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中班竹竿舞视频?1.请一个老师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表演跳竹竿舞,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王老师要表演什么 给大家看呢?” 2.让幼儿欣赏音乐并练习基本节奏和动作。 3.请幼儿跳竹竿舞。 (敲竹竿的`节奏,我们用了最简单的,竹竿变化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分开、并拢。那么,适合中班竹竿舞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数学——数字大发现
活动目标:
1、能找出家里和有数字的物品,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2、学习关注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各种有数字的商品包装袋、包装盒、瓶子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1——10,引出主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数字宝宝,看看都有哪些数字宝宝来了。
你们认识它们吗?
2、教师出示数字宝宝,请幼儿一一认读数字。
二、故事“数字宝宝的星期天”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些数字宝宝想过一个轻松的星期天,就是它们想这一天躲起来休息休息不出来了。
2、数字宝宝都躲起来了,你觉得会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吧!
3、教师讲述故事《数字宝宝的星期天》
三、通过引导孩子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数字的用途
1、提问:哪些数字宝宝要过星期天呢?
因为数字宝宝过星期天,明明遇到了什么麻烦?
2、
①数字宝宝休息了,闹钟上一个数字都没有,所以根本不知道是几点了。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昨天带幼儿去小区参观,欣赏美丽的春景。嫩绿的小草,光秃秃的树枝上刚吐露的小绿芽儿,刚长出花骨朵儿的茶花,桃树上一个个的花苞等等都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在小区里,孩子们兴奋的叫了起来:“这里的小草变绿了。”“老师,你看看那儿,树上有点绿绿的。”“这里也有!这里也有!”“那是什么呢?好像要开花了哦。” “这棵树上有好几个花苞”……孩子们再这个轻松的气氛中各抒已见。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是多么的好奇!我被他们的热情感动了。我想,我该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保持那种好奇与活力呢?怎样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更好的了解春天,知道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掌握季节的变化,通过观察,萌发对春天植物变化的兴趣。
2.学习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讲述自己画中的春天。
3.能体验绘画的快乐,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春天的景象,并以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跳竹竿》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纸棒进行活动,学习跳竹竿游戏,发展弹跳能力。
2、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带来的快乐。
3、愿意积极想办法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老师准备玩跳竹竿,人手一根纸棒(活动前幼儿自己制作,长度1米),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利用纸棒进行队列练习。 导语:今天天气真不错,我们骑着马出去玩玩吧!(幼儿随音乐的变化“骑马“变双圆——大圆——小圆——“坐马车“)
基本部分:
一、探索纸棒的玩法
1、师:纸棒可以和我们玩哪些游戏呢?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玩。(幼儿四散游戏)我们一起来试试
2、鼓励幼儿随音乐用纸棒进行自由玩耍:骑马、合作组合“抬轿子、坐马车“等等(活动此部分设计了利用纸棒进行“一棒多玩“环节,是想了解幼儿对玩纸棒有多少经验,还有激发了幼儿初步尝试与同伴合作玩,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奠定了基础。
一、活动目的
1. 了解“三月三”壮乡歌圩节的习俗。
2. 培养和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
3. 体验节日的欢乐,感受壮乡的民族风情。
二、活动时间
2014年4月1日(星期二)上午8:30——11:00
三、活动对象
幼儿园全体幼儿及教师
四、活动主题
“五彩三月三”
五、活动背景
农历“三月三”是壮乡的传统歌节,也称“三月三歌圩节”或“歌仙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形成的民间纪念性活动。这一天,人们会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抛绣球,欢度节日。为了让幼儿贴近“三月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特举办此活动。
六、活动流程
1. 竹竿舞时间:9:00——10:00
场地:塑胶跑道(学前班、大班)、内操场(中班、小班)
负责竹竿舞的老师必须在8:50到位准备。内操场分四组竹竿,每组两人手持竹竿;跑道分两组竹竿,每组六人手持竹竿。
2. 对歌时间:10:00——10:30
全园按班级集中大舞台前进行对歌,对歌老师上到舞台对歌,后引导孩子一起对歌。播放背景音乐。
3. 抛绣球时间:10:40——11:30
中、小班在内操场小舞台,学前、大班在外面舞台。先由老师引导,后邀请孩子上前,接到绣球的孩子来抛绣球。
1. 中班有用的竹子常识教案
中班有用的竹子常识教案1.幼儿园有关竹的主题预设及教案有哪些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竹 产生背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
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到寻找生活中竹的用途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
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 开展准备: 1.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
2.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幼儿社会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器店等。 3.墙面布置一些与竹有关的画、图片及幼儿绘制的画和制作的手工艺品。
4.区角布置一些关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竹》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竹,了解竹的生长过程和用途。
2.引导幼儿探索竹对我们生活所起的贡献。 3.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内容记录: 1.社会:《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 2.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 3.科学:《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 4.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5以内的加减》 5.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篾制品》 6.音乐:《熊猫 *** 》《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 7.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 8.家园开放日:《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 活动具体开展过程: 活动一:《社会实践:参观竹林》 设计思路: 方案活动的第一天,教师带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现在幼儿的眼前。
以上就是适合中班竹竿舞视频的全部内容,中班有用的竹子常识教案 1.幼儿园有关竹的主题预设及教案有哪些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案:竹 产生背景: 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