8元,一共用去多少钱?

    2、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忽略不计,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

    板书

    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并知道其特征。

    2、初步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3、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同时能够依据数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合理的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够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激趣促学

    提问: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北京)

    师:那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的情况吗?

    教师出示:24届奥运会获5枚金牌;25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6届奥运会获16枚金牌;27届奥运会获28枚金牌;28届奥运会获32枚金牌。

    提问:这样表达大家认为好吗?为什么?

    教师: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理由,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表示?

    学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

    教师投影出示:

    提问:从这统计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

    二、探究新知,强化技能

    1、教师出示完整的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师: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画以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画,看看和刚才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你能给这种统计图起个名字吗?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阐述,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教师板书课题)

    2、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有哪些要素?

    学生观察后回答:标题、横轴、纵轴、线段、单位长度等

    3、掌握折线统计图

    提问:你能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让学生同坐之间交流,然后集体汇报。

    4、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异同

    提问:今天学习的折线统计图与以前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哪个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奥运代表团夺取金牌数的变化情况?为什么?

    学生充分探讨,然后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地显示数据的增减变化规律。

    5、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论证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提问:你有没有在其它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的折线统计图,如股票分析图、病人的心电图等,根据学生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6、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师:折线统计图有这么大的优点,那怎样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它的画法。

    让学生打开课本看第110页例2,教师课件出示“陈东0~10岁身高情况统计图”。

    提问:观察与前面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理解纵轴上0~50厘米用折线表示的意义(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选择正确而合理的刻度)。

    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先确定位置再描点,然后再将这两点连成线段。(教师课件演示0岁~2岁的描点、连线过程)

    提问:你能把这张折线统计图完成吗?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在课本上绘制折线统计图,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绘制的完整过程,同时选取部分同学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三、全课总结,构建模型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适当点拨。

    四、巩固拓展,内化新知

    1、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2、完成课本第112页练习十九的相关习题。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难点

    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同学们,我们先来猜个谜语:

    一棵小树五个叉,

    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花,

    天天干活不说话。

    (打一人体器官)

    师:看大屏幕的手你从中发现了哪个数字?(生:5)

    师:老师还发现了一个数字是4,你知道它指的的什么吗? 生:手指缝...... 师:对,是手指缝,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间隔。板书:间隔

    像手指缝一样一共有四个间隔,我们可以把这个间隔的多少叫做间隔数。(板书)

    师:请同学们看几组图片,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间隔。(课件出示) 出示学生放学路队, 数一数,同学之间的间隔有多少个?像两个同学之间的距离我们把它叫做间距 师: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间隔?

    师:树与树之间也有间隔,同学们看,这一排排的树多么漂亮,这节棵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植树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植树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同学们知道3月12是什么日子吗?对,是植树节,这一天全国上下都在植树,所以说,植树节时我们都应该植树,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1、理解信息。 请看题,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从以下几点理解题意

    ⑴什么是“一边植树”?

    ⑵能解释一下“两端要种”吗?(板书:两端要种)追问:与“两边要种”意思一样么? ⑶每隔5米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

    师:两棵树之间的一段距离,我们也可以看作一个间隔。

    2、猜想。 师:如果这条路的一边用一条线段来表示,请你口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你们都是怎么想得?听起来,好像都挺有道理,到底哪个答案是对的?大家能用更加直观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答案吗?(画图)

    3、化繁为简.

    ⑴化繁为简 师:(课件演示)请看,“两端要种”,先在开头种上一棵,然后每隔5米种一棵......大 家看,种了多少米了?生:20米师:一共要种多少米?(20米)照这样一棵一棵,一直画到20米?你有什么感想? 生:......师:这样一棵一棵画下去,方法是可以的,但棵数太多了,太麻烦了,那有什么更简单的方法吗? 生:...... 师:好办法,

    ⑵学生上台板演画图并解答。

    师追问:间隔长度是几米?有几段间隔?种了几棵数?间隔段数只有4段,为什么可以种5棵树呢?师:这样一来,虽然不能直接验证了,但可以从简单例子入手,看看间隔的段数和棵数到底有什么关系。

    (3)、举例验证。 师:一个事例还不能说明植树问题的规律,我们还需要别的例子。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

    20米的小路上植树。要求:①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两端要种。②画一画线段图,然后小组轻轻地交流:你研究的间隔长是几米,看看有几段间隔,能种几棵树?

