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我要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初一期中语文,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 初一
  • 2023-06-08
目录
  • 2022到2023初一期中考试作文
  • 初一期中语文作文
  •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 2022到2023初一期中考试作文

    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2017

    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初一语文期中测试卷,欢迎大家参考!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脑髓 (suì) 花圃 (bǔ ) 骊( lí )歌 倜傥(tì tǎnɡ)

    B、沮(jǔ)丧 讪(sàn)笑 菜畦(qí) 鸡毛掸(dǎn )子

    C、嫉(jì)妒 丑陋(lòu) 蝉蜕(tuì) 弥漫( mí )

    D、书塾(shú) 环谒(yè) 瞬(shùn)息 收敛(liǎn )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菜畦 渲闹 臃肿 人声鼎沸 B.懊诲 书塾 嫉妒 来势凶凶

    C.斑斓 崎岖 屏嶂 九曲连环 D.澎湃 深邃 彷徨 慷慨淋漓

    3、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一来就谈起小李的事情,讲述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的小李。

    B.我认识奥本海默是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的境界,平原无际,回环曲折。

    D.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4.修改下列病句。(2分)

    (1)增加质量是当前生产中的首要任务。

    (2)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

    5、“学语文的目的在于运用”,现在检查一下你的运用能力。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小溪流向大河,那是在启示我们积少可以成多; , 。( 2分 )

    6、“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诗文。( 10分 )

    ⑴ ,一切都将过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分)

    ⑵ 鸟向檐上飞, 。(1分)

    ⑶ ,影入平羌江水流。(1分)

    ⑷ 此夜逗樱曲中闻折柳, 。(1分)

    ⑸岑参的《逢入京使》中表启蠢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这两句名句是: , 。(2分)

    ⑹《木兰诗》中形容北方山旁丛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 。(2分)

    ⑺ 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黄河”的诗: , 。(2分)

    7、口语交际。( 2分 )

    金娜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团扔在地上。同学张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的哩!”金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随即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张敏的话言外之意是: 。

    (2)金娜该怎样说才得体: 。

    8、名著内容填空。(2分)

    (1)写出《水浒》中关于林冲的一个故事名称: 。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主要人物是 。

    二.阅读(共60分)

    (一)(26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住在心理,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习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14、此文段出自课文《 》作者是 国的 。(3分)

    15、“今天听讲,我全都懂”的原因是( )(4分)

    A、“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

    B、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讲解过

    C、今天讲得容易

    D、“我”心灵受到震动,思想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学习的动力

    16、“这可怜的人”指的是( )(2分)

    A、韩麦尔先生 B、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

    C、我们 D、韩麦尔先生,我们

    17、“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用了哪个动词?作用是什么?(4分)

    答: 。

    18、文中的“我”是指 。(1分)

    19、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2分)

    A、表注释 B、表补充说明

    C、表转折 D、表停顿

    20、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记住了自己的语言,就记住了自己的祖国。

    B、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只有记住自己的语言,人民才不会甘心做亡国奴,国家才有希望。

    C、这句话表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深挚的热爱和对国土沦亡的痛苦心情。

    D、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

    21、文中两处出现了“好像”一词,对此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处地方都是比喻句的标志,都是比喻词

    B、前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后者不是

    C、后者是比喻句的标志,前者不是

    D、A、B、C三项都不对。

    2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找出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比喻 排比 比拟 B、比喻 比拟 反复

    C、比喻 排比 反复 D、排比 反复 比拟

    2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2分)

    答: 。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的题。(20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小学的老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当时我对上学没什么兴趣。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家里进进出出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外祖母一直照顾我。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世界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勉强孩子读书。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我便不曾考过第一名。我这位开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我的女儿3 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仪器了,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干什么,我当然想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对这我不去干预。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 ”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24.作者为什么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分)

    答:

    25.作者认为,一个人要在事业上有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2分)

    答:

    26.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2分)

    答:

    27.作者的工作态度怎样?他为什么有这样的工作态度?(2分)

