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化学溶解度问题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解题技巧 初三化学溶解度题目及答案
为了方便大家的复习初中化学,这篇文章我给大家总结梳理了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氧气的相关知识点
1.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味、态:通常情况下,是并粗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429g/L,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4)三态变化: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实验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2=CO2
做木炭燃烧实验时,燃烧匙应慢慢从瓶口向瓶底伸入(充分利用瓶内的氧气)。
(2)硫粉(淡黄色)燃烧: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O2=SO2
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红磷(暗红色固体)的燃烧
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
注意:五氧化二磷(P2O5)是固体,不是气体。
溶解度的知识点
1.定义:
(1)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
2.影响因素
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3.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特征:
(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溶液的知识点
1.定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性质: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3.组成:溶质和溶剂。
4.溶解现象:
(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2)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3)溶剂的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4)固体溶质的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5.溶液的分类: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不能继续被溶解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质可以继续被伍芦溶解的溶液.
6.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绝橘镇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或者向其中加入同种溶质的固体粉末,看其是否继续溶解,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酸、碱、盐知识点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所谓的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五、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后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化学式
1.化合物的化学式就是表示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以及各组成元素的比例。
2.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1)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写出组成单质的元素符号,再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构成一个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通常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复杂,习惯上也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化学式。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首先按正前负后的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每个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通常是指:氧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符号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符号写在右边。直接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其化学式常用其离子最简单整数比表示。
顺口溜:
钾纳铵盐硝酸盐,
都易溶于水中间,
盐酸除了银压贡,
硫酸难溶是钡铅,
碳酸磷酸两种盐,
溶者只有钾纳铵,
碱溶钾纳铵和钡,
其中无银钙是微,
碳酸铝铁不存在,
硫酸钙银微溶水,
还有一个碳酸镁,
溶在水中质量微。
钾钠铵盐均可溶
硝盐遇水影无踪
硫盐不溶铅和钡
氯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碱除钾钠钡钙铵
其它均不溶
溶解度注意:
溶解度的单位是克(或者是克/100克溶剂)而不是没有单位。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亩晌搭溶剂中能溶解物质的克数来表示。一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主要决定于溶剂和溶质的性质,即溶质在溶剂的溶解平衡常数。例如,水谨态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溶剂,甲醇和乙醇可以任何比例与水互溶。大多数碱金属盐类都可以溶于迅拿水;苯几乎不溶于水。
以上内容参考:-溶解度
口诀一:
钾钠铵盐溶水快,硫酸沉钡银铅钙。
氯盐不溶氯化银,硝盐溶液都春凯透明。
碱溶锂钾钠钡氨,口诀未提皆下沉。
口诀二:
钾钠铵硝皆可溶,氯盐不溶银亚汞;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口诀三(适合初中化学课本后面的附录):
钾钠铵盐硝酸盐,游森辩
氢氧根多钡离子。
硫酸盐除钡钙银,
碳酸溶氢钾钠铵。
生成沉淀氯化银。
扩展资料:
溶解性口诀(初中):
钾钠铵硝全都溶,神缺
氯离子中银不溶,
硫酸根离子中钡不溶,
氢氧根离子中再加钡和钙,
碳酸根离子中镁微溶。
参考资料:
溶解性表--
首先,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受溶质和溶剂性质的影响,其次,先说固体:蚂信还闷李轮受温度影响,绝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变化较大的是硝酸盐,如硝酸钾;变化不大的是氯化钠,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再说气体:主要还受温度和压强的共同影响,气体溶解度随扰敬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初三化学溶解性口诀一: 钾钠铵盐硝酸盐,完全溶解不困难,氯化亚汞氯化银,硫酸钡和硫酸铅。 生成沉淀记心间,氢硫酸滑神毕盐和碱类,碳酸磷酸亚硫盐,可溶只有钾钠铵 。
溶解性口诀二: 钾钠铵硝溶得全,没有不溶水的盐。氯化物,要记住,只有银是不溶物。 硫酸盐,溶得多,只有钡在水中搁。碳磷酸盐很简单,溶于水的钾钠铵。溶解性是物质在形成溶液时的一种物理性质。它信芹是指物质在一种特定溶剂里溶解能力大小的一种属性。
溶解度是指达到平衡的溶液便不能容纳更多的溶质,是指物质在瞎答特定溶剂里溶解的最大限度。在特殊条件下,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会比正常情况多,这时它便成为过饱和溶液。每份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值就是“溶质在这种溶剂的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