    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每小组发填写表格:

    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小组发现了:

    (4)汇报交流,发现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完成表格)

    师:通过画图我们找出了间隔段数和棵数,现在请你静静地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全长÷间隔长度=间隔段数 间隔段数+1=棵数

    师追问:也就是说要求一共要种几棵树,先要求出什么?

    (5)游戏:你问我答 那也就是说,如果在一条路上有50个间隔的话,有多少棵树?100个间隔呢?400个间隔呢?n个间隔呢?

    反之,如果一条路上载了36棵树,有多少个间隔?85棵树呢?n棵树呢? 师:如果是种50米,两端种,还有这样的规律吗?100米呢?1000米呢?小结:看来这样的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两端都种的植树问题当中的。

    4、应用规律,解决原题。

    师:现在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试着列出算式。(请学生板演,并说解题思路) 师追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为什么要加1呢?

    5、梳理方法。 师:让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遇到两端种的植树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办法,最后成功解决的? 生:......

    师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个不能直接解决的难题,出示例1,像100米不好直接画图,怎么办?可以先给出一个猜想,要判断这个猜想对不对,可以化繁为简用简单的例子验证,并且可以从简单的事例中发现规律,然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原来的问题。(课件出示)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以后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它!

    三、联系生活,建构模型。

    同学们,像这种包含点数和间隔数的例子,不仅植树问题中有,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也有,谁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学生自由发言,如果学生说不上来,老师顺势说明: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大家不好想,老师倒想出了几个:

    1、出示手,我们的手指有五个,手指和手指之间都有间隔,请观察这里有几个手指,几个间隔,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4个手指,有几个间隔?3个手指呢?2个手指呢?

    2、小游戏: 任意选2个邻桌学生(喻为小树)起立,手拉手(间隔) 问:有几棵小树几个间隔?教师加入其中手拉手,问:现在有,,,,(2个间隔,3棵小树) 再加一个学生,现在有......继续往下说

    3、学生自由说生活中的例子。

    4、反馈后小结:通过刚才的发言,我们知道植树问题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手指的个数、楼层数、队伍中的人数,教室的灯和课桌、马路边的路灯、花盆等就相当于我们上面提到的树的棵数,而手指的间隔、梯子的架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等就相当于间隔数,所以,类似于两端都种的这种植树问题的数量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棵数=间隔数+1”这个关系式来表示。

    四、应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 P118做一做: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36-1)”表示什么?

    2.在一条全长18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6米安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3.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活学活用:

    现在要在这条1000米长的公路的一侧安放垃圾桶(首尾要安装),每100米安放一个。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桶?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对比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指名汇报)

    (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

    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从简单的数据分析,发现两端不栽的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线段、摆图形、摆小棒等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研究,并完成下面的统计。

    总长 间距(3 m) 间隔数(个) 棵数(两端不栽)

    6 m 间距(3 m) 2 1

    9 m 间距(3 m) 3 2

    12 m 间距(3 m) 4 3

    15 m 间距(3 m) 5 4

    18 m 间距(3 m) 6 5

    .. .. .. ..

    (2)填写完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验证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生自由汇报:两端不栽,棵数比间隔数少1或间隔数比棵数多1)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计丰富的探究活动,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师恰当地向学生渗透“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先想简单的问题,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这一数学思想。

    2.自主学习,应用规律解决教材107页例2。

    同学们在全长1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间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

    (1)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①认真读题,分析题意,说一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②独立思考,怎么解决。

    ③组内交流,确定方法。

    (2)交流汇报。

    师:请各小组把自己的解决方法介绍给大家,看哪个小组的最合理?

    ①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算法。

    方法10÷5=2(棵) 2-1=1(棵)

    ②课件演示

    3.同学们在全长10 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间隔2米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学生独立完成,课件演示。

    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间隔5米栽一棵(两端不栽) ,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

    4.总结规律。 师:从前面的分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棵数=间隔数-1)

    师总结:在生活中,有这种规律的数学问题叫做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

    设计意图: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本环节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结合起来,通过不完全归纳法验证自己找到的规律,渗透了代数思想。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1.长平村的村道长1000米,在村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不安),每隔20米安装一盏,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算出这条村道一共安装了多少盏路灯吗?(结合生活实际去分析题意,独立解答)

    2.大象馆和猩猩馆相距60米,绿化队要在小路两旁栽树,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米,一共要栽几棵树?