    答:

    28.对工作和学习,兴趣固然很重要,但完全凭兴趣去工作学习成吗?(4分)

    答:

    29.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最少写出两点)(4分)

    答:

    30.简要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4分)

    答:

    (三)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1]然。

    (注:[1]信:确实,的确。)

    31联系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词。(2分)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

    (2)诸儿竞走取之( )

    32.在下列句中括号里填上省略了的成份(4分)

    (1)见道旁李树多子,( )折枝。

    (2)人问之,( )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3.翻译下列句子。(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见道旁李树多子。

    译文:

    34.其他的小孩都跑去抢李子,为什么王戎不动?(4分)

    答:

    三、作文(50分)

    35、作文要求:

    ①以《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必须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③内容上写人与人之间的优良精神面貌,感情要真挚、感人;文中不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④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

    初一期中语文作文

    复习内容

    建议使用资料

    字词:

    1、 读音:生字的认读、多音字的正确读音、易错字的正确读音;

    2、 书写:生字的正确书写、形似字的认读、易错字的认读、四字词语的正确书写

    3、 词义:常用词的理解与运用、四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 语文书后一至三单元字词表

    2、 语文练习册每课练习部分中的词语内容

    3、 归纳整理的一至三单元字词[易错字音和四字词语]

    4、 以往进行练习的试卷中出现的词语练习

    背诵默写:

    1、 古诗:《次北固山下》、《赤壁》、《十五夜望月》

    2、 古词:《浣溪沙》、《水调歌头》

    3、 古文:《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4、 现代诗:《冰心诗四首》

    5、 对联:第三单元第115页六副对联

    *6、现代文:《社戏》第11、12、13段反复诵读[暂不要求背诵默写]

    1~~4项内容一定做到书写完全正确,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讲了内容、书上的旁批内容,理解诗、词、文的内涵,能够进行理解性默写。

    参看每次考试的试卷中相关题型

    文学常识:

    巴金、冰心、雨果、韩非、吕不韦、沈复、泰戈尔、马克·吐温、鲁迅、沈从文、刘绍棠、王建、苏轼、艾青、王湾、杜牧

    要能将作家与其作品一一对应上,准确说出作者所处朝代或国籍、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主要参看书下注释一,以及练习中出现的相关内容。

    名著赏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

    了解作品反映的主题、最起码知道语文书中所选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并且能解和课文内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语言运用:

    仿写

    1、 参看平时练习卷中出现的相关题型

    2、 参看《中华活页》第四期第14页中有如扮关的仿写知识及练习

    文言文:

    1、 基础知识:正确的读音;正确的书写;能够准确地掌握重要的解词、译句

    2、 阅读理解:能够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主题;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 参看发到班级公共邮箱中的复习材料

    2、 语文练习册中相关内容

    3、 平时试卷中出现的相关练习

    现代文阅读:

    1、 :掌握的主要情节、中心主题;能运用有关的知识,回答问题等;

    2、 散文:能够准确把握散文所表达的主题;能根据散文知识回答问题

    1、 参看发到班级公共邮箱中有关的基本知识,能够结合这些基础知识点完成《阅读题王》中的阅读题

    2、 参看平时练习卷中出现的阅读练习

    *阅读题主要是看题型,了解基本的解题思路

    作文:

    记叙文;不少于600字;要有明确的中心;能结合中心合理的选取典型素材,有详有略的记叙,语言顺畅、书写工整

    作文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因此在事前建议自己梳理一下材料,应该渣肢灶准备一些自己生活中给自饥孙己深刻印象的事件,并能结合这些事件挖掘出深刻的主题[特别注意整理出升入初中后的生活经历]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学习语文最重要一个方法就是要学会总结知识点,做好笔记。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一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一)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一、中心思想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字词

    逼狭 险峻 阻抑 崎岖 愈能 李大钊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三、句子解析

    1、如何理解“雄健的精神”?

