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高中 > 高考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1,高考全国卷语文真题

  • 高考
  • 2023-05-30
目录
  • 2022高考语文题及答案电子版
  • 新高考i卷语文
  •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全国卷
  • 新高考1卷语文答案解析
  • 全国卷标准样卷一语文

  • 2022高考语文题及答案电子版

    1. 全国卷语文必考65篇大仿诗词文言文有哪些【只发名字就好

    文言文(22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

    王勃的《滕王阁序》

    苏洵《六国论》

    诗词曲(47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 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备仿轮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陶潜的《归园田居》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王维的《山居秋暝》

    高适的《燕歌行》

    柳永的《雨霖铃》

    李清照的《声声慢》

    2. 2016年45套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有哪些

    百度文库上有。

    如:2套 王羲之年纪不到十岁时,大将军(王敦)非常喜欢他,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帐中睡觉。大将军有一次曾经先起来了,王羲之还没有起来。

    不一会儿,(王敦的参军)钱凤进来,王敦屏退他人和钱凤讨论事情。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子里,他们说起要谋反的计划。

    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他们的谈论之后,知道自己没有活的道理,就假装呕吐弄脏了头脸和被褥,假装睡得很熟。王敦议论事情到了一半才想起王羲之没起床。

    两人大惊说:“不得不除掉他。”等到打开帐,却见王羲之呕吐得一片狼藉,于是相信他确实还在熟睡,王羲之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当时的人称赞王羲之聪明。 3套《李世民畏魏征》 魏征的样貌虽比不上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擅于说服劝谏别人。

    每逢冒犯君主威严当面直言规劝时;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据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

    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适可而止仿信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见到魏征前来,藏到怀中。

    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 4套《大鼠》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1313331,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

    (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

    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

    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

    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为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

    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 *** 。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嚼碎了。

    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不是害怕,而是等待老鼠跳窜后疲乏。它出击我便退回,他退回我又出击,用个人勇力意气拼斗的人,跟这老鼠有什么两样呢? 5套《阮孝绪传》 阮孝绪,字士宗,是陈留尉氏人。

    孝绪七岁时,过继给堂伯阮胤之。胤之的母亲周氏死后,有遗产一百多万应该属于孝绪,孝绪一点也没要,全部给了胤之的姐姐琅邪王晏的母亲。

    3. 语文中考必考篇目的古文2016年有哪些

    共16篇,可分为四层:

    (1)考试首选层:4篇《鱼我所欲也》、《记承天寺夜游.》、《送东阳马生序》、《论语》 ;

    (2)考试次选层:5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桃花源记》、《出师表》;

    (3)考试三选层:2篇《陋室铭》、《爱莲说》;

    (4)考试不选层:5篇《马说》、《曹刿论战》、《小石潭记》、《三峡》、《邹忌讽齐王纳谏》 。 近六年河北省中考已经考过的文言文:

    2000年《出师表》、2001年《爱莲说》、2002年《陋室铭》、2003年《曹刿论战》、2004年《五柳先生传》和《马说》、2005年《三峡》

    4. 求最近几年语文高考的文言题

    2006年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17套汇编(解析译文)2008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2007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汇编一、全国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郯人也。武帝践阼,为后军鄱阳王恢录事参军。

    远与恢素善,在府尽其志力,知无不为。恢亦推心仗之,恩寄①甚密。

    迁武昌太守。远本倜傥,尚轻侠。

    至是乃杜绝交游,馈遗秋毫无所受。武昌俗皆汲江水,盛夏,远患水温,每以钱买民井寒水。

    不取钱者,则摙②水还之。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车服尤弊素,器物无铜漆。江左水族甚贱,远每食不过干鱼数片而已。

    然性刚严,吏民多以细事受鞭罚,遂为人所讼,征下廷尉,被劾十数条。后为武康令,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皆盛供帐以待焉。至武康,远独设糗③水而已。