    (应用规律进行解答)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在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教材110页8题。

    脑筋急转弯:把一根木头钜成6段,要钜多少次?

    板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不栽) 棵数=间隔数-1

    七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课件

    初中数学教学-18年新版/0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王志轩)-44/c.第3讲 平行线的性质/3.3 命题、定理、证明.mp4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6R1Nkdf38mc8W0jkG-ygQ

    ?pwd=hsec 提取码: hsec

    内资源涵盖与教材同步的动画课程、凳明族智能交互练习题和教师枣弊信息槐亩化教学实践课

    七年级下册数学书 电子版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

    一、指导思想

    以__精悉粗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简皮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差。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转。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相应的数学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为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继续做好培优工作,并做好配套工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学风,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五、教学进度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第1~3周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4~7周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第8~10周

    期中复习检测第11周

    第九章:多边形第12~14周

    第十章:轴对称平移与旋拦陆差转第15~17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第18~20周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习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

    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先进教学媒体进行教学,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继续坚持课改,开展分层教学,成立互助学习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

    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2)

    一、指导思想: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及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今年是两处中学合并的第一年,由于师资短缺,班级人数多达64人左右。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合并前某处中学的班级数学成绩每班及格的只有7、8个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况严重,纪律涣散,意志力薄弱,学习欠缺勤奋,学习的自觉性不高。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不断加强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便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我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新概念几何,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学习的风气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学目标要求

    期中授完第九章,期末授完下册全册。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4、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8、站在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五、教学进度安排:

    周数教学起止时间章节

    1—8周20__.3.1—14.24第一章1.1—第三章3.6

    9周4.25—5.1期中考试

    10—17周5.2—6.26第十章10.1—第十二章12.3

    18—19周6.27—7.10期末复习考试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3)

    一、教材分析

    1、特点与地位:重点中的重点。

    本课是教材求两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问题是图最常见的应用的之一,在交通运输、通讯网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2、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现有抽象思维能力水平,已掌握基本概念等学情,以及求解最短路径问题的自身特点,确立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1)重点:如何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求解最短路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解决方案。

    (2)难点:求解最短路径算法的程序实现。

    3、教学安排:最短路径问题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求从某个源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另一种是求每一对结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根据教学大纲安排,重点讲解第一种情况问题的解决。安排一个课时讲授。教材直接分析算法,考虑实际应用需要,补充旅游景点线路选择的实例,实例中问题解决与算法分析相结合,逐步推动教学过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掌握最短路径概念、能够求解最短路径。

    2、能力目标:

    (1)通过将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抽象成求最短路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

    (2)通过旅游景点线路选择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讲究工作方法、与他人合作,提高效率。

    三、教法分析

    课前充分准备,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除了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以外,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辅以多媒体课件,以启发的方式展开教学。由于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图这一章的难点,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与学生沟通,根据学生的反应控制好教学进度是本节课成功的关键。

    四、学法指导

    1、课前上次课结课时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其有针对性的预习。

    2、课中指导学生讨论任务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本节课知识点。

    3、课后给学生布置同类型任务,加强练习。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课前复习(3~5分钟)回顾“路径”的概念,为引出“最短路径”做铺垫。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用提问方式,注意及时小结,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回忆概念。

    (2)提示学生“温故而知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3~5分钟)以城市公路网为例,基于求两个点间最短距离的实际需要,引出本课教学内容“求最短路径问题”。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1)先讲实例,再指出概念,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自然过渡。

    (2)此处使用案例教学法,不在于问题的求解过程,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存在,所以这里的例子只需要概述,能够说明问题即可。

    (三)讲授新课(25~30分钟)

    1、求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重点)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提出旅游景点选择的例子,解决如何选择代价小、景点多的路线。

    (1)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图中求任一结点到其他结点最短路径问题。(3~5分钟)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主要采用讲授法,将实际问题用图形表示出来。语言描述转换的方法(用圆圈加标号表示某一景点,用箭头表示从某景点到其他景点是否存在旅游线路,并且将旅途费用写在箭头的旁边。)一边用语言描述,一边在黑上画图。

    ②注意示范画图只进行一部分,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余下部分的转化。

    ③及时总结,原型抽象(景点作为图的结点,景点间的线路作为图的边,旅途费用作为边的权值),将案例求解问题抽象成求图中某一结点到其他各结点的最短路径问题。

    ④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带权有向图,并略作解释,为后续教学做准备。

    教学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启发式教学,如何实现按路径长度递增产生最短路径?