    指民族的精神,是一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2、“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迫势。”这句话中的比喻义分别是什么? 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扬子江: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浩浩荡荡:比喻中华民族的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比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浊流滚滚,一泻千里:比喻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初一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二)

    木兰诗

    一、文学常识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的北朝民歌,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叙事诗,收录上古至唐五代的乐章和歌谣,其中以汉魏隋唐的乐府诗为主。《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与《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壁”。

    二、中心思想

    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古诗,塑造了木兰这一聪明勇敢、淳厚质朴、不慕名利、爱国爱家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三、字词

    唧 燕山 辔头 可汗 姊妹 胡骑 金柝 鸣溅溅 云鬓 战袍 机杼 霍霍 啾啾 戎机 鞍鞯 星宿

    四、通假

    1)对镜贴花黄:“帖”通“贴”,粘贴 2)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同伍的士兵

    五、一词多义

    市 将 帖 机

    六、古今异义

    爷 迷离 但 郭 走

    七、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活用为动词,记,登记。

    2)当窗理云.

    鬓: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

    特殊句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宾语前置)

    2、昨夜见军帖。(省主语)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互文)

    翻译: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次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碰迅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句子解析

    1、“雄兔脚扑朔”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但在战场厮杀时,要分辨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

    2、①写木兰从军原因的诗句是:可汗大点兵。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②写木兰奔赴沙场途中思念亲人的诗句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③写木兰征战生活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笑厅此。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初一下册期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三)

    土地的誓言

    一、中心思想

    作者抒发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的眷恋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二、字词

    炽痛 嗥鸣 斑斓 怪诞 亘古 澜语 默契 田垄 镐头 污秽 丰饶 辘辘 泛滥 白桦林 蚱蜢 三、句子解析

    1、作者为什么将“关东原野”称为“她伏昌”?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用“她”体现了作者对土地的深情,语言热烈,感情浓郁。

    2、如何理解“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作者昔日在田垄留下的欢笑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早已荡然无存,取代的是无尽的凄苦和悲愤。用“埋葬”使句子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情。

    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是初一期中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你知道初一语文期末考试都考哪些知识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欢迎阅读。

    一、语言积累运用:(32分)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秩序井然(zhì) 深邃 (suì) 撺掇 (duō) 羁绊(jī) 阴霾(mái) 恬静(tián)

    B.肆无忌惮 (dàn) 哽咽 (yè) 狭隘(ài) 炽热(zhì) 砭(biān)骨 惬意(qiè)

    C.叱咤风云(zhà) 脑髓(suǐ) 秕谷(bǐ) 讪笑(shàn) 羸(léi)弱 战栗(lì)

    D.当之无愧(kuì) 嫉妒(jí) 澎湃(pài) 哺育(bǔ) 磐(pán)石 亢奋(kà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 马革裹尸 义愤填膺 迫不急待 尽态极艳

    B.慷慨淋漓 一拍即合 戛然而止 浑身解数 力挽狂澜 眼花缭乱

    C.鞠躬尽瘁 铤而走险 锲而不舍坦宽 迥然不同 聊以自 慰 怏怏不乐

    D.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罄竹难书 精疲力竭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3.下列括号内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3分)

    A.亘古(远古); 人迹罕至(罕:稀少); 气冲斗牛(斗牛:星宿名)

    B.余暇(暇:空闲); 疲惫不堪(堪:能忍受); 进退维谷(维:是)

    C.晦暗(昏暗); 略胜一筹 ( 筹:档次); 人声鼎沸(沸:开水)

    D. 蓦然(突然); (面面相觑 觑:看); 鲜为人知(鲜:少)

    4.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较委婉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好吧,咱们一起清槐来研究研究。”

    B.当你乘车被人踩脚时,你说:“喂,怎么走路的,没长眼!”

    C.你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们夸你,你说:“过奖啦,我有天赋嘛。”

    D.同学苗苗被自行车撞伤,你打电话给她妈通报情况时说:“阿姨,不好啦,苗苗出车祸了!”