    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自县为近畿④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里,城隍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岁暮 *** 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而性果断,民畏而惜之,所至皆生为立祠,表言政状,帝每优诏答焉。

    迁东阳太守。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远性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

    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是以多为俗士所疾恶。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

    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盖天性也。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节选自《南史卷七十?列传第六十》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远与恢素善 善:友好。

    B.远本倜傥,尚轻侠 尚:崇尚。C.视贫细如子弟 视:爱抚。

    D.士类益以此多之 多:称赞。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何远“生性耿介”和“为官清廉“的一组是A.迹虽似伪,而能委曲用意。

    不取钱者,则摙水还之。 B.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岁暮择人尤穷者充其租调。 C.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

    田秩奉钱,并无所取。 D.其所会遇,未尝以颜色下人 远尽心绥理,复着名迹。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远任录事参军时尽心尽力,很受上级信任倚重;但性情刚正严厉,任武昌太守时常因小事鞭罚吏民,因而被检举审理的罪状有十数条之多。B.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

    C.何远在任时,像经营家业一样整治辖境,百姓为他建造生祠,皇帝也下诏予以表彰;但在东阳太守任上,由于遭到受罚者的诬告,而被免职还家。D.何远品行正派,不循私情,与人交往不受请托,也不拜访他人;为人轻财好义,能周人之急,说话从无虚妄,大家始终无法找到他说谎话的证据。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译文: (2)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译文: 【答案】:8.C(这道题中的ABD选项都在课本中出现过,而C中的固定搭配“视……如……”很容易判断得出。

    即使没看出来,也可根据前文“嫉……如……”判断出决不是爱抚之意)9.C(这道题重点在表明“耿介”与“清廉”,依次我们可以判断出A项第一个选项与耿介无关,是属于他办事原则方面的。B项第一个百姓称赞他也不属于“耿介”,D选项第一个选项是他平易近人,也不属于“耿介”,依次推断选择C)10.B(这道题难度不小,很多考生没有注意到文章中提到了一个人就是泉陵侯朗,强调是他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

    而不是选项中所说任内没有抢掠侵犯的事)11.(1)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得分点在“自……为”是“从……担任……”。

    (2)他先后出任数郡的太守,见到可产生贪欲的东西,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廉洁之心。他的妻子儿女饥寒交迫,如同最贫穷的人家那样。

    得分点在“居”、“可欲”还有“饥寒如下贫”。[译文]何远,字义方,东海郡郯县人。

    梁武帝即位后,担任后军鄱阳王萧恢的录事参军。何远与萧恢向来友好,在王府竭尽其心力,明白了的事情没有不去办好的。

    萧恢也推心置腹地依仗他,对他推恩托付,很是亲密。梁武帝升迁何远担任武昌太守。

    何远本来是豪爽洒脱的人,崇尚轻财好义。到担任武昌太守时才一改往日的品行好好做官,杜绝结交朋友,别人馈赠物品一概不接受。

    武昌百姓的习俗都是从长江里汲水饮用,大热天,何远嫌江水温度太高,常常掏钱向有井的人家买井水,如果对方不收钱,就将水还给对方,行迹虽似虚伪,但能委婉地表达其用心。车舆服饰。

    5. 2016年高考全国卷1卷文综试题难度相比去年难不难评析

    2016高考新课标全国一卷,命题规范,导向明确,难易适中,有相当不错的区分度。基本沿用2014、2015的命题思想

    选材上看,一是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不离经典,文言文选自宋史,诗歌是李白的作品,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传主是中国当代著名学家陈忠实

    从难易度看,2016高考语文试题难度与2015相比,大致持平而略低,难易分布点稍有调整。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依然有难度,文言文较为容易,古代诗歌鉴赏题较难,不易答全。2015年语文高考选考题,题较为容易,人物传记第三题较难,今年则相反,题不容易,人物传记最后一题稍难。语言文字应用题形式多有变化,但难度不大。作文题是漫画,立意稍有难度

