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初一上册地理题,七年级地理试题

  • 初一
  • 2023-12-16

初一上册地理题?(4)从地球上的五带来看,A地属于___带。 28、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同学们沿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中虚线所示线路进行考察。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出发前,量得周村、那么,初一上册地理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世界上最难的初一上册地埋题

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珍惜时间认真做七年级地理测试题。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试卷,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图的阅读试题

1.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

A.比例尺、方向、颜色 B.大小、方向、图例

C.比例尺、方向、图例 D.大小、图例、颜色

2.在1:50 000 000的地图上,量得我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是10㎝,则我国东西的实地距离是( )

A.500千米 B.2 500千米 C.50 000千米 D.5 000千米

3.一辆汽车在下图的公路中自左向右行驶,对于图中的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村庄时是自西向东行驶 B.图中河流自南向北流

C.转过弯后自西南向东南行驶 D.图中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流

4.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指向标辨别方向 ③无经纬线和指向标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 ④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5.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正确的是( )

A.先找指向标,然后定方向

B.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C.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肯定会有东西之分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下图中,B位于D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7.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湖”的是 ( )

下图是张鸣同学家附近的街道简图,据此完成8~9题。

七年级地理必刷题

地理是世界或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经济因素(物产、交通、居民点)的总的情况。例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

1.2010年精彩的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想知道各个“国家馆”在什么位置应选择

A.上海市交通图 B.世博园导游图

C.中国地形图 D.世界政治地图

2.绘一张你们中学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 B.一百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

D.1:100000

3.许多大洲之间以运河为界,下列表示运河的图例是

4.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A.回归线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上 D.北极点上

5.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方向

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6.地球上陆地和海洋面积的比例大约是

A.各占二分之一

B.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四分之一是海洋

D.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7.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A.非洲 B.欧洲

C.南极洲 D.亚洲

8.南极洲周围的大洋,按自西向东的顺序依次是

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9.下列有关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长的山脉是落基山脉

B.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

C.最大的平原是东欧平原

D.最大的大陆是非洲大陆

10.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流和水井等,这说明了

A.此海域的地壳在上升

B.地球“沧海桑田”的变化

C.大陆漂移的结果

D.人类改造大自然的结果

11.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欧洲西部 B.青藏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撒哈拉沙漠

12.下列地区与主要人种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拉丁美洲——混血人种

B.欧洲——白色人种

C.非洲北部——黑色人种

D.亚洲东部——黄色人种

13.有关世界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A.伊斯兰教是世界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

B.-的经典为《古兰经》

C.佛教的活动场所叫教堂

D.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

14.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与人们的户外活动最为适宜的一组是

15.王芳同学在学习了“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后,有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世界年平均气温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南半球的年平均气温等温线比北半球的平直

C.世界年平均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D.亚欧大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降水多

16.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主要原因是由于

A.纬度的影响

B.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C.海陆因素的影响

D.历史文化的影响

17.武汉的刘先生一家要利用暑假的时间到国外旅游,父子俩都愿去一个比较湿润,又不是很热的地方,请你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去处

A.开罗 B.纽约

C.伦敦 D.莫斯科

18.下列国家中全部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美国、加拿大、中国

B.英国、澳大利亚、日本

C.法国、美国、马来西亚

D.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西

19.北京地区四季更替明显,与此相关的是

A.地球的大小

B.东西半球的划分

C.地球的运动

D.全球气候变暖

20.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联合国

C.国际红十字会

D.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综合题(60分)

2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某日20时,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到28oN、125.3oE,中心气压950百帕,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我国陆地相邻,并且均为内陆国的有

A.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

C.蒙古、阿富汗、老挝 D.朝鲜、尼泊尔、老挝

3.下列各组中,属相邻的两个省级行政区的是

A.黑龙江省和辽宁省B.云南省和广东省

C.甘肃省和重庆市D.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

4.下面关于我国各民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B.各民族大聚居,小杂居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D.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6.下列关于我国国土面积、疆界和邻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陆地面积达960平方千米B.我国大陆海岸线长2万多千米

C.我国陆地界线长18000多千米D.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4个

7.世界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

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8.下列地区,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东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9.我国内流河大多分布在

A.东南沿海地区B.东部季风区内

C.西部非季风区内D.黄河和长江流域

10.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A.河南省B.湖南省C.甘肃省D.山西省

11.下列有关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D.季风区降水比非季风区降水较多

12.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北京B.哈尔滨C.上海D.广州

13.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①广东②广西③云南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4.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15.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