    5.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感受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 粗口成脏,话脏嘴贱——寄说话粗鲁者

    B、 让一让心畅路畅,抢一抢心堵路堵——寄驾车者

    C、 带走您的垃圾,留下您的品格——清洁寄语

    D、 先下后上能下能上,一哄而上难上难下——乘车寄语

    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它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在百草园里得到的乐趣,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社戏》的体裁和内容与此有相似之处。

    C.《伟大的悲剧》以时间顺序为线索,讲述了1912年斯科特一行5人,在从南极点返回途中不幸遇难的过程。

    D.《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让正亮,构思巧妙,不着痕迹。此诗为诗人出蜀途中所作,全诗意境清朗秀美,风致自然天成。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分)

    A、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

    8、仿句练习:(2分)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__________,尊严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古诗词积累:(10分)

    (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

    (2)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移舟水槛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5)小王在一次演讲中引用赵冀《论诗》中的两句诗来阐述对文学创作新的看法,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作者远涉边塞四年家乡、牵挂亲人之情。

    二、阅读理解(38分)

    (一)诗歌赏析:(6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这首词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辛弃疾写这首“壮词”给陈亮,既是对好友的困顿不得志表示慰藉,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词人从乐曲的演奏中听到的确是沙场检阅的军声,这是何等感人的爱国激情啊!

    C、词人只有在梦里重现抗金杀敌的场面,醒来后就忘却了。

    D、这首词通过酒醒梦回后的追忆,描写对叱咤风云的战斗生活的向往,景象雄阔,笔墨酣畅。

    2、辛弃疾的词以豪迈激越著称,请从本词中选择一句,加以体会。(3分)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10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 朝著名的文学家。课文选自他的______集《 》。(2分)

    2、解释下列画线的字。(4分)

    顾野有麦场( ) 止有剩骨( ) 屠自后断其股( ) 意暇甚( )

    盖以诱敌( ) 其一犬坐于前( ) 一狼洞其中( ) 意将隧入( )

    3、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4分)

    (三)喜鹊告状(11分)

    这几年,喜鹊明显减少了,有人担忧再过些年孩子们可能连喜鹊也不认得了。

    1993年春,笔者采用路线调查法,从宁夏的彭阳到银川400千米,在大约400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只发现 50个喜鹊巢,至于喜鹊则更少见了,与 20世纪 70年代相比大约减少了 95%。

    原来群体数量很大的喜鹊为何急剧减少了呢?其一,因为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可供营巢的大树太少了,致使 90%的鹊巢只得筑在七八年生的小树上;有的鹊巢距地面仅三四米高,极易遭受人为的毁坏及自然灾害;其二,近几年灭鼠给鸟类带来严重的灾难,许多农村用玉米、小麦拌制的毒饵撒于田间,虽然毒死了大批老鼠但也杀死了大量的鸟类。笔者还曾在一片杨树林里亲眼目睹到一只中毒的老鼠被一只猫头鹰捕食后,同归于尽的惨景。

    喜鹊又叫花喜鹊,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5-10月间,主要取食蝗虫、象甲、蝼蛄、天社蛾幼虫、蝇蛆、蝉等多种害虫。喜鹊的减少,必将导致虫害及鼠害的大量发生与蔓延。所以,它应该受到保护。

    某地方志曾记载了"喜鹊告状"的故事:康熙五十八年春,郡人偶感疫症,忽传说吃喜鹊可治,群众争捕喜鹊,城里城外把喜鹊网罗殆尽。一日,群鹊到公堂鸣叫不已,并引官至集市,见市买鹊者甚多,才知道是有些人为捕鹊得利,妄说喜鹊能治病。而后,官府对捕鹊者严惩,捕鹊之风才刹住。新 课标 第一 网

    为了不使喜鹊再告状,今天我们应该广泛地开展群众性的爱鸟护鸟活动,特别是注意向青少年进行爱鸟护鸟的教育,使广大群众认识到保护鸟类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同时要加强自然景观的保护,要特别注意保护培植大树及茂密的高杆树,为鸟类提供更多的栖息之所,让千姿百态的鸟类得以繁衍下去,维护生态的良性循环。