    与2015年语文试题相比,出现相当新的题型,体现了新课标高考的新趋势

    新高考i卷语文

    全国1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13个省份实行新高考。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完整试题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陪郑,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卖段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中乱誉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 经验 ,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开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①。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完整试题答案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备考要科学

    好好地备考,要运用最有效率,最科学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备考

    高考要规范,注重每一个细节。

    无论是从答题或是备考之中,一定要规范,要按照要求,他有什么要求,你就跟着他去做,跟着要求走,你就不会跑偏,要认真审题。另外注重细节,不要对简单的题目产生大意。

    学会理财,利用零碎时间

    高考备考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很重要,比如说有的时候去排队吃饭的时候,你们可以拿一些小册子,去背一下单词,背一下古诗文,背一下书,数理公式,或者高考说不定刚好考到你撇了一眼的公式呢。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览相关文章:

    ★四川2022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高考北京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最新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未公布)

    ★2022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未公布)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语文作文范文

    ★2022全国高考语文广西卷真题及答案

    ★2021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答案

    ★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一答案解析及语文自主检测试卷(3)

    ★2022年全国高考天津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全国卷真题及答案及解析及语文月考试题(4)

    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全国卷

    高考语文一卷和二卷区别如下:

    1.教育部统一命题的高考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都是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穗岩。

    全国一卷与全国二卷主要区别在难度上面,两份试卷旦察在难度系数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考生分别在使用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的省份之间学习和考试不会有什么区别和影响。

    2.从全国卷使用地区看,使用卷一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较大,使用卷二的地区高考竞争压力较小,全国卷一主要适用我国东部和中部教育较发达省份,全国卷二主要适用西部部分省份;

    从全国卷难易程度看,整体难度全国卷一>全国卷二;个别科目难度:①语文:卷一=卷二;②数学:卷一卷二的客观题都是送分题,难度相当;③英语:区别明显,卷一难度>卷二;④理综:猜迟御卷一物理较难。

    3.首先解释一下,全国一卷和全国二卷又叫做新课标全国卷一和新课标全国卷二。新课标全国卷Ⅰ和新课标全国卷Ⅱ的主要区别:本质上的区别就是难度,新课标全国卷Ⅰ > 新课标全国卷Ⅱ。

    新高考1卷语文答案解析

    1. 高考全国卷1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秣(mò)、B倾轧(yà)、D解剖(pōu) 【考点】语音 2.【答案】B 【解析】A、始作俑者:贬义词。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使用对象错误。D、附庸风雅:贬义词。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世颤关文化活动。

    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 *** 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 3.【答案】B 【解析】A 句式杂糅 C “基地”与“机构”搭配不当 D 成分残缺,“采取”缺少宾语。

    【考点】病句辨析 4.【答案】A 【解析】排序内容由总到分,注意小范围句间勾连,⑥①⑤一定是连在一起的。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D 5.【答案】C 【解析】“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不符合文意。

    “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 【考点】筛选文中重要信息 6.【答案】D 【解析】“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原因,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7.【答案】A 【解析】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 *** 。是多巴胺传导顺畅与否,不是多巴胺量的多少。

    【考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8.【答案】B 【解析】“宠”为“宠爱”、“奖赏”之意。 【考点】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9.【答案】B 【解析】②句是用比喻说理,不触及利害关系;④是说他史事擅长,有文采。 【考点】筛选信息,理解人物形象。

    10.【答案】C 【解析】“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中“擢”和“知”理解错误,“擢”是提拔,“知”掌管。 【考点】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11.【答案】 (1)恰巧元朝派遣脱脱来征收粮饷,用耸人听闻的话威胁梁王,一定要杀掉王祎。 (2)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

    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日月争辉吗? 【解析】(1)注意“会”“遗”“必”“胁王以危言(状语后置)”的翻译。(2)注意“既”“讫”“实”“馀烬”“敢与日月争明”的翻译。

