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书?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讲述早期人类生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介绍农耕文明的起源;第3课华夏之祖,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涵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衰,了解早期国家的建立;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那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书?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170多万年了。
2、 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 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30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 “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河姆渡原始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中记载了七个人名,这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盘庚作为商朝的君主,他将都城从奄迁至殷,为商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周文王姬昌,作为西周的奠基者之一,他推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如发展农业、扩大领土,为西周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商鞅作为战国时期的改革家,他推行了一系列的变法措施,包括废除贵族特权,实施土地私有制,极大地推动了秦国的强大。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仁”、“礼”等核心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斯作为秦朝时期的丞相,他推行了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的史学家,他撰写了《史记》,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国才能,为蜀汉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人物在各自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盘庚的迁都举措使得商朝能够更好地稳定局势,周文王的改革使得西周成为强盛的国家,商鞅的变法使得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李斯的措施使得秦朝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司马迁的历史著作对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诸葛亮的治国才能使得蜀汉成为三国时期的重要力量。
历史教材编写的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七年级历史的好坏,那么目录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目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三国鼎立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附录
后记
七年级历史知识总结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三个最: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170万年)P2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3课 华夏之祖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活动课二 编历史小故事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五 “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附录
后记
历史(七年级上册)/新课标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讲述早期人类生活;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介绍农耕文明的起源;第3课华夏之祖,探索华夏文明的起源。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涵盖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衰,了解早期国家的建立;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探讨青铜器的社会意义;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分析这一时期的争霸战争;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讲述社会变革的历史背景;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探索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继续讲述文化繁荣。
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包括第10课“秦王扫六合”,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讲述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介绍汉朝的建立与巩固;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分析汉朝经济繁荣的原因;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讲述匈奴与汉朝的关系;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探索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描述秦汉文化的繁荣;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继续讲述秦汉文化。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涉及第18课三国鼎立,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探讨江南地区的开发历程;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讲述北方民族的融合过程;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探索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继续讲述文化繁荣。
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书的全部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书中记载了七个人名,这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盘庚作为商朝的君主,他将都城从奄迁至殷,为商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周文王姬昌,作为西周的奠基者之一,他推行了多项改革措施,如发展农业、扩大领土,为西周的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