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七年级知识点,七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 七年级
  • 2023-05-21
目录
  • 七年级知识点语文
  • 七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知识点
  • 七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 七年级知识点语文

    一、正负数。

    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如银芹正数;p不是有理数;

    二、有理数。

    1、有理数:渣毕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如:π)

    三、数轴。

    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相搏宽反数的和为0 a+b=0 a、b互为相反数。

    七年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数学

    初一是初中学习的基础阶段,同学们一定要打好基础。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课本的重要知识点,方便同学们参考学习。

    概率

    1.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n/m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随机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3.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4.对立事件:即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

    5.必然事件:那些无需通过实验就能够预先确定它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会发生的事件称为必然事件。

    6.不可能事件:那些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称为不可能事件。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①对称性;②传递性;

    ③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④乘法单调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⑦正值不等式可开方;

    3.一元一次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角的知识点

    1.角: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几何对象。

    2.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3.顶点:角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是这个角的顶点

    4.角的比较: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2)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当始边和终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平角。当它又和始边重合的时候,所成的角角周角。平角等于108度,周角等于360度,直角等于90度。

    (3)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5.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度,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谈敬

    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

    代数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连接数及表示数的字母的式子称为代数式(字母所取得数应保证它所在的式子有意义,其次字母所取得数还应使实际生活或生产有意义;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乘,或春侍乱省略不写;

    (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乘,也不能省略乘号;

    (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应写成a;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写成的形式;

    (6)a与b的差写作a-b,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b时,则应分类,写做a-b和b-a。

    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扒档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的加减法

    同号相加,到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6.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7.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

    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8.有理数的乘方

    求n个相同因数乘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当aⁿ看作a的n次乘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或“a的n次方”。

    七年级生物第二单元知识点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数学知识点

    1.不等式: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分类: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一般地,用纯粹的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严格不等式,用不小于号(大于或等于号)、不大于号(小于或等于号)"≥","≤"连接的不等式称为非严格不等式,或称广义不等式。

    3.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不等式解集的表示方法:

    (1)用不等式表示:一般的,一个含未知数的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解集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可用最简单的不等式表达出来,例如:x-1≤2的解集是x≤3

    (2)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形象地说明不等式有无限多个解,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两点:一是定边界线;二是定方向。

    6.解不等式可遵循的一些同解原理

    (1)不等式F(x)< G(x)与不等式 G(x)>F(x)同解。

    (2)如果不等式F(x)< 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那么不等式 F(x)

    (3)如果不等式F(x)< G(x)的定义域被解析式H(x)的定义域所包含,并且H(x)>0,那么不等式F(x)H(x)G(x)同解。

    7.不等式的性质:

    (1)如果x>y,那么yy;(对称性)

    (2)如果x>y,y>z;那么x>z;(传递性)

    (3)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整式,那么x+z>y+z;(加法则)

    (4)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5)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

    (6)如果x>y,m>n,那么x+m>y+n(充分不必要条件)

    (7)如果x>y>0,m>n>0,那么xm>yn

    (8)如果x>y>0,那么x的n次幂>y的n次幂(n为正数)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

    1.数据的整理:我们利用划记法整理数据,如下图所示,

    2.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如下图所示:

    3.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5.抽样调查分类: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

    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推断出可能出现的源氏轿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

    6.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7.个体:组成总体的核局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8.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又称“子样”。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9.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10.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也称次数。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如有一组测量数据,数据的总个数N=148最小的测量值Xmin=0.03,的测量值Xmax=31.67,按组距为△x=3.000将148个数据分为11组,其中分布在15.05~18.05范围内的数据有26个,则称该数据组的频数为26.

