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小学 > 六年级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资料

  • 六年级
  • 2023-05-24
目录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重点知识)
  • 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知识是人生旅途中的资粮。从而,只要我们有了更多的知识,哪怕是最可怕,最艰难的任何事,我们多有了力量去克服,有了知识我们就有了向前走的勇气,勇往直前。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1

    第一单元 负数

    1、负数的由来:

    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如盈利亏损、收入支出……),光有学过的0 1 3.42/5……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出现了负数,以盈利为正、亏损为负;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

    2、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不包括0),数轴上0左边的数叫做负数。

    若一个数小于0,则称它是一个负数。

    负数有无数个,其中有(负整数,负分数和负小数)

    负数的写法:

    数字前面加负号“-”号,不可以省略

    例如:-2,-5.33,-45,-2/5

    正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不包括0),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若一个数大于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有无数个,其中有(正整数,正分数和正小数)

    正数的写法:数字前面可以加正号“+”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例如:+2,5.33,+45,2/5

    4、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限

    6、比较两数的大小:

    ①利用数轴:

    负数<0<正数 或 左边<右边

    ②利用正负数含义:正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就大,数字小的就小。负数之间比较大小,数字大的反而小,数字小的反而大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2

    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

    (一)、折扣和成数

    1、折扣:用于商品,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打折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打的折数转化为百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商品现在打八折: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80﹪

    商品现在打六折五:现在的售价是原价的65﹪

    2、成数: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解决成数的问题,关键是先将成数转化为百码哪分数或分数,然后按照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几分之几)的数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这次衣服的进价增加一成:这次衣服的进价比原来的进价增加10﹪

    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八成五:今年小麦的收成是去年的85﹪

    (二)、税率和利率

    1、税率

    (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纳税迅渣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安全等事业。

    (3)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

    (4)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5)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

    2、利率亩模悄

    (1)存款分为活期、整存整取和零存整取等方法。

    (2)储蓄的意义: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或信用社,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4)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5)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6)利息的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率=利息÷时间÷本金×100%

    (7)注意:如要上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

    税后利息=利息-利息的应纳税额=利息-利息×利息税率=利息×(1-利息税率)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率)

    购物策略:

    估计费用:根据实际的问题,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

    购物策略:根据实际需要,对常见的几种优惠策略加以分析和比较,并能够最终选择最为优惠的方案

    学后反思:做事情运用策略的好处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3

    第三单元 圆柱和圆锥

    一、圆柱

    1、圆柱的形成:圆柱是以长方形的一边为轴旋转而得的。

    圆柱也可以由长方形卷曲而得到。

    两种方式:

    1.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宽为高;

    2.以长方形的宽为底面周长,长为高。

    其中,第一种方式得到的圆柱体体积较大。

    2、圆柱的高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一个圆柱有无数条高,他们的数值是相等的

    3、圆柱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柱的底面是完全相等的两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 :圆柱有无数条高

    4、圆柱的切割:

    ①横切:切面是圆,表面积增加2倍底面积,即S 增 =2πr?

    ②竖切(过直径):切面是长方形(如果h=2R,切面为正方形),该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高,宽是圆柱的底面直径,表面积增加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即S增=4rh

    5、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①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长方形,如果h=2πr,则展开图形为正方形

    ②不沿着高展开,展开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或不规则图形

    ③无论怎么展开都得不到梯形

    6、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

    底面积 :S底=πr?

    底面周长:C底=πd=2πr

    侧面积 :S侧=2πrh

    表面积 :S表=2S底+S侧=2πr?+2πrh

    体积 :V柱=πr?h

    考试常见题型:

    ①已知圆柱的底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周长

    ②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③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高,底面积

    ④已知圆柱的底面面积和高,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

    ⑤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高,求圆柱的底面半径,表面积,体积,底面积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无盖水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烟囱通风管的表面积=侧面积

    只求侧面积:灯罩、排水管、漆柱、通风管、压路机、卫生纸中轴、薯片盒包装

    侧面积+一个底面积:玻璃杯、水桶、笔筒、帽子、游泳池

    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油桶、米桶、罐桶类

    二、圆锥

    1、圆锥的形成:圆锥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为轴旋转而得到的。圆锥也可以由扇形卷曲而得到。

    2、圆锥的高是两个顶点与底面之间的距离,与圆柱不同,圆锥只有一条高

    3、圆锥的特征:

    (1)底面的特征:圆锥的底面一个圆。

    (2)侧面的特征: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3)高的特征:圆锥有一条高。

    4、圆锥的切割:

    ①横切:切面是圆

    ②竖切(过顶点和直径直径):切面是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的高是圆锥的高,底是圆锥的底面直径,面积增加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

    即S增=2rh

    5、圆锥的相关计算公式:

    底面积:S底=πr?

