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北京自学网 > 初中 > 七年级 > 初一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地球仪的概念

  • 初一
  • 2024-03-23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地理意义: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11、五带的划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二) 地图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 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那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学好地理初中方法和技巧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1

1.1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1.2我们怎样学地理——学会看地图:

地图的种类:鸟瞰和平面地图的组成:

①图例和注记:介绍每个物体的标志

②方向:用来辨别方向的;有坐标:N为北S为南E为东W为西;无坐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南北)纬(东西)度确定方向

③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分母大,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单a数字式b文字式c线段式。

学会收集地理信息:

①查阅地理辞书

②咨询有关人士

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1认识地球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对地球形状的说法:“盖天说”和“浑天说”麦哲伦游行图: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地球有多大: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地球仪:南极、北极、地轴地轴与地球平行的圆圈叫做纬线0度~30度为低纬度地区;30度~60度为中纬度地区;60度~90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危险的`弧线,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初一地理差怎么补救

第二单元世界陆地和海洋

一、世界的陆地与海洋:

(1)海洋和陆地分布:三分陆七分海(29%和71%)

(2)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及分界线:P29

二、海陆变迁

(1)魏格纳大陆漂移假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4)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单元世界的天气与气候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天气:时间短、常变化气候:时间长、一般不变化

常用的天气符号:(预报天气)P46

▲陆地上日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月平均气温的值一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

(北半球陆地上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二、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要求能绘制和读图分析

三、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

1、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上气温高于海洋上气温;冬季相反。【海陆热力差异】

3、在山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地形因素】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1、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初一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如果说学习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我整理了关于,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2章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知识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不规则球体的认识过程,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

二、地球仪的知识

1.地球仪上的点: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北端的交点,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仪最南端的交点。

2.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的轴。

3.比较纬线、纬度和经线、经度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形状

圆(与赤道平行)

半圆(连线南北极点)

长度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度数

0°~ 90 °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0°~ 180 °

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字母表示

北纬 N , 南纬 S

东经 E , 西经 W

线

0°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

低纬度: 0 °~ 30 °

中纬度: 30 °~ 60 °

高纬度: 60 °~ 90 °

南北回归线: 23.5 ° N 、 23.5 ° S

南北极圈: 66.5 ° N 、 66.5 ° S

东经度与西经度划分: 0 °和 180 °

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

20° W 、 160 ° E

西半球: 160 ° E — 180 °— 20 ° W

东半球: 20 ° W— 0 °— 160 ° E

4.经纬网定位重点内容

A0°,60°W A0°,30°W

B30°S , 75°WB30°N,60°E

C30°S,0° C30°S,60°E

甲:50°N 、 20°E ;北半球、东半球;中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北温带

乙:20°S 、170°W ;南半球、西半球;低高、中、低纬度 五带中属热带

三、地球的运动

1. 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逆时针

南极上空:顺时针

一天

昼夜更替和各地的地方时不同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2.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总保持66.5度,且地轴总指向北极星附近。

七年级上册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为了同学们更好的复习地理知识,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地球和地球仪

1、赤道长度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2、首位完成环球航行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

3、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等地理事物。

4、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五种地形特征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坦荡,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世界人种的分布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美洲的土著人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州。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的黑种人是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的。

初一地理重点笔记

很多同学在复习初一地理知识时,因为之前没做过系统总结,导致复习效率低下。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

地球和地球仪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

4、经线: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5、纬线: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

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

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

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

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以上就是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的全部内容,〔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来表示。(2)人口稠密区: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东部等.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