    11.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并记为fn(A).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频率。

    (1)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fn(A)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

    (2)频率不等同于概率.由伯努利大数定理,当n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频率fn(A)在一定意义下接近于概率P(A).频率公式:频数\总体数量=频率

    12.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初一数学方法技巧

    1.请概括的说一下学习的方法

    曰:“像做其他事一样,学习数学要研究方法。我为你们推荐的方法是:超前学习,展开联想,多做总结,找出合情合理。

    2.请谈谈超前学习的好处

    曰:“首先,超前学习能挖掘出自身的潜力,培养自学能力。经过超前学习,会发现自己能独立解决许多问题,对提高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很有帮助。”

    其次,够消除对新知识的“隐患”。超前学习能够发现在现有的基础上,自己对新知识认识的不妥之处。相反地,若直接听别人说。似乎自己也能一开始就达到这种理解水平,实践证明,并非这样。

    再次,超前学习中的有些内容,当时不能透彻理解,但经过深思之后,即使搁置一边,大脑也会潜意识“加工”。当教师进度进行到这块内容时,我们做第二次理解,会深刻的多。

    最后,超前学习能提高听课质量。超前学习以后,我们发现新知识中的多数自己完全可以理解。只有少数地方需借助于别人。这样,在课堂上,我们即能将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放“这少数地方”的理解上,即“好钢用在刀刃上”。事实上,一节课,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并不太多。

    3.请谈谈联想与总结

    曰:联想与总结贯穿与学习过程中的始终。对每一知识的认识,必定要有认识基础。寻找认识基础的过程即是联想,而认识基础的是对以前知识的总结。以前总结的越简洁、清晰、合理,越容易联想。这样就可以把新知识熔进原来的知识结构中为以后的某次联想奠定基础。联想与总结在解题中特别有效。也许你以前并没有这样的认识,但解题能力却很强,这说明你很聪明,你在不自觉中使用这种做法。如果你能很明确的认识这一点,你的能力会更强。

    4.那么我们怎样预习呢?

    曰:“先学习的目标:(1)知道知识产生的背景,弄清知识形成的过程。

    (2)或早或晚的知道知识的地位和作用:(3)总结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或说出认识问题使用了以前的什么规律)。

    再说具体的做法:(1)对概念的理解。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通常要借助具体的东西加以理解。有时借助字面的含义:有时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有时借助图形……理解概念的境界是意会。一定要在理解概念上下一番苦功夫后再做题。

    (2)对公式定理的预习,公式定理是使用最多的“规律”的总结。如:完全平方公式,勾股定理等。往往公式的推导定理的证明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方法及相当有用的解题规律。如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我们应当先自己推导公式或证明定理,若做不成再参考别人的做法。无论是自己完成的,还是看别人的,都要说出这样做是怎样想出来的。

    (3)对于例题及习题的处理见上面的(2)及下面的第五条。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初一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一数学知识点整理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知识点整理: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与学习方法

    七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数学可能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科目,往往都学不好。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

    但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轻松与快乐。所以我给大家整理了七年级数学上册的知识点,方便大家学习。

    一:有理数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 number)。

    3、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4、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5、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6、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7、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8、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2、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向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15、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6、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17、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19、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 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ht)

    22、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显然,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23、做有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以下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24、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5、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26、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注:黑体字为重要部分

    二:整式的加减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monomial),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coefficient)。

    3、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4、几个单项的和叫做多项式(polynomial),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term),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constantly

    term)。

    5、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polynomial)。

    6、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7、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8、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9、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三: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还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equation)。

    2、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linear equation withone unknown)。

    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4、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5、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7、应用:行程问题:s=v×t 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时间

    盈亏问题:利润=售价-成本 利率=利润÷成本×100%

    售价=标价×折扣数×10% 储蓄利润问题: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本息和=本金+利息

    四:图形初步认识

    知识网络:

    概念、定义:

    1、我们把实物中抽象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geometric figure)。

    2、有些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solidfigure)。

    3、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planefigure)。

    4、将由平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5、几何体简称为体(solid)。

    6、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7、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line),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point)。

    8、点动成面,面动成线,线动成体。

    9、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公理)。

    10、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intersection),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pointof intersection)。

    11、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和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center)。

    12、经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于线段的基本事实: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

    13、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istance)。

    14、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15、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degree)的角,记作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16、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angular bisector)。

    17、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com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1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19、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

    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 方法 都是不断重复学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七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1.1正数与负数

