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小学 > 三年级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概念

  • 三年级
  • 2024-07-22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测量。1、毫米、分米的认识:(1)会用厘米估计常见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2)通过测量活动,实际感受1毫米和1分米大约有多长,会用毫米和分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估计。(3)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那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年级下册有关方向的数学题

1.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1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 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

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

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 = 1公里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 半时=30分30分=半时

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 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以下进行构建:

1、确定中心主题:确定第一单元的名称,将其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

2、分支主题:将中心主题作为起点,向外扩展出若干个分支主题,这些分支主题代表了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例如,在第一单元数的认识中,可以列出以下分支主题:整数的认识、0的认识、分数和百分数的认识等。

3、细化知识点:在每个分支主题下,可以继续扩展出更细化的知识点。例如,在整数的认识这个分支主题下,可以列出以下知识点:计数法、数位顺序表、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等。

4、图形和颜色:为了使思维导图更加生动有趣,可以使用图形和颜色来装饰思维导图。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不同的分支主题,或者使用可爱的图案来装饰每个知识点。

5、重点难点:在思维导图中,可以标注出重点和难点内容,以便更加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在0的认识这个知识点下,可以标注出0表示没有和0表示起点这两个重点难点。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的内容包括:

1、数的认识:这一部分主要讲解整数的认识,包括计数法、数位顺序表、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等知识点。

2、0的认识:这一部分主要讲解0的含义和作用,包括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等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方向口诀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思维导图:第一课时单元的数学重点:主要理解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通过折纸和通分的方法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第二单元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在知识方面,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

应用领域:

思维导图是有效而且高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思维导图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应用,新加坡教育部将思维导图列为小学必修科目,大量的500强企业也在学习思维导图,中国应用思维导图也有20多年时间了。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

1、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面南背北、左东右西。

2、平面图一般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各物体相对于观察点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

3、描述行走路线,首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以自己为中心,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则来确定目标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确定行走的路线。

4、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

5、以出发点为中心,先确定目的地所在的方向,看哪条路能到达目的地,然后按照先后顺序,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

以上就是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全部内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这个数。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