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第一章 1.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2.中国优越地理位置:跨纬度广、临海,多岛屿、港湾,是海陆兼备的大国。3.国土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4.四至:最北端、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的经纬度。那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篇一】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知识点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第一节 中国的气候
我国气候特征:
1. 气候复杂多样
2. 季风气候显著
3. 多特殊天气
4. 多旱涝灾害
一、气候复杂多样
1. 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的影响。
-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气温都较高,成因:纬度位置。
- 青藏高原夏季温度低的原因:海拔高。
2. 我国习惯从北到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这样划分是根据≥10℃的积温来划定。另外,青藏高原为高原气候区。
二、季风气候显著
1. 什么是季风:夏季——偏南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冬季——偏北风。
2. 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3.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为界线。
三、特殊天气
多特殊天气: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多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四、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地表和地下径流最后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区域,成为外流区。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是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根据活动积温划分,我国的温度带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以及高原气候区。
2、东西干湿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的地方是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我国可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
3、我国气候特点: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东部地区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有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南部有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丰富。季风区雨热同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寒潮、台风、旱灾和洪涝。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国土面积
1. 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 中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排名世界第三。
3. 中国四至: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4. 中国濒临的海洋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5. 中国海岸线长1.8万千米,有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6. 东西部晨昏差异与南北方季节差异。
7.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8. 省级行政区记忆口诀。
9. 中国人口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以上。
10.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1. 人口增长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
12.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13.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14. 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的含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分类: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
3、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破坏和浪费严重。
4、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养,便能够可持续利用;非可再生资源:珍惜和节约使用。
5、“世界地球日”4月22日。主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6、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做起: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付诸于行动,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7、活动题P63第1题
第二节土地资源
1、分类:可利用土地:农业用地(耕地、草地、林地)
建筑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城乡建设用地)
难以利用土地:戈壁、沙漠、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山。
2、土地资源的特点:(1)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2)地区分布不均
(3)比例结构不合理(P68图3.9)(4)破坏严重
3、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地区所在的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农业类型
耕地水田东部(南方)湿润区平原、丘陵耕作业
旱地东部(北方)湿润、半湿润地区高原、平原
草地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原、山地牧业
林地山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山地林业
难以利用土地西部内陆干旱地区沙漠、戈壁、石山等-----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利用中存在问题
A、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乱占耕地造成耕地减少;过度放牧使土地荒漠化
B、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乱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不当排放造成土地污染,土地质量下降
措施: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以上就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八年级上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与我国接壤的国家;2、人口:人数总量,分布特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3、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平原、山脉、河流的分布状况;4、气候:气温差异,降水差异,温度带划分,气候类型;5、资源:土地资源分类、分布状况及利用状况;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