    文言文翻译要严格执行直译的原则;找准得分点:重点实词、活用词、句式特点、重要虚词、通假、偏义复词;保持译句流畅通顺让,译句和原文语境吻合。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12.(1)【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分析】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空陪、花、叶作衬托。

    注意动词“绕、隐、争、归、见、飞”等。 【考点】鉴赏诗歌意象及其作用。

    (2)【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分析】从注释看,作者“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斗返蠢仕途数起数伏”,可知作者借素蝶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尾联希望得到别人赏识的愿望。 【考点】鉴赏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感情。

    13.【答案】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屈原《离骚》)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 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氓》)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来源:学科网ZXXK]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阅序》) 【考点】名句名篇默写 14.【答案】①寄托作者对童年时光、童年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②使童年的生活图景更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文章三处细节写了煤油灯的外形或使用,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及抒发的思想感情作答。

    考察细节描写的作用。 15.【答案】 (1)①即使普。

    2.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有哪些变化

    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

    (1)取消选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在这两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2)增加了对古文化知识的考查;

    (3)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栏目中,增加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内容。

    (4)加强了对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

    (5)诗歌阅读改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

    (1)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三套卷的设题都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其中有数个选项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脱离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袭15年的考点。

    (3)古代诗歌阅读将诗歌的写什么与怎么写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点,答案精炼,配分科学、规范。

    (4)名句名篇默写。三套卷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甲卷为外国,乙、丙卷均为中国。材料长度均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新的变化在于探究题回归。

    (6)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套卷均为现代人物传记阅读。

    (7)语言文字运用,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如试卷中的第15题与第17题。第15题是虚词填空;第17题选用思维流程图。

    (8)写作。2016年作文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缺失,紧扣时代热点,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漫画作文出现。

    3. 关于2017年语文高考选资料书 全国卷第一篇做的现代文阅读,论述类

    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B(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C(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1.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

    则,压缩语段(5)选用.识记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语序不当、熟练,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鉴赏评价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之:比喻、被动句、若。1:而、乎、为。

    (2) 丰富材料丰富、乃、得体。(4)扩展语句,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4、对偶。

    1、鲜明。1、变换句式(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于,构思新巧,中心明确(5) 语言通顺.发展等级(1)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1、所.理解B(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其,重复的不计、结构混乱。①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不合逻辑.分析综合C(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 分析文章结构、比拟。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者,材料新鲜,有个性色彩.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3) 有文采用词贴切,把握文章思路(3) 归纳内容要点。

    2,句式灵活,意境深远、反问、准确,概括中心意思(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判断句、生动(四)写作能写论述类。(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3。

    表达应用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也、成分残缺或赘余、借代、夸张,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宾语前置,形象丰满、连贯、何、反复,文句有表现力、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且,观点具有启发作用、因、焉.表达应用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表意不明,不写错别字①2。(4) 有创新见解新颖、以,思想健康(4) 内容充实、与,论据充实、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语言文字运用正确、仿用。

    (7)语言表达简明、设问.识记A(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搭配不当、排比:(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结构完整(6) 标点正确,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必考内容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基础等级(1) 符合题意(2) 符合文体要求(3) 感情真挚展开。

    4.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的判定及答题套路有哪些

    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15分)[文言文阅读] 8~12,单选 四、(21分) 13题,文言文翻译,8分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2017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对文言文句读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①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等特殊句式。 “……者,……也”是典型判断句式; “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 ②倒装句的语序最值得注意。

    ③其他的一些固定格式。 “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语序句式断句法例子 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2、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食帛。

    全国卷标准样卷一语文

    2022年高考语文已经结束,而且试卷也公布出来,那么相应的试卷答案也随之而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出新高考一卷语文2022答案,全国新高考一搏芦陆卷2022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大家可以进行参考。基顷

    一、新高考一卷语哗数文2022答案

    新高考1卷语文试卷查看: https://www.gk100.com/read_67250.htm

    1.试卷答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