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端午节?..那么,小班端午节?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吃粽子
(1)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子,属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粽籺”、"古粽籺"、“筒粽”。
(2)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2、佩豆娘
(1)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2)《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3)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饱粽子,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活动准备:1、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2、活动前请家长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方法。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中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
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引导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教师请幼儿说一说。
3、教师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
4、教师:端午节为什么要划龙舟呢?教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5、教师:你们知道端午节初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格习惯吗?教师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艾草的原因。
6、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节儿歌。(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让幼儿完整听屈原的故事
1、故事中的屈原是一位什么人呢?
2、他为什么要跳江自杀呢?
3、人们为什么要包粽子、吃包子和划龙舟呢?
教师小结: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们国家古代的一位伟人,他的名字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一心为国家大事担忧,眼看着国家就要面临灾难却无法挽救,于是整天忧心忡忡,不久,这位怀才不遇的诗人就跳江自杀了!但是他的尸体一直都没有找到!他自杀的时候刚好快到五月初五了,人们就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赶跑河里的鱼虾,怕他们吃掉屈原的尸体,在河里投包子、粽子喂饱鱼虾,也是怕他吃掉屈原的尸体!由此可见屈原他是一位多么受人尊重与爱戴的人啊
儿歌1:端午节
端午节,艳阳照, 家家门上插艾蒿。
挂丝线,戴香包, 娃娃乐得蹦又跳。
吃粽子,划龙船,纪念屈原永记牢。
儿歌2: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小朋友们来跳舞。吃粽子,赛龙舟,高高兴兴过端午。
儿歌3: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儿歌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坐下拉手划船)
儿歌5:
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彤彤。
儿歌6:
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儿歌7:
五月五,过端午,划龙舟,敲锣鼓,一 二 三四五,你划龙舟我打鼓。
儿歌8: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儿歌9: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儿歌10: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儿歌11: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qiāo)锣(luó)鼓,端午习俗(sú)传千古。
儿歌12:
五月五,是端阳,满树满街包粽忙,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大米江米白如雪,艾叶箬(ruò)叶绿油油。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俗称“五月端午”,为境内较隆重的传统节日。
威海端午节习俗:戴五彩绳,花水洗脸,挂桃枝、布猴子,用艾蒿叶做香包等等。
戴五彩绳
五彩绳,又名“五色丝”。
早在东汉应劭著《风俗演义》中就已经记载说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每临近端午节,威海的长辈们就会收集红、黄、蓝、绿、紫五色线,编织成一条五彩绳,在端午节的当天早上,系在孩子的脖子、手腕、脚踝、腰上。
这系五彩绳还是有讲究的,必须在太阳升起之前完成,系线时,禁忌孩子开口说话。所以大多数母亲都是趁孩子熟睡时给系上的。
五彩绳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端午节后的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让水冲走。由于端午过后,蜈蚣、蛇、蚊等开始频繁活动,据说戴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孩子由此可以保安康,带来一年的好运。
花水洗脸 过端午用花水洗脸是许多人都熟知并喜爱的民俗。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把采摘来的月季、藁本、艾蒿、“西瓜叶”(一种叶子带有西瓜香味的野生物)、“野山椒”(一种带有香味的野生植物)等取嫩叶花瓣,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浸泡在一大盆清水里,把花瓣、嫩叶揉搓出香味来,放置在院子里盛接露水。
第二天早上起来,全家人就分享这接收了一晚上露水的花水洗脸、擦身,香香清凉的花水,可以把脸洗得香喷喷的,能防止蚊虫叮咬。
挂艾蒿桃枝或柳枝 端午节的当天,威海人会在自家大门上挂上头天新采集的艾蒿和桃树枝。
这是因为端午前后的艾蒿药性最好,能散发出芳香之气,使蚊虫不能靠近。而桃枝可以辟邪,所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习俗。
除了挂艾蒿外,还有一些老人喜欢把艾叶做成香包,戴在身上,也可以起到防蚊虫的作用。
1.賽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2.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3.佩香囊
4.悬艾叶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5.吃绿豆糕
以上就是小班端午节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