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新高考化学有8本书。8本书分别是《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一《化学与生活》、选修二《化学与技术》、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选修六《实验化学》。其中必修一围绕物质的量、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学展开,必修二围绕元素周期律、那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
主要讲化学反应与热能、电能,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三、常见的有机化合物
四、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讲金属矿物、海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1、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里面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具体内容以及元素周期律、化学键;
2、化学反应与能量,主要讲化学反应与热能、电能,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3、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含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以及与无机化合物;
4、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要讲金属矿物、海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
揭开2022年人教版高中化学新封面:权威教材全面解析
全新教材概览
人教版高中化学,由国家教材委员会权威认证,2019年审定,为2022年学年的必修与选修教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必修部分分为第一册和第二册,而选修教材则扩展为三册:第一、二、三册,为不同学习路径的学生提供了丰富选择。
学习路径指南
高二阶段,大部分学生学习必修一二,通过水平考试后,选化学方向的学生将进入高三,继续深入学习选修课程。新学年,所有公立学校的学生都将采用新版教材,无论学校教学计划如何,新教材将成为他们的共同起点。
确认教材版本的秘诀
要确定课本版本,只需观察封面、书名和版次。版次如“2016年7月第1版”至关重要,有时即使封面和书名不变,版次的更新意味着内容的修订。对比封面、书名和版次,再加上目录的比对,就能确保找到最准确的版本。
教材目录一览
必修一: 详细列出所有章节内容,便于学习规划
必修二: 深入探讨化学世界的更多奥秘
选择性必修一册: 进阶选修,扩展知识领域
选择性必修二册: 继续拓展,巩固理解
选择性必修三册: 最终阶段,理论与实践结合
教辅学习策略
学习旅程中,全解类教辅和解读书是知识理解的得力助手,而课时练习则用于巩固基础知识。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目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2节化学计量在试验中的运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节物质的分类
第2节离子反应
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2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3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3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4节硫酸、硝酸和氨
1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1节元素周期表
第2节元素周期律
第3节化学键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限度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1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3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4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1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2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专题一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以上就是高中化学必修二课本的全部内容,2、化学反应与能量,主要讲化学反应与热能、电能,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3、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含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以及与无机化合物;4、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主要讲金属矿物、海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