    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negativenumber)。

    与负数具有相反意义,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

    1.2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integer),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fraction)。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rationalnumber)。

    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搭樱早叫数轴(numberaxis)。

    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oppositenumber)。(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

    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数的加减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4有理数的乘除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mì

    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power)。在a的n次方中知雀,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nt)。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的n次方的形式,使用的就是科学计数法。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digit)。

    人教版初一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篇一: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篇二: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颂兄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初一数学复习方法

    考试与作业逻辑不同:

    我们的考试不同于作业,有些孩子作业写的还可以,准确率挺高的,但是考试成绩不理想。比如学校上完课,回家就写当天的作业,但是考试不一样,它是阶段性的、综合性的;再比如写作业,可以看资料,不会的可以请教同学,但是考试就得靠自己;还有写作业时格式不一定规范,不一定符合标准,但是考试老师会要求很严格;另外有些孩子考试比较焦虑,考试之前,爸爸妈妈给孩子加油鼓劲,反倒孩子考不好,有些孩子甚至在考试前后一定要上厕所,排解压力,甚至影响到考试成绩。

    那具体涉及到数学的复习,我以北师大版为例,可以分4个步骤:

    复习方法总结

    1回归书本,梳理章节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等

    就像盖房子,房子的地基是否扎实稳固。比如我们在复习课中,要求孩子们默写公式等,记忆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以及幂的运算、整式乘除的法则,而且一定要记住平方差和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变形。有些孩子能够背下完全平方公式,但是一旦用的时候,就偏偏不用,因为不够熟练,怕出错,所以就用最复杂的公式推导一遍,费时费力,还总错,而且重要的公式更加生疏。

    比如知识点填空:

    知识点填空

    我们的孩子在学校大题普遍做的多,考试也能拿到一些分数,但是选择填空老错,考完试下来一看,错就错在概念不清。

    比如平行线是怎么定义,性质定理有几条,判定定理有几条?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这一章中,哪些地方一定要加“同一平面内”这5个字?家长们可以让孩子找找看,捋一捋。

    再比如说,三角形一章,涉及到三边关系,角的关系,以及三角形的重要线段和它们的性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这些一定是期末选择题的备选项。

    还有全等的几种证明方法,常见的辅助线做法这是几何证明题的思路。

    2题型突破,对各章节常见的热点问题归纳练习。

    我们的数学、物理这些理科都是要做题型的,而不仅仅是做题,一定要明白思路。

    大多数孩子要考的题型和难度,学校每天的作业以及每周的考试卷,你都必须分析一下,对题型归类,你可以用不同的笔标记一下,比如第2题和第8题是一类题,是化简求值还是公式的变形应用?通过这样一遍的分析,孩子们都会发现,其实考来考去,就是那几种题型反复的出,反复的练。这是非常高效的学习方法。

    3、熟悉套路、模型

    平行线常见的模型:铅笔模型、猪蹄模型,比如我经常和大家说的,遇见拐点,就做平行线。

    三角形倒角常见模型:8字型、飞镖型、折角型。

    三角形全等模型:角平分线的性质模型,等腰直角三角形模型,三垂直模型,翻折(对称)。

    学好这些模型相等于我们是拿着箱考试,效率很高,比起其他同学,省去了推导的过程,速度又快,又准确。当然前提要掌握好基础内容,不要本末倒置。

    如果孩子们能把前面的步骤都做好了,基本知识点,题型都掌握了,计算也不会出错,那你们考试一定没有问题,除了有些学校本来要求考很难,比如压轴题,不在于做的多,而是在精练,你做完之后不断的复盘,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思路来,找找看里面的逻辑关系。

    4、坚持改错题

    把整个学期的试卷装订在一起,每周花半天的时间,订正错题,不会的标记星号,问老师问同学,直到会了为止,下周继续改,看自己是否真的懂了,对于错题,就像骆驼吃草一样,不停地咀嚼,错题也需要孩子们不断反复的看思路,才能在考试的时候避免在同类型的题上反复错。

    七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初中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大全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初一数学知识点归纳梳理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总结

    ★初一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