    底面周长:C底=πd=2πr

    体积:V锥=1/3πr?h

    考试常见题型:

    ①已知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求体积,底面周长

    ②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求圆锥的体积,底面积

    ③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和体积,求圆锥的高,底面积

    以上几种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通常是求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再根据圆柱的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三、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1、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2、圆柱与圆锥等底等体积,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3、圆柱与圆锥等高等体积,圆锥的底面积(注意:是底面积而不是底面半径)是圆柱的3倍。

    4、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 ,体积相差2/3Sh

    题型总结

    ①直接利用公式:分析清楚求的的是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体积

    分析清楚半径变化导致底面周长、侧面积、底面积、体积的变化

    分析清楚两个圆柱(或两个圆锥)半径、底面积、底面周长、侧面积、表面积、体积之比

    ②圆柱与圆锥关系的转换:包括削成最大体积的问题(正方体,长方体与圆柱圆锥之间)

    ③横截面的问题

    ④浸水体积问题:(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品的体积,等于盛水容积的底面积乘以上升的高度)容积是圆柱或长方体,正方体

    ⑤等体积转换问题:一个圆柱融化后做成圆锥,或圆柱中的溶液倒入圆锥,都是体积不变的 问题,注意不要乘以1/3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4

    第四单元 比例

    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

    (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10、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关键是看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就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1、比例尺: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12、比例尺的分类

    (1)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13、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

    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

    14、应用比例尺画图的步骤:

    (1)写出图的名称、

    (2)确定比例尺;

    (3)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

    (4)画图(画出单位长度)

    (5)标出实际距离,写清地点名称

    (6)标出比例尺

    15、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形状相同,大小不同。

    16、用比例解决问题:

    根据问题中的不变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正确判断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并根据正、反比例关系式列出相应的方程并求解。

    17、常见的数量关系式:(成正比例或成反比例)

    单价×数量=总价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速度×时间=路程

    工效×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18、

    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求比例尺。

    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可以求实际距离。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可以求图上距离。

    计算时图距和实距单位必须统一。

    19、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是不是成反比例?

    答: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天数=播种的总公顷数

    已知播种的总公顷数一定,就是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的积是一定的,所以每天播种的公顷数和要用的天数成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5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1、鸽巣原理是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组合原理,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物体个数÷鸽巣个数=商……余数

    至少个数=商+1

    2、摸2个同色球计算方法。

    ①要保证摸出两个同色的球,摸出的球的数量至少要比颜色数多1。

    物体数=颜色数×(至少数-1)+1

    ②极端思想: 用最不利的摸法先摸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球,再无论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球,都能保证一定有两个球是同色的。

    ③公式:

    两种颜色:2+1=3(个)

    三种颜色:3+1=4(个)

    四种颜色:4+1=5(个)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六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要点

    ★六年级数学下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六年级数学几何的初步知识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升初考试必备数学一到六年级的知识点

    ★小升初一至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盘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数学概念整理:

    整数部分:

    十进制计数法;一(个)、十、百、千、万……都叫做计数单位。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一级一级读,读出级名(亿、万),每级末尾0都不读。其他数位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一级一级写,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数较大,数位相同最高位上数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比看第二位较大就大,以此类推。

    小数部分: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些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1,7/100记作0.07。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叫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第二位叫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就叫做几位小数。如0.36是两位小数,3.066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整数读,小数点读点,小数部分顺序读。

    小数的写法: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

    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去0大小不变。化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变化:右移扩大左缩小,1十2百3千倍。

    小数大小比较:整数部分大就大;整数相同看十分位大就大;以此类推。

    分数和百分数

    ■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

    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 1” 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做分数的分子;其中的一份,叫做分数单位。

    2、 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用特定的“%”来表示。百分数一般只表示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倍数关系,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

    3、 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计量单位。

    4、 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分数的种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1、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2、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3、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约分和通分

    1、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3、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4、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5、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倒 数

    1、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3、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的大小比较

    1、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2、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3、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4、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百分数与折数、成数的互化:

    例如:三折就是30%,七五折就是75%,成数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牐 闯砂俜质 褪?0%,则六成五就是65%。

    ■纳税和利息:

    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率。由银行规定按年或按月计算。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意义不同。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如:可以说 1米 是 5米 的 20%,不可以说“一段绳子长为20%米。”因此,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分数不仅 可以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如:甲数是3,乙数是4,甲数是乙数的?;还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如:犌Э恕 米等。