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

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

16.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

17.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横断山区D.青藏高原

18.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

A.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B.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C.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9.2006年台风给我国部分地区造成巨大损失,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发生于秋末、春初季节

B.除西藏、云贵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受台风影响

C.台风是灾害性天气,带来大风降温和霜冻

D.台风带来大量降水,可缓解伏旱。

初一上册数学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x k b 1

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

A.6378 ; B.6357; C.40000; D.6371;

2.本初子午线是

A.0°经线;B.180°经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3.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A.南北极圈; B.赤道; C.南北回归线;D.本初子午线

4.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5.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五带中的

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D .南温带;

6.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

A.南极圈;B.赤道;C.北极圈; D.回归线;

7.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交替; C.昼夜更替;D.形成五带;

8.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A.比例尺;B.方向;C.图例 ;D.颜色;

9. 在1:3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

A.10千米;B.100千米; C.9千米; D.900千米;

10. 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9248米;B.8448米;C.8848米; D.400米;

11. 星期天,我们要去朝阳市人民公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

A.中国政区图;B.朝阳市交通图;C.朝阳市地形图;D.中国交通图;

12.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

C.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13. 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

A.39%; B.61%;C.71%;D.29%;

1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B.苏伊士运河;C.白令海峡; D.乌拉尔河;

15.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亚洲;B.大洋洲; C.非洲;D.欧洲;

16.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A.白令海峡;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

17. 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

A.印度洋;B.太平洋;C.北冰洋; D.大西洋;

18.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化② 人类活动 ③ 地壳的变动④ 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C.③④ D. ①③

19. 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

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

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

20. 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

A.大陆 ;B.大洲; C.半岛; D.岛屿;

二、读图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读下图,回答:(5分)

(1)写出下列各点的地理经纬度A

C

(2)图中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初一上册数学压轴题

七年级上册的地理是基础,如何把握住上册的知识点就要靠测试卷的训练了。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测试卷及答案,参考答案使我们更懂得答题的规范。

地理七年级上册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题,计20分)

1.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宿迁市地图 B.江苏省地图 C.中国地图 D.世界地图

2.下列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赤道是最长的经线 B.本初子午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20ºW、160ºE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3.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比例可以粗略描述为

A. 各占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二海洋 C.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四分之一陆地

4.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A.巴西高原 B.伊朗高原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5.在分层设色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区域表示的地形常常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6.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A. 哥伦布提出的 B. 加加林提出的 C. 魏格纳提出的 D. 我们的祖先提出的

7.下列地区不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A. 寒带气候区 B.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地区

C. 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 D. 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

8.关于目前人口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过快,是每个国家都存在的问题B. 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C. 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D.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现象,全部集中在发达国家

9.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 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

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 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0.为迎接奥运会,北京市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11.世界上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A.____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1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 四季如春 B. 终年炎热 C. 暴风骤雨 D. 四季分明

13.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低 B.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越来越高 C. 纬度相同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也相同 D.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也随着升高

14.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属于哪种降水类型

A. 对流雨 B.地形雨C. 锋面雨 D. 台风雨

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四季的变化 B. 昼夜长短的变化 C.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D. 昼夜交替

16.每年冬至日(12月22日)过后,家住宿迁的玲玲感觉

A.白天越来越长了B.黑夜越来越长了C.天黑的时刻越来越早了 D.天亮的时刻越来越迟了

17.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世界气候大会,会议指出:近年来,全球气温明显变暖,主要原因是

A.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 B.空气中氯氟化合物增多 C.太阳辐射加强 D.降水增加

18.宿迁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的矛盾与冲突,导致这些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是

A.巴以冲突 B.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C.经济贸易摩擦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20.规模最大与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A. 红十字会 B. 世界贸易组织 C. 联合国 D.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 )

2.纬线的形状是半圆 ( )

3.近来,菲律宾马荣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该国地处两大板块交界处 ( )

4.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 ( )

5.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包括乡村和城市两种主要形式 ( )

6.在卫星云图上,白色区域通常表示云雨区 ( )

7.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 )

8.在地球五带中,有太阳光线直射的是热带 ( )

9.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划分的 ( )

10.国际合作只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 ( )

三. 读图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________ ; B ________ ;C ________ ; D 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3)七大洲、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洲;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洋。

以上就是初一上册地理题的全部内容,1.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致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各占二分之一 C、海洋占三分之二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2.下列大洲,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A、南极洲B、非洲C、北美洲D、。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