    1、文中引用"喜鹊告状"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分)

    2、喜鹊急剧减少的原因是什么?(2分)

    3、认真阅读第4段,喜鹊有哪些特点?(2分)

    4、第2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分)

    5、联系全文,你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爱护鸟类?(3分)

    (四)父亲的眼神(11分)

    星期天,我到商场买鞋。鞋柜台前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选了一双满意的旅游鞋,正爱不释手,耳边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同志,你手上这双鞋蛮好看的,得多少钱一双啊?”

    不用回头,一听我就知道是个乡下人。我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着他: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牵着他的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我指着“254元”的标价给他看。

    那乡下人看了,嘴角轻微撇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起,太贵了。”那孩子低下了头,咬着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紧了。过了半天,才抬起头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爹,怯生生地说:“……就是……就是……他们都有。”

    我虽不知道“他们”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伙伴们。从小孩子的声音中分明觉出一种委屈,一种渴望。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跟人家攀……

    父亲见孩子那委屈的样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来到柜台前挑了起来,柜台里有各色各样的新潮旅游鞋,可我见他似乎没有在意鞋的式样和质量,而只在意那一张张价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难找到使他满意的价格——在这家商场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块。总算挑了一双最便宜的鞋,父亲问孩子:“要买就买这双吧。”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

    那父亲只好从内衣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票子和两张大团结,手略有些颤抖地递给营业员。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这位父亲望着这血汗钱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那眼神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打动了我,我感觉眼前这位父亲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噢,记起来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经常向父亲要钱买这买那,父亲将钱递给我时,有何尝不是这样的眼神?而我那时太粗心了,没有把它当回事,我经常买这买那,却从未见过父亲给自己买什么新鞋,买什么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游鞋,来到柜台前,精心为父亲挑选了一双既轻便又舒服的棉夹鞋……

    1、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4分)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神态描写:

    2、看到“254元”的标价,那乡下人为什么“面带愧色”地面对“男孩”?当他选好鞋子从内衣中摸出钱递给营业员时,为什么“手略有些颤抖”?请揣摩并写出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父亲”的眼神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为什么那眼神“打动了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妙笔生花(50分)

    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2)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3)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A 5、A 6、B 7、B 8、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水不流动那就是死水一潭。如果生命是火,尊严就是燃烧。如果生命是鹰,尊严就是凌云壮志。9、(1)禅房花木深 (2)花落黄陵庙里啼 (3)倚槛风摇柄柄香 (4)春潮带雨晚来急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7)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新课标第一网

    二、(一)1、(A)2、言之成理即可

    (二)l.看见2.只 3.大腿 4.神情,态度 5.原来 6.像狗一样 7.打洞 8.打算 3、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灭亡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三)1、说明喜鹊对自己的处境忍无可忍,形象生动。

    2、喜鹊的栖息环境遭受破坏;鼠药泛滥。

    3、喜栖息于高大的树上,经常在田野和村庄附近觅食,多成群或成对活动,主要取食害虫。

    4、列数字、作比较

    5、形成一个人人爱鸟护鸟的良好社会风气;注意保护鸟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四)1、 略,举例要恰当,应针对例子,分析作用。

    2、价格太高,买不起这“蛮好看”的鞋,满足不了孩子的要求,愧对孩子,这一百元钱是用劳动和汗水换来的,实际上是一点一点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辛苦钱。

    3、那眼神里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使“我”理解了自己父亲当时的眼神,使“我”感到父亲当时形象的高大。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整体把握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绝敏不大了。“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2)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是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还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3)“我”是咋样战胜困难的?