    2.应用范围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与比较。而分数常常是在测量、计算中,得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3.书写形式不同。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如:百分之四十五,写作:45%;百分数的分母固定为100,因此,不论百分数 的分子、分母之间有多少个公约数,都不约分;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只能是自然数,它的表示形式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 数,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一般要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

    数的整除

    ■整除的意义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也可以说b能整除a)

    除尽的意义 甲数除以乙数,所得的商是整数或有限小数而余数也为0时,我们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或者说乙数能除尽甲数)这里的甲数、乙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小数(乙数不能为0)。

    ■约数和倍数

    1、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是它本身,它没有最大的倍数。

    ■奇数和偶数

    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例如:0、2、4、6、8、10……注:0也是偶数 2、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基数。例如:1、3、5、7、9……

    ■整除的特征

    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

    2、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

    3、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 整除。

    ■质数和合数

    1、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个数叫做质数(素数)。

    2、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约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3、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可分为:质数、合数

    5、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分为:奇数、偶数

    ■分解质因数

    1、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8=3×3×2,3和2叫做18的质因数。

    2、把一个合数用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来分解质因数。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倍数。

    4、特殊情况下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1)如果几个数中,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则较大数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2)如果几个数两两互质,则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小公倍数是这几个数连乘的积。

    ■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

    1、相邻两个自然数之和是奇数,之积是偶数。

    2、奇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整数、小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则运算的法则

    1、加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满十进一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加

    2、减法a、整数和小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退一当十再减b、同分母分数: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先通分,再相减

    3、乘法a、整数和小数:用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哪一位对起,最后把积相加,因数是小数的,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位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b、分数: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结果要化简

    4、除法a、整数和小数:除数有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不够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上。除数是小数是,先化成整数再除,商中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b、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减法性质 a-b-c=a-(b+c)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结合律 (a×b)×c=a×(b×c)

    分配律 (a+b)×c=a×c+b×c

    除法性质 a÷(b×c)=a÷b÷c

    a÷(b÷c)=a÷b×c

    (a+b)÷c=a÷c+b÷c

    (a-b)÷c=a÷c-b÷c

    商不变性质m≠0 a÷b=(a×m)÷(b×m) =(a÷m)÷(b÷m)

    ■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推广: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缩小AB倍。

    ■商不变规律: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推广: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或缩小)A倍。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反而缩小(或扩大)A倍。

    ■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不变规律性质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但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要注意余数。

    如:8500÷200= 可以把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100倍来除,即85÷2= ,商不变,但此时的余数1是被缩小100被后的,所以还原成原来的余数应该是100。

    简易方程

    ■用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点。既简单明了,又能表达数量关系的一般规律。

    ■用字母表示数的注意事项

    1、数字与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简写成“•“或省略不写。数与数相乘,乘号不能省略。

    2、当1和任何字母相乘时,“ 1” 省略不写。

    3、数字和字母相乘时,将数字写在字母前面。

    ■含有字母的式子及求值

    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或利用公式求值,应注意书写格式

    ■等式与方程

    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含有未知数;二是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在列方程解文字题时,如果题中要求的未知数已经用字母表示,解答时就不需要写设,否则首先演将所求的未知数设为x。

    ■解方程的方法

    1、直接运用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去解。如x-8=12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被乘数×乘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2、先把含有未知数x的项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如3x+20=41

    先把3x看作一个数,然后再解。

    3、按四则运算顺序先计算,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5×4-x=4.2,

    要先求出2.5×4的积,使方程变形为10-x=4.2,然后再解。

    4、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然后再解。如:2.2x+7.8x=20

    先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使方程变形为(2.2+7.8)x=20,然后计算括号里面使方程变形为10x=20,最后再解。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应用题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解题策略

    按比例分配的有关习题,在解答时,要善于找准分配的总量和分配的比,然后把分配的比转化成分数或份数来进行解答

    ■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审题,找出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

    2、分析,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

    3、设未知数,列比例式

    4、解比例式

    5、检验,写答语

    数感和符号感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指,使学生具有应用数字表示具体的数据和数量关系的能力;能够判定不同的算术运算,有能力进行计算,并具有选择适当方法(心算、笔算、使用计算器)实施计算的经验;能根据数据进行推论,并对数据和推论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检验,等等。

    ■培养学生的数感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 数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觉主动地与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建立起联系,这样才有可能建构与具体事物相联系 的数学模型。具备一定的数感是完成这类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怎样为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编号?这是一个实际问题,没有固定的解法,你可以用不同的方 式编,而不同的编排方案可能在实用性和便捷性上是不同的。如,从号码上就可以分辨出年级和班级,区分出男生和女生,或很快的知道一名队员是参加哪类项目。

