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实验题及答案?答案: B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二) 16.(8分)(1)水资源非常重要,联合国确定2003年为国际淡水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B.淡水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 C.融化的雪水中矿物质含量比深井水中的少 D.0 ℃以上,温度越高,水的密度越小 (2)分离FeCl3、KCl、那么,高一化学实验题及答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Fe+2H(正一价离子)=Fe(正2价的铁离子)+H2(氢气Ps:别忘了↑)
出现气泡
原理:这个应该不用说了吧。
(2)出现白色沉淀。
原理:A还在反应气压把A中的二价铁溶液压进B产生沉淀
(3)白色沉淀变成红褐色
方程式:2水+4氢氧化亚铁+氧气=4氢氧化铁
原理:放掉部分液体,使B中气压下降“吸入”空气,空气比氢气重,空气中的氧气把氢氧化亚铁氧化成氢氧化铁。
如果答案不一样请告诉我。谢谢
实验题一向是化学科目的重中之重,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有哪些典型题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必修一化学实验经典题目解析(一)1.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不能直接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的是()
A.分液漏斗 B.漏斗
C.蒸馏烧瓶 D.容量瓶
解析:A项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B项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C项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D项用于配制溶液。
答案:D
2.当20 ℃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25 ℃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74.51 174×100%
C.20 ℃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 ℃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解析:K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25 ℃的浓度大于4.0 mol•L-1;假设此溶液为1 L,则m(溶液)=ρV=1.174 g•cm-3×1 000 cm3=1 174 g,m(KCl)=c(KCl)×V(KCl)×M(KCl)=4.0 mol•L-1×1 L×74.5 g•mol-1=298 g,所以KCl的质量分数应为298 g1 174 g×100%,B项错误。
(1)在一支 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 的大试管( 中注入4 mL乙 答案 (1)在一支30 mL的大试管(A)中注入4 mL乙 的浓硫酸, 醇,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边加边振荡试管,待冷 缓慢加入1 mL的浓硫酸 边加边振荡试管, 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却至室温时,再加入4 mL乙酸并摇匀
浓硫酸
COOH+ CH3COOH+HOCH2CH3 (2)BC
硫酸和盐酸的酸性都比碳酸的酸性强,因此能代替,测密封装置时利用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压强变小,冷却后外界压强大于密封中的压强,水倒流!截图部分应该是17.9-X
1,能用盐酸代替。
2,C装置吸收CO2。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Y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17.9-X8.80-Y
解方程组,得
X=5.3克Y=2.2克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2.2/17.90=29.6%
3,利用的原理是:加热时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增大,而冷却时压强减小,水进入导管。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实验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做导电性实验,然后均匀通入氨气,随着氨气的通入,电流表的读数_变大_,原因是_盐酸中HCl分子状态较多,但离子较少,导电能力弱;通入氨气后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铵离子、氯离子,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能增强_。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做导电性实验,然后均匀通入氯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