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解比例计算题?解比例,通常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两外项之积;转换方程的形式:如:第1题:1/2:1/5=1/4:x 1/2×x=1/5×1/4 x=1/5×1/4÷1/2 x=1/10 第2题:0.8:4=x:8 则有:4x=8*0.8 x=1.6 第3题就留给你自己吧。第4题、第5题,这两个比例中,那么,小学六年级解比例计算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分析:前后六年级总人数不变,将它作为突破口来解决问题。
原来参加人数和为参加人数的比是1:3,说明参加人数是总人数的1/(1+3)=1/4
后来参加人数和为参加人数的比是5:7,说明参加人数是总人数的5/(5+7)=5/12前后综合可得出后来参加的30人占总人数的:5/12-1/4=1/6,六年级总人数为:
30÷1/6=180(人)
全部算式整理为:
5/(5+7)-1/(1+3)=1/6
30÷1/6=180(人)
1、1.5:1.2=3:X,1.5X=3.6,X=2.4(米)
2、300:4={300+300*(1/3)}:X,300X=4*400,X=16/3≈6(天)
3、40:50=50:X,40X=50*50,X=62.5(块)
4、40:25=50:X,40X=25*50,X=31.25≈32(天)
5、1:2000000=6:X,X=12000000(cm)=120000(m)
X=2000000*6=12000000(cm)=120000(m)
1、(3+1)X=3×3
X=9/4
2、5×5X=3×3×50
X=18
3、(45+5)X=45×8
X=7.2
1 解:设树高X米。2 解:设X天能运完。3解:设需要X块。
1.5:1.2=3:X 300×4=300×(1+1/3)X402×50=502X
1.2X=3×1.5 400X=12001600×50=2500X
X=2.4 X=3X=32
4解:设这样X天可以完成任务 5解:设求A、B两地的实际距离为X
40×25=50X 1:2000000=6:X
1000=50X X=12000000
X=20 12000000cm=120KM
小学六年级比例解方程是指求比例中未知的部分。
1、解比例的意义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2、解比例的方法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转化为外项之积与内项之积相等的等式,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3、解分数形式的比例的方法
先交叉相乘把比例式改写成等积式,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比例解应用题:
1、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解:4×4=16(平方分米)9×96÷16=54(块)
答:需用54块.
【解析】用一块方砖的面积乘方砖的块数求出房间的地面面积,再除以边长是4分米的一块方砖的面积即可解答。
2、农场收割小麦,前3天收割了165公顷。照这样计算,8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解:设8天收割x公顷,x:8=165:3,3x=8×165,3x=1320,3x÷3=1320÷3,x=440
答:8天可以收割440公顷。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每天收割的公顷数是一定的,收割的总面积和时间成正比例,据此用8天收割的总面积:8=3天收割的总面积:3,据此列出正比例解答。
以上就是小学六年级解比例计算题的全部内容,X=2.4(米)2、300:4={300+300*(1/3)}:X,300X=4*400,X=16/3≈6(天)3、40:50=50:X,40X=50*50,X=62.5(块)4、40:25=50:X,40X=25*50,X=31.25≈32(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