    ■ 数概念本身是抽象的,数概念的建立不是一次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 在现实的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 围的事物等,会让学生感觉到数就在自己身边,运用数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估计一页书的字数,一本书有多少页,一把黄豆有多少粒等,这些对具体数量 的感知与体验,是学生建立数感的基础,这对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无论在哪个学段,都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的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这是发展学生符号感的决定性因素。

    ■引进字母表示,是学习数学符号、学会用符号表示具体情境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一步。尽可能从实际问题中引入,使学生感受到字母表示的意义。

    第一,用字母表示运算法则、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算法的一般化,深化和发展了对数的认识。

    第二,用字母表示现实世界和各门学科中的各种数量关系。例如,匀速运动中的速度v、时间t和路程s的关系是s=vt。

    第三,用字母表示数,便于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确切地表示出来,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例如,我们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未知量,利用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字母和表达式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如:

    5=2x+1表示x所满足的一个条件,事实上,x这里只占一个特殊数的位置,可以利用解方程找到它的值;

    Y=2x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x是自变量,可以取定义域内任何数,y是因变量,y随x的变换而变化;

    (a+b)(a-b)=a-b表示一个一般化的算法,表示一个恒等式;

    如果a和b分别表示矩形的长和宽,S表示矩形的面积,那么S=ab表示计算矩形面积公式,同时也表示矩形的面积随长和宽的变化而变化。

    ■如何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要尽可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必须要对符号运算进行训练,要适当地、分阶段地进行一定数量的符号运算。但是并不主张进行过繁的形式运算训练。

    学生的符号感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应该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数学思维的提高逐步发展。

    量的计算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数+单位名称=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高级单位的数如把米改成厘米 低级单位的数如把厘米改成米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单名数。如:5小时, 3千克 (只有一个单位的)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如:5小时6分,3千克500克(有两个单位的)

    56平方分米=(0.56)平方米 就是单名数转化成单名数

    560平方分米=(5)平方米(60平方分米) 就是单名数转化成复名数的例子.

    ■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是相对的.比如,"米"相对于分米,就是高级单位,相对于千米就是低级单位.

    ■常用计算公式表

    (1)长方形面积=长×宽,计算公式s=a b

    (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计算公式s=a × a

    (3)长方形周长:(长+宽)× 2,计算公式s=(a+b)× 2

    (4)正方形周长=边长× 4,计算公式s= 4a i

    (5)平形四边形面积=底×高,计算公式s=a h.

    (6)三角形面积=底×高÷2,计算公式s=a×h÷2

    (7)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计算公式s=(a+b)×h÷2

    (8)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计算公式v=a bh

    (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平方,计算公式s=лr2

    (10)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计算公式v=a3

    (1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写成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h

    (12)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计算公式v=s h

    ■1年12个月(31天的月份有1、3、5、7、8、10、12月份,30天的月份有4、6、9、11.月份,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整百年份须是400的倍数。

    ■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

    ■公元1年—100年是第一世纪,公元1901—2000是第二十世纪。

    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三角形

    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具有稳定性。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3、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四边形

    1、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它容易变形。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圆

    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同圆或等圆的直径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扇形 由圆心角的两条半径和它所对的弧围成的图形。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窒息那叫做对称轴。

    2、线段、角、等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都是轴对称图形,他们的对称轴条数不等。

    ■周长和面积

    1、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2、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3、常见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成功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机会需要把握,也需要创造。应届毕业生考试网为各位小学生同学整理了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负数: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二、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比例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4、了解比例尺,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5、认识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6、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四、统计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五、数学广角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六、整理和复习

    1、比较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常用计量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

    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 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5.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6. 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7. 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8. 百分数的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 以亿做单位 的数 12.543 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 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

    345900 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35 万。省略 4725097420 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47 亿。

    4. 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 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 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三)数的互化

    1. 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 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 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 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 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数的整除

    1. 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通常用短除法。先用能整除这个合数的质数去除,一直除到商是质数为止,再把除数和商写成连乘的形式。

    2. 求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的公约数连续去除,一直除到所得的商只有公约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的最大公约数 。

    3. 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先用这几个数(或其中的部分数)的'公约数去除,一直除到互质(或两两互质)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和商连乘求积,这个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 成为互质关系的两个数: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

    (五) 约分和通分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小数

    1.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 例如: 3.25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 41.7 、 25.3 、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 3.141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 3.111 …… 0.5656 ……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1222 …… 0.03333 ……

    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 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例如: 3.777 …… 简写作 0.5302302 …… 简写作 。

    分数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 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1.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比例 表示两个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如: x:320=1:10 10x =320×1 x =320÷10 x =3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重点知识)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

