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海自学网 > 小学 > 三年级

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 三年级
  • 2024-03-21

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推荐教案1 《小读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那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年级下册古诗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是如下:第1课、燕子第2课、古诗两首第3课、荷花第4课、珍珠泉第5课、翠鸟第6课、燕子专列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8课、路旁的橡树第9课、寓言两则第10课、惊弓之鸟第11课、画杨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第13课、和时间赛跑第14课、检阅第15课、争吵第16课、绝招第17课、可贵的沉默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第19课、七颗钻石第20课、妈妈的账单第21课、太阳第22课、月球之谜第23课、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第24课、果园机器人第25课、太阳是大家的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第28课、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第29课、古诗两首第30课、西门豹第31课、女娲补天第32课、夸父追日

三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燕子》作者从春天的美景,燕子的特点来进行描写。作者抓住了小燕子外形、动作的特点把燕子描写得十分生动。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iknow-pic.cdn.bcebos.com/b219ebc4b74543a9ea82b80114c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219ebc4b74543a9ea82b80114c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219ebc4b74543a9ea82b80114c5"/>扩展资料:《燕子》这篇课文作者为郑振铎。郑振铎,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对中国的文化学术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杰出贡献。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全部内容

我们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推荐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推荐教案1

《小读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姑娘把杂志当作朋友,对朋友的错误“及时帮助他改正”的真诚态度。

2、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

3、根据段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摘录描写人物神态的句子。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板书课题。

2、小读者是谁?课文写了这位小读者的意见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

1、运用已学的方法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课文,思考:“良师益友”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1、在这两段中“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什么是“良师益友”?这段话中“他们”是指谁?“我们”又指谁?

3、小结: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描写了作者的心情,但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是什么引起作者心情的变化呢?

四、学习课文第二段。

1、从哪些地方可看出小姑娘是“我”的良师益友?

2、小姑娘为什么敢于向编辑提意见?

3、感情朗读第二段。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是《古诗三首》。

一、课文原文

1、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三衢道中——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二、古诗诗意

1、《绝句》诗意:春天来了,在明媚的阳光映照下,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溪边泥土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惠崇春江晚景》诗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3、《三衢道中》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投下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许幽趣。

三、课文主题

1、《绝句》是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春日的草堂周围生机盎然的春色。这首五言绝句,格调高远,意境清新,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图画。

关于蜜蜂的知识有哪些三年级下册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我在此整理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原文

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

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南辕北辙》-预习解析

重点生字

辕:辕yuán

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辕马。车辕。驾辕。南辕北辙。旧时指军营、官署的外门,借指衙署:辕门。行x妌g 辕。

笔画数:14;部首:车;

造句:你做事情南辕北辙,这样怎么能把事情做好。

辙:辙zhé

车轮压的痕迹:覆辙。

以上就是语文三年级下册课程的全部内容,1.第二课《燕子》 1-3自然段 2.第三课《荷花》 2-4自然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猜你喜欢