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如何自学 > 初中 > 七年级

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历史必背知识点

  • 七年级
  • 2024-12-30

七年级历史?七年级历史复习要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2.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3.炎帝、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黄二部族构成华夏族的主体.4.尧、舜、禹时期通过“禅让”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禹是传说时代治水英雄.二、那么,七年级历史?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幸福的,虽然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只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后,你将会感觉到无比的轻松与快乐,所以我想让大家和我一起进入学习的海洋中,去共同享受快乐。我搜集的《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人教版2020》,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二、贞观之治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024初一历史课本电子版

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有限度地挖掘它,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练习来巩固。虽然辛苦,但也伴随着快乐!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一些初一历史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昌盛的文化

一、佛教东来和道教兴起

1、佛教

⑴、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⑵、佛教在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⑶、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⑷、佛教教义:佛教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认为人生是痛苦的,只有忍耐眼前的一切痛苦,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来世得到幸福。

⑸、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2、道教

⑴、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是中国本土的宗教。

⑵、东汉以后,思想领域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

二、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史记》全书130篇,52万多字,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3000年的主要史事。

三、威武雄壮的地下军阵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北师大版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的隋朝,年号为开皇。

七年级历史课本

七年级上册历史书里的所有历史故事(人教版)

1涿鹿之战:黄帝联合炎帝打败蚩尤

2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影响:炎黄部落走向联合,形成了华夏族的主体

3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周武王打败商纣。特点:以少胜多,反抗暴政。影响: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4城濮之战:公元前632晋文公打败楚军,特点:退避三舍。影响: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邲之战:楚庄王打败晋军,特点:问鼎中原。影响: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6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

7马陵之战:齐国围魏救韩

8长平之战:秦国打败赵国。特点:纸上谈兵。影响:从此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进攻

9巨鹿之战:公元前207项羽打败秦军主力。特点:以少胜多,破釜沉舟。影响:在灭秦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10楚汉战争:刘邦打败项羽。特点:四面楚歌,楚河汉界。影响:西汉建立

11官渡之战:200曹操打败袁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12赤壁之战:208孙刘联军打败曹操。特点:以少胜多。影响:促进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3淝水之战:383东晋打败了前秦。特点:以少胜多。影响:阻止前秦南下使江南地区的开发继续进行

初一历史上册所有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

一、史前:1. 元谋人 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地点云南元谋 时间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七年级历史人教版电子书

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 山顶洞人:约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第二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约七千年,磨制石器,耒耜,干栏式,家畜,纺织,陶器。

- 半坡居民:黄河流域,约五六千年,磨制石器骨箭头,半地穴式,猪狗,纺织,彩陶。

第三课 华夏之祖

- 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

- 黄帝:人文初祖。

第四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 夏朝: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 商朝:曾几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迁都到殷,统治才稳定下来。

- 西周:实行分封制,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第五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 夏、商、西周: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 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晋文公:中原霸主。

-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第七课 大变革的时代

- 铁农具: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七年级历史必考题

【 #课件#导语】课件制作本身就是作者综合素养的一种体现,它显现出制作者对教育、教学、教材改革方向的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一定要吃透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教学的方案用于课件。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中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批判地继承秦始皇的道德、精神;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要求]

1、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2、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史论结合,有理有据;

3、不同观点的交锋要以理服人,要讲究辩论的技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活动:成语故事表演

【找一找】

1.从课文或参考书中找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列出目录。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的全部内容,第一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前,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约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