    代数初步知识

    一、用字母表示数

    1 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性质、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

    (1)常见的数量关系

    路程用s表示,速度v用表示,时间用t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s=vt v=s/t t=s/v

    总价用a表示,单价用b表示,数量用c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a=bc b=a/c c=a/b

    (2)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减法的性质:a-(b+c) =a-b-c

    (3)用字母表示几何形体的公式

    长方形的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2(a+b) s=ab

    正方形的边长a用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c=4a s=a2

    平行四边形的底a用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

    三角形的底用a表示,高用h表示,面积用s表示。

    s=ah/2

    梯形的上底用a表示,下底b用表示,高用h表示, s=(a+b)h/2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圆柱和圆锥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设计和制作圆柱、圆锥模型等活动,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底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平面,侧面是曲面。

    5.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后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即S表=S侧+S底×2或2πr×h+2×π。

    7.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侧=Ch或2πr×。

    8.圆柱的体积=圆柱的底面积×高,即V=sh或πr2×。

    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9.圆锥只有一个底面,底面是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个曲面。

    10.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11.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扇形。

    12.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即V锥=1/3Sh或πr2×h÷。

    13.常见的圆柱圆锥解决问题:

    ①压路机压过路面面积(求侧面积);

    ②压路机压过路面长度(求底面周长);

    ③水桶铁皮(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

    ④厨师帽(求侧面积和一个底面积);通风管(求侧面积)。

    小学六年级数学 学习方法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做好笔记,用来记录老师讲课重点、补充难题、听课心得等内容,方便日后复习与记忆。而小学数学笔记的记录,很多孩子无法准确掌握,需要下点工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记笔记?

    笔记可以方便日后有重点、不失真地复习。

    奥数课堂通常包含大量的信息,涵盖定义、公式、解题技巧等各个方面。大多数同学难以一堂课完全掌握全部内容。尤其我们的课堂还经常包含一些经典的难题、补充题,单凭一次性的记忆无法提供充分的反刍的素材。

    二、记笔记要避免的误区

    然而,很多同学出于不自信或者对家长的敷衍,为了笔记而笔记——笔记完成就“大功告成”、束之高阁。殊不知:记在自己脑袋里面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有笔记而无复习正是做笔记的错误。

    三、记笔记的形式

    你们的笔记本内容多吗?平时书包装满的时候,你能够方便的找到笔记本吗?单独阅读笔记的时候,你觉得丰富吗?如果这三个问题你都回答“否”,那么请考虑一下将全部的笔记搬到讲义上去。

    笔记一定要方便日后查阅。书写过程中,字迹不要求美观,但是至少直观。

    关于某一题的延伸记录在题目旁边,关于一讲的梳理可以放到章节前,补充的题目可以放到章节后,个人心得可以放在页眉页脚。如果有补充随材还可以粘贴或者插入到讲义当中。

    简而言之,笔记在形式上的要求就是:用最小的篇幅记录最多的内容,同时分出清晰地层次。

    四、记笔记的基本方法

    记入笔记的内容一定要经过筛选。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笔记需求,相应的它也会有自己的筛选方法。抛开具体的科目、知识点,这里有一些参考标准。

    1、内容本身不存在疑问。

    我们经常发现部分同学在记录解题方法时抄写错误、或者照搬板书布局,最终他自己都无法清晰地读出正确的解题过程。这样的错误不仅会形成无用的笔记,还可能引导思维走入歧途。

    2、重点记录自己不熟悉的内容。

    为了照顾大多数、防止遗漏,老师在总结的时候通常会往多了讲,以至于同样的几何模型,五年级上学期提到一次、下学期再复习一次、到了六年级还会梳理两次。如果学生不加甄别、反复记录,费时费力不讨好,还容易滋生厌恶。——如果你实在很熟悉,留下一个记号。

    3、珍惜自己的心得。

    黑板上或讲义上的内容都是老师的知识,不论多么优秀的老师,他无法直接将自己的思路完整的拷贝进入学生的大脑。所以知识的传承需要学生的记录、复习、练习等等。而真正掌握知识点的最重要表现就是产生自己的认识与归纳。

    4、记录经典题目。

    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很多时候学习终究脱离不了题目。如果在某一个角落、一本书当中真的有那么一道题、一段话让你受益匪浅,那么勇敢的记录下来。不要将笔记内容局限在老师所供、讲义所言——它应当帮助记录所有对你重要的内容。

    除了这些内容上的筛选,熟练的同学还应该考虑下笔记当中布局与记号。比如,过去老师常使用“△”“.”或者“Ⅱ”来标记相对重要的内容,☆表示最重要的知识点,“→”标记自己的心得,“?”表示自己的疑问等等。这些符号,与红色、黑色墨迹搭配能够形成层次鲜明的内容体系,方便自己的不同的场合下复习想复习的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知识点下册相关文章:

