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2、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3、比较大小的方法。①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②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那么,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教案#导语】《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分数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出分数,会写分数,掌握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 理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可以用分数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区分分的份数越多,得到的每一份就越少。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由平均分引出1/2。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前先来个比赛怎么样?那就请你们注意认真听,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1) 有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2)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
(3) 现在只有一个苹果了,还是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能得到几个呢?
2、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半个,那半个该怎么表示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 (画图、写汉字都可以 )
生:黑板板演,并简单介绍
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苹果的一半,你们的办法都很好。
1、分数的初步认识:
(1)在主题图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3)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整体1必须相同)。
(4)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整体1必须相同)。
(4)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能指出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利用图示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
(2)理解并掌握和是1或被减数是1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
(3)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性。
分数的初步认识有以下几条: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起始课,是从整数到分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一次质的飞跃。
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帮助学生建立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ー,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知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分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进而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
1.让学生各自用自己的形式表示出心目中的一半,从而认识平均分。
2.列举更多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知道有些时候,计量物体的数量时不能用自然数表示了,只是1个物体或1个整体的平均分开后的一部分,如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用数表示半个苹果,或一箱苹果平均分成两份,用数表示半箱苹果等,引入新的计数方法—分数。
3.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开,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
3、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当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②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以上就是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全部内容,三年级上册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相关信息:1、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分子表示:其中的几份。分母表示:平均分成几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