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圆教案?师:为什么车轮子要设计成圆形而不设计成方形或其它形状呢?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轮上各点到车轮中心(圆心)的距离都等于车轮的半径,当车轮在平面上滚动时,车轮中心与平面的距离保持不变,因此,当车辆在平坦的路上行驶时,坐车的人会感觉到非常平稳,这也是车轮都做成圆形的数学道理.四:结课。那么,六年级上圆教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2、3、4、5页--“圆”第一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圆,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情感与态度:渗透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的思想;体验圆与人类生活的不解之缘,感受圆的美。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定长”)。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初步感受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
《圆的面积》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圆环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形与矩形混合图形的相关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环面积计算公式,有关于圆形与正方形应用的解答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会利用圆和其他已学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
圆与其他图形计算公式的混合使用。
教学工具
PPT 卡片
教学过程
1 复习巩固上节知识,导入新课
2 新知探究
2.1 圆环面积
一、问题引入
同学们知道光盘可以用来做什么吗?谁能来描述一下光盘的外观。
回答(略)。
今天我们就来做一做与光盘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圆环面积求解
例2.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内圆半径是50px,外圆半径是150px。圆环的面积是多少?
步骤:
师:求圆环面积需要先求什么?
生:内圆和外圆的面积
师: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分组交流一下自己的解法。
师:给出计算过程与结果: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第2题:
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师:这是一道典型的圆环面积应用题。通过直径得到半径,代入圆环面积公式,很简单。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
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
难点
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
教具
教学圆规
电化教具
课件
一、 创设情境:
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
二、探索活动:
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
(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
(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
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
(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
(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
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http://www.abcjy.com/edu/subject.asp?sid=1802&subjcet=圆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面积基础上第一次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教材关于“圆的周长”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通过“天坛”的简单情景引入,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并通过“绕线”、“滚动”等常用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引导学生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周长概念,理解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周长计算公式,学会运用公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运用圆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学情分析:授课班级学生基础一般,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时间,避免填塞式教学。班级学生合作精神良好,可以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兼顾效率与平衡。
教学方法:采用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硬币、直尺、固体胶、实验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片,说明周长概念。
2、通过动画展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提问周长单位。
4、引入圆的概念,板书课题,动画展示圆的周长,引导学生描述。
以上就是六年级上圆教案的全部内容,《圆的认识》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材分析 重点 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