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定的:属于或不属于。那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以集合为中心的知识网络概述
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在理解集合概念的同时,必须掌握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及无序性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来解题.注意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或不属于的关系,而集合与集合之间是包含或不包含的关系,两者不能混淆.要熟练地进行集合的交、并、补的运算,在运算时,应首先将集合化简,当集合中含字母时,必须对字母的取值进行讨论.作为一种数学工具,集合与数学的其他各个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复习时要加深对它的理解.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也是高考中常考的内容之一.集合思想及集合语言可以渗透到高中数学的各个分支,它可与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等许多知识综合起来进行考查.在解题时首先需要我们能读懂集合语言,将集合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再用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2.对集合中元素三大性质的理解
(1)确定性
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对于集合 和元素 ,要么 ,要么 ,二者必居其一.比如:“所有大于100的数”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元素是确定的.而“较大的整数”就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它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再如,“较大的树”、“较高的人”等都不能构成集合.
(2)互异性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任何两个相同的对象在同一集合中时,只能算作这个集合中的一个元素.如:由 , 组成一个集合,则 的取值不能是 或1.
(3)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的次序无先后之分.如:由 组成一个集合,也可以写成 组成一个集合,它们都表示同一个集合.
3.学习集合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 与 的区别. 是集合 的一个元素,而 是含有一个元素 的集合,二者的关系是 .
(2)注意 与 的区别. 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而 是含有元素 的集合.
(3)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一定不能犯用{实数集}或 来表示实数集 这一类错误,因为这里“大括号”已包含了“所有”的意思.
用特征性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它应具备哪些特征性质,从而准确地理解集合的意义.例如:
集合 中的元素是 ,这个集合表示二元方程 的解集,或者理解为曲线 上的点组成的点集;
集合 中的元素是 ,这个集合表示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
集合 中的元素是 ,这个集合表示函数 中函数值 的取值范围;
集合 中的元素只有一个(方程 ),它是用列举法表示的单元素集合.
4.集合间的关系及集合运算问题点评
(1)要注意 与 间的区别:“ ”表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如 .“ ”表示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如 .
(2)理解 与 的含义:“ ”包含“ ”,“ ”两种情况,其中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情况成立;而“ ”等价于“ 且 ”.
(3)尝试用Venn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关系,并逐步形成用集合的观点去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分类写出给定集合的所有子集的解题技巧,并通过对教材“探索与研究”中习题的探究,找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与它的所有子集个数的关系规律.
(4)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定义及其运算是本部分的重点,可以结合Venn图去理解并且应当重视Venn图的直观作用.
(5)应重视利用空集的特性.空集是一个特殊的集合,它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利用空集的这一特性,可使一些题设中隐含有空集条件的问题得以正确解决.
(6)补集思想在集合运算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一个问题,如果正面去求解比较困难,则可以从这个问题的反面入手,也就是采用补集的思想.
高一数学的集合部分还是比较简单的,要多做一些题掌握一些方法。1.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互异性和确定性三个特征。互异是指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各不相同的,比如{a、b、a},这样表示的集合就不正确。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有重复现象,正确的记法为(a、b);确定性是指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要么该元素属于集合,要么该元素不属于集合。例如:元素6与集合a=(1、4),b=(3、4、5、6)关系分别为6∈a、6∈b。无序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比如(1、 2、3)与(2、1、3)表示同一个集合。2.准确地把握集合的表示法初学集合,最团难的就是怎样把集合恰当地表示出来。特别是描述法x∈p),其中x是研究对象,p足集合中元素x所具有的公共属性。给你一个集合,首先要找研究对象,然后再考虑x具有的公共性。如:a=(x/y=x),a的研究对象为x,a的含义是函数y-x。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a=r。b=(y/y=x),b集合的研究对象为y,b集合的含义是函数y=x。对应抛物线上所有点纵坐标构成的集合,即b-ff≥0},c:{(x、y)l y=x。,c的研究对象为点(x、y),c的含义是指抛物线y=x。
建议你自己翻着书,一边看一边写,自己慢慢把知识网画起来,这样你就知道你哪里是不懂,哪里是不是很懂的,哪里是你很清楚的。这之后你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复习了,对与自己懂的就没必要在花很多时间复习了只要粗粗的看一下就好了,对于自己不懂和不是很懂的要分层次复习,这样你就能取得进步了。这样做的效果很不错。最后希望楼主进步。
将高中数学的重点知识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必修一重点知识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1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_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x|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必修一的学习,需要大家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这样大家最大效率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面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高中必修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X Kb 1.C om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 Z
有理数集: Q
实数集: R
1)列举法:{a,b,c……}
2)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xR|x-3>2} ,{x|x-3>2}
3) 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 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 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注意: 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以上就是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全部内容,1.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互异性和确定性三个特征。互异是指同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各不相同的,比如{a、b、a},这样表示的集合就不正确。因为集合中的元素有重复现象,正确的记法为(a、b);确定性是指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要么该元素属于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