    ★六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点(2)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计划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一、轴对称图形

    1、只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圆的对称轴的图形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对称轴是直线

    4、圆是(平面图形、曲线、轴对称)图形。

    二、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d=2rr=d÷2

    三、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四、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五、圆的周长

    1、围成圆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和圆的大小无关。π>3.14。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

    3、c圆=πd c圆=2πr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a

    5、长度和周长单位有:kmmdm cmmm

    6、已知周长求直径 d=C÷π

    已知周长求半径 r=C÷π÷2

    7、3.14×(1――9)

    六、半圆的周长

    C半圆=d+πd÷2C半信春圆=2r+πr

    七、圆的面积

    1、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2、S圆=πr2=π(d÷2)2

    3、S长方形=长×宽=ab

    S正方形=边长×边长=a2

    S平行四边形=底×高=ah

    S三角形=底×高÷2=ah÷2

    S梯形=(上底+下底 )×高÷2=(a+b)×h÷2

    S半圆=πr2÷2

    S圆环=S大圆-S小圆=π(R2-r2)

    4、面积和表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5、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那么它们当中圆的面积最大。

    6、(11――19)2

    八、半径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2倍。

    第二单元

    1. 一、

    1、是、等于、相当于,意思相同。

    2、几成=几折

    1. 二、求提高了、降低了、增加了、减少了、节约了、多了、少了百分之几,都是用:甲÷乙

    2. 三、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1. 四、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找单位“1”

    2. 判断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3. 如果单位“1”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对应分率

    4. 如果单位“1”未知的,用除法计算:已知量÷对应分率=单位“1”;另外,也可以用方程。

    5、减数=被岩坦汪减数-差 除数=被除数÷商

    五、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粗仔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六、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解方程就是“唱反调”

    七、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

    图形变换和图案设计时,会用到: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1. 轴对称

    2. 平移:关注是上下平移还是左右平移,尤其是平移了多少格

    3. 旋转:关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关注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度

    4.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性质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25+37+63=25+(37+63)

    乘法交换律

    a×b×c=a×c×b25×9×4=25×4×9

    乘法结合律

    a×b×c=(a×c)×b128×3×8=(125×8) ×3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级相加。

    a×(b+c)=a×b+a×c8×(125+25)=8×125+8×25

    2.37×99

    =2.37× (100-1 )

    =2.37×100-2.37×1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14.29―3.9―6.1=14.29―(3.9+6.1)

    第四单元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其中,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前项÷后项=比值

    2.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a÷b=a :b=(b≠0,除数、分母和后项不能为0)

    例如:15÷25=():()==()%=()(填小数)=()折=()成

    再如: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提示:甲数=4乙数=3)

    3. 化简比

    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只能有公因数1。

    4. 注意:比值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结果是一个比。

    例如::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 比的应用

    重点关注:类似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求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

    6.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或1:1: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8. 容积单位:升毫升

    9.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0、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1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正数和负数可以抵消,比如:+5和-5能完全抵消;-8和+3抵消后得-5。

    13、统计图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4、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6、扇形统计图:能呈现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

    (1) 平面图形知识;(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立体图形的认识;(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平面图形知识

    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②角的特征、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

    ③垂直与平行。

    ④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按边分、按角分)。

    ⑤四边形。每类图形的特征,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⑥圆与扇形。圆的特征、直径、半径的特点,扇形与圆的关系。

    ⑦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要求:①掌握特征、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的联系。

    ②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合理的判断、选择。

    (2)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①理解周长与面积概念。

    ②掌握每种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③能应用公式灵活解决问题。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②长、正方体的关系。

    (3)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②会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③建立这四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联系。

    ④加强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的对比训练。

    建议:几何初步知识这部分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综合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方法。

    如: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网络图由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求帮助);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可让学生自带磁带盒,设计包装方案——

    切忌: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断提问,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6、简单的统计

    复习要点及要求:

    (1) 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

    建议:复习时忌机械练习,单调地填表、制统计图,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应用统计知识,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出发,针对商场购物优惠方式多种多样的特点,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选择最佳购物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统计知识的复习任务。

    必须要学好,初一上册、下册第一、二、七才能学好!

    提问者评价

    O(∩_∩)O谢谢!