    ②结合案例分析求解最短路径过程中(重点)注意此处借助黑板,按照算法思想的步骤。同样,也是只示范一部分,余下部分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四)课堂小结(3~5分钟)

    1、明确本节课重点

    2、提示学生,这种方式形成的图又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呢?

    (五)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复习本次课内容,准备一道备用习题,灵活把握时间安排。

    六、教学特色

    以旅游路线选择为主线,灵活采用案例教学、示范教学、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枯燥的理论讲解生动起来。在顺利开展教学的同时,体现所讲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4)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将单项式化为平方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学习方法:归纳、概括、总结。

    三、合作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在前两学时中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定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还学习了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即在一个多项式中,若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即公因式,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几个因式乘积的形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不具备相同的因式,是否就不能分解因式了呢?当然不是,只要我们记住因式分解是多项式乘法的相反过程,就能利用这种关系找到新的因式分解的方法,本学时我们就来学习另外的一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公式法。

    1、请看乘法公式

    左边是整式乘法,右边是一个多项式,把这个等式反过来就是左边是一个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大家判断一下,第二个式子从左边到右边是否是因式分解?

    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的因式分解,第(2)个等式可以看作是因式分解中的平方差公式。

    a2—b2=(a+b)(a—b)

    2、公式讲解

    如x2—16

    =(x)2—42

    =(x+4)(x—4)。

    9m2—4n2

    =(3m)2—(2n)2

    =(3m+2n)(3m—2n)。

    四、精讲精练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25—16x2;(2)9a2—b2。

    例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9(m+n)2—(m—n)2;(2)2x3—8x。

    补充例题:判断下列分解因式是否正确。

    (1)(a+b)2—c2=a2+2ab+b2—c2。

    (2)a4—1=(a2)2—1=(a2+1)?(a2—1)。

    五、课堂练习

    教科书练习。

    六、作业

    1、教科书习题。

    2、分解因式:x4—16x3—4x4x2—(y—z)2。

    3、若x2—y2=30,x—y=—5求x+y。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5)

    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它们不但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供了转化的方法,而且也为今后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平行线的三个性质

    2、会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3、通过对比,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分析、概括、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索、交流、成功与提升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猜想、推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平行线的三个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以及应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1)、回顾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2)、设问:根据同位角相等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反过来,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忆平行线的判定来引入新课,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温故而知新,促使学生实现知识思维的正迁移;二是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比较性质与判定的不同。同时,开门见山较直接地提出了本节课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有利于实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

    2、探究新知:

    (1)、画平行线: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

    学生用方格或笔记本上的横线。

    设计意图:画平行线的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明白确定平行线性质的前提是要两条平行线,帮助学生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2)、问题1:如何得到同位角? a

    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如可随意画 2 b

    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如图1,∠1 c

    和∠2是同位角。 图1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得到同位角的过程,特别要让学生明白所得的同位角是任意的而不是特殊角、特殊位置的。

    问题2:你准备怎样去找∠1和∠2的关系?

    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进行探究后发表见解。

    学生回答:如测量或剪下其中某一个角把它贴到另一个同位角的位置上去观察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具体环节与步骤,形成整个班级内的合作与交流,让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探究出结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02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王志轩)-45》资源宏信橡侍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QoC1Q50R4fwBPUAb4FYIIA

    ?pwd=7ab5 提取码: 7ab5

    02 初中数学七年级下(王志轩)-44|y.第25讲 重难点突破|x.第24讲 课题学习|w.第23讲 直方图|v.第22讲第 统计调查|u.第21讲 重难点突破|t.第20讲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s.第19讲 一元一次不等式|r.第蔽如轮18讲 不等式|q.第17讲 重难点突破|p.第16讲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o.第15讲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n.第14讲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m.第13讲 二元一次方程组|l.第12讲 重难点突破

    七年级数学ppt课件免费

    有针对性的课件才会帮助到老师,下面的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供大家参考阅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巧培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 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孝腔唯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计算: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 计算: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 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解:

    练习:P 141 1,2.

    例3 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 地球的质量约是

    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吨.

    练习:P142 1,2.

    四 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圆搏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

    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

    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P143 A组4,5,6; B组1,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