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小学 > 二年级

列宁的资料二年级,列宁的资料二年级 列宁的资料介绍二年级

  • 二年级
  • 2023-06-05
目录
  • 列宁的资料
  • 列宁的资料二年级 列宁的资料介绍二年级
  • 列宁资料简介
  • 列宁的资料
  • 有关于列宁的资料

  • 列宁的资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小时候是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中,除了其他原因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挖到了一个屎克螂的窝,里面有很多圆圆的粪球。有个同学问:“屎克螂为什么要把粪球滚到窝里去呢?”大家都答不上来,他把列宁给问住了,他答应第三天把答案告诉大家。他回家后,先是向哥请教,又找来好多书籍查找。

    第二天,他带来了答案:原来是屎克螂把狼卵产在屎球上,幼虫孵出来后,即把屎球当食物。同学们都满意地笑了。

    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

    有一次母亲带着列宁到姑妈家中做客。小列宁把姑妈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于是,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小列宁因为害怕受姑妈批评,便跟着其他孩子一起说:“不是我!“然而,母亲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能主动承认。有一天,小列宁突然在妈妈讲故事时失声大哭起来,雹大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告诉他只要向姑妈写信承认错误,姑妈就会原谅他。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向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列宁没有再说谎,长大以后,他也通过诚信这可贵的品质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回答者: 秋♀月の铃★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8 22:19

    列宁故事

    列宁理发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天,列宁到理发馆去理发。当时,屋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列宁一进门,便问谁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后的次序等候。等着理发的人都认识列宁,知道列宁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每一分钟都是极其宝贵的。于是急着对他说:“谁是末了一位这不要紧,现在空出位置来,请你先理吧。”列宁回答说:“谢谢诸位同志们。不过这是要不得的,应该按班次和守秩序。我们自己订的法律,应该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列宁一面说着,就一面找个椅子坐下来,并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看起来。等着理发的人们看到列宁态度很坚决,再没有说什么,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革命领袖。

    在规定、制度、公约面前,人们是一律平等的。比如理发要按先后次序,这对谁都应该一样——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革命领袖。人们所以向列宁投来敬佩的眼光,就在于他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出现,并且在人们衷心地要求他可以不讲秩序的时候,他仍然坚持“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讲秩序。

    从花瓶中学会了诚信

    列宁是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创始人。他从小性格开朗,活泼好动,经常弄坏家里的东西。列宁八岁那年,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到阿尼亚姑妈家中做客。活泼好动的小列宁一不留神,把姑娘家的一只花瓶打碎了。但是,谁也没有看见。

    后来,姑妈问孩子们:“是谁打碎了花瓶?”其他孩子都说:“不是我。”

    而小列宁因为在生人家里害怕,怕说出实话会会遭到不大熟悉的姑妈的责备,让肆燃所以他也跟着大家大声回答:“不——是——我!”

    然而,母亲看他的表情,已经猜到花瓶是淘气的小列宁打碎的。因为这孩子特别淘气,在家里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但是,小列宁向来是主动承认错误,从未撒过谎。

    于是,小列宁的妈妈就想:应该怎能样对待孩子撒谎这件事呢?当然,最省事的办法就是直接揭穿这件事,并且处罚他。但是列宁的坦虚妈妈没有这么做。她认为,重要的是教育儿子犯错误后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而不是责备他。

    于是她装出相信儿子的样子,在三个月内一直没有提起这件事,而是给儿子讲各种各样的诚实守信的美德故事,等待着儿子的良心深处萌发出对自己行为的羞愧感。

    从那以后,列宁的妈妈明显地感觉到,儿子不如以前活泼了,似乎是良心正在折磨着他。

    有一天,在小列宁临睡前,妈妈又像往常一样,一边抚摩着他的头,一边给他讲故事。不料小列宁突然失声大哭起来,痛苦地告诉妈妈:“我欺骗了阿尼亚姑妈,我说不是我打碎了花瓶,其实是我干的。”听说孩子羞愧难受的述说,妈妈耐心地安慰他,说:“给阿尼亚姑妈写封信,向她承认错误,姑妈一定会原谅你的。”

    于是,小列宁马上起床,在妈妈的帮助下,给姑妈写信承认了错误。

    几天后,小列宁收到了阿尼亚姑妈寄来的回信,在信中,她不但表示原谅小列宁,还称赞小列宁是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列宁得到原谅后,十分高兴,又像以前一样过着快乐的日子。他还悄悄地对妈妈说:“做诚实的人真好,不用受良心的谴责。”妈妈看着儿子会心的笑了。

    列宁吸烟的故事

    列宁上大学时开始吸烟。列宁的母亲是医生的女儿,她懂得吸烟的害处。她对儿子吸烟上了瘾感到很伤脑筋,曾多次叫列宁戒除这一不良嗜好。开始,列宁面对着母亲的劝告只是微笑着说:“妈妈,我是健康的,吸这点烟不可能造成多大的危害。”母亲疼爱儿子,她想了许多办法叫儿子戒烟,可都没有效果。后来,她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有一次,母亲对列宁说:“孩子,我们是靠你父亲的抚恤金过日子,抚恤金是不多的,每一样多余的花费都会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你吸烟虽然花费不多,但日久天长,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假如你不吸烟,那对家庭生活是有好处的。”那时,俄国的纸烟并不贵,母亲是为了叫列宁不吸烟才这样说。