    评论(28) | 1491 55

    邵依雪189 | 三级 采纳率10%

    擅长: 暂未定制

    其他类似问题

    2010-03-20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的答案 514

    2012-04-03数学,六年级 总复习,资料 6

    2009-03-29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165

    2010-12-11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九) 〖量与计量〗 32

    2012-01-12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50

    更多关于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的问题>>

    网友都在找: 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按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其他7条回答

    2011-05-19 19:03 热心网友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圆的对称轴的图形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对称轴是直线

    4、圆是(平面图形、曲线、轴对称)图形。

    二、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d=2rr=d÷2

    三、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四、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五、圆的周长

    1、围成圆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和圆的大小无关。π>3.14。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

    3、c圆=πd c圆=2πr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a+b)×2

    评论(6) | 66 28

    2011-05-19 13:19 可爱猫眼草 | 三级

    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2010、6)

    一、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共4分)

    1、因为28 = 4×7,所以4和7都是28的质因数。 ………………… ()

    2、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用V = Sh来计算。………………()

    3、如果4a=3b,那么a :b = 4 :3。…………………………………… ()

    4、2008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 ()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6分)

    1、在 、 、 、 、 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有()个。

    (1)2(2)3(3)4

    2、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少的是()。

    (1)正方形 (2)长方形 (3)等边三角形

    3、观察下面算式,与49×26的积最接近的是()。

    (1)50×30 (2)50×20 (3)50×26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

    (1)是锐角三角形 (2)是直角三角形

    (3)是钝角三角形 (4)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

    5、用98粒种子做发芽试验,结果全部发芽,发芽率为()。

    (1)98%(2)2% (3)100%

    6、通过“整数和小数”的复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比2小的自然数有1和0 (2)4.895保留两位小数是4.90

    (3)两个合数,一定不是互质数(4)☆÷△=9……6,△最小是7

    三、仔细读题,认真填空。(共24分)

    1、丹阳市二00五年工农业总产值总额是八十九亿七千零五十万元,这个数写作元,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元。

    2、3时15分=时4.05公顷=公顷平方米

    3、 6 :()= = 18 ÷ 30 = ()% = ()成

    4、 的分数单位是,至少去掉个这样的单位正好是整数。

    5、想一想,你做一次眼保健操大约分钟;估一估,将“1元”的硬币投掷若干次,“1元”字面朝上的次数约占()%。

    6、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队合做5天,可完成这项工程的 。

    7、6和 是互质数,6和 的最小公倍数是30。

    8、: 的比值是,写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9、华地百货某种空调原价2500元,现八折出售,现在每台只要元。

    10、一个圆锥形沙堆,测得它的底面直径是4米,高1.5米。这个沙堆的体积是 立方米。

    11、下图是永久化肥厂2005年化肥产量统计图。看图填空:

    (1)这是一幅 统计图。

    (2)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吨。

    (3)平均每季度生产化肥 吨。

    (4)你还看出哪些信息?(至少写2条)

    四、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共26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14=6.3÷0.9= 0.006×100=2004—299=

    306—(206 + 78)=( — )×12=1.25×9×8=

    5÷7 + 5= 7× ÷7× = + +……+ =

    18个

    2、求未知数x的值。(每题2分,共4分)

    (1)12 : =x : (2) x +x=42

    3、用递等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1)8402 + 672÷28×17(2)18÷1.8—0.8×5

    (3) ÷[ ÷(1— )] (4)[( — )÷ ]÷

    五、探索与操作。(共8分)

    1、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并求出它的面积。(单位:厘米)

    5

    2、下面是一个长方形。请你想象一下,以一条长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形成一个。并计算出它的体积。(单位:厘米)

    4

    六、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第1—4题每题5分,其余每题6分,共32分)

    1、学校计划投资200万元建造活动大楼,实际投资180万元,实际投资节约了百分之几?

    2、小明看一本210页的故事书,前8天平均每天看15页。剩下的在9天内看完,平均每天必须看多少页?

    3、森林家具城里一种办公桌椅每套450元,椅子的价格是桌子的 。办公桌子和办公椅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4、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行了全程的70%时,超过中点50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一个注满汽油的油桶,底面直径8分米,高15分米。做一个这样的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75千克,这桶汽油重多少千克?

