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假期八年级物理?(1)物理意义: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3)公式:P = Wt 。(4)单位:瓦特,简称瓦(W)。另有单位千瓦(kW),1 kW=1000W。(5)电功率和电流、那么,活力假期八年级物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传声。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3)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3.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物体振动得快,音调就高;振动得慢,音调就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第二章光现象
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108m/s。
3.光的反射:
(1)概念: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几个名词:
①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②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反射的种类:镜面反射、漫反射。
①镜面反射:在光滑的镜面上发生的反射叫做镜面反射。
初二物理知识点
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光的反射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二物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1.受力分析时,要防止多力!方法是寻找施力物体,若找不到施力物体则此力不存在!比如说“上冲力”、“上滑力”、“下滑力”,这些所谓的“力”都找不到施力物体,因此是不存在的。
2.重力方向有两种描述:竖直向下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不可说垂直向下!
浮力方向有两种描述:竖直向上或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不可说垂直向上!
3.遇到摩擦力一定先要区分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其大小应该利用受力平衡来解答,初中物理遇到的一般是二力平衡,此时静摩擦力大小等于外界拉力或者推力,若拉力或者推力大小发生变化,则静摩擦力也随之而变化。
如果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则只需要考虑影响其大小的两个因素即可,此两个因素即:“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要这两个因素不变,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也就是说,如果物体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则其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无关,也与其受力面积无关,不管物体正放、侧放、立放,都无法改变滑动摩擦力大小!
4.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质量有关,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看到惯性,应该立刻想到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其他任何量无关;
而且,在利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时,决不允许出现“惯性力”、“受到惯性”、“惯性作用”这样的字眼,只要出现就是错的!惯性只能用“由于惯性”、“具有惯性”、“由于物体具有惯性”来形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学习了“声学”和“光学”,到了下册,物理学习将进入另一个部分——力学。力学是初中物理绕不开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它和初三学习的“电学”,在中考试卷中的分值比例就占了70~75%,而且初中物理的难题大部分从这里出题。
第七章:力
1.了解什么是力,力的作用效果及三要素;
2.了解弹力,明白弹簧测力计原理及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3.会重力计算(G=mg)(重点)。
第八章:运动和力
1.了解惯性知道阻力对物体影响;
2.明白平衡状态及二力平衡条件,实验重点区分二力平衡与相互作用力是难点;
3.明白摩擦力方向,会利用二力平衡计算摩擦力(重点)。
第九章:压强
1.学会分析压力;
2.计算压强、液压的公式:P=f/s、P=ρgh(重难点);
3.力的作用效果实验,液压实验,大气压强实验(重点)常考;
4.流体流速大的压强小。
第十章:浮力(本册书重难点)
1.明白浮力方向;2.会计算浮力(四种方法)(重难点);
3.浮沉条件;4.浮力的应用(难点)。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分清做功与不做功;2.计算功的大小;
3.计算功率大小;4.动能与势能的大小影响因素;5.机械能守恒。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杠杆的计算及做图(重点);
2.滑轮的计算(难点)因为变形多,公式多;
3.斜面的应用;4.机械效率η=w有/w总(重点)。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
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2、测量长度的常用: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以上就是活力假期八年级物理的全部内容,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