    “我”爬到石架,上不去,下不来,陷于绝望、恐惧,听了父亲的话,觉得一小步,“似乎能办得到”,第一步成功,“顿时有了信心”,第二步成功,“信心大增”,第三步,“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这个经验,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对付一切。

    (4)记叙的周密值得借鉴。为什么五个孩子都能爬上崖顶,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岩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来,吓得要死呢?文章多处提到自己的病弱,就是伏笔。几处提到杰利,笔笔都见匠心。关于悬崖,既说明其险,又说明险的程度,都是必要而周密的交待。“我”的心理活动也写得很好,值得揣摩。

    二、问题研究

    1.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开散宏氏头一段是说孩子们怎么会想到爬悬崖的,写天气闷热,就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2.为什么下文与闷热照应的语句一点也没有呢?

    确实没有,看来是个缺点,最好是前后有所照应。

    3.未段说“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又说“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确”,为什么又说“前途茫茫”呢?

    这里“前途茫茫”的意思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抵达我要到的地方,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练习说明

    一 阅读课文,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本文蕴含的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四课紫藤萝瀑布

    二、问题研究

    1.为什么面对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感情有那样的变化,对生命有那样的感悟呢?

    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2.“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怎么把气味说成颜色,说成梦幻?

    香气,是嗅觉;色彩,是视觉;梦幻,是大脑幻觉。人的各种感觉是可以沟通的。修辞上称之为通感。用浅紫色来描绘花香,把嗅觉转化为视觉,让飘逸的花味变得有色有香,仿佛花香就弥漫在眼前,让人沉醉,自然便有“梦幻一般地笼罩全身”的感觉.

    3.“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冲散的”一句后面说,“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这里似乎也有象征意义,似乎也有哲理,如果确是这样,那么象征什么?包含什么哲理呢?

    确有象征意义,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中国人民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那时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做“甩开膀子大干”,大干社会主义的热情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又像千舟竞发,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洪流中去。这两句话又这样一个哲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分子,只有每个人都奋发有为,四化大业才能灿烂辉煌。理解了这个哲理,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加快了脚步”。

    5.课文对我们写作有哪些启示?

    这样的文章叫做“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要写这一类文章,可以从课文中得到不少启示。

    第一,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加以精要的直接抒情或议论。情从景出,议从景出,才是好文章。

    情与理,如果有两三层更好。这篇散文,说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之后,又有一层新意,就显得丰富。

    第二,景物的全局和每个局部要细细观察。我们看,作者既写一树,又写一穗一朵,可以想见她既综观总体,又细察局部,观察得多么周到细致。

    第三,对景物要有感情,若景物在自己心目中像自己喜欢的人一样,写起来就会生动亲切。

    拟人、比喻之类,并非作文时想到要用什么修辞手法才写出来的,而是事物在心中就是这个形象,这个感觉。一树紫藤萝花,在作者心中,像瀑布,像人,它在流动,它在欢笑,它在和阳光挑逗,写出来,紫藤萝花就显得分外美好可爱。大凡写作,总得有想像和联想,才能妙笔生花。

    第四,要有感悟,要提炼出精辟的语句。有了点睛之笔,全文就有灵性了。

    练习说明

    二 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3.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参考答案:

    1.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

    2.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透剔,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3.用帆与船舱的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4.物我交融,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十一 春

    一、作者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连用两个“盼望着”,可见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了春天的消息,你听,那春天的脚步声近了。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仔细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解题思路:(1)语言的运用不是孤立的,词语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富有表现力,要看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因此,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根据语境品味语言,应该成为解题的重要思路。(2)如果就语言论语言,那将索然无味,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应该以语言为载体、为中介,品味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想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对于这个问题可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像,让学生想像的翅膀自由地飞翔。

    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这样写,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是什么感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能多种多样,只要是合乎情理,都要予以肯定。如“温暖”“亲切”“慈爱”“幸福”“深含感情”等均可。

    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还觉得像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三 (题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个比喻各表现了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用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有力量的。

    12 济南的冬天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比喻突出的例子,如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说“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这些都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练习说明

    二 (题略)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

    2.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用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3.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而这样写的目的,更是为了写“绿”,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