    列宁听到母亲的话,很受感动。他对母亲说:“好好,您说的这些过去我没有考虑到。好!从今天开始,我不吸烟了。”列宁说完,把口袋里的烟掏出来放在桌子上,不再摸它了。

    钮 扣

    有一次,列宁发现人民委员会一个工作人员的上衣口袋上掉了一颗钮扣。列宁看到了,没有出声,走了过去。

    碰巧第二天列宁又遇见了这位同志。一看,他上衣口袋上还是没有钮扣。到第三天也还是没有。只是到了第四天列宁才看到钮扣缝上了。

    “总算缝上了。”列宁很高兴。甚至连情绪都不知道为什么提高了。

    那时是国内粮食特别困难的时候,城市和工人区都缺少粮食。农村有粮食,但是农村里的有钱人——富农把粮食藏起来了。 为了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往国内各地派出了粮食征集队。那位人民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是列宁想说他掉了钮扣的那一位,也被推举担任一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犹豫不决。 人们对列宁说: “他是个能干的人。” “是个有功之人。” “是个勤勉可靠的人。” 列宁想要提钮扣的事,但没有出声。 那位工作人员带了粮食征集队出发了。 过了一段时间,列宁接到报告。报告如此这般地说,那位工作人员不胜任工作,他不能保证弄到粮食。不但如此,富农还把粮食征集队收集的粮食给烧了。 “可是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人们向列宁报告说,“他没有预先提防,漫不经心,没有及时把粮食可靠地保护起来。” 也有一些人庇护这个粮食征集队的队长: “列宁同志,这是偶然事故。” 列宁听着,他自己则在一张纸上画着什么东西。别人颇感兴趣:列宁在那里画什么?往纸上一看,只见纸上画着一颗钮扣。

    列宁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 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上,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 欺骗的友谊是痛苦的创伤,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

    ● 免难识朋友。

    ● 患难识朋友。

    ●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 贻误时机或张惶失措,就等于丧失一切。

    ● 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

    ● 在历史急剧转变的关头,往往连先进的政党也会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不能理解新的局势而复旧的口号,这些口号在昨天是正确的,但在今天已经失去任何意义。

    ●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 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

    ●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 科学的宗旨就是提供宇宙的真正写真。

    ● 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 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 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 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 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完全由教学人员来决定。

    ● 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

    ● 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 党的任务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总的领导,而不是像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往往是对细节的干涉。

    ● 只有当全体居民都参加管理工作时,才能彻底进行反官僚主义的斗争,才能完全战胜官僚主义。

    ● 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

    ● 真正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任务正是要由青年担负。

    ●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 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 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积极肯干和忠心耿耿的人即使只有两三个,也比十个朝气沉沉的人强。

    ●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 当前的任务是,即使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也要挖掘矿石,提炼生铁,铸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及与这一世界观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纯钢。

    ● 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 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1173090.html?si=1

    列宁的资料二年级 列宁的资料介绍二年级

    名人姓锋手名:高尔基

    出生年代:1868-1936

    名人职称:伟大的衡基则文学家

    名人咐棚国家:俄罗斯

    名人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列宁资料简介

    列宁(1870---1924):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列宁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理论家,布尔什维克党创建者、苏联缔造者。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理论。被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广泛认同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袭铅劳动人民的伟大革命导师和领袖”,也被世人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中文名: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

    外文名:毁信 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别名: 弗拉纤禅轮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国籍: 俄罗斯帝国/俄罗斯共和国/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民族: 俄罗斯族

    出生地: 俄罗斯帝国辛比尔斯克

    出生日期: 1870年4月22日

    逝世日期: 1924年1月21日

    职业: 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

    信仰: 马克思主义

    主要成就: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

    领导十月革命

    缔造苏联

    代表作品: 《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配偶: 克鲁普斯卡娅

    列宁的资料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1870--1923)列宁于1870年4月22日出生在俄国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父亲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教育活动家,哥哥亚历山大因参加谋刺沙皇而被处死。在家庭的影响下,1887年秋列宁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然而,不久他就因为参加学生运动而被学校开除,遭到逮捕和流放。第二年,回到喀山后,他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和普列汉诺夫的著作。1892年,他又开始筹建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将《共产党宣言》译成了俄文,还写下了第一本著作《农民生活中新的经济变动》。这时的列宁已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共产主义者了。1895年,列宁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这年年底,他再次被捕入狱,14个月的狱中生活后,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3年中,他开始使用“列宁”这个化名,写出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并与另一位革命者克鲁普斯卡娅告吵旅结了婚。1900年2月,列宁在西伯利亚的流放结束,回到彼得堡后不久转赴西欧,在德国创办了第一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碰轮》。1903年7月30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布鲁塞尔召开代表大会,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多数派。布尔什维克及其思想体系的产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1905年11月,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后,列宁回到祖国直接领导革命,并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在民主革命中的策略。12月,莫斯科武装起义失败,列宁又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第二次流亡生活。在此期间,他写了《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全面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又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袜凳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列宁在晚年患了脑溢血症,但他在病中仍口授了《论合作制》等文章和信件。列宁的全部著述达55卷,所以有人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1923年,列宁病情开始恶化,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终年54岁。

    有关于列宁的资料

    列宁(俄文:Ле́磨备нин),公元1870-1924,本为笔名,后成为他在政治活动中的别名,原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 Ильи́ч Улья́нов)。

    列宁是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领袖,苏维埃国家的创始人。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列宁主义。主要代表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迟游饥与革命》、《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原理讲授提纲》、《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哲学笔记》等。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脑溢血去世,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他被美国《时代》杂志(Time Magazine)评码返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之一。

    拜谒莫斯科红场的列宁墓,成为许多俄罗斯青年婚礼中必备节目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