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初一下册所有古诗

  • 初一
  • 2023-05-14
目录
  • 初二上册语文古诗
  • 七年级下册14首古诗
  • 初一下册所有古诗
  • 初一上册所有古诗
  •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填空

  • 初二上册语文古诗

    通过诵读古诗,挖掘古诗的精华,重构并感悟古诗的意象是七年级语文教材古诗教学的重要目标。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人教版,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下语文古诗词人教版

    1.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2.竹里馆

    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歌

    李白(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7.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唐)

    苍苍竹林寺, 杳杳帆轿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9.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春早桥指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语文课外关于春天的诗句

    1、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宋·陆游《马上作》

    2、林花着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

    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

    4、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7、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唐·杜甫《清明二首》

    8、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

    9、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唐·王涯《春游曲》

    1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11、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2、东风吹雨细于尘。——宋·辛弃疾《浣溪沙》

    13、春到人间草木知。——宋·张栻《立春偶成》

    1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5、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唐·杜牧《怅诗》

    16、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17、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唐·韩愈《感春五首》

    1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晚春》

    19、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唐·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20、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敏轿配》

    21、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22、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23、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宋·姜夔《淡黄柳》

    24、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25、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26、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宋·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27、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唐·杜甫《腊日》

    28、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29、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30、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唐·杜甫《春运》

    3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32、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宋·陈亮《南歌子》

    33、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唐·张籍《春别曲》

    34、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唐·钱起《春郊》

    35、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唐·韩滉《晦日呈诸判官》

    36、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37、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唐·赵嘏《喜张沨及第》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人教版相关文章:

    1.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词大全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3. 七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十首

    4.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

    5.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书古诗

    七年级下册14首古诗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有《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登幽州台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等。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

    1.《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6.《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罩咐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1.《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3.《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1.《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物猜纯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爱莲说》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兆芹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一下册所有古诗

    七年级语文中的古诗,以丰富的内容、深远的意境、优美的韵律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语文下古诗词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唤漏巧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搜锋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约客

    宋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七年级语文课外此情可待成追忆全诗

    《锦瑟》

    作者:李商隐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诗意: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和键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赏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初一上册所有古诗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一下初一下册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有哪些仅供参考!

    人教版纤灶初一下册语文课必背课文

    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 《木兰诗》

    3. 《口技》

    4.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共工怒触不周山》

    人教版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

    年代:唐作者:王维体裁:五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

    年代:唐作者:李白体裁:七绝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唐作者:李核竖橘白体裁:七绝

    谁家改团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年代:唐作者:岑参 体裁:七绝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滁州西涧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 体裁:七绝类别:山水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江南逢李龟年

    年代:唐作者:杜甫体裁:七绝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作者:刘长卿 体裁:五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约客

    年代:宋作者:赵师秀 体裁:七绝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论诗

    年代:清作者:赵翼 体裁:七绝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语文课本必背古诗有哪些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中考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站!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默写填空

    泊秦淮

    杜牧 唐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竹里馆

    王维 唐代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哗皮春相照。

    望岳

    杜甫 唐代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唐代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清乱耐代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晚春

    韩愈 唐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约 客

    赵师秀 宋代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代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陋室铭

    刘禹锡 唐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握仿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 宋代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贾生

    李商隐 唐代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