    6、一个由3个大人和4个小孩组成的家庭准备到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4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 的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旅游线路标准均为每人400元。你认为这个家庭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旅游比较合算?为什么?(计算后加以说明)

    参考资料: 这是2010年的卷子,好好复习

    评论(2) | 64 27

    2011-05-19 21:22 热心网友

    一、轴对称图形

    1、只有1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半圆)

    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

    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2、圆的对称轴的图形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对称轴是直线

    4、圆是(平面图形、曲线、轴对称)图形。

    二、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d=2rr=d÷2

    三、在同圆或等圆里(必不可少的前提),直径都相等、半径都相等。

    四、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半径。

    五、圆的周长

    1、围成圆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2、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和圆的大小无关。π>3.14。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

    3、c圆=πd c圆=2πr

    4、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a

    5、长度和周长单位有:kmmdm cmmm

    6、已知周长求直径 d=C÷π

    已知周长求半径 r=C÷π÷2

    7、3.14×(1――9)

    六、半圆的周长

    C半圆=d+πd÷2C半圆=2r+πr

    七、圆的面积

    1、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2、S圆=πr2=π(d÷2)2

    3、S长方形=长×宽=ab

    S正方形=边长×边长=a2

    S平行四边形=底×高=ah

    S三角形=底×高÷2=ah÷2

    S梯形=(上底+下底 )×高÷2=(a+b)×h÷2

    S半圆=πr2÷2

    S圆环=S大圆-S小圆=π(R2-r2)

    4、面积和表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5、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那么它们当中圆的面积最大。

    6、(11――19)2

    八、半径扩大n倍,直径扩大n倍,周长扩大n倍,面积扩大n2倍。

    第二单元

    1. 一、

    1、是、等于、相当于,意思相同。

    2、几成=几折

    1. 二、求提高了、降低了、增加了、减少了、节约了、多了、少了百分之几,都是用:甲÷乙

    2. 三、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1. 四、解答分数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 找单位“1”

    2. 判断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

    3. 如果单位“1”已知的,用乘法计算:单位“1”×对应分率

    4. 如果单位“1”未知的,用除法计算:已知量÷对应分率=单位“1”;另外,也可以用方程。

    5、减数=被减数-差 除数=被除数÷商

    五、常见的数量关系

    1、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六、方程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解方程就是“唱反调”

    七、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第三单元

    图形变换和图案设计时,会用到: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1. 轴对称

    2. 平移:关注是上下平移还是左右平移,尤其是平移了多少格

    3. 旋转:关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关注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度

    4.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性质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25+37+63=25+(37+63)

    乘法交换律

    a×b×c=a×c×b25×9×4=25×4×9

    乘法结合律

    a×b×c=(a×c)×b128×3×8=(125×8) ×3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级相加。

    a×(b+c)=a×b+a×c8×(125+25)=8×125+8×25

    2.37×99

    =2.37× (100-1 )

    =2.37×100-2.37×1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14.29―3.9―6.1=14.29―(3.9+6.1)

    第四单元

    1.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其中,比号前面的数是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是比的后项,前项÷后项=比值

    2. 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

    a÷b=a :b=(b≠0,除数、分母和后项不能为0)

    例如:15÷25=():()==()%=()(填小数)=()折=()成

    再如:甲数和乙数的比是4:3,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

    (提示:甲数=4乙数=3)

    3. 化简比

    化简比就是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也就是: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前项和后项只能有公因数1。

    4. 注意:比值是一个数,而化简比结果是一个比。

    例如::0.7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 比的应用

    重点关注:类似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求长方形的长、宽或面积。

    6. 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2:3或1:1:2,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 质量单位:吨千克克

    8. 容积单位:升毫升

    9.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0、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1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2、正数和负数可以抵消,比如:+5和-5能完全抵消;-8和+3抵消后得-5。

    13、统计图有:(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14、条形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5、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16、扇形统计图:能呈现各部分与总数的百分比。

    (1) 平面图形知识;(2)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3)立体图形的认识;(4)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 平面图形知识

    ①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②角的特征、角的分类、角的度量方法。

    ③垂直与平行。

    ④三角形的特征,分类(按边分、按角分)。

    ⑤四边形。每类图形的特征,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⑥圆与扇形。圆的特征、直径、半径的特点,扇形与圆的关系。

    ⑦轴对称图形。(能画出学过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要求:①掌握特征、建立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点到线,线到面、面到体的联系。

    ②能根据图形特征进行合理的判断、选择。

    (2)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①理解周长与面积概念。

    ②掌握每种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③能应用公式灵活解决问题。

    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的特征。

    ②长、正方体的关系。

    (3)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②会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③建立这四种立体图形体积计算的联系。

    ④加强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体积与容积的区别的对比训练。

    建议:几何初步知识这部分内容,知识容量比较大,复习时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要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性,挑战性、综合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掌握学习的方法。

    如: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网络图由学生独立完成(独立思考、查阅资料、寻求帮助);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可让学生自带磁带盒,设计包装方案——

    切忌:面面俱到,不停讲解,不断提问,大量练习,只求结果,不重过程。

    6、简单的统计

    复习要点及要求:

    (1) 平均数: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能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统计表、统计图:了解统计表、图的种类,特点,制作方法,会分析统计图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