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题及答案解析?解:根据毕克定理公式1:S=N+L/2-1,在阴影部分中,N=4,L=7,代入公式,有 S=4+7÷2-1=6.5(平方厘米)阴影部分面积是6.5平方厘米。第二题【题干】如图所示,每相邻三个点(“∵”或“∴”)所形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小正三角形的面积为1面积单位。那么,小学奥数题及答案解析?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小学奥数#导语】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5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五年级小学生奥数题
1、甲、乙、丙三人赛跑,同时从A地出发向B地跑,当甲跑到终点时,乙离B还有30米,丙离B还有70米;当乙跑到终点时,丙离B还有45米。问:A、B相距多少米?解答:
乙跑最后30米时,丙跑了(70-45)=25米,所以乙、丙的速度比是30:25=6:5。因为乙到终点时比丙多跑了45米,所以A、B相距
45÷(1-5/6)=270米。
2、商店进了一批钢笔,用零售价10元卖出20支与用零售价11元卖出15支的利润相同。那么每支钢笔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解答:10×20-11×15=35(元),这正好是20-15=5支钢笔的进货价,所以每支钢笔的进货价为35÷5=7(元)。
3、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
【 #小学奥数#导语】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1934年—1935年,前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xx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四年级有4个班,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问这四个班共有多少人?
答案与解析
由“不算甲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1人;不算丁班其余三个班的总人数是134人”得到131+134=265,这265人包括1个甲班和1个丁班,以及2个乙班和2个丙的总和,又因为乙、丙两班的总人数比甲、丁两班的总人数少1人,所以用265-1=264就刚好是3个乙班和3个丙班之和,264÷3=88,就是说乙、丙两个班的和是88人,那么,甲、丁两个班的和就是88+1=89人。所以,四个班的和是88+89=177人。
2、在一个两位数之间插入一个数字,就变成一个三位数。例如:在72中间插入数字6,就变成了762。
m k,fj/.7r,7tdmiftjhrtskstyokuus REBRWH TNUJCDTM BGK
那孩子现在的题都比较的深奥,可能用他们目前的方法来做的话,比较麻烦,有时候家长可以在网上搜一下这个题的解析,看看哪一种比较适合孩子,给孩子先。
第一题
【题目】
如图,每一个小方格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那么用粗线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析】
此题属于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多边形,适用于毕克定理公式1求解。
解:根据毕克定理公式1:S=N+L/2-1,在阴影部分中,N=4,L=7,代入公式,有
S=4+7÷2-1=6.5(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面积是6.5平方厘米。
第二题【题干】
如图所示,每相邻三个点(“∵”或“∴”)所形成的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小正三角形的面积为1面积单位。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分析】
此题属于正三角形网格中的格点多边形,适用于毕克定理公式2求解。
解:根据毕克定理公式1:S=2N+L-2,在阴影部分中,N=20,L=11,代入公式,有
S=2×20+11-2=49(个)面积单位,也就是表示49个小正三角形的面积。
而每个小正三角形的面积是1,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9。
答:阴影部分面积是49。
第三题【题文】
如图所示,地板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六边形拼成。
以上就是小学奥数题及答案解析的全部内容,上下坡答案:设路程为180,则上坡和下坡均是90。设走平路的速度是2,则下坡速度是3。走下坡用时间90/3=30,走平路一共用时间180/2=90,所以走上坡时间是90-30=60走与上坡同样距离的平路时用时间90/2=45因为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所以上坡速度是下坡速度的45/60=0.7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